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分析13个葡萄品种在和田地区的制干表现,筛选出适宜在和田地区发展的制干葡萄品种。以中葡萄12号、中葡萄18号、阳光玫瑰、甜蜜蓝宝石、新红玫瑰、A17、早熟克瑞森、新郁、黑脆无核、无核白鸡心、木纳格、无核白、和田红为试验材料,通过晒制的方式生产葡萄干,进行感官和理化指标检测,分析各品种葡萄的制干表现。结果得出,总糖、总酸、维C等理化特性由于葡萄品种不同差异较大,制干后总糖含量最高的是中葡萄18号(76.34%),最低的是新郁(69.12%);总酸含量最低的是甜蜜蓝宝石(0.44%),最高的是新郁(3.21%);单粒重最大的是新郁(1.80 g),最小的是无核白(0.39 g);出干率最高的是木纳格(25.04%),最低的是新郁(16.55%)。早熟克瑞森、黑脆无核、无核白鸡心感官评价较好;早熟克瑞森、黑脆无核出干率较高,综合评价较好;无核白鸡心葡萄干有花果味;和田红适合喜爱有籽葡萄干的人群,以上品种均适合在和田地区晒制葡萄干。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14份葡萄种质资源和火州黑玉葡萄3个杂交组合共116株胚挽救后代为试材,研究葡萄无核性状的鉴定方法,以期在苗期实现杂交单株无核性状鉴定,提高无核葡萄育种效率。利用SCAR标记SCF27对材料进行无核性状分子检测,通过田间鉴定对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和评价。结果表明,SCF27标记在‘无核白’、‘火州黑玉’、‘火焰无核’、‘红宝石无核’、‘美丽无核’,‘火州红玉’、‘火州紫玉’、‘无核紫’、‘无核白鸡心’、‘昆香无核’、‘底来特’等11个无核品种植株中均检测到目的无核性状基因片段,而在‘红地球’、‘贵妃玫瑰’和‘早艳’等3个有核品种植株中均未检测到,在116株后代中检测出84株携带目的基因片段,其中81株与田间鉴定结果吻合,吻合率为96.4%。本研究认为,SCF27标记是一个显性或主效基因标记,其检测结果与植株表现型的吻合率很高,可以用来进行葡萄杂交后代无核单株的早期筛选,但鉴定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石河子市葡萄研究所新引进的无核品种无核白鸡心、克瑞森和新培育的品种紫香无核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无核葡萄在采摘和预冷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为无核葡萄的保鲜、贮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出较耐盐碱的新引鲜食葡萄品种,以10个葡萄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复合盐碱(盆土干重的0.29%、0.58%、0.87%)胁迫30天后葡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对所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其耐盐碱能力。结果表明,随着盐碱浓度的增加,根系活力和叶片相对含水量呈逐渐下降趋势,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或持续上升2种趋势。相关性分析发现,叶片丙二醛含量、根系丙二醛含量、叶片脯氨酸含量三者之间两两极显著正相关,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与叶片丙二醛含量、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特征值大于1的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77.99%,最终得出10个葡萄品种耐盐碱性顺序由强到弱依次为‘紫甜无核’‘、黑脆无核’‘、户太8号’‘、早夏无核’‘、丝路红玫瑰’‘、阳光玫瑰’‘、深红玫瑰’‘、夏黑’‘、甜蜜蓝宝石’‘、浪漫红颜’。  相似文献   

5.
干旱胁迫对小麦根系活力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试验测定了北方冬麦区主推的22个冬小麦品种的根系活力以及根系可溶性糖含量,并测定了各品种的抗旱性,尝试寻找根系活力和根系可溶性糖含量与作物抗旱性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显示:22个供试品种中,抗旱指数较高的品种有长6878、长4378、保麦9号、河农825、中旱110等;灌浆中期旱胁迫条件下的根系可溶性糖含量与作物抗旱性呈负相关,推测抗旱性强的品种在旱胁迫条件下将根部形成的可溶性糖运输至穗部灌浆,弥补由于干旱造成的光合产物量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盐预处理对大豆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用0.6%NaCl预处理大豆幼苗后,再用100 g/L的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大豆幼苗,研究了NaCl预处理对耐盐品种‘早熟毛豆’和盐敏感品种‘1号毛豆’抗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EG胁迫抑制了大豆幼苗的生长和根毛发育,降低了保护酶活性,提高了活性氧的积累,其中,耐盐品种‘早熟毛豆’根毛长度、直径、主根长、株高和保护酶活性等的降低幅度均高于盐敏感品种‘1号毛豆’,活性氧增加幅度低于盐敏感品种‘1号毛豆’。NaCl预处理后两品种根系生长抑制情况均得到了缓解,保护酶活性得到了提高,活性氧积累量降低。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云南6 个甘蔗品种苗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确定各品种的抗旱性,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在人工控水造成干旱胁迫的条件下,测定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水分含量和质膜透性等生理指标。采用模糊隶属函数、系统聚类法对多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全面评价6 个甘蔗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闽糖69-421’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新台糖22’和‘桂糖11’表现为中度抗旱性,‘粤糖86-368’、‘滇蔗01-58’、‘粤糖93-159’表现出较弱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8.
