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人情消费,指的是在自愿情况下,因为人际关系而非自身的直接消费支付给他人的支出,有时也称为随礼。它长期以来深深植根于中国社会中.在农村尤甚。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来就是个重人情,讲究礼尚往来的国家。人情消费是人们人情往来的具体表示,是维系人际关系的重要方式。目前随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人情消费在农村愈演愈烈,已经成为农民的沉重负担。从社会学角度出发,通过实地调查,呈现了当前农村人情消费的现状,深入探讨了人情消费在农村所发挥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快速转型与变迁,当前农村传统的人情礼俗消费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面对农村传统的人情礼俗消费功能日渐趋向庸俗和变味的情况,在借鉴已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农村传统人情礼俗消费的畸变进行了深入反思,并探讨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和理财意识的提高,中国农村人情消费状况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现基于对吉林省长岭县农村人情消费的调查进行取证,结合农村独特的社会特点,以农村的人情往来为切入点,结合消费经济学理论和社会学理论,逐步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5.
从消费内容、消费对象、消费方式、消费水平、消费心理五个方面,研究广西农村人情消费变迁的现实表现,发现当前农村人情消费出现异化现象,人情关系发展过度化,分析其变迁原因并提出促使农村人情消费变迁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李春燕  胡浩 《农业考古》2012,(3):106-110
人情消费在中国农村有着很深厚的社会和文化基础。适当规模的人情消费,对于加深亲友感情,深化亲友关系,表达心意等都很有益处。而过度的人情消费不仅会给农民带来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而且也不利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长此以往将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极大的负面效应。因此,人情消费既是一种文化及传统,又是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由于农村地区长期受到礼尚往来思想和攀比风气的影响,使农民人情礼俗的消费支出不断增加,这种现象正在吞噬着农民的财富,给农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严重阻碍了我国农村社会的健康发展。本文以具有普遍代表性的黑龙江省佳木斯市郊区农村为调研对象,根据实际考察和深入研究,对当前我国农村人情礼俗消费问题的现状、影响及相应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8.
当代农村人情消费现状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众所周知,中国历来是一个重人情、讲究礼数的国家。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通过人情往来人们实现了自身的某种需求。但是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随之而来的人情风却愈演愈烈。人情消费出现了形式多样化、消费频率不断加快、消费支出比重过大以及消费方式呈现货币化趋向的现状。这不仅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污染了农村社会风气,而且影响农民的正常生产活动。为了加强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沿袭良好的传统文化习俗,这就要求政府加强对农村人情消费的引导,媒体倡导农民合理消费,农民加强自身的规划与管理,只有通过政府、媒体、农民自身等多种途径进行倡导,农民人情消费才能回归理性。  相似文献   

9.
正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对全国31个省份273个村庄3829家农户家庭进行调查和研究发现,农村人情消费支出近年来剧增。春节期间,平均每户的人情支出超过5000元。有外出农民工叫苦:春节不敢回家,人情往来太重。农村人情消费压力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一是送礼名目繁多,二是送礼由实物转向现金,三是礼金数额逐年看涨。据村民反映,人情消费越来越沉重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为了炫耀“财富”.更为了外表美.很多农村的大姑娘、小媳妇,还有农村的老太太.都把黄金消费当成了他们日常消费的一部分。于是。在农村那些收费低廉的金饰加工店,也因此多了不少生意。其实,这些没有获得有关部门批准的加工店.往往是“堤内损失堤外补”,在用低廉价格吸引农村人购买、加工金饰的同时.却采用种种隐蔽手段蒙骗顾客,偷取黄金。农村“金匠”眼皮底下的偷金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1.
如今,相对于城市的节俭风盛行,农村人情开支的名目却越来越多,人情链条越拉越长,礼金越出越重,人情消费像一座无形的大山压得农民喘不过气来。到底是什么导致农村人情支出越来越高,人情歪风越刮越猛?究其原因,人人都是"人情消费"的推手,也是"人情礼灾"的受害者。被这股变味的风气裹挟着的农村,亟待修正价值导向,让人情往来早日回归淳朴的本义。  相似文献   

