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8 毫秒
1.
目的了解和掌握沈阳市鼠类种群构成、季节消长规律和不同生境鼠密度情况,为制订鼠类防控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调查。共设立3个鼠类监测点,分别为居民区、餐饮业和农村自然村,监测点相对固定。结果 2002-2014年平均鼠密度为1.03%,共捕获鼠类886只,鉴定鼠种分别为褐家鼠、黑线姬鼠、小家鼠和黑线仓鼠4种,其中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占鼠类总数的57.6%;不同年度鼠类构成比和密度有所不同;不同生境的平均鼠密度以农村自然村最高(1.96%),其次是居民区(0.36%)和餐饮业(0.34%),2008年之前不同生境鼠密度变化较大,且数值较高,2008年之后变为较平稳的状态,且数值较低;全年均有监测到鼠,不同月份鼠密度呈现双峰型曲线,高峰分别出现在7月和9月,而1-2月和12月鼠密度为全年中最低值。结论应根据鼠类的活动及季节消长特点,在高峰期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鼠密度,从而减少鼠传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掌握哈尔滨空港鼠类本底情况,为媒介生物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从1999年4月-2000年4月对哈尔滨空港鼠类进行了种群、密度、季节消长情况调查。[结果] 共捕鼠321只,经鉴定分为3科4属6种;鼠类种群构成有达乌尔黄鼠、大仓鼠、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黑线仓鼠;优势种依次为大仓鼠、黑线姬鼠、褐家鼠。年均鼠密度为4.97%,6、7、8、9、10月份鼠密度较高。[结论] 哈尔滨空港夏、秋季是灭鼠的有利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辽宁省鼠类种群构成、密度、季节消长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夹夜法进行鼠密度监测。结果 2021年辽宁省共布放鼠夹有效夹74 294夹次,共捕获鼠类549只,全省鼠密度为0.74%,农村鼠密度(1.01%)大于城市鼠密度(0.45%)。褐家鼠为优势鼠种,其构成比为65.94%,其次为黑线姬鼠(18.76%)和小家鼠(14.57%)。总体鼠密度和城市鼠密度季节消长呈单峰型曲线,密度高峰分布在9月(0.92%)和7月(0.66%),而农村鼠密度在9月(1.21%)达到全年最高。不同生境季节消长中居民区呈单峰型曲线,而重点行业呈双峰曲线。重要鼠种鼠密度季节消长曲线均呈单峰型曲线。结论 应根据不同的鼠种、生境和密度高峰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工作,以期达到有效控制鼠传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探明黄河口湿地鼠类的群落结构及不同季节、不同生境种群数量和分布,为湿地生态系统的鼠类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夹夜法捕鼠,运用泊松分布(poisson distribution)分析法探讨鼠类种群的空间分布型。结果 湿地中分布黑线姬鼠(Apodmus agrarius)、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和大仓鼠(Cricetulus triton)3种,构成比分别为67.35%、20.00%和12.65%,黑线姬鼠为优势种群。时间分布上,全年鼠密度以秋季和春季较高,分别为10.07%和6.84%;夏季和冬季密度较低,分别为4.62%和2.43%;年总密度为5.99%。在空间分布上,湿地中心地带鼠密度较边沿地带低;夏季鼠类呈聚集性分布,春季、秋季和冬季均呈随机分布。结论 影响黄河口湿地鼠类种群全年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群的繁殖强度和食物的丰富度;鼠类种群分布具有特殊性;种群密度的季节变化是由种群特性、气候因素和生境条件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岚山口岸地区鼠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岚山口岸地区鼠类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捕获鼠类动物294只,隶属2目(啮齿目、食虫目)、3科(鼠科、仓鼠科、胸鼱科)、共5种(褐家鼠、小家鼠、黑线姬鼠、大仓鼠、臭鼩鼱)。褐家鼠为优势种群,全年平均鼠密度为2.76%,生活区高于港区及货场。鼠体带蚤指数为0.43。8、9、10月份是鼠密度高峰期,亦是鼠类繁殖高峰期,此期加强鼠类防制是降低鼠密度的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6.
