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多发性损伤合并颅脑伤病死率达70%,病情复杂、多变。如何提高急救水平,降低病死率是当今急救医学中的一个课题。本文就基层医院复合伤中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及转院等几个问题阐述如下。 1 重视急性颅脑损伤的早期诊断 急性颅脑损伤临床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颅脑损伤可分为轻型(脑震荡),中型(脑挫伤、颅骨线状骨折或凹陷性骨折),重型(原发性脑干损伤、广泛颅骨骨折、广泛脑挫裂伤),继发性颅脑损伤为脑水肿,硬脑膜外血肿和脑内血肿。颅内诸型血肿和严重脑水肿均能引起脑受压并出现脑疝。若延误诊断或手术不及时,将造成病人昏迷、偏瘫、甚至死亡。因此早期确定急性颅脑损伤的程度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损伤75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交通及建筑事业的发展.颅脑损伤的发生率逐年增加。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临床工作的常见疾患.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在35%左右。我国重型颅脑伤[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标准(GCS)≤8分)]平均病死率30%~50%。重型颅脑损伤病死率、致残率高。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8月共收治重型硕脑损伤患着7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袁平 《贵州医药》2007,31(2):142-143
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创伤救治的重点和难点,其病情发展迅速、复杂多变、昏迷时间长、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达36.8%~64.3%.重型颅脑损伤往往合并不同程度的急性呼吸功能障碍,如不能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很容易发展为呼吸衰竭,成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颅脑损伤是创伤外科的常见病,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发生率占全身各部位的10%~20%,其中重型颅脑损伤,临床上以病情严重、突变、多变为特点,病死率较高,按格拉斯哥昏迷评分(OCS)评分,积分3~8分,均属重型颅脑损伤。因此,如何做好颅脑损伤的急救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我2002年8月至2004年8月,对22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快速、有序的急诊抢救流程,大大提高了该病急救护理质量,现将急救与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积水是造成脑损伤后患者持续昏迷,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我科2002年3月至2003年3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积水40例,占同期重型颅脑损伤的5%,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红军  张元 《中国医药》2010,5(12):1137-1138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患者血钠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32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高钠血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死亡13例,血钠≥160 mmol/L组9例,病死率28.1%;血钠150~159 mmol/L组4例,病死率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高钠血症程度与病死率相关,积极治疗原发颅脑损伤、严格出入量平衡、清水鼻饲是治疗高钠血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冰敷控温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作用,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冰敷控温护理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设立未冰敷控温护理病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高温持续时间、高温出现的次数、昏迷时间、病死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早期进行冰敷控温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没有出现持续高温,昏迷时间缩短,病死率降低,二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冰敷控温能有效地控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体温,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早期苏醒,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8分,昏迷〉6小时的颅脑损伤,是颅脑外科中常见的一种急危重症,其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复杂多变,并发症多,致残率、病死率较高。我院2004年3月~2009年5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8例,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急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危害性大,在创伤致死致残病例中,其病死、病残率处第一位,如果再合并严重复合伤其救治难度更大,致残率及病死率将更高,因此,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救治成功率始终是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3年3月共救治31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98例患者死因分析长治医学院附属医院(046000)任新亮王向阳肖剑刘强胜急性重型颅脑损伤占急性颅脑损伤13%~21%〔1〕,其病死率极高(30%~50%)〔2〕。我院自1989年7月至1995年12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25例,死亡...  相似文献   

