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间日疟患者经抗疟药正规治疗后,停止发作,症状消失,外周血中已检不出疟原虫,在无新感染的情况下,肝内迟发性子孢子经过一段休眠后复苏,进行裂体增殖,使外周血红内期疟原虫大量繁殖,达到发热阈值后再次出现疟疾发作,称为复发.间日疟既有近期复发又有远期复发.  相似文献   

2.
<正> 哺乳动物感染疟疾是从按蚊叮咬或注射其涏腺内感染期子孢子而开始的。子孢子侵入肝细胞,进行红外期无性增殖(裂体增殖),红外期裂殖体释放裂殖子,后者侵入红细胞,形成反复的感染周期,疟疾的典型症状即与此期有关。  相似文献   

3.
以常用的体外吸血法,对2例人工接种大量子孢子、发病后未用抗疟药治疗的间日疟现症病例,每天在发作间歇期,取静脉血感染驯化的中华按蚊,直至原虫密度下降,病程自然结束为止。结果表明,间日疟病例在临床发作的第1天对按蚊即有感染性,感染高峰见于第8病日之前,自第9病日显著下降。高感染度的持续时间极短,1例为3天,另1例为4天,分别见于发病的第4~6天和第3~6天,相当于1.5~3个无性体裂体增殖周期,以后一直维持在很低水平,且无上升趋势。由此可见,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在疟疾防治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在科研工作中,凡需大量子孢子进行实验研究时,选择发作不超过3次、原虫血症较高的早期现症病例作为传染源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自1960年—65年,河南省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的红内期形已经有了较详尽的报告,但对它的发作周期和临床症状方面的研究还很少。目前所知者只有江静波、马鸿徵(1961)报告了两个病案,张绍武(1965)报告了一个病案,同时一般认为本虫所引起的临床症状是比较重的,并可以引起脑神经症状。但是还缺乏较详细的具体资料予以证实。本文是报告我们在开封县进行研究的结果。对本虫的流行情况、发作周期以及临床症状等方面,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在开封流行情况: 间日疟原虫多核亚种在河南开封及其附近是非常普遍的。我们选择血检中证实是本虫引起的39个病例进行统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哮喘气道重构时平滑肌细胞增殖周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哮喘气道重构时平滑肌细胞增殖周期的改变及意义。方法建立大鼠哮喘模型,支气管-肺组织行HE染色,光镜及图像分析系统研究支气管内管壁、气道平滑肌的病理改变,流式细胞仪检测气道平滑肌细胞增殖周期分布。结果⑴哮喘组大鼠支气管内管壁厚度、平滑肌层厚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厚(P<0.01)。⑵哮喘组大鼠G0/G1期气道平滑肌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期、G2/M期气道平滑肌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哮喘气道重构时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处于增殖状态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多,抑制平滑肌细胞的细胞周期转换有可能阻止气道重构,可望成为治疗哮喘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的因素.方法 对接受夫精宫腔内人工授精治疗的345例不孕患者766个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比较自然周期和促排卵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数、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 766个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中临床妊娠99周期,临床周期妊娠率为12.92%;≤30岁、31~35岁和>35岁妊娠率分别为16.23%、13.85%和3.60%;自然周期、克罗米芬周期、尿促性素周期(尿促性素/克罗米芬+尿促性素)的妊娠率分别为12.44%、11.03%和20.88%;重复周期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结局无显著性差异(χ2=1.75,P>0.05).结论 >35岁女性宫腔内人工授精的妊娠率明显降低;适当应用尿促性素促排卵可提高宫腔内人工授精的临床妊娠率;重复周期对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正> 间日疟原虫配子体对按蚊的感染力的变化规律,国内学者通过人工感染按蚊的实验研究证明,间日疟原虫不存在“HsWking 氏现象”,而其配子体的感染力与宿主的临床发作周期有关,即在宿主临床发作期,间日疟原虫对按蚊的感染率较低,甚至为零,而在发作间歇期感染率则明显增高。这种原现  相似文献   

