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乙酸、丙酸和丁酸为SRB碳源时的利用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以乳酸钠为碳源的培养基富集了硫酸盐还原菌(SRB).研究了乙酸、丙酸和丁酸作为SRB碳源进行硫酸盐还原时,SRB对硫酸盐的还原率及相应3种挥发脂肪酸(VFA)的利用率.结果表明:乙酸、丙酸和丁酸作为SRB碳源时,SRB对硫酸盐还原率的大小依次为丙酸、丁酸、乙酸,SRB对各种VFA理论利用率的大小依次为丙酸、丁酸、乙酸.由此确定利用污泥酸性发酵产物作为SRB碳源时,应向使污泥发酵产物中丙酸比例最大的方向控制.  相似文献   

2.
基于底物利用水平的产酸脱硫系统生态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连续流试验和间歇式实验探讨了产酸脱硫系统中产酸菌与硫酸盐还厚菌基于底物利用水平的生态学规律.连续流试验采用完全混合式反应器,内加活性炭填料,以糖蜜为碳源,控制进水COD为3000mg/L、COD/SO4^2-=5.0和HRT=11h,结果表明,20d反应器启动成功,运行稳定期硫酸盐去除率可达95%~100%、液相末端产物以乙酸为主.间歇式实验结果表明,产酸脱硫系统中硫酸盐还原菌容易利用产酸菌的发酵产物——氢气和乙醇,乙醇被转化为乙酸.在游离污泥中产酸菌占优势地位,而载体活性炭上硫酸盐还原菌占优势地位,产酸脱硫系统实现了硫酸盐还原菌在载体上的定向富集。  相似文献   

3.
活性炭载体对颗粒污泥形成及产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活性炭载体对颗粒污泥形成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两组平行的膨胀床生物制氢反应器,一组添加粉末活性炭作为晶核载体,另一组不加任何载体,对比研究了厌氧条件下颗粒污泥形成过程中物理特性及微生物相特性.结果表明,两组反应器均能形成颗粒污泥,但填加载体的反应器在相同的运行时间里,形成的颗粒污泥多于未加载体的反应器,其粒径为1.2~1.4 mm,是未填加填料的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粒径的2倍.在启动结束有机负荷为22 kg/m3.d时,填加载体的反应器的平均产氢速率是5.04 L/d,而未加载体的反应器的平均产氢速率只有2.35 L/d.  相似文献   

