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认为相对过剩人口是伴随着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产生的 ,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条件。从当前我国失业人口的现状、原因和作用来看 ,相对过剩人口和失业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 ,因此深入探讨和正确认识马克思的相对过剩人口理论 ,并把它应用于我国当前的失业问题研究 ,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与中国失业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揭示了相对过剩人口形成的一般原因和社会原因,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现代机器大工业所特有的经济周期是形成相对过剩人口的一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是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社会原因。中国目前的失业问题既有马克思分析的一般原因,又有中国的特殊国情。  相似文献   

3.
初次分配的要素投入结构视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次分配决定于生产要素价格和生产要素投入即资本有机构成。技术进步一般导致技术发明部门资本有机构成下降而权数提高、技术应用部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而权数下降,由此导致全社会资本有机构成变化。若满足资本配置条件和劳动配置条件,则技术进步导致全社会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否则不一定。技术进步对全社会资本有机构成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在初级阶段,技术进步导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在中级阶段,有机构成不变;在高级阶段,有机构成下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通过全社会资本有机构成下降而提高的关键是技术发明部门的极大发展,而这归根到底又取决于教育和科研的极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对美国资本有机构成变动趋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依据大量的历史统计数据,对美国制造业等行业以及全行业资本有机构成进行纵向、横向考察,认为若将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初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动趋势概括为“提高缓慢,基本稳定, 有时下降”,则当代尤其是近年来其变动趋势可进一步概括为“波动中缓慢下降”。科技进步的推动、生产资料的节约、工资水平的提升、产业结构的调整是资本有机构成变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经济增长速度下滑是中国经济新常态最明显的特点,其成因值得认真探讨。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利用马克思的理论对经济危机与利润率下降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构建经济增长率与资本有机构成(或剩余价值率)、储蓄率、利润率之间的数量关系,定性分析发现,在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率与利润率呈现正相关关系。构建三个利润率指标,分析1998—2014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与利润率的关系,发现2007年以后资本有机构成的快速上升和剩余价值率的相对下降,导致利润率的快速下降,而且利润率与经济增长率的变化趋势高度一致,因此可以断定利润率下降是中国经济增长率下降的主要原因。通过辽宁和重庆两地经济增长率的对比分析揭示,在2010年之后出现一高一低分化的结果是两者利润率和资本有机构成的内在差异导致的。资本的破坏能够降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利润率,进而能使经济增长率得以恢复。以何种方式进行资本破坏,是主动破坏还是被动破坏,这是中国供给侧改革可以参考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6.
拙作《论农产品价值与生产价格间差额存在的条件》,对农产品价值与生产价格间差额存在条件的传统解释提出了质疑,认为农产品价值与生产价格间差额是否存在,并不象理论界通常所认为的那样,仅仅取决于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与工业资本平均构成之间的相对量,或者说取决于农业资本的有机构成,是否低于工业资本平均构成这唯一条件;而是取决于两个几乎同等重要的因素:一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与工业资本平均构成之间的相对量;是农业资本的周转速度,与工业资本平均周转速度之间的相对量。所以说资本周转与有机构成是两个“几乎同等重要”的因素,是考虑到农产品价值与生产价格间的差额是否存在,精确地说取决于这样两个因素:一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与工业资本平均构成之间的相对量;一是由生产时间、流通时间决定的农业资本周转速度,与工业资本平均周转速度之间的相对量。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就业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 通过系统梳理马克思的就业思想,以供求关系为视角,将资本积累和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作为研究原点,展示“资本积累—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相对过剩人口—供给过剩”; “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产业结构—劳动分工—就业需求”两大影响就业的思想向度,诠释马克思关于“失业与岗位空缺”的结构性失业论述,解读我国当前就业问题,特别是我国劳动力就业市场供求关系的结构性问题。 在马克思就业思想与我国就业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构建以协同合作为引领的供给新机制,以产业升级为核心的需求新机制,以深化改革为要求的三螺旋式供求匹配新机制,对解决当前我国结构性失业问题进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8.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也必然会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为了缓解这一矛盾,我们可以在资本技术构成提高的前提下,让资本的价值构成保持不变或者提高得慢一些。我们可以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从而提高劳动力价值,让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增长率尽可能保持同步,从而避免经济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我国失业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91—2005年相关统计数据为样本,对我国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失业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本有机构成与失业率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适度失业人口的存在有助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与完善,应调整经济结构,扩展就业领域,大力发展资本有机构成低的产业,以吸收我国多余的劳动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由于确定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模式,因此必然存在相对过剩人口.相对过剩人口并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人口规律,而是市场机制作用下对劳动力资源进行市场配置的重要表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形成了现在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口是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劳动者的自身素质,加强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千方百计的扩大支持就业,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农业绝对地租规定为农产品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差额,这是以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为前提的。那么,当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等于或高于工业资本有机构成时,农业绝对地租是否还存在?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末,绝对地租的来源又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国经济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一种观点认为,当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等于社会平均资本构成时,虽然租种土地还必须支付租金,但它已不是范畴意义上的绝对地租了,它来自利润和工资的扣除。另一种观点认为,当工农业资本有机构  相似文献   

