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沥青的纤维增强改性及其改性剂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林贤福  陈志春 《公路》1999,(1):53-55
合成并研究了复合改性纤维的沥青改剂,应用于新加坡ESSO60号沥青和国产镇 100号海青的改性,结果2号沥青的针入度减少,软化点均提高;进步的薄膜烘箱试验表明,该改性剂对2种沥青的性能均有明显改善,耐镇海100号沥青性能提高更加明显,特别是改进后其针入度比提高和损失量减少的变化更加显著;同时还探讨了纤维改性沥青机理,认为其本质的原因是纤维引起沥青的胶体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谭康 《国外公路》1995,15(4):48-52
与纯沥青混合材料相比,含石棉的沥青混合材料表现了优越的改性效果。文中述及由法国SCREG筑路公司研制的这些新型混合材料的结构及其在国外的最新使用效果;SAMI材料可防止路面龟裂,其沥青含量低,又多孔,行车舒适、安全。  相似文献   

3.
沥青改性与掺加矿物纤维的差别与比较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舒翔  刘立新 《公路》2005,(9):171-176
沥青的弹性模量(粘度)、屈服强度及韧性直接决定了沥青路面的各种力学与使用性能。材料科学的基本原理,旨在提高沥青弹性模量、屈服强度及韧性,本文分析与研究了沥青改性剂“合金化”及纤维“复合材料化”的区别。在阐述了“沥青+纤维”复合材料细观力学的同时,通过比较改性剂及纤维的增弹、增强及增韧效果与倾向,指出了“沥青+纤维”复合材料化是沥青路面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增强纤维沥青混合料在桥面铺装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结合路面结构的功能特点,提出纤维沥青混合料在路面结构应用中的选择方法及纤维沥青混合料中纤维材料的选择与确定原则;结合工程实例,介绍纤维沥青混合料在桥面铺装改造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表明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入增强纤维对混合料性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并从寿命经济角度分析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木质素纤维材料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较多,它能够稳定沥青结合料,但对于SMA-5这种超细粒径混合料的影响以往资料中很少提及。同样对于这种新型的沥青混合料,结合料对其性能也将产生不同方面的影响。针对木质素纤维的作用与沥青结合料的影响,以SMA-5沥青混合料为载体,进行室内对比试验和试验段验证,期望能进一步了解和掌握SMA-5混合料的性能特点,研究木质素纤维与沥青结合料对于SMA-5的性能影响,为完善其配合比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纤维素纤维对多孔隙沥青混凝土使用性能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启宏 《国外公路》1998,18(3):25-28
对道路的观测还没有证实聚合物添加剂对多孔隙沥青混凝土使用性能的任何影响。但是,观测表明在拌和、运输和摊铺过程中纯沥青由于重力作用将通过沥青材料排出。  相似文献   

7.
木质素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木质素纤维沥青混合料的一系列路用性能试验,其中包括高温变形特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和抗疲劳性等,试验结果表明,适当降低其沥青用量可以大大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同时混合料的其它路用性能也有一定的提高。因而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纤维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论文从不同纤维的微观特性出发,结合不同级配的纤维沥青混合料的车辙试验试验结果,分析了纤维的自身特性对沥青胶浆和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纤维计量下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从界面化学和复合材料理论的角度对纤维的加强和改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道路预防性养护技术在提高路面使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及节约路面寿命周期费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纤维沥青碎石封层作为预防性养护新技术之一,由于其良好的防裂、防水、抗滑[7]耐磨和抗反射裂缝等路用性能,越来越受人们关注。探讨了沥青、纤维及碎石材料选择和用量对纤维沥青碎石封层性能的影响。说明了纤维沥青碎石封层的交通和环境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SMA沥青混合料中木质素纤维用量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SMA沥青混合料的木质纤维素掺量(0.3%)均以经验确定,缺乏相关的试验依据,文章提出通过SMA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以选择确定混合料的最佳纤维掺量。通过评价和分析不同纤维掺量SMA沥青混合料的各项路用性能,包括析漏、肯特堡飞散、抗水损害、高温稳定性能、低温稳定性能等试验,以确定推荐SMA沥青混合料的最佳纤维掺量。研究结果表明,SMA沥青混合料木质素纤维的最佳掺量为0.33%。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冷补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确定过程中的纸迹试验进行分析,尝试性地提出了一种使其定量化的试验思路:研究纸迹试验前后白纸质量的增加量与最佳沥青用量的相关性.结合试验结果和前人总结出的可以计算冷补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的经验公式,提出了可以计算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沥青含量的经验公式,该公式能够较为合理地估计纤维冷补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  相似文献   