4.
起动条件对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UASB(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反应器,研究了不同起动条件对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影响。从两个方面对污泥中硫酸盐还原菌进行了考察:(1)废水中硫酸盐的去除率比较;(2)污泥的产甲烷活性及产硫化物活性比较。试验发现,COD/SO4^2-比值是影响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稻草作为碳源,研究不同相对投加量对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硫酸盐废水的影响,确定去除硫酸盐的最佳稻草相对投加量.方法利用静态试验,在6组反应器(R1-R6)中接种富含SRB活性污泥,pH在7-7.5,T=35℃,w(SO4^2-)=2000mg/L的厌氧环境下,分别投加1g,5g,10g,15g,20g,25g稻草,测定体系中SO4^2-、COD、VFA、pH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6组反应器硫酸盐去除率分别为7.72%,67.52%,100%,100%,100%,VFA去除率分别为89.45%,70.48%,32.12%,20.67%,19.58%,15.79%.R1、R2中COD去除率均达到100%,R3~R6中COD质量浓度不断增加.反应体系中C、N、P质量比为m(C):m(N):m(PR1)=7:6.5:1,m(C):m(N):m(PR2)=100:5:1,m(C):rn(N):m(PR3-R6)远大于100:5:1,碳硫质量浓度比为w(COD)/w(SO4^2-)R1=0.028,w(COD)/w(SO4^2-)R2=0.417,w(COD)/w(SO4^2-)R3-R6〉3.体系中pH均呈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结论稻草相对投加量为5g时,硫酸盐的处理效果最佳,此相对投加量下w(COD)/w(SO4^2-)值接近SRB完全降解硫酸盐的理论值0.617,SO4^2-、COD与VFA去除率较高,1g稻草去除0.132g硫酸盐,反应体系中C、N、P质量比与pH均达到SRB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制的UASB反应器组装厌氧反应处理系统,以高浓有机废水为基质,在反应器内分别添加壳聚糖和颗粒活性炭,接种絮状污泥进行启动,研究壳聚糖和活性炭作用条件下的启动过程、污泥变化情况、有机负荷变化情况、CODCr去除率情况和系统VFA浓度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反应器启动初期添加壳聚糖或颗粒活性炭物质,均有助于UASB的快速启动,启动完毕后反应器系统处理效率稳定,而且添加颗粒活性炭物质启动效果优于添加壳聚糖,对应用于指导实践操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ABR处理含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启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工配制的含硫酸盐有机废水为原水,对厌氧折流板反应器 (ABR)处理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启动过程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低COD和SO2-4负荷进水方式,经3个阶段成功启动了反应器,实现了产酸相、硫酸盐还原相及产甲烷相的分离:第1、2、3隔室为水解产酸及硫酸盐还原相,第4、5隔室为产甲烷与硫单质生成相.在启动过程中,pH的变化滞后于VFA变化,因此及时对各隔室VFA浓度进行监测能反映反应器的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8.
对中温(30±2℃)条件下颗粒活性炭(GAC)载体厌氧流化床(AFB)反应器处理硫酸盐草浆废水启动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采用稳定进水COD基质浓度,控制硫酸盐草浆废水和人工合成葡萄糖废水比例,以抑制性基质逐步取代非抑制性基质的方法,达到了微生物的顺利驯化和反应器较快启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硫酸盐还原茵(SRB)还原U(Ⅵ)试验设计方案,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确定在硫酸盐还原茵(SRB)还原u(Ⅵ)试验中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简便,结果客观可靠,为含u(VI)废水处理试验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处理啤酒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处理啤酒废水,在UASB反应器流态分布模型的基础上,假设UASB反应器分为下部完全混合的厌氧污泥床系统,中部完全混合的污泥悬浮层系统和上部推流式三相分离区系统,在运行中的COD降解规律符合Monod方程,推导出UASB反应器的动力学方程式.从中可知,反应器运行情况和反应器的高度有关,反应器的最佳优化高度为4.5~6m,其中污泥床高度2~2.5m较为合适.试验结果证明,UASB反应器内存在明显的颗粒污泥区和污泥悬浮区,稳定运行COD的容积负荷可达6~6.5kg/m^3,COD去除率75%~80%左右,并具有启动速度快,颗粒污泥容易形成.耐冲击性负荷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研究硫酸盐还原菌(SRB)固定化小球还原性能的影响因素.采用海藻酸钙包埋法来固定硫酸盐还原菌株,分析不同因素对固定化SRB小球还原硫酸盐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SRB固定化最佳时间是菌株增殖64h;最佳包埋条件为:海藻酸钠4%、菌液浓度30%、CaCl2溶液浓度4%;小球在氯化钙溶液中的最佳凝胶化时间为4 h;小球的最佳颗粒粒径为1 mm;最佳环境因素是:温度35℃、pH6.5~7.0、球液配比量1∶10.不同因素下固定化SRB小球对硫酸盐的还原效率最高可达98.76%.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制的UASB反应器组装厌氧反应处理系统,以絮状污泥进行接种后启动后,研究了UASB反应器的启动运行过程及其内部污泥的性质,通过污泥产甲烷活性和反应器最大容积负荷的计算,可以看出以絮状污泥接种UASB启动后,可以有效形成成熟的颗粒污泥,并且通过对比实验表明,在反应器启动初期添加颗粒活性炭物质,有助于UASB的快速启动,反应器内形成的颗粒污泥性能优于未加添加剂条件下成熟的颗粒污泥,且系统处理效率稳定.  相似文献   

13.
利用UASB(UpflowAnaerobicSludgeBed)反应器,研究了不同起动条件对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影响.从两个方面对污泥中硫酸盐还原菌进行了考察(1)废水中硫酸盐的去除率比较;(2)污泥的产甲烷活性及产硫化物活性比较.试验发现,COD/SO42-比值是影响硫酸盐还原菌活性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UAF(升流式厌氧生物滤床)反应器实现厌氧氨氧化反应快速去除水中总氮问题.方法试验用水为人工配制,采用城市污水处理厂厌氧消化污泥作为接种污泥,在温度为35℃、pH为7.0~8.0的条件下,通过逐渐提高NH4^+N与NO2^-N的负荷培养厌氧氨氧化细菌.结果反应器连续运行约156d后,NH4^+-N和NO2^--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50%、55%,获得的具有厌氧氨氧化活性的污泥为棕红色,并在反应器的下部形成了颗粒污泥;试验末期通过向进水中投加消氧剂抗坏血酸,NH4^+-N与NO2^--N的去除率分别提高到71%和73%.结论利用UAF反应器成功实现了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快速启动.  相似文献   

