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不同补碘时期可疑亚临床克汀病儿童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甲状腺激素自身抗体(抗T3、T4)放射免疫分析;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TSH、T3、T4、FT3、FT4相关性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产物的动态检测;内源性哇巴因在肾小球疾病伴高血压及肾功能减退时的变化;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及醛固酮活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前后蛋白质组学的比较分析;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在胃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对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价值;精神病患者血清瘦素、脂联素检测的意义;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瘦素及IL-6、IL-8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慢性肾衰患者血清中甲状旁腺素(PTH)的水平变化,藉以推测慢性肾衰患者继发甲状旁腺亢进的原因.方法 采用Roche Elecsys 201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分别对106例慢性肾衰患者及80例正常时照组进行甲状旁腺素的检测,并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慢性肾衰患者及时检测甲状旁腺素水平,可以有效防治激发甲状旁腺亢进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机体甲状旁腺素水平以及不同分期甲状旁腺素与血肌酐的关系.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6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甲状旁腺素和血肌酐水平,并与40例正常者(对照组)进行对照.结果:慢性肾功能衰竭组甲状旁腺素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功能衰竭不同分期其甲状旁腺素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功能衰竭不同分期甲状旁腺素值与血肌酐值之间均呈线性相关,且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检测甲状旁腺素可监测其肾功能衰竭程度;同时甲状旁腺素值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新的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健康成年人及患者外周血激活素A和卵泡休止素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成年人外周血激活素A与卵泡休止素的关系及其在疾病状态下的变化。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RIA)检测健康成年人及患者外周血激活素A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健康成年人及患者外周血卵泡休止索水平。结果健康成年人外周血激活素A水平变化与年龄成正相关,随年龄的增加,激活素A水平增高;卵泡休止素与激活素变化相似,也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外周血卵泡休止素水平与激活素水平变化正相关,r=0.86。卵巢癌、肾功能不全患者血中激活素A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P〈0.05,糖尿病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未见明显变化;卵巢癌、肾功能不全患者血中卵泡休止素水平也明显升高,P〈0.01。结论人外周血激活素A与卵泡休止素水平变化成正相关,卵泡休止素与激活素A水平升高与机体年龄及疾病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6.
脂联素及血高敏C-反应蛋白与急性脑损伤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检测急性颅脑损伤后患者外周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联素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1例不同病情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浊度法检测血清Hs—CRP,ELISA法检测脂联素水平。结果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P〈0.01),且患者Hs—CRP水平与病情呈正相关;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脂联素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与病情呈负相关;各组患者在入院当天Hs-CRP水平有所升高,并在入院后继续升高,Hs—CRP在1d达高峰,随即开始下降;脂联素含量在入院当天有所降低,于3d达最低水平,以后逐渐上升;患者脂联素水平与Hs-CRP呈负相关(r=-0.53,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脂联素和Hs—CRP水平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消脂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8例早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清消脂素水平变化。结果: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后血清消脂素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血红蛋白和血肌酐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可抑制脂肪组织合成消脂素。  相似文献   

8.
脂联素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纤维化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脂联素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的表达,并对部分患者抗病毒治疗前后的结果进行对比,探讨脂联素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定量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活检组织脂联素的表达,同时检测患者肝功能以及HBV DNA变化,并对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前后的纤维化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血清脂联素在肝纤维化的各个阶段均有表达且与肝纤维化的分级呈正相关(r=0.976,P〈0.01),与转氨酶水平及HBV DNA浓度无相关性(P〉0.05);血清脂联素与肝硬化呈独立相关(P=0.02,相对危险度为1.07,95%可信区间为1.00~1.14)。在抗病毒治疗后,肝纤维化程度改善以及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结论血清脂联素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进展过程中发挥了作用,血清脂联素水平在抗病毒治疗后显著下降,并与肝纤维化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P-选择素和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变化,探讨检测患者血浆P-选择素和血栓调节蛋白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了95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P-选择素和血栓调节蛋白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P-选择素和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分别依次升高,且相差显著,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P-选择素与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检测血浆P-选择素和血栓调节蛋白水平,可作为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病情判定以及治疗效果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心钠素和甲状旁腺素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心钠素和甲状旁腺素与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3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后血浆心钠素,血清有免疫活性的全段甲状旁腺素水平变化并与正常组对照,同时将血透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患者与血压稳定的患者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1.