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鼠类本底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掌握郑州新郑国际机场鼠类的本底情况。[方法] 从2000年12月~2001年11月采用ELTON夹日法,对郑州新国际机场口岸鼠类的密度及季节消长、种群构成、繁殖力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 共捕鼠类353只,隶属3目4科7属8种,即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黑线姬鼠、大仓鼠、棕色田鼠、臭鼩粦、草免。其中以褐家鼠为优势种。调查年度平均鼠密度2.44%,以10月份为最高(3.98%)。鼠类平均雌雄比为1.25:1(188/150),雌鼠平均妊娠率为2.13%。[结论] 本口岸啮齿动物种群具有多样性,应加强不同生境各种鼠类高峰期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摸清逊克口岸鼠类本底,掌握鼠类种群构成、密度和季节消长情况,防止外来媒介侵入。为今后继续开展媒介监测及控制提供真实有效的科学依据。〔方法〕2004年1 ̄12月在逊克口岸对小型鼠类每月进行1次野外调查。野外小型鼠类采用Elton夹日法,每次选3个调查点,每个不同生境的调查点布放100个2号标准木板鼠夹,诱饵采用油炸花生米,连续调查3d。〔结果〕共布鼠夹10800夹次,捕鼠522只,经鉴定为:3科8属9种。平均鼠密度为4.83%,黑线姬鼠是优势种,占捕获鼠类总数的73.56%,其次是黑线仓鼠。〔结论〕黑线姬鼠是出血热病毒的主要储存宿主,在逊克口岸控制黑线姬鼠的密度及季节消长至关重要。其它鼠类密度和季节消长也要做好相应的控制,将鼠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8.
<正> 为了探索流行性出血热疫区内的鼠种,分布及季节消长,给出血热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4年7月至1985年6月在正阳县吕河乡进行了鼠种及季节消长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全年调查12次,共布放4846夹次,捕鼠55只,经鉴定分类为二科四属七种,即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黑线姬鼠、黑线仓鼠、大仓鼠另一种鼠待定。室内、室外种群组成详见附表; 2.鼠类数量及季节消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 进一步摸清黑线姬鼠种群数量季节变化规律和种群繁殖特征的变动规律,为其种群数量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1-2005年每月定期在稻田、旱地2种生境采用夹夜法调查,收集鼠类标本,分类鉴定,计算捕获率及鼠种组成,并解剖观察其繁殖状况,获取性别、怀孕率、胎仔数、睾丸下降率、繁殖指数等有关数据。结果 黑线姬鼠主要分布于稻田、旱地耕作区,是余庆县农田害鼠优势种,占总鼠数的89.97%。对其种群性比、雌鼠怀孕率、胎仔数、繁殖指数、雄鼠睾丸下降率的季节变化及种群数量消长动态作了系统分析,5年平均捕获率为4.06%,平均怀孕率为26.97%,平均胎仔数为5.14只,平均繁殖指数为0.66,平均睾丸下降率为62.40%,每年45月和8—9月出现2次繁殖高峰,5—6月和10—12月出现2个数量高峰。结论 黑线姬鼠是该县监测和防制的主要对象,每年3和8月为最佳策略性防制时期,化学防制仍是农田灭鼠的主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萝北口岸鼠类的种类组成和季节消长。方法采用夹日法在耕地、林缘草地和口岸储存仓库生境中捕鼠。结果2009—2010年在黑龙江萝北口岸共捕鼠1 073只,经分类鉴定隶属于3科8属9种。萝北口岸地区的优势种为褐家鼠(45.20%)。3种生境中,耕地的优势种为黑线姬鼠(29.67%)和大仓鼠(26.60%);林缘草地的优势种为褐家鼠(32.80%)和大仓鼠(20.00%);储存仓库的优势种为褐家鼠(66.97%)和小家鼠(32.68%)。4种常见鼠的活动季节分别为:黑线姬鼠12个月,小家鼠为9个月,褐家鼠和大仓鼠均为8个月;在整个活动季节期间,小家鼠在6月、褐家鼠在7月、大仓鼠在8月、黑线姬鼠在10月均仅出现1次高峰。结论在黑龙江省萝北口岸存在着感染和发生鼠传疾病的潜在威协。因此,在该口岸应加强鼠类监测,防鼠、灭鼠和个人防护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1.