15.
厌氧处理构筑物中的SRB的生态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处理硫酸盐废水过程中,硫酸盐还原菌(SRB)在处理构筑物中的生态学研究进行了综述。着重论述了影响SRB代谢的重要生态因子(包括pH值、温度、底物资源、抑制剂等),SRB与MPB和AB对H2和乙酸、VFA等共同底物的竞争利用,并介绍了不同SRB种群对底物的竞争,指出对SRB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和完善可使硫酸盐废水的处理水平和技术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6.
EGSB反应器中硫酸盐还原与重金属去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利用硫酸盐还原菌对含硫酸盐和重金属铁、锰、镍、锌、铜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采用小试规模的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反应器,研究了SO4^2-生物还原和重金属去除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SO4^2-生物还原生成硫化氢,可有效地促进重金属转化为稳定的硫化物沉淀形态.当进水Fe^3+,Mn^2+,Ni^2+,Zn^2+,Cu^2+的质量浓度分别为40,8,10,4,4mg/L时,其相应的最大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5.3%,93.1%,98.2%,89.9%,95.6%;同时液体表面上升流速和pH值对重金属的去除产生影响,反应器上升流速Vup〈4.5m/h时,金属离子的去除率随着上升流速Vup的提高逐渐增大,Vup〉5.0m/h时,金属离子的去除率出现降低趋势;随着反应器出水PH值增大,金属去除率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7.
培养厌氧颗粒污泥的自制反应器进水为养猪废水,进行不同惰性载体对厌氧颗粒污泥形成影响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大孔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反应器培养时间为39d,COD去除率达到80%,并出现粒径为2.50~3.00mm的大颗粒污泥,产甲烷量为9.75mL CH4·(gVSS·d)-1,与添加聚合铝和粉煤灰的反应器相比,产甲烷菌活性显著强;添加惰性载体与未添加载体反应器相比,培养时间缩短20%~45%,厌氧颗粒污泥活性相差14.00%±0.10%;参考Richards模型进行产甲烷量和反应器培养过程中出水COD建模,发现实验数据和模型数据对比偏差在0.50%±0.01%。  相似文献   

18.
UASB反应器处理青霉素废水启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以高浓度青霉素废水为处理对象,研究了中温条件下UASB反应器的启动、厌氧颗粒污泥特性和废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接种消化污泥,水温33~35℃的条件下,采用逐步提高青霉素废水进水浓度的方式,运行80d后,可实现UASB反应器的启动。进水ρ(COD)达到4 000mg/L左右,COD去除率稳定在84%以上,容积负荷为3.36kg/(m3.d)(以COD计),产气量为5.9L/d;反应器内污泥实现颗粒化,粒径约为2mm。  相似文献   

19.
利用CSTR反应器,考察了COD和硫酸盐浓度的比值对硫酸盐还原的影响.发现在34±1℃,水力停留时间20 h,进水碱度(ALK)300~500 mg/L,pH 6.0~6.2,氧化还原电位(ORP)-250~-350 mV等条件下:1)随着C/S值的降低,硫酸盐还原菌(SRB)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确立优势菌种在产酸脱硫生态系统中的地位,SO42-达到最高去除率需时延长;2)要想保持反应器较高的SO42-去除率(80%以上),需控制在C/S≥2的范围.  相似文献   

20.
逆流化床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对于应用于好氧污水生物处理的逆流化床反应器,快速有效的启动方法的研究尚未见相关报道。作者旨在探究好氧逆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AIFB)启动过程中操作模式和操作条件对于微生物膜形成和反应器处理效率的影响,并最终建立一个优化的快速启动方案。对聚乙烯颗粒(PE)进行了活性炭包覆,得到活性炭包覆颗粒(PEC)作为微生物载体,以启动过程中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VSS)、附着挥发性固体浓度(AVS)、进出水化学需氧量(COD)、反应器有机负荷(OLR)作为主要标准以评价生物膜生长特性和反应器处理性能,依次研究了3种不同的启动方案且对有效的启动方案进一步进行了优化。实验发现:32 d的间歇培养启动方案和15 d的固定水力停留时间(HRT)为72 h的连续进水启动方案均获得了很低的生物膜浓度(AVS<50 mg/L)和较低的有机物去除能力。而6 d的逐渐降低HRT的连续进水快速启动方案获得了高生物膜浓度(AVS=514 mg/L)且在高有机负荷(6 gCOD/(L·d))的情况下实现了高COD去除效率(95%)。应用快速启动方案对比了活性炭包覆前后两种颗粒的启动过程,发现PEC颗粒获得了微生物膜浓度(AVS=514 mg/L)约为PE(AVS=269 mg/L)的两倍。好氧逆流化床启动过程中,短水力停留时间(HRT<3 h)是冲出悬浮微生物并使生物膜得到快速增长的关键,同时应用活性炭包覆的载体有利于生物膜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