徐建欣  杨洁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7):145-152
为揭示干旱胁迫对陆稻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此研究以‘白花山’、‘旱谷’和‘小红米’3 个具有不同抗旱能力的陆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PEG模拟水分胁迫法,对其5 个理化指标在水分胁迫下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OD、POD与CAT等保护酶在轻度的PEG渗透胁迫下,3 个供试陆稻品种的抗氧化酶活性均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而在严重胁迫下,大部分品种表现为先少量上升后剧烈下降或直接下降的趋势,严重胁迫T3、中度胁迫T2、轻度胁迫T1 对保护酶活力的影响表现为T3>T1>T2,且在各浓度的PEG模拟干旱胁迫下其保护酶的活性均表现为高抗品种‘白花山’>中抗品种‘旱谷’>低抗品种‘小红米’。MDA含量随着胁迫程度的加深以及胁迫时间延长不断上升的趋势,且上升的速度表现为低抗品种‘小红米’>中抗品种‘旱谷’>高抗品种‘白花山’。可溶性糖的总体趋势表现为高抗品种‘白花山’>中抗品种‘旱谷’>低抗品种‘小红米’、T3>T2>T1>T0(CK)。由此可以看出,陆稻在干旱胁迫下通过增加渗透调解物质含量,降低水势来提高其抗旱能力;并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提高抗氧化能力,来减轻干旱胁迫所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9.
不同绿豆品种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段义忠  张雄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8):125-130
研究绿豆萌发期抗旱指标,为绿豆品种抗旱性鉴定和品种筛选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15% PEG6000作为渗透介质进行模拟干旱胁迫, 测定绿豆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长、胚根长。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所有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指标均呈显著下降,并抑制了胚芽和胚根的生长发育。以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势、相对胚芽长、相对胚根长、萌发抗旱指数以及相对活力指数为依据,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绿豆品种抗旱性分为三类,强抗旱品种为‘良丰1号’、‘HX04037’和‘榆绿1号’,中抗旱性品种为‘嫰绿1号’、‘兴绿1号’、‘天山大明绿’、‘西绿1号’、‘绿宝绿豆’、‘赤绿3号’、‘白绿1号’、‘中绿1号’、‘晋绿1号’、‘八宝绿豆’、‘中绿6号’、‘冀北12-1号’、‘鑫绿1号’和‘HX04050’,弱抗旱性品种为‘绿珍珠2号’、‘ZKY-2’、‘白绿522’和‘邯绿8号’。因此,绿豆的发芽率、发芽势、胚芽长、胚根长可作为萌发期抗旱性鉴定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温宿红葡萄生物学特性及果实性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研究目的】温宿红是新疆温宿县地方优异葡萄品种,当地长期栽培中形成了丰富的葡萄种质资源多样性,本文通过对温宿红葡萄果实与形态性状多样性的研究,以期为筛选出适合当地条件的温宿红葡萄系列新品种(系)提供材料基础。【方法】通过田间观察,以果实特性为主要指标,植株形态特征为辅,研究温宿红葡萄品种多样性。【结果】温宿红葡萄植株生长势强,晚熟、丰产,果穗松紧适中、穗梗粗壮,果粒圆、大小一致,果肉硬脆,味甜,果皮红色鲜丽,符合人们的消费习惯, 有一定的耐贮运性,是较为理想的鲜食品种。温宿红自然群体中存在诸多变异类型,初步筛选出的7个形态与果实性状多样性植株在果穗、果粒形态,果实耐压力、耐拉力、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种子数等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温宿红葡萄自然群体中存在变异类型,对该品种的深入研究及初选的多样性植株具有一定育种及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Over 54,600 ha of table grapes (Vitis vinifera), mainly cvs. ‘Thompson Seedless’, ‘Flame Seedless’ and ‘Redglobe’, are planted in Chile. Almost the entire production is exported to the USA, Europe, Asia, or one of several Latin American countries, which typically requires 15–40 d of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During this period, several physical,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factors cause table grape deterioration. Because berry size is the main quality factor in international markets, farmers often overuse the growth regulators, gibberellic acid (GA3) and forchlorfenuron (CPPU), in an effort to increase berry size. We examined the effect of preharvest growth regulators on seedless (‘Thompson Seedless’, and ‘Ruby Seedless’) and seeded (‘Redglobe’) table grape cultivars during cold (0 °C) storage plus a shelf life period of 3 d at 20 °C. The overuse of GA3, eight instead of two GA3 applications on Thompson