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郝茂成 《中国司法》2014,(12):55-56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推进法律援助事业不断发展,其最终的目标就是要用制度为根本保障,最大限度地维护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让每一个困难群众平等地享有全面、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一、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的良好机遇今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了吴爱英部长的工作汇报后,就法律援助工作指出,要在不断扩大法律援助范围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注重提高法律援助质量,努力做好公共  相似文献   

2.
郭婕 《中国司法》2014,(2):50-52
正2013年10月28日,司法部法律援助中心召开了以"新形势下法律援助的创新与发展"为主题的法律援助理论研讨会。与会人员围绕"刑事法律援助的变革与发展"、"法律援助范围的拓展与便民服务"、"法律援助工作创新"、"法律援助服务质量与工作规范"、"法律援助制度建设与立法完善"、"法律援助理论研究工作经验交流"等专题进行了发言讨论。本次研讨会展示了当前法律援助理论研究工作动态和最新成果,既反映了我国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趋势,又提出了目前法律援助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为我国法律援助制度改革与发展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笔者试作归纳探讨,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3.
法言 《中国司法》2014,(6):41-44
正法律援助受援人分担费用制度,是指具有一定支付能力却又无力完全支付法律服务费用的受援人,就其本人所接受的法律援助服务,按照其经济状况,与由政府出资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共同分担一部分法律援助办案费用的制度。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和法治建设的形势、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及其对法律援助的需求、法律援助制度发展所面临的情况都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新的形势、新的情况已经使探索实行受援人分担费用制度具备了现实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刘帅克 《中国司法》2014,(11):89-92
正一、法国、荷兰法律援助制度简介(一)法国法律援助制度法国的法律援助制度可以分为三个体系:法律援助、法律获得和受害者援助。三大体系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都是为了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尊重和保护人权,最终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要求。1、法律援助。仅指对符合条件的困难人群免费或部分免费提供个案代理的诉讼法律援助服务,不包  相似文献   

5.
法言 《中国司法》2014,(5):34-37
正法律援助受益覆盖面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法律援助制度发达程度的一个重要尺度。在我国,关于如何确定法律援助的受益覆盖面,经历了一个发展变化过程。在国外和境外,为了确定法律援助的受益覆盖面和受援人范围,使真正有需要的人能够享受到法律援助服务,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根据一定时期的公民收入状况和法律服务价格变动状况,来设定并动态调整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决定是否需要受援人分担费用。通过查证、询问41个国家(其中发达国家29个、发展中国家12个)和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确定法律援助受益覆盖面与是否实行法律援助受援人分担费用  相似文献   

6.
赵大程 《中国司法》2014,(11):10-11
正法律援助是维护贫弱当事人合法权益、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的法律制度。欧洲有一位法律界人士曾说过这样的话:"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法律方面最重要的革命就是法律援助。"法律援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推进法治的基本标志。健全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困难群体的法律援助需求,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已建立了法律援助制度。为切实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公平的审判"提供了保证。但从实践上看,这项制度还不够完善,存在诸多方面的缺陷。为此,应借鉴国外法律援助的经验,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法律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8.
法律援助制度简单来说就是指政府为维护法律公平,组织专业的公益法律援助工作人员,成立专门的法律公益援助机构,为需要法律帮助却无力支付律师咨询费用的弱势群体或特殊案件当事人提供无偿的法律帮助的公益事业。及时合理的法律援助是我国实现社会法治化的重要条件之一,是社会福利的重要体现。我国作为大陆法系国家,在法律援助运作上采取比较适应我国现阶段发展国情的混合型公益性法律援助制度和运作模式。本文主要系统地分析我国现阶段的法律援助制度和运作模式及其运作实践中的问题,并借鉴西方,提出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9.
法律援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于无资力承担诉讼费用或支付律师费用的当事人给予扶助的法律救济制度。欧盟法律援助制度是狭义上的即仅指诉讼上的法律援助。该制度以欧盟宪法为基础,建筑在完备的条约法和诉讼程序法之上,是依靠欧盟法院和各成员国协调、配合实行的一项较为成熟的司法救助制度,其成功经验对我国立法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我国首家法律援助机构于1992年诞生在武汉,111年后,全国第一家知识产权法律援助机构也在武汉宣告成立。面对知识产权法律援助这一新生事物,我们应予以关注和思考,共同促进其蓬勃发展。一我国知识产权法律援助制度的萌生及其意义所谓知识产权法律援助,是指有关援助机构或者服务机构对有特殊困难的自然人、法人及社会组织等提供知识产权申请、诉讼代理和咨询等服务,并根据情况减收或免收服务费用的活动。2在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对弱势群体予以经济上一定照顾的规定,可以追溯到1985年1月19日发布的《专利法实施细则》第90条之规定“个人申请专利…  相似文献   

