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多代理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在校园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入侵检测系统(IDS)作为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可以看到,仅仅采用防火墙技术来构造网络的安全体系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攻击可以绕过防火墙。入侵检测技术可以在网络系统受到损害前对入侵行为做出拦截和响应。基于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实现了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检测的结合,为网络系统提供更好的安全保护。文中针对防火墙技术的不足,在对入侵检测技术及其通用架构做出分析和研究后,设计了一种基于代理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并给出了在某校园网中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分布式防火墙(DFW)是策略集中制定而分散实施,日志分散产生而集中保存的新型防护系统,入侵检测系统(IDS)能主动发现入侵信号,两者结合可以提高其网络系统安全性能。本文提出一种方案,将入侵检测技术融入分布式防火墙,实现多层次分布式网络安全防御目的。  相似文献   

3.
入侵检测是保护网络系统安全的关键技术和重要手段.采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可以从大量信息中提取入侵行为模式,将数据挖掘技术与入侵检测系统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的多Agent入侵检测系统模型和最大频繁项集挖掘算法.该算法可以自动从大量的网络数据中提取用户的行为和入侵特征模式.实验表明,该方法提高了入侵检测系统中频繁模式的挖掘效率,也提升了整个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4.
基于移动智能体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当前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中存在的一般性缺陷,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移动智能体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的可用性。提出一种具有网络拓扑结构感应能力和行为自主性的、基于移动智能体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能有效保证网络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面向服务的思想引入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提出了一种面向服务的分布式IDS自组织模型--SODIDS。该模型使用基于索引的多层P2P网络来发布和查找安全服务信息,通过快速检索安全服务信息,各种安全部件相互协作,自组织成为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实现了多域合作、自动配置。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系统的安全变得至关重要。入侵检测是保护网络系统安全的关键技术和重要手段,但现行的入侵检测达不到实际应用的需求。关联规则挖掘可以从海量数据中发现正常和异常的行为模式,有效地检测入侵。因此,研究关联规则的数据挖掘对于提高入侵检测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种分布式协同入侵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段海新  吴建平 《软件学报》2001,12(9):1375-1379
提出了一种能够精确描述入侵检测技术的综合分类方法,针对多管理域环境设计了一个分布式协同入侵检测系统(distributedcooperativeintrusiondetectionsystem,简称DCIDS),通过不同管理域IDS(intrusiondetectionsystem)之间高效安全的通信,实现协同检测.介绍了DCIDS的系统结构和4个组成部分:传感器、分析器、管理器以及用户界面,并讨论了系统实现中的安全通信、入侵检测点的选择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组件之间依赖程度大、智能化程度不高、系统自身结构固定且不能适应入侵的变化等问题的局限性,在对"软件人"的相关理论和智能特性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群体"软件人"(Multi-SoftMan,MSM)的智能入侵检测系统(MSMIIDS).MSMIIDS采取无控制中心的分布式"软件人"体系结构,以自治"软件人"为组织单元,改进了传统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由于高层节点单一无冗余而产生的可靠性差的缺陷,从构造上克服了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脆弱性.同时MSMIIDS系统中的各"软件人"组件可根据检测需要动态地调整自身状态,以达到动态适应检测任务的需要,从而解决了信任社区内与社区间的协同预警及防御问题,为实现网络系统安全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安全问题日趋突出,入侵检测系统作为一门新兴技术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它能够及时检测入侵行为,迅速做出响应,但仍存在不能阻止攻击等缺点。因此,在分析入侵检测系统、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的结构及防火墙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分布式网络入侵检测与防火墙技术集成的模型实现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10.
实时入侵监控器 RealSecure是一个计算机网络和主机上的强大的、自动的、实时入侵保护系统。 RealSecure?将基于网络的、基于主机的和基于协议堆栈的入侵检测技术、分布式技术和可生存技术完美地结合起来,提供实时的安全监控。 RealSecure?监控网络传输和系统事件,并自动检测和响应可疑的行为,使用户在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截取并阻止非法入侵和内部网络误用,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安全风险,保护企业网络的系统安全。   实时入侵监控器 RealSecure的组成部件:   检测监控部件   NetworkSensor  ServerSensor  OSSensor  管…  相似文献   