12.
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发展趋势的争论根源在于各方争论者没有看到无形不变资本的存在及其演变趋势。古典的技术进步是马克思所指出的以有形不变资本替代可变资本,现代的技术进步则是以无形不变资本替代有形不变资本。"资本有机构成同步指数"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指数与价值构成指数的比例关系构成的反映技术进步对资本构成影响程度的相对数,存在着持续上升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同步指数越大,即不同步越强,技术进步的作用越突显。  相似文献   

13.
对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有人承认,有人否认。承认者,把它和技术进步、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联系在一起。否认者,有的认为两大部类或平衡增长,或交替优先增长;有的认为它是资本主义特有的规律;有的认为它建筑在根据一些假设数字所进行的推算上。看起来,否认者、承认者根据都不充分。用技术进步引起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来说明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至少有两点疑问:(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只表示推动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所需要的劳动者人数减少,而不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论述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时,谈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周期性问题,认为:“现代工业特有的生活过程,由中等活跃、生产高度繁忙、危机和停滞这几个时期构成的、穿插着较小波动的十年一次的周期形式,就是建立在产业后备军或过剩人口的不断形成,或多或少地被吸收,然后再形成这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对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动趋势存在着争论。有的同志认为是“略有提高,基本稳定,有时下降”,有的认为是“越来越缓慢”。这些看法不仅涉及到现实情况,而且涉及到对资本有机构成含义的理解和计算方法。对此,本文拟结合日本的具体情况发表一些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潜在过剩人口,是相对过剩人口的三种存在形式之一。在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理论体系中,潜在过剩人口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 时出今日,似曾未见有时潜在过剩人口系统研究和论述的专文。以解释、解说、介绍等形式散见于各种《资本论》诠释本、各类政治经济学词典和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大概就是迄今所能见到的潜在过  相似文献   

17.
关于资本有机构成发展趋势的争论根源在于各方争论者没有看到无形不变资本的存在及其演变趋势.古典的技术进步是马克思所指出的以有形不变资本替代可变资本,现代的技术进步则是以无形不变资本替代有形不变资本.“资本有机构成同步指数”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指数与价值构成指数的比例关系构成的反映技术进步对资本构成影响程度的相对数,存在着持续上升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同步指数越大,即不同步越强,技术进步的作用越突显.  相似文献   

18.
人口问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社会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而过剩人口则是这一问题的主要方面。本文试图对中国近代过剩人口的形成和特点以及它的存在形式作一论述,以期继续深入这方面的研究。一过剩人口的形成及其特点所谓“过剩人口刀,并不单指人口数量的多寡,它只是一种相对于一定生产条件而言的“过剩”人口,即一种相对的过剩人口。马克思在批判马尔萨斯“绝对”过剩人口  相似文献   

19.
改革十年来,经济理论界所取得的重大突破之一是承认了社会主义客观存在的相对过剩人口的事实。这一突破对深化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很有必要对社会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的基本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根据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对我国失业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基于马克思<资本论>理论阐述了资本有机构成的相关概念,并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资本有机构成与失业问题的关系;接着以我国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采用统计及计量经济分析方法验证了资本有机构成变化与我国失业问题的关系;最后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