Seedless, and the use of one GA3 application on Redglobe and ‘Ruby Seedless’, increased berry pedicel thickness and lowered cuticle content but induced shatter and predisposed grapes to gray mold caused by Botrytis cinerea. In contrast, CPPU increased berry pedicel thickness and cuticle content but did not increase shatter or gray mold incidence. Clusters that were subjected to overuse of combined GA3 and CPPU were highly sensitive to shatter, had the thickest pedicel, and developed a high gray mold incidence during cold storage. Hairline, a fine cracking developed during cold storage, was induced on ‘Thompson Seedless’ and ‘Ruby Seedless’ by growth regulators, but no hairline occurred on ‘Redglobe’ table grapes. Therefore, berry quality during cold storage is greatly influenced by growth regulator management in the vineyard.  相似文献   

12.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亚麻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决亚麻在干旱环境下的有效存活问题,以四种亚麻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研究亚麻种子在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态响应及抗旱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模拟干旱胁迫能促进种子的萌发速度和数量,其中5%处理下四种供试材料的种子发芽率均高于对照。随干旱胁迫的增加,四种亚麻品种的株高明显降低,根长变化不大,地上部和地下部含水率均呈下降趋势。根据隶属函数值法计算出四种亚麻品种在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为轮选3号>定亚23号>轮选2号>陇亚8号,各指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发芽率与地上部含水率显著负相关,根鲜重与抗旱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水分胁迫对花生不同器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生育时期水分胁迫对花生不同器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库—源—流”间的变化动态,以‘花育20号’和‘花育27号’花生品种为试材,采用控制条件下的防雨棚池栽方法,研究了花生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生育时期水分胁迫下,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在花生叶片、茎、根和荚果等器官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干旱胁迫使花生叶片、茎和根中可溶性总糖含量和淀粉均明显升高,但荚果中可溶性糖含量却明显降低。无论何生育时期受到干旱胁迫均使得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峰值提前15天左右出现,“源”物质输出提前但输出量降低,叶片提前衰老。生育前期干旱胁迫使滞留在荚果中的NSC含量增加,结荚期后干旱胁迫反而利于荚果中NSC的转化。全生育期水分适宜处理叶片中NSC含量相对较低且变化较小。由此表明,干旱胁迫降低了NSC由源至库的运输和转化,使荚果“库”容量降低。  相似文献   

14.
水分胁迫对春大豆叶片保护酶活性及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了水分胁迫对大豆叶片保护酶活性和相对含水率的影响,以3 个大豆品种‘黑农57’、‘改良168’、‘绥农26’为材料,采用盆栽控水试验,设置中度干旱、重度干旱和适宜水分处理。结果显示:(1)在适宜水分条件下,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相对电导率表现为降低的趋势。(2)各时期SOD和CAT活性为中度胁迫>重度胁迫>适宜水分,差异显著;各时期POD活性和苗期-盛花期的相对电导率为重度胁迫>中度胁迫>适宜水分,差异显著。(3)在干旱胁迫条件下,POD活性和SOD活性,‘黑农57’>‘改良168’>‘绥农26’;CAT活性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综上,在干旱胁迫下,春大豆叶片保护酶活性和相对电导率比在适宜水分下活性要高,体现了春大豆对干旱环境的自我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5.
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新疆春小麦不同品种间抗旱性的差异。以20% PEG-6000 作为水分胁迫剂,对10个新疆春小麦品种的发芽率、发芽势、相对芽长、相对根长、相对发芽率、萌发抗旱指数进行研究分析,并通过加权隶属函数法对供试材料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20%浓度的PEG胁迫后,发芽率、发芽势、相对芽长、相对根长、相对发芽率均受到抑制,不同品种降幅不同;2) 通过隶属函数法对上述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析,10份春小麦的综合评价值(D值)在0.01~0.82之间,中国春为强抗旱品种(1级),新春3号、新春6号、新旱688等3个品种为中抗品种(2级),新春2号、新春26号等2个品种为弱抗旱品种(3级),新春7号、新春17号、新春20号、新春21号等4个品种为不抗旱品种(4级)。因此,新旱688、新春3号、新春6号可作为新疆小麦抗旱育种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6.