山东淄博市啮齿动物群落组成与防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系统报道淄博市啮齿动物区系组成及种群数量变动规律,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制对策。调查结果表明,淄博市啮齿动物群落可划分为4大类型:A。平原地区的黑线姬鼠+大仓鼠群落;B.湖区洼地的黑线姬鼠群落;C.丘陵、山区的社鼠+黑线姬鼠群落;D.沿黄地带的黑线姬鼠+大仓鼠+东北鼢鼠群落。农田害鼠一年内有两个数量高峰,前峰在4~5月份,后峰在9~10月份,秋季高峰远大于春季高峰。  相似文献   

12.
山东地区秋冬型恙虫病传播媒介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山东地区恙虫病传播媒介。方法:1995年5月~2002年4月在山东恙虫病疫区捕鼠。观察鼠体外恙螨季节消长,分离恙虫病东方体(Ot)。结果:室内外共捕捉到的527只活鼠(黑线姬鼠335只,大仓鼠119只,黑线仓鼠6只,小麝鼩2只,褐家鼠63只,小家鼠2只),从活鼠体外共检获15467只恙螨,其中太平洋无前恙螨最多5720只,其它螨数量依次为小盾纤恙螨4175只,临淮岗纤恙螨3090只,须纤恙螨1687只,泰山纤恙螨466只,脆弱无前恙螨329只。恙螨季节变化:小盾纤恙螨主要出现在9~12月,高峰在11月,是秋季鼠体外绝对优势种;须纤恙螨出现在10~翌年4月,高峰在12月,为冬季优势螨种,临淮岗纤恙螨5月出现,11月消失,高峰在8月,为夏季优势种;泰山纤恙螨主要出现在6~10月,数量较少,且起伏较大;太平洋无前恙螨、脆弱无前恙螨全部采自仓鼠,主要出现在4~12月,高峰期在7月。Ot分离:小盾纤恙螨共接种11批,分离到5株Ot;须纤恙螨、临淮岗纤恙螨和太平洋无前恙螨分别接种4批,分离到4株、2株和2株Ot。小盾纤恙螨是恙虫病发病季节疫区鼠体外优势螨种,季节消长与当地人群恙虫病季节分布基本一致;能自然感染、叮刺传播和经卵传递恙虫病东方体;被恙螨叮刺或悬液接种的小白鼠血清中能检测到特异性抗体,以上结果证明小盾纤恙螨为当地秋冬型恙虫病的传播媒介。血清学分型:除从临淮纤恙螨分离到的1株为Karp型外,其余分离株均为Gilliam型。从不同材料中分离到的Ot毒力相差不大,均属弱毒株,分离株与标准株间有交叉免疫保护能力。现场和实验室杀螨实验表明,小盾纤恙螨对敌敌畏和以二氯苯醚菊酯为主的杀虫剂均很敏感,且防治效果至少可维持1个月以上。结论:小盾纤恙螨为当地秋冬型恙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同时其它螨种也有充当恙虫媒介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不同地区住宅区鼠密度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监测河北省不同地区住宅区鼠类消长规律、季节分布和鼠种构成。方法夹夜法和粉迹法。结果共捕获各种鼠类2科4属6种,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占60.99%,其次为小家鼠、黑线姬鼠、大仓鼠和黑线仓鼠,分别占25.30%、9.38%、2.89%和0.48%;但不同地区鼠类优势种略有不同。鼠密度高峰期出现在4月和10月。廊坊地区采用不同监测方法的监测结果显示,夹夜法监测鼠平均密度为0.87%;粉迹法监测鼠平均密度为3.36%。石家庄和唐山地区住宅区采用夹夜法监测鼠密度年平均值分别为0.83%和0.67%,两个地区农村的鼠密度均高于城镇。结论褐家鼠是河北省重点防制鼠种。  相似文献   

14.
