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正阴道斜隔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女性生殖道发育异常,其特点是双子宫(偶有完全纵隔子宫)、双子宫颈及双阴道,一侧阴道完全或不完全闭锁(即阴道斜隔),常伴斜隔侧泌尿系统畸形,以肾缺如多见~([1])。斜隔起源于两侧子宫颈之间,斜行附着于一侧阴道壁,遮蔽该侧子宫颈,隔后方与斜隔侧子宫颈之间形成"隔后腔"。1971年Herlyn等~([2])报道了1例双阴道一侧阴道闭锁合并肾缺如的患者,并称之为Herlyn-Werner综合征。1976年,Wunderlich~([3])报道了1例双角子宫、右侧阴道闭锁合并子宫腔积血及右肾缺如的患者。自此,国际上  相似文献   

2.
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阴道斜隔综合征是指双子宫、双宫颈、双阴道和一侧阴道完全或不完全闭锁的先天性畸形,多伴闭锁阴道侧泌尿系统畸形,以肾脏缺如多见.其存在的阴道斜隔表现为两面均覆盖阴道上皮的膜状组织,起源于两侧宫颈之间,斜行附着于一侧阴道壁,遮蔽该侧宫颈,隔的后方与宫颈之间形成"隔后腔".1922年由Purslow首先提出,此后国内外陆续有相关报道.目前国际上尚无统一命名,国内称其为阴道斜隔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一、诊断:双子宫畸形,阴道斜隔。二、诊断分析:阴道斜隔为阴道发育异常的一种,多伴有双子宫双宫颈畸形。隔膜起于两个宫颈之间,向远侧端偏离中线斜行,与阴道外侧壁融合,形成一侧阴道腔为盲端。隔膜完全闭锁,隔后的子宫与外界及对侧子宫完全隔离,经血积聚在隔后的...  相似文献   

4.
阴道斜隔综合征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阴道斜隔综合征是指双子宫、双宫颈、双阴道,一侧阴道完全或不完全闭锁的先天性畸形.多伴闭锁阴道侧泌尿系畸形,以肾缺如多见。此种生殖道畸形并非罕见,文献报道此病占同期因生殖道畸形人院手术病例的3.7%,占先天性生殖道梗阻病例的7.4%。目前尚无统一命名,国内称其为阴道斜隔综合征或先天性阴道斜隔。由于患者有一侧通畅的宫颈和阴道,月经初潮和周期正常,临床表现各异,且冈临床医生对此病缺乏认识,常被误诊。早期和正确的诊断对避免不必要的处理和并发症十分重要。现将1986年1月至2003年10月我院诊治的37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阴道斜隔后子宫妊娠二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道斜隔综合征是发病率较低的先天性生殖道畸形 ,表现为双子宫、双宫颈、一侧阴道完全或不完全闭锁 ,且多伴有闭锁阴道侧的肾脏缺如 ,因其罕见 ,而更易被基层临床医生忽视及误诊 ,尤其是在隔后子宫妊娠时 ,容易导致反复行人工流产术。我院于 2 0 0 0年~ 2 0 0 1年收治 2例 ,现分析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例 1  2 1岁 ,因停经 4 5d ,要求行人工流产而于 2 0 0 0年10月 2 5日入院 ,末次月经 2 0 0 0年 9月 10日 ,平素月经规律 ,无阴道流血及流脓。妇科检查 :外阴发育正常 ,阴道通畅 ,宫颈稍小 ,右侧穹窿稍浅 ,未见小孔眼 ,双子宫 ,右侧子宫…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的诊疗经过。患者30岁, 发现双子宫畸形5年、痛经进行性加重5年。诊断方法:结合临床以及术前盆腔MRI检查对本例患者进行的三维重建, 发现患者双子宫颈之间存在瘘管, 同时合并右侧子宫颈闭锁, 故诊断为阴道斜隔综合征Ⅲ型合并右侧子宫颈闭锁。治疗方法:手术切除右侧宫体和子宫颈。临床转归:术后1年患者无痛经症状且经量正常。三维重建技术在阴道斜隔综合征等生殖系统畸形罕见畸形的诊断中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阴道斜隔综合征是双宫体、双宫颈、双阴道,一侧阴道完全或不完全闭锁的先天性畸形,多伴有闭锁阴道侧的泌尿系统畸形,以肾脏缺如多见。超声检查简便、无创是诊断阴道斜隔综合征的首选检查。磁共振成像(MRI)具有良好的组织分辨力及多参数、多方位成像功能,影像学表现更具特征性。手术是治疗阴道斜隔综合征唯一有效的方法。目前最根本的手术方式是阴道斜隔切除术。手术要点在于确定阴道斜隔部位和斜隔孔。手术时机以月经期为宜。阴道斜隔要切除充分,并保证引流通畅,防止阴道切口粘连、狭窄。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不仅可以明确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诊断与分型,也可同时准确的治疗。阴道斜隔侧子宫尚有妊娠可能,应尽量避免切除,以提高患者的受孕能力。  相似文献   

