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冷战后 ,文莱对华关系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加强。本文认为 ,作为东盟成员国的一员 ,文莱对华政策的调整 ,是以东盟对华政策的战略调整为基石 ,据此 ,本文探讨了冷战后东盟对华政策的调整与变化及对文莱对华关系与政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试析冷战后老挝的对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卓礼明 《东南亚研究》2001,(1):59-63,66
冷战结束后 ,老挝加快了对华方针和政策的调整 ,两国关系在经历曲折后得到了全面恢复和发展。老挝实施新的对华政策具有积极意义。未来老挝对华政策的总趋势将是继续促进两国睦邻友好和全面合作关系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纲是美国两党各自政策立场与倾向的集中反映,并能影响美国政府的政策,因此值得重视和研究。通过梳理和分析历史上美国两党党纲中所反映的对华政策后发现:随着中国自身实力不断提高及中美两国联系的不断加强,美国两党党纲涉及对华政策的频率在不断提高;美国历届政府的对华政策在多数情况下与执政党党纲中的对华政策倾向总体一致;美国两党在涉及对华政策的重大问题上也大多具有共识;美国两党党纲中的对华政策内容从根本上来讲服务于美国两党进行选举的国内政治需要。当前共和党的对华政策倾向已出现重大转折,但民主党与其或有不同。关于两党在对华战略上到底有无共识,以及未来美国的对华战略将向哪个方向发展,2020年美国两党将要发布的最新党纲或许能够提供一些答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默克尔政府对华政策的基本理念仍然是实用主义,"价值观外交"并没有成为默克尔政府对华政策的指导思想。"经济主导"仍是目前中德关系的主要特征,这一特征既是保证中德关系稳定发展的"锚",同时也逐渐成为两国产生冲突和利益纠纷的主因。与其前任相比,默克尔政府对华政策最大的变化不在于其具体的政策实施方法和手段,而在于德国政治精英对德国政府长期奉行的"以商促变"(Wandel durch Handel)这一基本对华政策理念的怀疑,甚至试图要改变这一理念,这才是中德关系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真正挑战。  相似文献   

5.
李乐曾 《德国研究》2008,23(2):4-10
德国大联合政府的对华政策在保持连续性的同时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本文试图以新政府的外交政策调整为引导,阐述默克尔政府调整对华政策的国内因素,重点为联盟党的对华政策战略。本文的主要关注点还包括联盟党与社民党对华政策分歧以及对中德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权力交替:对中美关系周期性波动的一种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平 《当代亚太》2002,(12):10-15
本文通过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决策因素、决策机制和决策程序的分析,提出了解释美国对华政策周期性波动的一种模式--权力交替模式,并检验了这一模式的效用:在过去30年中,总统的权力交替一直是美国对华政策中的一个周期性变量,而国会的权力交替则不时成为美国对华政策的干扰性因素,这在未来亦可能是这样.  相似文献   

7.
中美关系正在进入新的阶段,美国的对华政策目标转向应对中国崛起带来的挑战。美国历史上在应对重大外部挑战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某些延续性的外交传统和战略逻辑。依照这些战略传统,美国在本土安全和自由国际秩序两项核心国家利益没有受到根本威胁的情况下,只能在有限的战略空间中实施对华政策。美国当前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围绕国内改革和经济振兴进行,辅以干扰中国发展步伐、调整国际制度、为防范中国军事威胁做准备等。美国对华政策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未来中美关系仍存在转向全面对抗的可能,对此中国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把美国对华政策控制在良性竞争的轨道,为共存共荣的新型大国关系争取机遇。  相似文献   

8.
李海东 《美国研究》2016,(4):9-36,5
当前,美国政策精英就美国对华政策展开了一场全方位、多元化的政策大辩论。"务实容纳论""接触合作论""反省妥协论""接触融合论""接触遏制论""遏制论"等不同认识在碰撞互动。美国决策精英正弱化以往对华接触与融合的政策基调,缓慢但却明显地推动对华政策朝着挤撞方向发展。美国对中方意图的习惯性误判、美中两国国际秩序观的差异、美国认定其国内问题的"责任在中国"等因素,导致美国对华政策始终带有强烈的悲剧性色彩。在此次美国对华政策大辩论和大调整中,走出"领导陷阱"、学会"换位思考"、认清"戴维斯陷阱",将有助于美国理性地认识中国和保持稳定的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9.
1948-1949年间,在中国革命走向全国胜利以及欧洲冷战加剧的形势下,斯大林开始着手调整对华政策。至1949年2月,通过与中共方面就双方关系中重大问题进行的一系列沟通与协调,斯大林基本完成了对战后苏联对华政策的调整,并迈出了同未来中共政权结盟的步伐。1948-1949年初斯大林调整对华政策的动力涉及的问题包括,斯大林是如何应对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形势?哪些因素对斯大林调整对华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将利用已经解密的多方档案材料,重新探讨这一阶段斯大林对华政策调整及其动力。  相似文献   

