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和咪哒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室肥厚和c-Jun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13周龄的SHR 30只,雌性9只,雄性21只,体质量(229±39)g,随机分为3组:SHR组,厄贝沙坦组,咪哒普利组,每组雌性3只,雄性7只。另选同源同系、血压正常的Wistar-Kyoto大鼠(WKY)10只,雌性5只,雄性5只,体质量(206±49)g,作为正常对照组(WKY组)。实验期14周。观察指标:血压、左室质量/体质量(LVW/BW)、左室厚度/体质量、左心室肌c-Jun蛋白及mRNA水平。结果26周龄SHR组血压、LVW/BW与左室厚度/体质量均增高,左心室肌c-Jun蛋白和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咪哒普利组、厄贝沙坦组血压、LVW/BW、左室厚度/体质量、左心室肌c-Jun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降低。结论自发性高血压可明显导致心肌肥厚,而咪哒普利、厄贝沙坦可明显降低血压、抑制心肌肥厚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以及咪哒普利、厄贝沙坦的影响. 方法选用13周龄的SHR30只,雌性9只,雄性21只,体重228.5±39 g,随机分为三组,使得每组雌性3只,雄性7只,分别设为SHR组,厄贝沙坦组,咪哒普利组;另选同源同系Wistar-Kyoto 大鼠(WKY大鼠)10只,雌性5只,雄性5只,体重206.1 g±49.1 g,作为正常对照组(WKY组).实验期14周.观察指标血压、左室重量/体重(LVW/BW)、左室厚度/体重、心肌PCNA蛋白水平.结果 SHR组血压、LVW/BW、左室厚度/体重均增高,心肌PCNA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 咪哒普利组、厄贝沙坦组血压、LVW/BW、左室厚度/体重、心肌增殖核抗原(PCNA)蛋白的表达均比SHR组低.结论 26周龄SHR左心室肌PCNA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咪哒普利、厄贝沙坦不仅可以良好地控制血压,而且可以抑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重塑,并可以降低SHR左心室肌PCNA蛋白的表达,二者对SHR左室肥厚的抑制效应可能与降低PCNA蛋白的表达有关系.  相似文献   

3.
朱中生  王晋明  陈绍良 《高血压杂志》2003,11(3):266-268,T004
目的 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左心室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的表达以及咪哒普利、厄贝沙坦的影响。 方法 选用 13周龄的SHR30只 ,雌性 9只 ,雄性 2 1只 ,体重 2 2 8 5± 39g ,随机分为三组 ,使得每组雌性 3只 ,雄性 7只 ,分别设为SHR组 ,厄贝沙坦组 ,咪哒普利组 ;另选同源同系Wistar Kyoto大鼠 (WKY大鼠 ) 10只 ,雌性 5只 ,雄性 5只 ,体重 2 0 6 1g± 4 9 1g,作为正常对照组 (WKY组 )。实验期 14周。观察指标 :血压、左室重量 /体重 (LVW/BW )、左室厚度 /体重、心肌PCNA蛋白水平。结果 SHR组血压、LVW/BW、左室厚度 /体重均增高 ,心肌PCNA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 ;咪哒普利组、厄贝沙坦组血压、LVW/BW、左室厚度 /体重、心肌增殖核抗原 (PCNA)蛋白的表达均比SHR组低。结论  2 6周龄SHR左心室肌PCNA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 ,咪哒普利、厄贝沙坦不仅可以良好地控制血压 ,而且可以抑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心室重塑 ,并可以降低SHR左心室肌PCNA蛋白的表达 ,二者对SHR左室肥厚的抑制效应可能与降低PCNA蛋白的表达有关系。  相似文献   

4.