12.
农村消费方式转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现行的消费方式成为阻碍我国农民发展的障碍,我国农村现行消费方式存在许多问题,不合理的消费过多,因此要建立理性健康的消费方式。理性健康的消费方式是基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消费方式,政府和社会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实现我国农村消费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赵吉林 《农家顾问》2014,(10):24-24
<正>近日,笔者对农村10个家庭的人情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一年来,人情消费在5000元至1万元之间的有2户,占20%;1万元至2万元的有6户,占60%;2万元以上的有2户,占20%。人逢喜事,邀亲朋好友欢聚一堂,本无可厚非,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情消费"也水涨船高,甚至还有一些人往往借"喜"敛财,使喜事变了味,这种陋习正是"四风"问题中奢靡之风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国家扶持政策的力度加大,农村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基本的生活需求已不成问题。消费价值观念也逐渐发生转变,人情消费占据很大比重。在中央大力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大背景下,本文通过描述当前农村人情消费现状,并分析影响农村人情消费现状的主要原因,并对提升群众素质,移歪风、易陋俗,建设文明和谐新农村提出适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个部分。按照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只有消费才是社会再生产循环的基本归宿和新的起点.是真正的最终需求。从目前我国经济形势看。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启动消费需求.而消费需求的增长从某种惠叉上说又取决于农村市场的开拓。从农村实际出发,积极开拓农村市场,深入挖掘农村市场潜力,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捉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也有利于增强城市工商企业活力。促进其迅速发展。同时,开拓农村市场也是实现扩大内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农村居民的消费情况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及发展状况,而农村居民的人情消费一直以来都占农民家庭消费支出的最大比重,文章以吉林省长岭县、梅河口市和抚松县周边村落进行的问卷调查为基础,对吉林省农村居民的人情消费进行分析并深入研究风俗习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人情消费的影响,再根据问卷数据和访谈结果着重研究吉林省农村居民人情消费的利弊得失,据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艳敏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23(5):160-161,176
主要通过对X村个案进行研究,探讨了农民在关系影响下进行人情消费的原因、策略以及人情往来与关系的关联等。结果发现,农民在面对不同类别的关系包括家族血缘关系、邻里地缘关系以及官僚组织关系时进行人消费来的原因策略各不相同,不同类别的关系与人情消费的关联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辽宁东村人情往来的实地调查,论述了当前农村人情功利化的现状,分析了人情功利化背景下农民的人情往来策略与技术,探讨了农村人情功利化之村庄社会基础,并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角度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文章认为,治理人情功利化以及形成积极健康的农村人情文化需要: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倡导一种健康文明、新型现代的人情风俗观念;理性看待红白喜事、人情往来,提倡“大事小办小事不办、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节俭之风;大力整治不正之风,发扬乡村干部、社区精英的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19.
谈谈发展农村休闲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物质的、精神的)密切相关的领域.特别是以旅游业、娱乐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为龙头形成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休闲产业不仅包括相关物质产品的生产。而且也为人的文化、精神生活追求提供软硬服务。农村休困产业则是依靠农村自身各种资源条件(如自然环境、文化遗产、天然产品、人力资源)建立满足城镇居民休闲消费要求所需场所的休闲产业(如农家乐、某某山庄)。在西方发达闲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产业格局的变化,在休闲业就业的人数占整个就业人数的比重相当大。不仅解决了失业和就业问题,而且促进和改普服务质量,增强了人的体闲欲望,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农村体闲产业则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民家庭与工作相结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难题.增加农民稳定收入。传播农村特色文化,带动农村其他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整体水平提高的好途径。  相似文献   

20.
持续推进移风易俗,改善农村消费结构,是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手段。当前,我国农村移风易俗已取得较大成效,但各种不良风气依然残存,影响了农村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基层管理、个体转变等方式,减少不良消费的挤出效应并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应通过完善移风易俗量化指标规范农村居民消费、刚柔并济引导居民消费观念转变、建立成熟新礼俗助力农村消费环境转变等手段优化农村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