11.
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入侵检测系统(IDS)作为一门新兴的安全技术,是网络安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阐述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功能模块,从数据源、检测方法和检测定时三个方面描述了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并对目前国内外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作了介绍和分析。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海量存储和高带宽的传输技术,都使得集中式的入侵检测越来越不能满足系统需求。由此指出,分布式入侵检测(DID)必将逐渐成为入侵检测乃至整个网络安全领域的研究重点,为进行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一种基于对等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P2P网络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有效地实现分布式入侵检测,各个IDS子系统分别监视部分网络通信,协同工作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入侵事件的日益增加,人们发现只从防御的角度构造安全系统是不够的,入侵检测成为继“防火墙”、“数据加密”等传统安全保护措施后新一代的网络安全保障技术。本文首先介绍入侵检测原理和分布式入侵检测方面的相关工作,在分析已有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代理的校园网入侵检测系统模型框架。该模型采用分布式的体系结构,由一个代理控制中心和若干代理组成,结合了基于网络和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方法。使用代理技术在分布式环境下对入侵进行检测,可以有效地检测各种入侵,并具有很好的可扩充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入侵检测技术难以适应大流量、高带宽的动态网络环境的局限性,在对软件人(SM)的基本理论和智能特性研究基础上,受其启发提出了基于群体软件人(MSM)的智能入侵防御系统协作控制模型。模型采取无控制中心的群体软件人分布式体系结构,避免了单个中心分析器带来的单点失效问题;同时该系统还充分利用了软件人智能协商控制机制,有效地解决信任社区内与社区间的协同预警及防御问题,也为网络安全防范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一种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入侵检测系统作为信息系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检测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自治代理的入侵检测系统结构 ,并实现了一个基于该结构的原型系统。提出的结构 ,不仅能够避免分布式系统中存在的单点失效问题 ,还可以平衡计算并提高系统整体的效率 ,使入侵检测系统能够适应计算机及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In computer and network security, standard approaches to intrusion detection and response attempt to detect and prevent individual attacks.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IDS) and 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s (IPS) are real-time software for risk assessment by monitoring for suspicious activity at the network and system layer. Software scanner allows network administrator to audit the network for vulnerabilities and thus securing potential holes before attackers take advantage of them.

In this paper we try to define the intruder, types of intruders, detection behaviors, detection approaches and detection techniques. This paper presents a structural approach to the IDS by introducing a classification of IDS. It presents important feature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detection approach and the corresponding detection techniques. Furthermo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ireless intrusion protection systems.

The goal of this paper is to place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good IDS and examine the positioning of intrusion prevention as part of an overall layered security strategy and a review of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identifying and selecting IDS and IPS. With this, we hope to introduce a good characteristic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apabilities for early detection of distributed attacks in the preliminary phases against infrastructure and take a full spectrum of manual and automatic response actions against the source of attacks.  相似文献   


17.
高速入侵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入侵检测是当前网络安全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分析了高速环境下入侵检测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各种制约因素,并对高速入侵检测的进行了多方面地研究,分析和介绍了零拷贝技术、快速匹配算法.分析指出基于分流的分布式入侵检测是高速检测的发展方向.最后给出高速入侵检测后续有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P2P模型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PeerID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在保护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方面所起到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入侵检测系统(IDS)近年来一直是一个研究热点。与此同时入侵检测系统的性能问题却没有能得到足够的关注。基于对对等模型(Peer-To-Peer)的应用,论文提出一种分布式网络入侵检测系统-PeerIDS。较之于其他一些常见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该系统在设计上注重可靠性而没有诸如单点失效一类的问题。入侵检测工作在由多台运行PeerIDS系统的连网计算机构成的对等网中随具体环境而自动进行迁移以实现公平高效的分布式处理。同时对等模型的应用所带来的可扩展性使得该系统的性能可以通过简单地在网络中增加运行PeerIDS的计算机数目来不断提高,很好地适应了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状况。在完成初始设置后,PeerIDS系统的运行几乎不需要任何使用者的干预,体现了很好的自治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Agent与数据挖掘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丹慧  佟振声 《微机发展》2004,14(3):125-126,F003
针对目前计算机入侵检测系统中存在的不足.文中构建了一个基于Agent和数据挖掘技术的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这个系统引入移动Agent使入侵检测较好地适应了分布式的环境,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使检测系统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发现入侵行为,明显地提高了检测系统的实时性。它还把误用检测和异常检测溶为一体,把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进行有机结合,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灵活性、鲁棒性、安全性、实时性、自适应性和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