11.
近20年来,我国法律援助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在实践中出现了很多好的做法,在制度上形成了有益的规范。纵观国内外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及时总结国内外法律援助经验,认真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理预测我国法律援助工作发展趋势,有针对性探讨相关工作措施、制度设计,对我国法律援助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法律援助制度"。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加强和改进江苏法律援助工作,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发挥法律援助在建设"平安江苏"、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职能作用。对此,根据近年来江苏法律援助工作实践,作一简要分析和研究。一、江苏法律援助工作的主要做法与成效(一)扩大法律援助事项范围。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困难群众对法律援助的新要求新期待,2005年及时修订《江苏省法律援助条例》,2010年将征地  相似文献   

13.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及法律服务人员,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并减免法律服务费,以保障其合法权益实现的一种法律制度,是一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司法保障方式。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作为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及律师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其主要功能是保障弱势群体在刑事诉讼中的合法权利。我国现行法律体系已经确立了法律援助助制度,  相似文献   

14.
正2003年国务院颁布《法律援助条例》,为法律援助事业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法律援助条例》颁布实施1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民主法治进程的加快,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基础和外部环境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亟需制定专门的法律援助法,保障和促进法律援助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近十多年来,法律援助事业迅速发展,为实现社会平等,促进司法公正,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仍然存在法律援助宣传滞后,贫弱者法律援助意识不到位,立法不统一、定位不明晰、经费管理混乱等问题。法律援助制度,对于解决社会矛盾,促进司法公正和正义,维护社会的平衡与稳定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主要是为贫弱者提供平等的司法保障,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法律援助制度建设与完善,有利于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保障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健全国家司法救助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对进一步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为此,本文就如何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提出建议。一、法律援助制度亟待完善之处(一)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1、法律援助制度层面。我国目前的法律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17.
李春劳 《中国司法》2014,(10):54-58
正《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法律援助制度",为法律援助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近年来,宁夏各级法律援助机构抓住"有人知、有人做、有人买单"的关键点,把建立完善制度作为推进工作的着力点,以制度来保障工作,在工作中完善制度,初步形成了具有宁夏特色的"应知尽知、应援尽援、应援优援、应补尽补"法律援助制度体系。一、实践与探索(一)建立宣传教育机制,确保应知尽知着力在"三个面向"上下功夫,传播主流声音,  相似文献   

18.
法律援助制度是国家法律制度的组成部分,其中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又是刑事诉讼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维护司法公正,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法律援助制度虽然起步较晚,历史不长,但在近二十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在此过程中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也有重要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2012年3月,我国立法机关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又一次大修改,从而使刑事法律援助制度迈上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经过大量研究工作,我们完成了本篇"中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发展研究报告",旨在回顾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19.
潘金贵 《法学杂志》2022,43(2):83-94
《法律援助法》的施行,标志着我国初步建立了符合现实国情的法律援助制度体系。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历程对于《法律援助法》的施行有启示意义。《法律援助法》在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设计中既有突破性的亮点,也存在一些缺憾。在《法律援助法》实施以后,仍然应当加强对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研究,并从立法推进和配套机制建设两个方面继续对其加以完善。必须加强法律援助的国家保障,确保《法律援助法》发挥功效。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刑事法律援助制度被世界上绝大多数法治国家所确立,在多次《刑事诉讼法》改革过程中,我国的法律援助制度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和发展,在维护公民权利方面有很大的提高;但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在立法上和实践中均存在不少问题,与发达国家已成熟的制度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从物质基础保障到法律援助服务能力,从缺少刑事法律援助实施主体到供需矛盾过大,从援助质量不高到援助制度呆滞僵硬,是我国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瓶颈严重,制约了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