代小松  孙琦  袁红 《华西医学》2004,19(3):412-41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L-选择素(L-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水平与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50例慢性乙型肝炎和10例正常人血清可溶性L-Selectin、ICAM-1的水平,同时检测肝功相关生化指标。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L-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人,均与肝功能损害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结论:L-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均参与乙肝病毒感染后的肝功能损害过程,血清L-选择素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特别是后者的水平可作为反映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急性颅脑创伤后患者外周血抵抗素 (resistin)和内脂素(visfatin)水平的含量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120例不同病情的急性颅脑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抵抗素和内脂素的含量.应用SPSS11.0软件统计处理,组间比较采用One-way ANOVA.结果 急性颅脑创伤患者血清抵抗素和内脂素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均与病情呈正相关;抵抗素和内脂素含量在入院当天即达到较高水平,3d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上升;患者抵抗素水平与内脂素呈正相关(r=0.72, P〈0.01).结论 急性颅脑创伤患者外周血抵抗素和内脂素含量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用盐酸米诺环素口腔护理对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于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在牙周袋内泥入传统药物碘甘油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挤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进行治疗。两组患者连续用药五周,每周一次。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记录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牙龈出血指数以及牙周附着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药物治疗后,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82%;实验组总体有效率为96%。实验组总体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牙龈出血指数以及牙周附着水平均降低,且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米诺环素口腔护理对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碘甘油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高血压患者血浆神经肽Y、神经降压素水平变化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20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和28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血浆神经肽Y、神经降压素浓度,并行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的心脏结构。结果:(1)高血压组患者血浆神经肽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血浆神经降压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高血压患者心功能Ⅰ,Ⅱ,Ⅲ级间血浆神经肽Y、神经降压素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心功能恶化,血浆神经肽Y水平升高,而血浆神经降压素水平降低;(3)左室肥厚组血浆神经肽Y水平高于非左室肥厚组(P〈0.01),而血浆神经降压素水平低于非左窒肥厚组(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血浆神经肽Y、神经降压素水平变化与患者心脏损害程度相关,观察血浆神经肽Y、神经降压素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检测肿瘤慢性贫血患者铁调素(hepcidin)mRNA表达水平的荧光定量PCR法,初步观察肿瘤慢性贫血患者淋巴细胞铁调素mRNA水平。方法建立荧光定量PCR检测铁调素mRNA的标准曲线,评价其灵敏度、特异性及重复性;检测50例体检健康者、49例肿瘤慢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铁调素mRNA水平,同时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清铁(SI)水平。结果荧光定量PCR检测铁调素mRNA的灵敏度为10 copies/μL,线性范围为101~107copies/μL;熔解曲线示扩增峰单一;检测3份低、中、高浓度的阳性质粒批内CV分别为1.83%、1.27%、1.39%,批间CV分别为6.13%、7.48%、6.87%。肿瘤慢性贫血组铁调素mRNA水平为[10.51(8.02~16.31)]×10-3copies/cell,高于健康人对照组[2.57(2.20~3.20)]×10-3copies/cell,P0.01;外周血铁调素mRNA水平与IL-6水平呈正相关(r=0.92,P0.01),与SI呈负相关(r=-0.83,P0.01)。结论建立了定量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铁调素mRNA的荧光定量PCR法,肿瘤慢性贫血患者铁调素mRNA水平高于健康人,可能与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清Ⅲ型前胶原和血管紧张素Ⅰ含量的变化以及非洛地平对其影响。方法:用放免法检测40例健康人(对照组)及60例高血压痛患者(高血压痛组)三型前胶原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观察高血压痛组经非洛地平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高血压痛组较对照组三型前胶原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明显升高,高血压痛组用非洛地平治疗后三型前胶原水平显著下降,血管紧张素Ⅱ无明显变化。结论:高血压痛患者心肌胶原合成活跃,非洛地平可降低血清三型前胶原水平,改善心肌胶原代谢异常,但对血管紧张素Ⅱ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慢性肝病与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一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肝病发展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105例慢性肝病患者和32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6、IL-8、IL-10、TNF-α的水平。结果 各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IL-6、IL-8、TNF-α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低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项指标以肝硬化患者最为显著;肝病患者各组间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IL-8、IL-10、TNF-α水平的变化与肝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细胞因子IL-6、IL-8、IL-10和TNF-α在肝病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联合检测其水平的变化对探讨慢性肝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宋浩明  罗明  沈艺  梁四维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1):1630-1632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和血管紧张素Ⅱ(ATⅡ)水平变化。并探讨其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房颤动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稳定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7例(其中伴有心房颤动患者32例和窦性节律患者35例),并选择28例匹配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其IL-6、CRP和ATⅡ水平.并通过超声心动图测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IL-6、CRP和ATⅡ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0.01)。并且IL-6、CRP随LVEF的降低而逐渐升高。呈显著负相关。伴有心房颤动患者较窦性心律患者IL-6、CRP和ATⅡ水平明显增高。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炎症和肾紊-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可能左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房颤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梁江红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3):3880-3882
目的:动态检测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变化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急性脑梗死120例为脑梗死组,同期未发生脑卒中的体检者12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动态检测两组24h、48h、72h、7d不同时间点血清脂联素水平。比较不同时间点、脑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组脂联素水平的差异。结果:(1)脑梗死组的不同时间点血清脂联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脑梗死组随时间的延长,血清脂联素水平呈递减趋势,不同时间点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血清脂联素水平在不同脑梗死体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重,血清脂联素水平越低,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组血清脂联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血清脂联素水平成显著负相关(rs=-0.887,P=0.000)。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表达降低,其水平能反应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铜蓝蛋白(CER)水平在2型糖尿病(DM)患者中的意义。方法检测82例正常人、82例单纯性DM患者和36例DM伴有慢性病变患者的血清CER,并将其分成3组,比较各组间CER水平的变化。血糖检测采作已糖激酶法、血清CER的检测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用日立717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结果DM组血清CE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伴有DM慢性病变者CER水平显著高于单纯性DM患者(P<0.05);血糖浓度控制良好组的DM患者,CER水平明显低于控制较差组。结论血清CER的水平对DM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