厄贝沙坦与咪达普利对高血压大鼠心肌核因子-κB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比较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WKY大鼠心肌核因子-κB的表达以及厄贝沙坦和咪达普利对SHR心肌核因子-κB的影响.方法将21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成3组,每组7只.其中2组分别灌喂厄贝沙坦50 mg/kg/d、和咪达普利3 mg/kg/d;另一对照组给正常饮水,并与雄性同周龄Wistar Kyoto大鼠(WKY)6只比较.共13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四组大鼠心肌核因子-κB的表达.结果 SHR对照组心肌核因子-κB表达明显高于WKY组;用厄贝沙坦和咪达普利后核因子-κB表达下降、血压均显著抑制,明显低于高血压对照组(P<0.01),两治疗组的心脏湿重/体重(HW/BW)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厄贝沙坦和咪达普利在抑制血压和左室肥厚的同时也明显抑制心肌核因子-κB的激活,提示AT1拮抗剂和ACEI对核因子-κB的抑制在抗高血压靶器官损伤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厄贝沙坦与咪达普利高血压大鼠心肌核因子—κBr jyk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WKY大鼠心肌核因子-κB的表达以及厄贝沙坦和咪达普利对SHR心肌核因子-κB的影响。方法 将21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成3组,每组7只。其中2组分别灌喂厄贝沙坦50mg/kg/d,和咪达普利3mg/kg/d,另一对照组给正常饮水,并与雄性同周龄Wistar Kyoto大鼠(WKY)6只比较。共13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四组大鼠心肌核因子-κB的表达。结果 SHR对照组心肌核因子-κB表达明显高于WKY组;用厄贝沙坦和咪达普利后核因子-κB表达下降,血压均显著抑制,明显低于高血压对照组(P<0.01),两治疗组的心脏湿重/体重(HW/BW)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厄贝沙坦和咪达普利对抑制血压和左室肥厚的同时也明显抑制心肌核因子-κB的激活,提示AT拮抗剂和ACEI对核因子-κB的抑制在抗高血压靶器官损伤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厄贝沙坦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咪达普利对高血压大鼠心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ERK)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 1(MKP 1)的影响。方法 将 2 1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随机分成 3组 ,每组 7只。其中 2组分别灌喂厄贝沙坦 5 0mg·kg-1·d-1和咪达普利 3mg·kg-1·d-1;对照组给正常饮水 ,并与雄性同周龄WistarKyoto大鼠 (WKY) 6只比较。共 13周 ,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心肌ERK 1和MKP 1。结果 高血压对照组心肌ERK 1明显高于其他三组 (P <0 0 1) ,厄贝沙坦组高于咪达普利组 (P <0 0 5 ) ,与WKY组接近 ;高血压对照组心肌MKP 1也明显高于其他三组 (P <0 0 1) ,厄贝沙坦组高于咪达普利组 (P <0 0 1) ;SHR对照组的心肌ERK 1/MKP 1值仍然明显高于其他三组 ,厄贝沙坦组低于咪达普利组 (P <0 0 5 ) ,两药物干预组的心肌ERK 1/MKP 1与WKY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和ACEI均能通过抑制MAPK途径而抑制左室肥厚 ,厄贝沙坦和咪达普利均能显著抑制心肌的ERK 1和MKP 1,但是抑制ERK 1和MKP 1的强度并不平行 ;厄贝沙坦对MKP的影响较小 ,其对MAPK的总体抑制效应优于咪达普利 ,这种现象可能与刺激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对MKP 1具有诱导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伊贝沙坦和咪哒普利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肥厚逆转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变化,探讨其可能机制与意义。方法 选13周龄SHR 30只,随机均分为3组,即伊贝沙坦治疗组(SHR-I组)、咪哒普利治疗组(SHR-M组)和非治疗对照组(SHR组),另设同源正常血压大鼠10只(WKY组)作为对照。饲养13周后,伊贝沙坦组大鼠服用伊贝沙坦50mg·kg~(-1)·d~(-1),咪哒普利组服用咪哒普利3mg·kg~(-1)·d~(-1),治疗15周,每2周测血压、体重1次,治疗结束时称左心室重量,放免法检测血浆和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ug Ⅱ)浓度。