8.
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阴道斜隔是一种较少见的阴道发育异常,多有双宫体、双宫颈,有一隔膜始于两宫颈之间,斜行附着于一侧阴道壁,患侧宫颈掩盖其内,患侧阴道完全或不完全闭锁,多伴有闭锁侧的先天性肾脏缺如,斜隔与宫颈的空隙称为隔后腔。该病真正的发生率目前并不清楚,有报道发生率在0.1%~3.8%。国外最早于1922年报道这一生殖道畸形。至1976年根据Yoder等的总结,全世界文献中仅报道41例。我国直至1985年卞美璐等才将其正式命名为“阴道斜隔综合征”,并报道此病占同期因生殖道畸形入院手术病例的3.7%,占先天性生殖道梗阻病例的7.4%。[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张弘  陈昕  杨毅 《生殖与避孕》2010,30(6):420-422
目的:探讨双子宫双宫颈并发一侧阴道闭锁畸形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008.02~2008.10期间收治的3例疑诊生殖道畸形的患者采用磁共振成像技术(MRI)进行盆腔扫描,观察子宫、宫颈、阴道及异常流通道的结构。结果:3例患者MRI扫描结果显示双子宫、双宫颈及一侧宫颈下方阴道闭锁,经血积聚形成囊肿;均行经阴道斜膈切除术,避免了宫腔镜和剖腹手术。结论:MRI扫描为女性复杂生殖道畸形提供了无创的三维影像学检查,对选择最佳手术方式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了重温诊治双子宫,一侧阴道盲端伴同侧肾缺如的经验和教训,分析了1962~1992年间米兰大学所有82例副中肾管畸形合并泌尿道畸形病例,发现36例双子宫或双角子宫,一侧阴道盲端伴同侧肾缺如。按照入院时间和采取的措施,可分为两个阶段组,1962~1980年组lO例,其中4例根据不同病变2例作全子宫及双附件或双侧输卵管切除,2例作一侧子宫及同侧阴道隔切除术。1981~1992年组26例,开展腹腔镜检查后除2例作一侧子宫切除+同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阴道斜隔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先天性阴道斜隔是一种罕见的阴道畸形 ,192 2年Purslow[1] 首次报道 1例阴道斜隔 ,以后多为个案报道 ,直到1985年卞美璐等[2 ] 正式将其命名为先天性阴道斜隔 (obliquevaginalseptum) ,并指出其临床特征为多有双子宫、双宫颈 ,隔膜起于两宫颈之间 ,斜行附着一侧阴道壁 ,阻挡该侧宫颈的通路 ,而且多伴有同侧肾脏畸形、缺如或无功能。我院于 1989年 1月至 2 0 0 4年 2月共收治阴道斜隔 7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7例患者发病年龄平均 18.4岁 (14~ 2 4岁 ) ,平均初潮年龄 12 .7岁 (12~ 14岁 )。 3例已婚 ,3例未婚 ,1例未婚但有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双子宫阴道斜隔综合征(HWWS)的解剖特点、临床表现及诊治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20年3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的21例非双子宫HWW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结果:21例非双子宫HWWS患者的平均年龄(21.8±7.5)岁,月经初潮年龄(12.3±1.1)岁,21例患者均未产,其中8例无性生活史。痛经和未避孕未孕为主要临床表现。完全纵隔子宫18例(85.7%),双角子宫3例(14.3%),11例(52.4%)患者曾被误诊。8例无性生活女性均顺利行无损伤处女膜宫腔镜下阴道斜隔切除术,余13例患者行传统阴道斜隔切除术。9例患者同时行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术后9例患者有生育要求,其中5例完成生育。结论:完全纵隔子宫或双角子宫、阴道斜隔及斜隔侧肾缺如为HWWS的特殊类型,临床中应引起重视,避免延误非双子宫HWWS患者的诊治。  相似文献   

