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高低土壤肥力条件下烤烟对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费县褐土烟田,运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高低土壤肥力条件下烤烟对不同来源氮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结果表明,在高低土壤肥力条件下,烤烟吸收的土壤氮量多于吸收的肥料氮量,烤烟吸收的氮素18.67%~29.32%来自于肥料,70.68%~81.33%来自于土壤.随生育进程,肥料氮占总氮的比例呈降低趋势,土壤氮比例呈增加趋势.在生育前期,低肥力土壤烟株吸收的肥料氮和土壤氮量高于高肥力土壤;在生育中后期,趋势相反.烤烟成熟过程中,茎的氮素积累量和分配比例增加,叶片的氮素积累量和分配比例降低,高肥力条件下茎的氮素分配比例增加幅度和叶片的氮素分配比例降低幅度均高于低肥力的.低肥力土壤烟株的氮肥利用率为8.81%~11.20%,高肥力土壤烟株的氮肥利用率为3.00%~16.76%.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广东南雄烟区砂泥田、牛肝土和紫色土3种主要植烟土壤的供氮特性及相应土壤中种植烤烟的氮素吸收规律,采用田间试验探讨了烤烟大田生育期植烟土壤氮素矿化特征及烟株对氮素的吸收和积累规律。结果表明:1在烤烟大田生育期中,砂泥田、牛肝土和紫色土3种主要植烟土壤中氮素矿化量随烤烟生育进程的推进而持续增强,总矿化量分别为360.27、327.50和277.82 kg·hm~(-2),且烤烟成熟期氮素矿化量均占总矿化量的60.00%以上;2烟株氮素积累总体上均表现出"缓慢—快速—缓慢"的增长趋势,积累高峰期出现在移栽后45~60 d,总积累量分别为5.36、4.81和4.19 g N·株~(-1);3氮肥利用率分别为34.04%、33.11%和30.53%。因此,在烟草生产实践中可以通过氮肥施用时间前移和少量多次的施氮方法来提高肥料的有效性和利用率,同时避免烤烟生长后期的供氮过量。  相似文献   

3.
应用~(15)N示踪法研究烤烟的氮素营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田中设置盆栽试验,采用15N示踪法对不同施氮水平烤烟的氮素吸收、肥料氮素的利用和土壤AN值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烤烟全生育期吸收的氮素主要来自于土壤可利用氮。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烤烟对肥料氮的吸收量增加、对土壤氮的吸收量减少,同时土壤对肥料氮素的固定和氮肥损失量增加。AN值有随氮素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的趋势,但以处理4(氮素67.5kg/hm2)最低。肥料中氮索利用率以处理4最高,达到52.3%。  相似文献   

4.
寒冷地区烤烟氮磷钾的吸收动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试验采用先进的同位素示踪技术对我省烤烟主栽品种NC89生育期间氮、磷、钾的吸收动态以及烟株各器官在不同时期对养分的吸收和分配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烤烟不同器官对肥料氮和土壤氮的吸收比例,不同氮肥用量,烟株对肥料氮的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20.1%~43.4%,氮肥水平越高,从肥料中吸收氮量越多;烤烟对NH4NO3利用率为40.5%,以叶利用率最高。NH4NO3在土壤中平均残留量为12.9%,施氮越多,残留越高;氮肥损失率较大,平均为46.6%。烤烟对肥料磷的吸收占总吸磷量的39.6%,栽后60d前烟株以吸收肥料磷为主,以后对土壤磷的依存率增加,肥料磷的分配以叶片最多,叶 > 茎 > 根,磷肥利用率较低,仅为12.4%。烤烟对钾的吸收是前期较少,栽后45~60d时为吸钾高峰期,此后吸钾量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5.