水稻品种苗期抗旱性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比较黑龙江省主栽粳稻品种苗期抗旱性,通过苗期反复干旱胁迫法,研究了干旱胁迫对水稻苗期各形态性状及反复干旱存活率等指标的影响,并通过聚类分析筛选抗旱性强的品种。结果表明,干旱处理后的株高、叶干重、叶鲜重、根数、根长、根干重等形态指标相对值均小于100%,幼苗存活率明显下降,不同品种下降幅度不同。通过对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得出株高、叶干重、根长及根干重可以作为水稻苗期抗旱性鉴定的形态指标。经反复干旱存活率和聚类分析,筛选出‘东农426’、‘松粳6’、‘五优一’、‘松05-274’和‘松05-276’5份苗期抗旱性较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7.
研究旨在筛选出优良抗旱育种材料,为今后甘蔗抗旱育种和抗旱栽培技术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采用盆栽干旱处理,测定蔗茅野生种无性系、甘蔗栽培品种(系)及其杂交后代共12份材料苗期与抗旱相关的8项生理生化指标,利用极点排序法对供试材料的抗旱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12份供试材料的Pro、MDA、SS及PMP均呈上升趋势,SP、Chl和SOD活性呈下降趋势,CAT活性有升有降。极点排序法分析表明,12个供试材料的抗旱强弱为:‘蔗茅99-2’>‘蔗茅99-1’>‘蔗茅99-4’>‘蔗茅I91-8’>‘蔗茅99-3’>‘蔗茅90-29’>‘滇蔗01-58’>‘滇蔗04-14’>‘滇蔗02-39’>‘蔗茅II91-2’>‘新台糖10’>‘崖城89-9’,说明蔗茅优质抗旱性状可以通过基因渗透方式传递给后代。在苗期干旱胁迫下,‘蔗茅99-2’在渗透调节等方面表现出积极的生理响应。  相似文献   

18.
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燕麦品种根部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了解燕麦抗旱生理机制,以抗旱性不同的燕麦品种‘蒙燕1号’和‘坝莜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研究拔节期和抽穗期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燕麦品种根部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拔节期抗旱品种‘蒙燕1号’在重度胁迫下根部可溶性蛋白合成受抑制,弱抗品种‘坝莜3号’在中度胁迫下就受到抑制,在抽穗期随着水分胁迫加剧,弱抗品种‘坝莜3号’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幅度大于抗旱品种‘蒙燕1号’;在2个生育时期,可溶性糖、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相对电导率均随胁迫梯度加剧而升高;重度胁迫下丙二醛(MDA)在拔节期和抽穗期,‘蒙燕1号’分别上升了39.79%、14.88%,而‘坝莜3号’分别上升了188%、45.98%;在拔节期重度胁迫下,‘蒙燕1号’的POD活性上升27.4%,而‘坝莜3号’上升了98%;抽穗期,在中度胁迫下‘坝莜3号’品种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33.16%,而‘蒙燕1号’品种仍维持较高水平仅下降4.05%。综合分析表明,拔节期,中度胁迫下抗旱品种‘蒙燕1号’的根部生理特性受影响较小,具有较优的抗旱生理特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马铃薯的植物学性状、生理指标和显微指标等,探讨马铃薯在干旱胁迫下的抗旱反应和抗旱生理机制。试验用‘青薯9号’和‘闽薯1号’2个品种,以T0 (CK)适宜水分(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75%)为对照、其他土壤含水量分别为55%~60% (T1)、40%~45% (T2)、25%~30% (T3)和出苗后不再浇水(T4)等水分胁迫处理下,分析其植物学性状、生理指标和显微指标。试验结果:(1)水分胁迫对2个马铃薯品种的植物学性状(株高、茎粗、地上部分鲜重、地上部分干重、叶面积、根的鲜重、根的干重和根长)均有显著影响,随着土壤含水量的降低,‘青薯9号’和‘闽薯1号’2个品种的上述性状指标均有降低趋势,其中‘青薯9号’的株高、地上部分鲜重、地上部分干重、根的鲜重、干重和根长均大于‘闽薯1号’。(2)生理指标分析表明:在T2~T4水分胁迫下,马铃薯的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含量与对照T0相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3)显微结构分析表明:叶片的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和栅海比均受到水分胁迫影响。该试验为马铃薯的抗旱栽培和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