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高考生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和焦虑三者的关系。方法应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广东2所高中的358名高考生进行抽样调查研究。结果①不同高考生社会支持和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焦虑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r=0.06,P<0.01),与焦虑呈显著负相关(r=-0.13,P<0.05);且自我效能感与焦虑呈显著负相关(r=-0.28,P<0.01);③自我效能感在社会支持和焦虑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2.85%。结论①女高考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她们所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均高于男高考生的,粤东北地区高考生的自我效能感和他们所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均高于粤西南地区的;②高考生的焦虑水平均偏高,但不同性别和地区高考生的焦虑水平差异不大;③高考生所领悟到的社会支持通过增强自我效能感而降低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2.
高考生焦虑感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和比较高三应届生与复读生的孤独感与焦虑的现状及相关性。方法对128名高考生(高三应届生60名、复读生68名)进行问卷调查。选择具有较好信、效度的孤独量表(UCLA)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作为评定高考生孤独感和焦虑的工具。结果1高三应届生和复读生的孤独感和焦虑情况均显著高于各自常模;2在焦虑方面,应届生的得分显著高于复读生(t=3.30,P0.01);3孤独感与焦虑水平有显著相关(r=0.46,P0.01);进一步回归分析表明,焦虑对孤独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贡献率为24.1%。结论高考生的孤独感、焦虑情况不容乐观;应届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复读生;孤独感与焦虑有显著性正相关;焦虑感对孤独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两地高考生考试焦虑的现状,探索缓解考试焦虑的方法。方法采用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测查西安、赤峰两地两校高三学生的考试焦虑情况,制定缓解方案并应用于实验组,然后对两所学校的缓解方案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高考生的考试焦虑情况比较明显,文化、经济、民族不同的两校高考生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所学校高考生缓解方案的效果均明显。即西安实验组A班第一、二次测评为19.21、15.77,t=6.15,P〈0.01;赤峰实验组C班第一、二次测评为19.15、15.56,t=6.21,P〈0.01。结论高考生考试焦虑普遍存在,地域分布并无显著差异,所制定的压力缓解方案简便易行且有实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三学生高考前考试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考试焦虑量表(TA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和中学生考试焦虑影响因素问卷(IFTAS)对上海市某高中75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高三学生考试焦虑检出率为66.67%。男女生TAS总分无显著差异(t=1.001,P>0.05),检出率无显著差异(χ2=17.6,P>0.05)。学生TAS得分与"对学业的担忧"、"考场环境的不利因素"、"突发事件的干扰"、"自卑"、"对后果的担忧"及"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r=0.597,0.317,0.439,0.539,0.496,0.387;P<0.01)。结论高考生考试焦虑现象普遍;担忧和自卑对高三学生的考试焦虑有较大影响;考试焦虑者高考前更多采取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考试焦虑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考试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考试焦虑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测试444名大学生。结果:52%的学生感受到了因要参加考试而带来的相当程度的不适感,而其中93%的人症状自评量表至少有1项得分在2分以上;男生的考试焦虑程度低于女生,但差异不显著(t=1.267,P0.05);高考试焦虑水平组在症状自评量表(SCL-90)10个因子及总分、阳性项目上均显著高于低考试焦虑水平组(t=5.780,8.706,8.474,8.489,8.475,7.220,7.530,7.293,7.095,5.511,9.183,3.605;P0.001);考试焦虑与症状自评量表10个因子及总分、阳性项目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回归分析显示,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其它因子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能预测考试焦虑(P0.001~0.01)。结论:大学生存在较高程度的考试焦虑,高考试焦虑群体的心理健康程度低于低考试焦虑群体,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其它因子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与考试焦虑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高考学生考试焦虑现状与班级环境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我的班级》和《考试焦虑量表》对365名高考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高考学生的考试焦虑为中等程度,高考学生的考试焦虑在学生类型和性别上差异不显著;而在学科类型上,文科生的考试焦虑要显著高于理科生(t=2.338,P0.05);2高考应届班与往届班班级环境在师生关系(t=-2.308,P0.05)、秩序和纪律(t=-14.303,P0.001)、竞争(t=-3.052,P0.01),以及学习负担(t=7.100,P0.001)方面差异显著,在同学关系方面差异不显著;3高考班级环境各维度与学生考试焦虑均显著相关,并且能够显著预测学生考试焦虑,其中同学关系的解释率最高。结论:高考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考试焦虑状况,并且高考班级环境是影响学生考试焦虑的重要因素,应该注重高考班级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情绪表达对考试焦虑和工作记忆容量的调节效应。方法:选取332名大学生被试,采用考试焦虑量表(TAI)、数学运算-词语记忆任务(OSPAN)、情绪表达量表(EEI)分别测评考试焦虑水平、工作记忆容量和情绪表达水平。结果:TAI得分与工作记忆容量呈负相关(r=-0.36,P0.01)。情绪表达可以调节考试焦虑与工作记忆容量的关系(β=0.19,P0.01)。对于低情绪表达组的被试,考试焦虑水平对工作记忆容量有负向预测作用(β=-0.74,P0.01);但对于高情绪表达组的被试,考试焦虑水平对工作记忆容量无预测作用(β=-0.07,P0.05)。