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浏阳烟区不同施氮量对烟叶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利用、残留及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株根、茎、叶各器官氮素累积比例为1:2.5:6.5。烤烟吸收的氮素58.14%~62.55%来自肥料,37.45%~41.86%来自于土壤。基肥氮利用率为28.25%~40.18%,追肥氮利用率为35.95%~69.62%。基肥氮利用率随着追肥用量增加而提高,追肥氮利用率随着追肥用量增加呈明显减小。在158 kg/hm2氮水平内,增加施氮量有提高烤烟肥料氮利用率(21.97%~23.55%)和土壤残留率(35.97%~39.47%)的趋势但不显著,肥料氮损失率随氮素水平增加而减小,变化范围36.98%~42.07%。在158 kg/hm2氮水平下,烟株干物质累积量、总吸氮量和肥料氮吸收量最大,分别为5321.05、97.17和60.78 kg/hm2,肥料氮损失率最低,为36.98%。  相似文献   

6.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对土壤生物特性和烤烟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生物炭与氮肥减量配施对土壤生物特性和烤烟氮素分配的影响。  方法  采用盆栽试验, 氮肥为15N标记肥料, 测定生物炭与不同用量氮肥配施条件下烤烟生长不同时期土壤中肥料氮的残留量、土壤酶活性、微生物量碳含量和烤烟对不同氮源氮素的累积量。  结果  与对照相比, 不减氮时,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使土壤酶活性提高了8.8%~19.5%, 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提高了13.3%, 减少了烤烟生长前期肥料氮的流失, 提高了烤烟氮素累积量; 适量减氮时过氧化氢酶活性提高了7.8%, 蔗糖酶、脲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碳在中后期也有所提高, 氮素累积量提高了21.0%。  结论  生物炭能提高植烟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 减少肥料流失, 提高氮素累积量。生物炭与氮肥配施时适量减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在低肥力地块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用量对烤烟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施氮量可提高烟株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和根、茎、叶的氮素含量;土壤中无机氮含量变化可分为前期增加、中期降低和后期相对稳定3个阶段,增施化学氮肥可以短期内明显增加植烟土壤中无机氮含量.在0~105 kg/hm2施氮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加,烟叶产量、均价、产值增加,烟叶化学成分趋于协调.施氮对烤烟生物产量、氮素吸收积累和烟叶产质量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烤烟减肥增效技术,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在减施氮肥条件下设置0、80、105和130 mg/L等4个壳寡糖浓度处理,分别在移栽后30、40、50和60 d喷施烟株,研究了烤烟喷施壳寡糖对烤烟氮素利用率和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减氮未喷施壳寡糖烟株田间长势较差,烤烟产量和品质较低。在减施氮肥20%条件下,喷施壳寡糖可促进烟株打顶前的生长,提高烟株对氮素的吸收量和氮素利用率,且随着壳寡糖浓度的增加效果更明显。减施氮肥20%配合喷施105 mg/L壳寡糖处理的烤烟上等烟比例和感官品质均优于常规施氮量的对照;与常规施氮量的对照相比,产值增加26.33%,氮肥表观利用率和农艺利用率分别增加39.33%和61.02%。因此,在烤烟氮肥减施条件下,烟株生长前期喷施壳寡糖水溶肥具有显著的增质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生物炭与化肥氮配施对土壤氮素及烤烟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为探讨施用生物炭对土壤氮素及烤烟对氮素利用的影响。  方法  2015-2016年在河南省方城县金叶园大田条件下,设置了添加生物炭后不同氮水平,研究对土壤硝态氮、铵态氮、碱解氮以及烤烟对氮素吸收积累的影响。  结果  在烟株生育期内,添加生物炭后显著提高了土壤硝态氮含量。2015年硝态氮含量最高达到铵态氮含量的15.72倍,2016年为34.56倍;2016年提高无机氮含量达6.70%~52.47%;添加生物炭对土壤碱解氮含量在烤烟生长前期有一定的提高作用,而在烟株打顶后有效降低了其含量,有利于顺应土壤供氮与烤烟需要适时落黄成熟规律。施加生物炭后,烤烟氮素积累速率前期较高,后期下降。连续施用2年后,氮素利用率可高达49.14%和47.62%。  结论  生物炭与氮肥配施,提高了土壤氮素含量,增施生物炭减少15%化肥氮仍能提高烤烟氮素利用,且连续施用对氮素固持和提高烤烟利用率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0.
施肥是烤烟栽培的重要技术环节。由于烟田土壤养分含量及其释放状况很少能和烟株的吸肥规律相一致,所以要通过施肥来调节。在氮、磷、钾三要素中,磷钾肥用量过多,一般对烟叶品质无不良影响,而氮素却不同。由此可见,在烤烟施肥上主要是氮素肥料的施用问题。由于各地土壤、气候条件差异较大。不同的土壤其理化性状不同,前茬作物残留的氮素数量不同,年度间降雨量及其分布不同,肥料的种类及施用方法不同,造成了烟株对土壤中的氮素和肥料中的氮素吸收利用率不同,给正确  相似文献   

11.
