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艾滋病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影响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难题之一。我国自1985年报告第一例艾滋病以来,疫情逐渐蔓延,报告感染人数逐年攀升,已从流行初期的局部地区向全国广泛播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1]。在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中,医务人员具有的艾滋病基本知识在疾病预防和控制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笔者对我国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务人员艾滋  相似文献   

2.
医务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务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在工作中被感染的几率很高。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国,艾滋病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医务人员正面临着严重的职业感染危险。因此,积极探讨经血传播造成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预防对策,以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  相似文献   

3.
<正>作者利用基于秩和比的可信区间法对我国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务人员艾滋病基本知识全员培训抽样调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1],为不同地区开展医务人员艾滋病基本知识培训工作指明了方向。由于医务人员具有的艾滋病基本知识在疾病预防和控制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新发传染病不断增加,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等20多种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我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国,艾滋病的流行也已进入快速增长期。传染病医院医务人员承担各类传染病救治任务,经常暴露在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维护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制定本指导原则。第二条本指导原则所称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粘膜,或者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第三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本指导原则的规定,加强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工作。第二章预防第四条医务人员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防护措施应当…  相似文献   

6.
面对艾滋病 (AIDS)日益上升的流行趋势 ,青少年成为艾滋病预防教育的重点对象 ,如何有效地加强青年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以前 ,必须对青年学生掌握艾滋病知识现状进行了解。因此 ,此次调查主要以获取我市青年学生掌握艾滋病知识的基线资料 ,了解他们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现状和需求 ,为健康教育计划的实施和提高提供依据 ,使之更有针对性和有效性。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 ,抽取大学、重点高中、普通高中各 1所 ,共计 3所学校 12个班 6 73人 ,其中普通高中 181人 ,重点…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艾滋病影响到各类人群,由于流动人群文化水平低,防病意识差,缺少必要的预防知识[1]。加之社会地位低,经济条件差,缺乏医疗、社会支持[2,3]。为了深入了解这类人群艾滋病流行状况和流行因  相似文献   

8.
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目前全国艾滋病患者的实际人数已超过60万人;在全世界5700万艾滋病感染者中,有近一半是15~24岁的年轻人,平均每1min就有5名青年男女被感染。所以,在人群中开展有关艾滋病知识准确掌握的健康教育,对于正确对待艾滋病患者和保护自身免受感染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调查了550名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情况,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栗蕴  贺加 《中国医药科学》2011,(18):26-27,31
2005年7月,我国卫生部正式将高校大学生列入艾滋病高危人群。医学专业类大学生是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既是艾滋病健康教育对象,同时也对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未来医疗工作的主力军,医学生将肩负起预防医源性传播的重任,他们对艾滋病防护知识的掌握及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直接影响到艾滋病的防治效果及自身的健康。因此,了解当今医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态度和行为现状,进而制定相应的政策、规划和措施,对艾滋病防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自1985年我国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目前在全国流行开来,已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构成列严重的威胁,成为我国的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因此,做好青少年预防宣传教育是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本地区护理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以便为卫生行政管理机构及医院主管部门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干预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更好的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避免职业暴露的危险,提高医务人员艾滋病预防能力,减少和杜绝艾滋病的传播。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当场填写当场收回;对重庆市长寿区城区内3家医疗机构和3个乡镇卫生院的护理人员共229名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调查发现,很多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病毒特性、艾滋病的预防以及发生职业暴露后如何处理等知识知晓率不理想,由此看出,我们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医院相关部门加强对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的培训及加大医院相关设备设施的投入,至关重要,以确保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部队官兵艾滋病认知现况,为部队开展相关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艾滋病调查问卷,采用现场答卷对部队官兵及驻军中心医院医务人员885名进行艾滋病认知及相关态度的匿名调查,对调查结果及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者对于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及预防知识的掌握正确率较高,达90%以上,对于非传播途径认知率如蚊虫叮咬、拥抱接吻等问题的回答正确率明显降低,最高达82.82%,最低只有40.56%;86%以上的调查者害怕患艾滋病,能够约束自身行为并愿意接受艾滋病的检查;对于艾滋病基础知识,官兵普遍掌握不全面,对概念存在模糊认识,认知率低于30%。医务人员的知识掌握普遍高于部队官兵。大部分调查者同情艾滋病患者,但对于与艾滋病患者的正常交往存在顾虑。结论部队干部、战士、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不均衡,应针对不同人群选择相应的宣教内容及方法,加强医务人员对就诊官兵相关预防知识的宣传,以提高官兵认知水平,预防部队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正>目前艾滋病病毒在我国人群的流行趋势已处于快速增长期,供血浆者有可能是造成艾滋病流行的重点人群。人们对采供血浆可能造成艾滋病传播的恐惧心理依然存在,对其进行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十分重要。为了了解目前供浆者艾滋病的知识现状,探讨有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2004- 10-2005-10笔者对山东省齐河县单采血浆站的部分供血浆者进行了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知识知晓率的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14.
【摘要】 <正>据联合国艾滋病(AIDS)规划署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底,全球约有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people living with HIV and AIDS,PLWHA)共计3400万人,艾滋病已成为全球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第18届世界艾滋病大会上发布最新报告称,全球每年新增的HIV病毒感染者中约有50%是15~24岁的青少年。在任一艾滋病流行的地区,青年人都是非常重要的高危人群[1]。医学生是一  相似文献   