8.
疟疾是由于疟原虫在红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与破坏,导致全身与局部循环改变及机体免疫反应,造成脑、肝、脾、肾、肺等多脏器损害。现把6例恶性疟疾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周期回归法分析南通市区1998~1999年围产儿死亡率的变化规律,并拟合其周期回归模型,为做好妇幼保健工作提供依据。1 资料与方法资料来源于南通市围产儿情况反馈表。周期回归法方法简介:根据周期回归法理论〔1〕,在周期回归模型Y=M Acos(t-θ)中,Y为发生频数或发生率,M为Y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水平,A为振幅,t为自变量,通常为时间以角度表示,θ为高峰位置。其参数估计方法为:M=(Y)/kA=2(Ysint)2 (Ycost)2/kθ=arctan(Ysint/Ycost)Ysint>0Ycost>0180° arctan(Ysint/Ycost)Ycost<0360° arctan(Ysint/Ycost)Ysint<0Ycost>0把…  相似文献   

10.
《sane》2014,(2)
目的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去除颗粒细胞观察第二极体对胚胎质量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苏州市立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IVF-ET治疗周期患者的数据,根据受精后3h是否观察第二极体将504个周期分为两组(组1,第二极体观察组;组2,非第二极体观察组),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第2次减数分裂中期Ⅱ(MⅡ)卵率(组1:82.3%,组2:85.9%),2原核(2PN)率(组1:55.6%,组2:60.5%),1PN率(组1:3.2%,组2: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0.000、0.000、0.000,均P0.05);多精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1中32个周期由于受精失败或者低受精,于受精后6h行补救性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resICSI);组2中1个周期完全受精失败,于受精后20h行res-ICSI。结论去除颗粒细胞观察第二极体的卵子受精后不影响多精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及种植率,而第二极体观察时间的提前,可能导致了组1MⅡ率、正常受精率及单原核受精率的降低。第二极体观察能够尽量避免患者由于受精失败取消IVF周期,并降低了ICSI技术的使用率,IVF不受精或低受精病例可以通过res-ICSI补救。  相似文献   

11.
<正> 硝喹(下简称679)于一九七一年由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合成后,经第三军医大学实验表明:对鼠疟、鸡疟及猴疟的红细胞内期和组织期均有较好的抗疟作用。并对鸡疟、猴疟及人疟的孢子增殖都有阻断作用。为进一步观察验证该药对间日疟的根治效果,在上海医工院和三军医大的指导下,我们于一九七六年至一九七八年连续三年用“679”复方50毫克八天疗法对193例间日疟进行了根治效果观察。现将结果总结于下。  相似文献   

12.
人生长激素对人结肠癌细胞LS-174-T增殖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人生长激素(hGH)对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株增殖周期和DNA倍体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取指数生长期的结肠癌细胞株LS-174-T(简称174),以顺铂和(或)不同浓度的hGH体外培养,24h后以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增殖周期等指标。结果:hGH能诱导174细胞S期数率显著上升(P<0.01),G2/M期参数下调(P<0.01),DNA指数未见增高。加用顺铂后细胞大量凋亡,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各组S期百分数或显著下降,或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hGH体外作用于174细胞,能促使细胞进入对化疗药敏感的DNA合成期,没有上调DNA倍体数;顺铂能诱导大量凋亡,并且抑制hGH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夫精宫腔内授精(IUI)在自然周期与促排卵周期中的妊娠情况。方法:对施行宫腔内授精的394个自然排卵周期和372个促排卵周期(分为氯米芬组和尿促性组)的妊娠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活产率。结果:各组年龄、不孕年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排卵组临床妊娠率为12.44%,流产率为16.33%,活产率为10.15%;氯米芬组(CC)临床妊娠率为11.03%,流产率为22.58%,活产率为7.83%;尿促性素周期组(HMG/CC+HMG)临床妊娠率为20.88%,流产率为10.53%,活产率为18.68%。尿促性素周期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明显高于自然周期组及氯米芬周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MG促排卵可提高IUI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虽不能明显降低流产率,但有使IUI流产率下降的趋势,可酌情在IUI中适当使用HMG促排卵以提高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  相似文献   