硝酸铵施入烟草土壤中的去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采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烤烟不同施氮量的增值效应及氮肥在黄壤旱土中的去向.结果表明:烤烟施氮量6.5公斤N/亩的增值效应高于施氮量5.0公斤N/亩;硝酸铵深施于烟草土壤中后,约24~29%被植株吸收;38~40%渗漏逸失;32~35%残存于土壤中,而残存于土壤中的硝酸铵,94~96%集中在土壤0~40cm土层中.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河南烟区烤烟对氮素的吸收分配情况,试验采用15N分别标记基肥中的铵态氮(15NH4+)、基肥中的硝态氮(15NO3-)以及追肥氮的方法研究了烤烟大田生育期内各器官中氮素的吸收分配规律。结果显示:(1)在整个大田生育期烟株体内氮素积累量不断增加,其中旺长期增幅最大;烟株对土壤氮的积累量显著大于肥料氮,且吸收的氮素50%以上分布在叶片中;烟株根系对氮素的积累在整个生育期都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2)随生育期推进烟株各器官中积累肥料氮量占总氮比例不断降低;不同叶位间,叶片积累肥料氮占总氮的比例一直是: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3)烟株在大田移栽后40d~60d期间为氮素积累强度最大时期,随后逐渐减弱,且生育后期烟株对肥料氮的积累表现为负值,而对土壤氮的吸收则表现出滞后性;烟株对基肥中硝态氮的吸收能力强于铵态氮,对追肥中氮素的吸收能力强于基肥氮。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氮处理对烤烟生长和植物碱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营养诊断与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2种氮肥优化措施对烟株氮素吸收和总植物碱积累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烟株最新平展叶硝酸根浓度诊断结果或根据烟株吸氮规律,决定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时间,比常规措施减少施氮量20%~30%;调整氮肥施用时期,对烟株不同时期生物量积累的影响较小,但能够保证烟株在旺长期对氮素的吸收,明显减少烟株后期对氮素的吸收与积累,降低烟株总植物碱的合成与积累量,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较适宜。根据烟株氮素营养诊断推荐施氮,或根据烟株吸氮规律推荐施氮,均可减少烟株后期吸氮和降低总植物碱积累,同时能够保证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氮量对胡麻产量、氮素积累转运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土壤肥力条件下,无论施氮与否,胡麻各器官不同生育阶段氮素养分吸收、累积和转运规律的基本趋势一致,但其变化量与施氮量有极大关系。施氮量为55.2kg·hm-2时,叶和茎中的氮素向籽粒的转移量、转移率及对籽粒氮素的贡献率最大;叶中氮素向籽粒的转移量、转移率及贡献率要比茎高出89.18%、83.36%和86.36%。胡麻籽粒中47.10%-57.66%的氮素来源于叶,22.46%-30.94%的氮素来源于茎,21.00%-30.48%来自籽粒生长后期从土壤中吸收。施氮量为27.6、55.2、82.8 kg·hm-2时,胡麻籽粒产量分别比不施氮增加了10.21%、16.92%和15.55%。施氮量为27.6-55.2 kg·hm-2时,氮肥的表观利用率、偏生产力分别为51.10%-68.63%和51.54-97.16kg·kg-1。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产量、氮肥利用率及生态环境,施氮量在27.6-55.2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氮钼肥配施对烤烟光合碳同化及氮组分积累的影响机制,以烤烟品种K326为供试材料,分析了盆栽试验条件下不同氮钼肥配比对烤烟气体交换参数、各器官氮素分配、含氮化合物以及干物质积累等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氮素水平下,增施钼肥能够显著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施钼肥处理分别较未施钼肥处理增加9.98%~58.00%(N0)、0.86%~38.39%(N0.15)、0.19%~30.17%(N0.3)。(2)中、低氮素水平下,烟株氮素累积量随着施钼肥量的升高而增加,分别较对照增加24.68%~30.77%(N0)、3.69%~43.47%(N0.15),高氮素条件下,施钼肥处理的氮素积累量降低。(3)烤烟的干物质积累量以N0.15Mo0.3处理最高,氮、钼肥以及二者的互作效应对烟株干物质积累量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0.60%、37.65%和11.75%。(4)干物质积累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质量分数)对烤后烟叶中总氮、烟碱含量变化的影响较为显著,通过合理的氮钼肥配施能够提高烟株光合碳同化能力,促进烟株氮素吸收与物...