结论:高情绪表达水平可以缓冲考试焦虑对工作记忆容量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认知倾向、负性事件对某职业学校学生考试焦虑的影响。方法:采用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认知倾向问卷和负性事件调查表对118名学生进行调查,比较组间差异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学生考试焦虑程度评分结果显示,有59.3%的学生处于高焦虑水平,31.4%的学生处于中等焦虑水平,9.3%的学生处于低焦虑水平。在不同焦虑水平的各组间进行比较,考试焦虑程度评分(F=185.55,P0.01)和悲观因子评分(F=3.33,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成绩构成比和乐观因子评分无明显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考试不理想(t=4.80,P0.0,1)、生病(t=2.40,P0.05)、经济困难(t=2.11,P0.05)对学生考试焦虑程度评分有影响。结论:负性事件的发生、不良的认知倾向对职校学生考试焦虑情绪的产生有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高考生考虑焦虑来源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弄清导致考试焦虑的来源,对高考生进行心理指导。方法 采用《考试焦虑调查》于高考前1个月对280名考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考生在担心他人自己的评价这一考试焦虑来源上的焦虑程度最高,其次是担心未来前途,男女生性别差异不显著。结论 担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是高考生考试焦虑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学院校学生考试焦虑的状况,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Spielberger考试焦虑量表(TAI)对343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人考试焦虑处于中等水平,有部分学生考试焦虑比较严重;男女生在考试焦虑的情绪性方面有显著差异(t=2.298,P0.05),女生在情绪性上的焦虑表现明显高于男生;城市和农村的大学生在考试焦虑的情绪性(t=2.484,P0.05)和总分(t=2.598,P0.05)上有显著差异,城镇大学生考试焦虑水平明显高于农村大学生;不同年级的学生在考试焦虑的忧虑性(F=11.385,P0.001)、情绪性(F=4.879,P0.001)和总分(F=8.461,P0.001)方面均有极其显著的差异;医学专业的学生考试焦虑明显大于非医学专业的学生。结论:大多数学生考试焦虑处于中等水平,有部分学生考试焦虑情况严重,应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采取合理的措施调整学生的考试焦虑,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维语为母语的大学生学业求助、创造性问题解决和考试焦虑的特点及其相关关系。方法选择某民族院校79名以维语为母语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学业求助问卷、创造性倾向量表和考试焦虑问卷(翻译成维语)对目标人群进行调查。结果在"求助收益"和"想象性"维度上,维族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非维族大学生(t=3.154,P<0.01;t=4.191;P<0.01),维族大学生在一般性焦虑维度得分上显著低于非维族大学生(t=-2.129,P<0.05);考试焦虑和学业求助之间呈现出极显著正相关(r=0.446,P<0.01);学业求助行为对考试焦虑的回归作用显著;想象性因子对考试焦虑维度贡献最大。结论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业求助行为和创造性问题解决对考试焦虑都会产生影响;要降低考试焦虑水平,需要选择合适的学业求助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初中生人格倾向与考试焦虑的关系。方法:以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和考试焦虑量表(TAS)为测查工具在临沂市某两所初级中学选取初一和初二两个年级的208名初中生进行研究。结果:1不同性别的初中生在人格倾向中的外向性、精神质和神经质3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t=3.902,-5.975,-6.191;P0.001);不同年级的初中生仅在精神质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3.541,P0.001);2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初中生在考试焦虑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女生的考试焦虑水平高于男生,初一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略高于初二学生;3初中生的考试焦虑水平仅与人格倾向中的精神质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r=0.308,P0.01)。结论:1初中女生比男生情绪更不稳定,更具有攻击情绪,但男生比女生更外向活泼;初二学生比初一学生更具反抗性、攻击性;2初中生考试焦虑有普遍性;3精神质对考试焦虑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大学生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度的关系。方法以《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为研究工具,随机抽取某师范大学不同年级的27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结果①大学生的焦虑在性别上没有明显差异(t=1.697,P>0.05),但在年级和出身地上的差异明显(t=4.179,4.813;P<0.05);②大学生的年级、出生地和性别在家庭支持上没有显著差异(t=4.172,2.714,3.797;P>0.05),在朋友支持上也是如此(t=4.639,0.157,3.392;P>0.05),但性别在其他人的支持上存在差异(t=3.221,P<0.05);③大学生的焦虑水平与社会支持各因子之间都存在明显的负相关(P<0.05)。结论社会支持有助于大学生焦虑水平的降低,应重视和加强其社会支持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二学生家庭教养方式与考试焦虑的关系。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使用考试焦虑量表和家庭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142名高二学生施测。结果:1被试整体考试焦虑水平偏高,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考试焦虑水平存在显著差异(t=7.769,5.911,7.085;P0.01);2男女被试仅在父亲教养方式量表的偏爱被试因子(t=2.936,P0.01)/过度保护因子(t=2.056,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3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r=-0.566,-0.309;P0.01)与考试焦虑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父亲的拒绝、否认(r=0.489,P0.05)和母亲的过干涉、过保护(r=0.368,P0.01)均与考试焦虑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家庭教养方式与考试焦虑关系密切,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降低考试焦虑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旨在考察咀嚼口香糖对不同特质焦虑水平的高考生状态考试焦虑的缓解作用。