15.
<正>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的简称,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艾滋病是公共卫生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其流行严重影响了社会人群健康和社会发展,其预防控制是社会各部门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近年来随着吸毒和性乱等艾滋病高危行为人数的不断增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人群艾滋病人(AIDS)及病毒感染病人(HIV)的发病率逐年增多[1],艾滋病人(AIDS)和病毒感染病人(HIV)相关合并症住院治疗过程中,因隐性感染病人存在,HIV医源性感染和传播的预防控制,成为严重威胁医务人员及公众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我院在临床工作中开展了入院病人侵入性检查、手术、输血HIV初筛检测工作,及时发现报告艾滋病毒感染病人,上报市疾病控制中心确正试验诊断报告,2003年起因我院首例住院病人HIV报告阳性,《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和《艾滋病管理条例》治疗指导意见,持续开展了门诊病人HIV自愿检测、艾滋病预防文字宣传手册、AIDS疾病咨询指导、在职医务人员艾滋病感染预防等防护教育.医务人员在艾滋病毒感染病人基础疾病治疗过程中以人文关怀方式,对艾滋病毒感染病人实施了有针对性的心里健康教育、配合整体专科护理,减轻了患者的恐惧心理,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是患者顺利度过基础病治疗和机会性感染的关键.据有关资料报道艾滋病人及HIV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预防和控制行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有效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方法 对我区接触艾滋病患者发生的4名职业暴露案例进行分析,制定和建立一套完整的防御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制度和监控办法.结果 由于及时采取措施,医学观察追踪2年多,4名接触艾滋病患者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尚未发现感染艾滋病病毒.结论 重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安全教育,加强艾滋病病毒感染各个环节的监控和管理制度的落实,可以有效降低和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确保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18.
歧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社会、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患者歧视现状,为寻求消除歧视,加强对艾滋病患者的关怀和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的方法,按照保密、知情同意的原则,对在我科住院的17例艾滋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88%的艾滋病患者感受到歧视,社会支持系统不足94%,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的58.8%.结论 消除歧视,改善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状态,为患者建构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流行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志香  杨玲 《河北医药》2009,31(11):1375-1376
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日益严重,已由高危行为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为有效地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传播流行,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干预措施,我们于2008年对鹿泉市获鹿监狱、河北省女子监狱、河北省女子劳教所、鹿泉市看守所2700名羁押、收教人员进行了艾滋病传播、预防知识及艾滋病相关态度的问卷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金声 《医药世界》2005,(11):36-37
1981年首例艾滋病(AIDS)出现在美国,1985年我国出现首例艾滋病,此后的近二十年间不断有新病例报道,因此对艾滋病的流行.发展及预防已成为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由于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近几年国际来往频繁,使得艾滋病的流行.发展和预防具有一定的特点,而祖国传统医药的独特功效又为艾滋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有效方法。 艾滋病又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是一种性传播疾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死亡率高,预后差。艾滋病起源于非洲,1981年6月5日,美国亚特兰大市疾病控制中心,首次介绍了他们发现的艾滋病病人的病史。1985年6月,由上海入境的一名美籍阿根延青年男性游客因艾滋病住院。治疗无效,死于我国境内,这是出现在我国的首例艾滋病。[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