13.
一、病例摘要例1,患者16岁,未婚,因痛经3年,发现盆腔包块1年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有痛经,最近1年痛经加剧,曾就诊当地医院,B超检查发现盆腔包块,遂转来我院就诊。入院后妇科检查:外阴无异常,左侧阴道壁可及一8cm×6cm囊性肿块伸向盆腔,子宫前位,正常大,质中,活动佳,无压痛,右侧附件无异常。B超提示患者双子宫、阴道积液、盆腔少量积液,左侧肾脏缺如,考虑双子宫、阴道斜隔可能。行阴道探查,宫颈左侧触及囊性肿块,表面无孔,经囊肿穿刺,抽出暗红色血液,部分脓性,阴道斜隔诊断明确。行斜隔边缘切开,流出暗红血液约250ml,并见一宫颈,用生理盐…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27岁,G5P2,因"孕34周,阴道少许流血8天"于2012年3月5日收入院。LMP 2011年7月10日,停经48天尿妊娠试验(+),孕50天出现早孕反应,持续1+月,孕20周自觉胎动,未行正规产检。2008年剖宫产时发现有双子宫畸形,未作特殊处置。2012年2月27日患者出现阴道少许流血,无腹痛,入院诊断:双子宫畸形,瘢痕子宫,阴道纵膈,先兆早产。患者  相似文献   

15.
患者30岁,住院号14593。妊娠35周双胎,妊高征,因阵发性腹痛于1987年1月13日入院。25岁结婚,月经周期正常,婚后5年未孕。于停经16周时阴道流血,当时阴道检查诊为双阴道、双宫颈、双子宫,宫体如孕4个月大小。B超检查:为双子宫双宫腔妊娠,左侧宫腔为双胎活胎,右侧宫腔单胎妊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阴道斜隔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行阴道斜隔手术切除引流术,术中见右侧阴道壁囊性包块,切除同时见另一宫颈,其中间见一针眼大小孔。术后恢复可。术后诊断:1.阴道斜隔综合征Ⅲ.型;2.子宫畸形:双子宫。结论:阴道斜隔综合征在临床上较少见,易漏诊,配合辅助检查能提高诊断率,且切除引流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病例回顾接受手术治疗的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并进行文献复习,提高对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认识。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22年8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5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的病例资料,并在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5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中,阴道右侧斜隔占66.7%、双子宫占86.7%、患侧肾缺如占93.3%,1.1型和2.1型都是40.0%;全部接受阴道斜隔切除术,无二次手术患者。文献复习记录了979例患者,其中右侧斜隔占58.7%、双子宫占89.4%、患侧肾缺如占97.1%,1.1型和2.1型分别占40.1%和45.3%;94.3%的患者接受了阴道斜隔切除术,阴式手术占62.0%。文献复习提示内异症的发病率10.2%,二次手术概率1.9%,术后妊娠概率59.7%。结论:阴道斜隔综合征最常见的畸形是阴道斜隔、双子宫和患侧肾缺如,以1.1型和2.1型最多见。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的内异症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阴道斜隔切除术可去除症状并改善患者术后妊娠情况,应尽早开展。无性生活的女性建议采用微创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双阴道双子宫妊娠3例广东省惠来县人民医院(515200)陈若兰例1.36岁,住院号26023,孕4产3,第一、二胎为臀位死产,第三胎于12年前因臀位剖宫取胎术时发现为双阴道、双子宫。现孕足月臀位于1992年9月14日入院待产。9月17日上午10时进入...  相似文献   

19.
正1诊断1阴道斜隔综合征:Ⅰ型,无孔型斜隔;2卵巢巧克力囊肿待排。2诊断依据2.1患者,15岁,未婚无性生活史。进行性痛经加重3年,腹痛3个月。患者12岁月经初潮,周期规律,30天,经期4天,经量少。2.2内科检查无特殊,外阴发育正常。肛查:盆腔扪及一直径约10 cm质硬包块,无法分辨是否为子宫或附件包块,包块活动度差,有压痛。MRI检查提示双子宫、双宫颈,左侧宫腔、宫颈管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阴道斜隔综合征(OVSS)经腹联合腔内三维超声的特征,提高超声对OVSS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手术证实OVS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42例OVSS患者中,左侧斜隔18例,右侧斜隔24例;Ⅰ型(无孔斜隔)12例、Ⅱ型(有孔斜隔)23例和Ⅲ型(无孔斜隔合并宫颈瘘管)7例。超声显示,42例患者均合并子宫畸形和斜隔侧肾脏缺如,其中双子宫37例,纵隔子宫4例,双角子宫1例;隔后腔积液39例,斜隔侧宫腔和宫颈管积液11例,斜隔侧输卵管积液7例,斜隔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3例。经腹联合腔内三维超声诊断与手术结果符合率为100%(28/28),高于二维超声83.3%(35/42)。结论子宫畸形伴隔后腔积液及斜隔侧肾缺如为OVSS的声像图特征,经腹联合腔内三维超声对OVSS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