14.
沥青烟对小鼠肺组织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沥青烟对小鼠肺组织细胞周期的影响,研究沥青致癌和致突变作用的机制。方法用沥青烟对小鼠进行不同剂量和不同时间的染毒。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小鼠肺组织细胞DNA含量的检测和细胞周期的分析。结果随着沥青烟染毒时间和剂量的增加,小鼠肺组织细胞G1期细胞数下降,S期阻滞,进入G2/M期的细胞减少.细胞增殖指数(PD增加,异倍体指数(DI)升高。结论沥青烟可以对小鼠肺组织细胞周期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S期DNA合成增加。细胞的增殖能力增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卵母细胞大极体对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周期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辅助生殖助孕的不孕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将ICSI中含有大极体卵母细胞的112个新鲜周期作为研究对象,并将ICSI注射的880枚成熟卵母细胞(MII)根据第一极体大小分为大极体组和正常极体组,分别比较两组胚胎的受精、发育潜能和临床结局。结果 大极体组卵泡刺激素(FSH)高于正常极体组(P<0.05),两组其余的基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极体组2原核(2PN)受精率显著低于正常极体组(P<0.05);≥3PN率显著高于正常极体组(P<0.001);1PN率和退化(DA)率呈升高趋势,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正常极体组相比,大极体组2PN卵裂率呈下降趋势,D3优胚率、囊胚形成率、可利用囊胚率、优质囊胚率均明显降低,但仅囊胚形成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正常极体组相比,大极体组2PN受精率显著降低(OR:0.63,95%CI:0.44~0.91,P<0.05);≥3PN率...  相似文献   

16.
人生长激素对人结肠癌细胞LS-174-T增殖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人生长激素 (h GH)对体外培养的结肠癌细胞株增殖周期和 DNA倍体的影响和意义。取指数生长期的结肠癌细胞株 L S- 174- T(简称 174) ,以顺铂和 (或 )不同浓度的 h GH体外培养 ,2 4h后以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增殖周期等指标。结果 :h GH能诱导 174细胞 S期数率显著上升 (P<0 .0 1) ,G2 / M期参数下调 (P<0 .0 1) ,DNA指数未见增高。加用顺铂后细胞大量凋亡 ,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 (P<0 .0 1) ,各组 S期百分数或显著下降 ,或与对照组无差异。结论 :h GH体外作用于 174细胞 ,能促使细胞进入对化疗药敏感的 DNA合成期 ,没有上调 DNA…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孕妇女年龄和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次数对妊娠的影响.方法 统计分析反复宫腔内人工授精的322例不孕不育夫妇临床资料.结果 322对不孕不育夫妇共计行582次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最终临床妊娠72例,临床妊娠率12.37%.年龄≥35岁不孕妇女的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均低于<30岁、30~34岁不孕妇女;反复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次数≥3次不孕妇女的临床妊娠率低于周期1次、2次妇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孕妇女年龄和反复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次数均对妊娠率产生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8.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虫媒寄生虫病,主要由疟原虫在红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与破坏,全身与局部循环改变,以及机体免疫反应等诸因素所致,梅毒是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全身性传染病,梅毒螺旋体能迅速穿过完整的粘膜或破损的皮肤,在局部增生,发生炎性浸润,先浸入淋巴管、再进入血循环  相似文献   

19.
疟疾的病理及临床表现武汉冶金医学专科学校(430080)胡昌仁疟原虫寄生于人体肝细胞及红细胞内,在红细胞内寄生的疟原虫进行裂体增殖,使患者发冷、寒战、发热、出汗并伴有全身不适,多次发作后可出现贫血、脾肿大等临床表现。子孢子随感染蚊叮刺进入人体后引起发...  相似文献   

20.
沙眼衣原体为专一性细胞内寄生的病原微生物,具有独特的双相生活周期。本文综述了沙眼衣原 体的基本生活特性、与沙眼衣原体入侵宿主细胞有关的物质、沙眼衣原体生活周期的调控及与营养状态的关系等。 对沙眼衣原体生活周期的了解有助于早期预防和控制沙眼衣原体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