方法:随机选取高中三年级理科生288人,根据高中低特质焦虑水平以及是否咀嚼口香糖将被试分为六组,在高考模考前测查状态考试焦虑问卷。结果:①嚼/不嚼口香糖组的状态考试焦虑分数差异显著,F=15.61,P0.0001,即咀嚼口香糖的主效应显著;②在低、中特质焦虑组,嚼口香糖组的状态考试焦虑分数显著低于不嚼口香糖组,F值、P值分别为:F=16.30,P0.001与F=7.52,P0.005;在高特质焦虑组,嚼/不嚼口香糖组的状态考试焦虑分数没有显著差异,F=0.21,P0.05。结论:咀嚼口香糖能有效缓解低、中特质焦虑学生的状态考试焦虑。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当前地方性高校学生的焦虑心理现状,分析焦虑的影响因素,同时探讨其与应付方式的关系,以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方法:对181名在校大学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应付方式问卷和烦恼心理问卷进行测量。结果:1学生焦虑状况整体处于"轻微"到"中等程度"之间;2"缺乏自信"焦虑因子上,班委显著低于非班委人员(F=4.847,P=0.029);无睡眠困扰者焦虑水平最低(P0.05);学习成绩处于及格水平附近者的焦虑水平最高(P0.05);3焦虑各因子与应对方式相关显著(P0.05),解决问题和幻想解释了"前途迷茫"变异程度的18.4%(R2=0.184);自责、解决问题和退避解释"缺乏自信"变异程度的23.1%(R2=0.231);解决问题和退避解释"经济压力"变异程度的10.3%(R2=0.103)。结论:地方高校学生焦虑程度适中,心理状况良好;焦虑的积极应对与消极应对方式并存,来自"前途迷茫"的焦虑主要采用解决问题和幻想的应付方式,"缺乏自信"采用自责、解决问题和退避,"经济压力"采用解决问题和退避的应付方式。  相似文献   

17.
音乐疗法对缓解大学生考研焦虑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缓解大学生考研焦虑的作用。方法选取参加2011年研究生考试的117名大学生,采用考试焦虑测验量表(TAI)进行施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每周1次、每次20分钟,总计6周的音乐放松治疗,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6周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采用TAI进行后测;运用SPSS11.5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干预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考试焦虑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0.66,P>0.05);2实验组干预后,考试焦虑水平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显著(t=4.37,P<0.001);3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考试焦虑水平上有极其显著的差异(F=380.903,P<0.001)。结论音乐疗法作为一种有效缓解大学生考研焦虑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医学生应对方式、考试焦虑与学业自我妨碍的关系。方法使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考试焦虑诊断问卷(TA S)和自我妨碍问卷(SHS)对医学院394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在自我妨碍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自我妨碍水平高于男生(t=-2.42,P=0.016);积极应对方式对自我妨碍有显著的负向效应(r=-0.12),消极应对方式对自我妨碍产生正向效应(r=0.19);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女性、自我报告学习成绩、考试焦虑对自我妨碍有36.6%的预测。结论医学生考前应对方式、考试焦虑对学业自我妨碍有一定的影响,应针对各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及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护生人格特征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焦虑的特点,探讨两者间的关系,为发掘科学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举措提供可行参考.方法:利用互联网"问卷星"平台发放问卷,问卷内容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及中文版Sarason考试焦虑量表(TAS)对536名临毕业备考的护生进行调查.结果:536名护生TAS总均分为(17.68±7.315)分,有重度考试焦虑者198(36.9%),考试焦虑检出率为62.7%,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前焦虑水平属中等水平.女护生TAS得分高于男护生(t=-2.959,P<6.01);本科学历护生TAS得分低于其他学历(F=4.088,P<0.05);平时成绩较差的护生TAS得分较高,与成绩优秀、中等相比(F=5.364,P<0.01).不同焦虑程度的护生在精神质和神经质2个维度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719;113.324,P<0.001).人格特征中精神质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焦虑呈负相关(r=-0.279,P<0.01);神经质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焦虑呈正相关(r=0.585,P<0.01).性别、学习成绩和神经质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焦虑有预测作用(R2=37.2%).结论: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前焦虑水平属中等水平.人格特征中的神经质得分越高,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焦虑水平越高,护生性格内外向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焦虑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医学生应对方式、考试焦虑与学业自我妨碍的关系.方法 使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考试焦虑诊断问卷(TAS)和自我妨碍问卷(SHS)对医学院394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医学生在自我妨碍策略的使用上存在性别差异,女生自我妨碍水平高于男生(t=-2.42,P=0.016);积极应对方式对自我妨碍有显著的负向效应(r=-0.12),消极应对方式对自我妨碍产生正向效应(r=0.19);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女性、自我报告学习成绩、考试焦虑对自我妨碍有36.6%的预测.结论 医学生考前应对方式、考试焦虑对学业自我妨碍有一定的影响,应针对各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及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