为了阐明HFRS主要贮存宿主黑线姬鼠在越冬前后的鼠龄结构和带毒的动态。我们于1982年11月至1983年5月在安徽省颖上县陈桥区开展鼠类调查,结果如下:
一、从观察点捕获鼠6种1,299只,其中黑线姬鼠占41%,大仓鼠33%,褐家鼠11%;HFRS的带毒率褐家鼠为8.3%,黑线姬鼠5.4%。在大仓鼠及小家鼠中也检出HFRS的带毒鼠。
二、越冬后的黑线姬鼠、褐家鼠、大仓鼠、小家鼠的鼠龄有老化现象。黑线姬鼠带毒率随鼠龄增加而升高,从而提示早春灭鼠是降低出血热发病的适宜时间。  相似文献   

15.
2005-2006年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宿主动物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分析河北省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宿主动物流行特征,为HFRS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鼠密度监测采用常规夹夜法,将鼠肺冷冻切片,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鼠肺病毒抗原。结果居民区鼠密度平均为1.84%,带病毒率为3.33%,鼠种构成为褐家鼠、小家鼠和大仓鼠,褐家鼠带病毒率最高为3.35%;野外鼠密度平均为1.13%,带病毒率为2.44%,鼠种构成为褐家鼠、小家鼠、黑线姬鼠、大仓鼠、东方田鼠、大林姬鼠和社鼠,黑线姬鼠带病毒率最高为6.67%。不同区域鼠类均有褐家鼠分布,且为优势鼠种;小家鼠和大仓鼠分布于9个市,构成比位居第2位;黑线姬鼠和东方田鼠分布区域较少。结论褐家鼠是河北省HFRS主要的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在HFRS的传播中起重要作用。因此,应对该鼠种有针对性地制定综合防制措施,以控制HFRS的流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黑龙江省逊克口岸鼠类的种类组成和季节消长。方法采用夹日法在耕地、林缘草地和江堤生境中捕鼠。结果 2009年在黑龙江省逊克口岸3种生境中共捕鼠1 117只,计3科8鼠9种。逊克口岸地区的优势种为黑线姬鼠(43.42%)。黑线姬鼠是耕地(68.63%)和江堤(37.66%)的优势种;红背鼠平是林缘草地(43.94%)的优势种。鼠的活动季节分别为:黑线姬鼠、朝鲜姬鼠和红背鼠平均为12个月,小家鼠为9个月,褐家鼠为8个月,黑线仓鼠为7个月,长尾黄鼠和花鼠均为5个月。在整个活动季节期间,黑线姬鼠月出现2次高峰;红背鼠平、朝鲜姬鼠、小家鼠、褐家鼠、黑线仓鼠和长尾黄鼠仅出现1次高峰。结论本次调查为黑龙江省逊克口岸鼠的种类组成、生态和防治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嘉兴港区内鼠形动物密度、种群分布、季节消长和病原体携带情况,为指导口岸灭鼠工作和防止外来物种入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鼠夹法对嘉兴港区进行鼠形动物密度及种群分布调查;采用鼠笼法对捕获的鼠形动物采血样和肺、肾样做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检测。结果共捕获鼠形动物40只,经鉴定隶属于3目4科6属6种,优势种为黑线姬鼠,平均鼠密度为0.23%。送检的12份样本经检测流行性出血热均为阴性。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嘉兴港区鼠密度已达国家无鼠害口岸标准。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鼠类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1981年,对属于山东省4个动物地理小区的8个县(市)进行了鼠类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文献和一些资料记载,对山东省啮齿动物的区系组成和地理分布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黑线仓鼠为鲁北平原和鲁西南平原小区的优势种;黑线姬鼠常为其它小区特别是低洼地区的优势种;黑线仓鼠也常为其它小区旱地的优势种;大仓鼠和褐家鼠在某些年份、某些地区可成为优势种;大林姬鼠和社鼠仅在山区分布。黑家鼠、黄胸鼠、东方田鼠、棕色田鼠、岩松鼠和花鼠为我省的稀有种类。鲁南平原小区的丘陵花生田生境,鼠的种群密度竟高达71.4%和34.9%,其中黑线姬鼠高达49.9%和18.0%,可能与大型鹅卵石地堰这一生境有关。泰山顶的鼠类以黑线姬鼠占绝对优势(65.2%),且其数量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