10.
许梅 《当代亚太》2005,(3):45-49
柬埔寨独立后政治发展极不稳定,政权更迭频繁,致使其对外政策缺乏延续性.受此影响,中柬关系也经历了一些起伏.但总体来看,在"和平、中立、不结盟"外交政策基础上奉行积极友善的对华政策一直是柬埔寨所遵循的原则.目前,中柬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但未来仍有几大因素影响着柬埔寨对华政策和中柬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印度对华政策调整的特点和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贵洪 《当代亚太》2004,(10):24-27
冷战末期至今的印度对华政策的三次重大调整是在现实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印度国内政治发展、美国和巴基斯坦等外部因素、对中国崛起的看法和反应将是影响印度未来对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其基本特征仍将具有两面性和反复性,但在积极和理性的方面将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对外政策中的重大问题之一,是如何处理同中国的关系。这个问题自然主要由国家和政府来决定。但同时不可否认,俄罗斯的各种社会政治力量对政府的决策也产生了某些重要影响。为了全面了解俄罗斯的对华政策,本文拟将俄罗斯近年来对华政策的几次调整,以及俄主要党派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对华政策意向作扼要的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冷战后印尼对华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 《当代亚太》2005,(3):39-44
由于受到国家利益需求的变化、对中国价值判断的变化、国内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国际形势与环境的变化、中国自身的变化以及华人因素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冷战后印尼的对华政策经历了复交和解期和友好发展期两个阶段.了解上述因素在不同时期如何发生影响,不仅有助于理解印尼对华政策的形成和实质,而且有助于把握两国关系的长期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4.
周荣 《当代亚太》2001,(12):37-39
布什上任后,调整了对华政策,采取强硬立场,使中美关系遭受挫折.本文分析了布什调整对华政策的背景及中美关系今后的走向.  相似文献   

15.
1998年"五月骚乱"后,苏哈托政权垮台,印尼进入后苏哈托时代.后苏哈托时代的印尼历届政府调整了对华政策,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都表现出友好合作的特征.本文具体研究了印尼历届政府对华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对华政策调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系统分析的方法考察了美国对华决策系统的结构和单元,文章指出美国对华决策系统是一种T字形结构,其单元包括总统、国会、思想库和利益集团,结构决定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走向,而单元之间的互动使美国对华政策出现了起伏.  相似文献   

17.
印度对华政策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干城 《当代亚太》2003,(11):44-54
印度对华政策的起点是对西藏问题的认识 ,其根源是对中国的地位和作用所产生的困惑。 50余年来中印关系的实践表明印度对华政策在双边、地区和全球层面上都有着如何看待中国的问题 ,而如何认识共同利益和分歧的问题也尚未解决 ,因此将中国视为威胁仍然是印度对华政策的一个重大制约因素。争取和平共处的伙伴关系将是一个需要两国共同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布什政府的对华政策尚未完全成型,但它已使中美关系再次陷入危机.此次中美关系所发生的危机具有不同于以往几次危机的特征.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对华采取强硬路线将是美国对华政策的主流.美国对华政策在形成的过程中将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李小军 《东南亚研究》2007,(4):41-45,81
二战后,泰国对华政策经历了冷战时期和冷战后两个阶段.冷战期间,在泰美关系演变和泰国自身安全利益需要的双重因素影响下,泰国对华政策经历了从敌视到合作、从合作到结盟两个阶段.冷战后,在国际政治格局大调整和大变动的背景下,中国在东南亚的战略地位较冷战时期虽有所下降,但泰国在一定程度上仍支持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发挥作用,对华奉行谨慎和务实的"调适性"政策,中泰从战略伙伴发展为经济伙伴.  相似文献   

20.
梁美花 《当代韩国》2016,(3):121-128
本文主要围绕朴槿惠政治经济学与对华政策,分析了中韩合作中的朴槿惠对华政策及中韩安全合作障碍,同时结合王俊生博士与李天国博士的新著——《朴槿惠政治经济学》展开评论。本文认为,该书以较深的理论基础为背景,结合大量的统计数据和客观事实,深入分析了朴槿惠国内外政策的经济学和政治学逻辑,同时围绕我国的具体政策给出了客观评价,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