11.
重型颅脑损伤往往病情危重。伤情复杂,并发症多。重型颅脑损伤一旦并发急性肾衰竭(Acuterenalfailure。ARF),预后极差。病死率极高。有报道,重型颅脑损伤合并ARF者约占50%。而这类患者又常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高达80%。临床上也发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常并发ARF。为探讨重症颅脑损伤并发ARF的临床特点,对我院近年来收治重症颅脑损伤并发ARF患者28例作一回顾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弥漫性轴索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M)是指由外力,主要为交通事故、坠落或打击等直接造成的脑白质广泛损伤。在重型颅脑损伤中占28%~42%,病死率高达42%~62%。神经源性肺水肿(neurogenic pulmonary edema,NPE)是颅脑外伤后一种严重的继发性病症,也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我们对我科近3年收治的发生NPE的39例DAI进行总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颅脑外伤发生率和因颅脑外伤致死率也逐年增加。其中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晚期脑疝患者的病死率接近100%,在治疗中颇为棘手,是急诊科临床工作中的难点。重型颅脑伤合并嵌顿性脑疝患者,病情重。恶性颅内高压是导致死残的主要原因。近些年来,我们通过努力,已经有数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晚期脑疝患者救治成功的病例,从中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从而不断提高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急诊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急性重型颅脑外伤的早期急救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脑外伤占全身各部位伤的10%~20%,是由于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多为广泛性脑挫裂伤,常合并颅内血肿及脑干、丘脑下部损伤。急性重型颅脑外伤指昏迷时间超过12h,呈进行性加重,或醒后短期出现再昏迷,有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和生命体征的改变,GCS评分〈8分。  相似文献   

15.
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防 《河北医药》2009,31(9):1150-1151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且伤后昏迷或再昏迷〉6h的颅脑损伤,早期救治效果对伤者的存活、预后起决定性作用。随着亚低温对机体影响认识的不断提高,治疗方法也日趋完善,目前成为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救治的一种重要手段。该方法可明显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本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5例行亚低温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侯辉  续蕾  刘悦琦 《河北医药》2013,(19):3018-3020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所有颅内血肿,广泛脑挫裂伤,颅脑外伤后昏迷12 h以上,意识障碍逐渐加重或再次出现昏迷,伴有明显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及生命体征变化[1],它具有病情急、危、重,病情变化快,护理复杂,病程长,病死率高的特点[2]。近年,国外率先开始使用亚低温(30~35℃)治疗脑缺血、脑缺氧和颅脑损伤的患者,并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成果[3]。本文观察采用预防性护理措施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管内低温治疗进行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较高,早期主要死因在于原发伤的严重程度,而中晚期致死因素则主要为院内感染。近年来,院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有升高趋势,且治疗困难,病死率较高。深入研究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院内MRSA感染的易患因素,对控制和减少MRSA感染具有重要意义。作者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46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院内MRSA感染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8.
颅脑损伤是因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颅脑组织的损伤.临床上,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标准[1],将3~8分的患者判为重型颅脑损伤,其临床表现为严重的意识、言语及肢体功能障碍等多种形式,病情变化快,易发生不可逆性脑疝,死亡、致残率高,各种后遗症多.近年来,医学界非常重视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的临床研究,并取得了大量有临床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许多文献报道高压氧在重型颅脑损伤的综合治疗中取得较好的疗效,但除疗效观察外还进行预后评价的报道并不多.  相似文献   

19.
樊爱华  陈永汉  田耀辉 《河北医药》2012,34(7):1108-1109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由于伤后呈高代谢、高分解状态,能量消耗剧增,机体往往处于负氮平衡、体液及电解质失衡状态,增加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病残率.对此类患者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防治胃肠功能衰竭,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组织修复,肌肉功能的恢复,从而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病死率.近年来,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营养支持尤其是肠内营养支持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临床上常规鼻胃管在危重患者尤其是脑功能障碍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胃动力紊乱,胃内容物易发生反流而引起误吸,从而引发严重肺部感染,不利于肠内营养的实施和预后.因此,加强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改善患者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使疾病早日康复甚为重要.为了解肠内对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治疗的影响,将我院30例重度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实施早期鼻胃管减压并鼻肠管营养支持中的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重型颅脑损伤130例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厉庆德  夏国道 《江苏医药》1995,21(5):315-316
对130例重型颅脑损伤死因进行分析。病死率为18.31%(130/710)。早期死亡的原因有原发脑伤过重、血肿形成过急及严重的合并伤。中期死亡大多是对迟发血肿的认识不足或处理不够及时造成。晚期死亡是并发症处理上的失误所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