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贵州黔东南烟区不同烤烟品种上部叶对土壤氮源和肥料氮源的利用差异,以当地主栽品种云烟87和K326为试验材料,通过施用~(15)N同位素标记的~(15)NH_4~(15)NO_3肥(基肥,70%)和K~(15)NO_3肥(追肥,30%)研究了两个品种上部叶的氮素积累和氨挥发的差异性。两个品种烤烟上部叶氮素含量(质量分数)随生育期的推进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两个品种烤烟吸收土壤氮素含量占烟株全氮含量的比例随生育期的推进而逐渐升高,对上部叶的氮素营养贡献率较大;云烟87上部叶氨挥发量大于K326,两个品种烤烟上部叶氨挥发的氮源主要来自肥料氮。黔东南烟区土壤氮对上部叶的氮素营养起主导作用,不同烤烟品种上部叶对土壤氮和肥料氮的利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施氮方式对烤烟氮素吸收积累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基追肥比例对烟株氮素吸收累积、土壤硝态氮、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烤烟生长前期干物质积累量、烟株氮素含量和氮素累积量无明显影响,减少氮肥用量与基肥用量降低了成熟期叶片氮素含量和氮素累积量,减少氮肥用量显著降低了生长前期和后期的土壤硝态氮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烤后烟叶还原糖含量、糖碱比表现为下降趋势,而总植物碱、总氮含量表现为增加趋势。相同施氮量基追肥比例为30:70处理的还原糖含量、糖碱比较大,总植物碱含量、总氮含量较小,香气质、余味得分较高。施纯氮90 kg/hm2,基追肥比例为50:50和30:70的处理经济效益明显增加。本试验条件下,兼顾烟叶产量与品质的最佳氮肥运筹模式为施纯氮90 kg/hm2,基追肥比例为30:70。  相似文献   

18.
始兴烟区旱地烤烟氮素利用及生态经济适宜施氮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氮肥施用不合理引起的氮肥利用率低及环境恶化等问题,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烤烟氮素利用率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烤烟产量及产值,以195 kg/hm2(N3)处理产量最高,150 kg/hm2(N2)处理产值最大。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烤烟的氮肥偏生产力(NPFP)、氮肥吸收利用率(NRE)逐渐减小,烟叶生产效率(NTPE)、氮肥生理利用率(NPE)、氮肥农学利用率(NAE)先增加后减小,施氮水平为150 kg/hm2(N2)时,NTPE、NPE、NAE最大,此时烤烟的氮肥利用率最高。通过环境经济学的 Coase 原理和边际收益分析,综合烟叶产量、经济和生态效益,当前始兴烟区旱地烤烟适宜氮肥用量为115.10~162.13kg/hm2,相应的产量为2381.42~2677.72 kg/hm2。  相似文献   

19.
光氮互作对烤烟叶片光合色素及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4种光照强度和3种氮素水平的复因子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及氮素水平对烤烟色素含量及荧光参数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和增施氮肥能够显著提高烤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遮荫提高了烤烟叶片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SII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但使初始荧光(Fo)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降低;通过增施氮肥能够提高叶片的光化学效率,弥补光照不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但过量施氮不利于烤烟光合性能的改善。光氮互作对荧光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适度遮荫条件下适量施氮有利于烟株降低非辐射能量耗散,将吸收的光能更多的分配给光化学途径用于光化学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氮素在土壤中的转化及其对烤烟上部叶烟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烤烟生育期内植烟土壤中的氮素转化、供氮状况以及氮素对烤烟上部叶烟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无机氮肥可大幅度提高0~20cm深的土壤中的无机氮浓度,但维持时间较短;20~40cm深的土壤中无机氮的浓度受氮肥的影响较小;后期土壤供氮较多时易导致烤烟上部叶的烟碱含量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