应用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带荧光的dUTP缺口末端原位标记法(Tunel)检测各组大鼠左室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1)28周时,SHR组血压、左室重量指数〔(3.56±0.38)×10~(-3)〕、心肌细胞横径[(17.38±1.21)μm]、血浆和心肌AugⅡ[分别为(387.72±26.21)pg/ml、(16.83±2.72)ng/g]均高于 WKY组(P<0.05),SHR-Ⅰ组和SHR-M组血压、左室重量指数[(2.57±0.43)×10~(-3)、(2.49±0.36)×10~(-3)]、心肌细胞横径[(14.24±0.83)、(13.79±0.77)μm]明显低于SHR组(P<0.01),SHR-I组血浆和心肌AngⅡ[(681.12±34.48)、(28.51±3.62)ng/g]显著高于SHR组(P < 0.01),SHR-M组血浆和心肌AugⅡ低于SHR组(P<0.01);(2)与SHR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检测早期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血清尿酸 (UA)、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的水平 ;并观察抗高血压药厄贝沙坦和咪达普利对血UA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SHR随机分为 3组 ,咪达普利组给含咪达普利的水 3mg·kg-1·d-1;厄贝沙坦组给含厄贝沙坦的水 5 0mg·kg-1·d-1;SHR对照组 ,另设雄性同龄WistarKyoto(WKY)正常血压对照组。实验于 3个月后停药 ,测体重和血压 ,检测血清UA、TC、TG、HDL C和LDL C。结果 :与WKY组比较 ,SHR组UA、TG和LDL C显著增高 ;厄贝沙坦组UA、TG显著降低 ,与咪达普利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与SHR组比较 ,咪达普利组和厄贝沙坦组血压均显著降低。结论 :高血压早期已经存在着高UA血症和血脂异常等代谢综合征的临床征象 ,厄贝沙坦是既具有降低TG又具有降低UA作用的抗高血压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福辛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肥厚(LVH)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18只16周龄SHR大鼠,随机分为福辛普利治疗组(SHR-F)和SHR空白对照组(SHR-C);另设同源的WKY大鼠8只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口服福辛普利20mg·kg-1·d-1,给药8周后处死动物,取左心室心肌称重,计算左心室/体重比(LVW/BW),Masson三色法染色观察左心室心肌胶原变化,计算机图像分析测量心肌切片的胶原容积分数(CVF)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结果SHR空白对照组的SBP、LVW/BW、CVF、PVCA均显著高于WKY对照组(P<0.01),与SHR空白对照组相比,福新普利治疗组能有效降低SHR的SBP,改善SHR左心室肥厚(P<0.01〉并使左心室内膜及心肌小动脉周围的胶原减少(P<0.01〉。结论福辛普利可有效降低SHR血压,部分逆转心肌纤维化和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0.
陶贵周  杨锐 《中国心血管杂志》2005,10(6):410-412,420
目的探讨依贝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肥厚(LVH)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18只16周龄SHR,随机分为依贝沙坦治疗组(SHR-I)和SHR空白对照组(SHR-C);另设同源的WKY大鼠8只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口服依贝沙坦50mg.kg-1.d-1给药8周后处死动物,取左心室心肌称重,计算左心室/体重比(LVW/BW),Masson三色法染色观察左心室心肌胶原变化,计算机图象分析测量心肌切片的胶原容积分数(CVF)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结果SHR空白对照组的收缩压(SBP),LVW/BW,CVF,PVCA均显著高于WKY对照组(P<0.01),与SHR空白对照组相比,依贝沙坦治疗组能有效降低SHR的SBP,改善左心室肥厚(P<0.01)并使左心室内膜及心肌小动脉周围的胶原减少(P<0.01)。结论依贝沙坦可有效降低SHR血压,部分逆转心肌纤维化和左心室肥厚。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l6只16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替米沙坦治疗组和SHR空白对照组;另设同源的WKY大鼠8只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替米沙坦10mg·kg-1·d-1灌胃给药,8周后处死动物,测量左心室心肌厚度并称重,计算左心室与体重比(LVW/BW);通过Van Gieson染色法观察左心室心肌胶原变化,对左心室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电镜和HE染色观察左室心肌病理及超微结构。结果与WKY组相比,SHR空白对照组的尾动脉收缩压(SBP)、LVW/BW、左室壁厚度、CVF、PVCA、均显著增高(P<0.01);与SHR空白对照组相比,替米沙坦治疗组能有效降低SHR的SBP,改善左心室肥厚(P<0.01),减少心肌间质及心肌小动脉周围的胶原(P<0.01),组织病理及电镜显示,替米沙坦治疗能显著改善SHR左心室重塑。