12.
沥青混凝土路面推移病害综合治理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榆林地区沥青混凝土路面推移病害进行实地调查,分析了路面推移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针对性地采用了纤维沥青混凝土罩面和钢丝网加筋沥青混凝土技术铺筑试验路,通过经济技术分析,表明采用纤维沥青混凝土罩面与钢丝网加筋沥青混凝土技术均可以有效解决沥青混凝土路面推移问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纤维沥青混凝土的低温抗裂机理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郭乃胜  赵颖华 《公路》2004,(12):108-111
作为沥青混凝土纤维加强筋.聚酯纤维能够很好地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力学性能。通过不同纤维掺量的沥青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试验研究.对其低温抗裂机理进行了分析,在劈裂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最佳纤维掺量。  相似文献   

14.
纤维沥青低温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沥青具有抗拉强度低、温度敏感性差等本质缺陷,而纤维具有高抗拉强度、高模量等优点。在沥青混合料中掺入高抗拉强度的聚合物纤维成为提高沥青混合料使用性能的一种重要手段。鉴于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所起的作用很大程度通过沥青传递,为进一步评价纤维所起的作用,通过采用测力延度试验来评价纤维长度及掺量对纤维沥青低温性能影响,从而为纤维沥青混合料中纤维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沥青膜厚度的纤维沥青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铁山  延西利  韩森 《中外公路》2007,27(6):152-155
纤维沥青是改性沥青的一种。通过对沥青膜厚度的估算和马歇尔法检验相结合的方法,为外掺纤维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油石比的确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沥青膜厚度估算素沥青混合料外掺纤维后的最佳油石比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裘嵩 《公路交通科技》2010,(10):130-131
文章通过对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抗裂作用的分析,总结出纤维沥青混合料的三大抗裂方式,并通过纤维沥青混合料的三点低温弯曲试验,分析了最大破坏应变对纤维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评价的不适用性,最后提出较为有效的评价纤维沥青混合料底温性能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纤维加强沥青路面在我国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路用纤维作为沥青混凝土的添加材料,最近几年在我国的高级沥青路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首先介绍木质纤维和聚合物纤维的技术指标及各自的作用机理,并参考我国纤维沥青混凝土室内试验的既有成果,对纤维改善沥青混和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抗疲劳性能等的作用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其次根据实际工程的跟踪调查结果探讨了纤维对改善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作用。最后使用AASHTO模型对改善效果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8.
通过研究普通及纤维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表明添加纤维能显著改善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及水稳定性能,并且能有效增加混合料的整体性与柔韧性。  相似文献   

19.
曾赟  孙凤  郑嘉  赵阳 《公路》2023,(6):343-352
为了揭示PVA纤维复合加强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机理,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单丝PVA纤维作用区域下的沥青及不同掺量下的PVA纤维沥青胶浆进行扫描观察,通过表面形貌变化、表面粗糙度、纳观黏附力、四组分变化以及模量等指标对PVA纤维与沥青的相互作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单丝PVA纤维作用下的沥青区域表面形貌更加崎岖,黏附力和模量代表值提高明显,相较于不同掺量下复合的PVA纤维沥青胶浆,其表面“蜂窝状”结构逐步减小,表面形貌由“山峦叠嶂”状态朝着“丘陵起伏”状态转变。单丝纤维与沥青作用的微单元下,纤维与沥青相互吸持,这种吸持在局部引起了沥青四组分变化,进而在数以万计的纤维作用下,总体复合提升沥青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对木质素纤维和玄武岩纤维的沥青胶浆以及沥青混合料的高温、低温性能进行试验,对比分析不同纤维的性能。采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和锥入度试验评价纤维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延度试验评价低温性能;选取SMA-13沥青混合料,通过车辙试验研究两种纤维对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增强作用,劈裂试验评价低温抗裂性的改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玄武岩纤维沥青胶浆的高温性能优于木质素纤维沥青胶浆;玄武岩纤维沥青混合料动稳定度和劈裂强度均要较木质素纤维高,且当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3%~0.4%时其改善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可为纤维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