结论替米沙坦能有效降低SHR血压,改善左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氯沙坦 (Los)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左心室结构的影响。方法 :6周龄Los治疗组 (SHRlos)管饲法给予Los3 0mg kg天。治疗 17周后 ,观察 3组大鼠动脉收缩压 (SBP)、左心室 (LV)壁的厚度、左心室重量 体重 (LVW BW)以及左心室结构的变化 ;血浆放免法测肾素活性和AngⅡ含量。结果 :1 SBP :治疗结束后 ,SHRlos组血压 10 9 15± 11 3 1mmHg( 1mmHg =0 .13 3kPa) ,与对照组 (SHR)血压167 4± 13 0 1mmHg相比明显下降 (P <0 0 1)。 2 SHRlos组的LVW BW、LV壁厚度与SHR组相比明显减少 (P <0 0 1)。SHRlos心肌的超微结构与正常对照组 (WKY)相似。 3 血浆肾素活性在WKY组和SHR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SHRlos组肾素活性及AngⅡ水平分别高于SHR组 (P <0 0 5 ,P <0 0 1)。结论 :Los能有效地降低SHR的血压 ,具有预防高血压LVH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肌肥厚的防治作用及其与钙通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心肌肥厚的防治作用及其与钙通道活动的关系.方法 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建立心肌肥厚动物模型.尾动脉无创测量大鼠收缩压.称量心脏重量/体重(HW/BW)、左心室重量/体重(LVW/BW)比值.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动物心脏构型及射血功能.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心肌L-型钙通道亚单位Cav1.2(α,C)、T-型钙通道亚单位Cav3.1 (α1G)、Cav3.2(α1H)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1)腹主动脉缩窄+辛伐他汀组(AAC+SIM组)大鼠收缩压130 mm Hg(1 mm Hg=0.133 kPa)明显低于腹主动脉缩窄组(AAC组)189mm Hg,P<0.05.HW/BW比值AAC+SIM组3.37 mg/g明显低于AAC组3.94 mg/g,P<0.01.LVW/BW比值AAC+SIM组2.33 mg/g明显低于AAC组2.95 mg/g,P<0.01.室间隔厚度AAC+SIM组2.01 mm明显低于AAC组2.31 mm,P<0.01.左心室后壁厚度AAC+SIM组1.89 mm明显低于AAC组2.19 mm,P<0.01.(2)AAC+SIM组大鼠心肌T-型钙通道亚单位α1G、α1H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AAC组,P均<0.01,但L-型钙通道亚单位α1 C mRNA和蛋白表达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辛伐他汀对腹主动脉缩窄所致的心肌肥厚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T-型钙通道亚单位α1G、α1H mRNA和蛋白的重新再表达有关,但与L-型钙通道亚单位α1C mRNA和蛋白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15.
朱伟旺  赵凤琴 《心脏杂志》2009,21(2):190-192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心室肥厚(LVH)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16只16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厄贝沙坦治疗组和SHR空白对照组;另设同源的WKY大鼠8只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予厄贝沙坦15 mg/(kg·d)灌胃给药,8周后处死动物,测量左心室心肌厚度并称质量,计算左心室质量/体质量比(LVM/BM);通过Van Gieson染色法观察左心室心肌胶原变化,对左心室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进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HE染色光镜观察左心室心肌病理变化。结果 与WKY组相比,SHR对照组的尾动脉收缩压(SBP)、LVM/BM、左心室壁厚度、CVF、PVCA、均显著增高(P<0.01);与SHR对照组相比,厄贝沙坦治疗组能有效降低SHR的SBP,改善LVH(P<0.01),减少心肌间质及心肌小动脉周围的胶原(P<0.01)。结论 厄贝沙坦可有效降低SHR血压,减轻心肌纤维化和LVH。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伊贝沙坦改善高血压所致心室重构和心肌纤维化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0只12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SHR组和伊贝沙坦(IRB)组各10只,IRB组每只大鼠予以伊贝沙坦50 mg.kg-1.d-1灌胃,给药时间12周,同时取10只12周龄雄性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WKY组),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CTGF在3组大鼠的左室心肌的分布及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TGF-β1、CTGF mRNA在心肌表达水平;用MOSSON染色法观察左室心肌胶原形态,图像分析测量胶原容积分数(CVF)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结果(1)左室重量指数(LVI)、CVF、PVCA在SHR大鼠组明显高于WKY大鼠组(P<0.01);与SHR组比较,伊贝沙坦组则显著降低(P<0.05)。(2)CTGF主要在血管平滑肌和心肌间质中表达,相关分析表明:CTGF与TGF-β1(r=0.562,P<0.05)、CVF(r=0.715,P<0.01)、PVCA(r=0.786,P<0.01)呈正相关;(3)CTGF及其mRNA在SHR组左室心肌中的表达较WKY组明显增强(P<0.05),与SHR组比较,IRB组则明显减少。结论高血压大鼠心室肌CTGF表达增加,伊贝沙坦能抑制高血压大鼠心室肌CGTF表达,且明显改善了高血压心室重构和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氯沙坦、福辛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纤维化及血管紧张素Ⅱ的效应.方法 16周龄SHR随机分为3组氯沙坦治疗组(SHR-L组)、福辛普利治疗组(SHR-F组)、空白对照组(SHR-C组),每组各10只.分别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TP缺口末端标记(TUNEL)、放射免疫及病理检查方法对治疗8周、16周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POT)、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血浆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检测.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两SHR治疗组8周、16周后收缩压均有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治疗组SHR心脏肥厚指标左室重量(LVW)、左室重量指数(LVWI)均有显著性改善,治疗16周后SHR-F组与较SHR-L组LVMI显著性减低;(2)与对照组比较,治疗8周后仅SHR-F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POI)显著性下降,治疗16周两治疗组APOI均有显著性下降,尤以SHR-F组下降明显;(3)与对照组比较,治疗8周后SHR-L、SHR-F两组CVF和PVCA有统计学意义下降.治疗16周后与对照组比较,两治疗组CVF和PVCA均显著性下降,其中SHR-F组CVF较SHR-L组下降显著;(4)治疗8周及16周后,SHR-F组心肌组织AngⅡ显著下降, SHR-L组血浆及心肌组织AngⅡ显著增加.结论两药物均能有效逆转心脏肥厚及抗心肌细胞凋亡及心肌纤维化,其中以福辛普利作用显著.两药物上述作用与拮抗心肌组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效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复方降压片对高血压大鼠冠状动脉壁肥厚和储备力下降的影响。方法 4w大鼠设4组:分别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组、SHR口服复方降压片组、SHR口服卡托普利组和正常血压大鼠(WKY)组,饲养12w。冠脉最大血流量用离体心脏灌注法测定。结果 复方降压片能显著降低SHR收缩压、冠状动脉横截面积,提高最大冠状动脉流量,与卡托普利相似。复方降压片能降低SHR的左心室重与体重比,但仍然显著高于WKY组和口服卡托普利组。结论 复方降压片能预防SHR冠状动脉壁肥厚、储备力下降,减轻左心室肥厚;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力的损害程度和左心室肥厚程度不平行。  相似文献   

19.
赵丽丽  蒲丽君  赵珂  罗勇 《心脏杂志》2015,27(2):134-138,14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ATV)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组织中p21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心肌肥厚的可能机制。方法:将16只8周龄SHR随机分为2组(n=8):ATV药物干预组(ATV组)与SHR模型对照组(SHR组),并以8只同周龄Wistar-Kyoto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KY组)。ATV组用ATV 50 mg/(kg·d)灌胃,SHR组与WKY组采用等容量蒸馏水每日同时灌胃。每隔2周测1次血压。10周后,观察大鼠血脂、心肌肥厚指标、p21 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改变。结果:干预10周后,ATV组及SHR组血脂、血压无明显差异。ATV组左室质量指数低于SHR组(P<0.01)。ATV组p21mRNA及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SHR组(P<0.01)。心肌组织p21mRNA的表达与全心质量与体质量比(HW/BW)呈负相关(r=-0.709,P<0.01),与左室质量与体质量比(LVW/BW)呈负相关(r=-0.665,P<0.01)。结论:ATV可上调SHR肥厚心肌组织中p21的表达,可有效改善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