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布铀矿床桃山矿田铀矿石原地爆破筑堆浸出工业试验与工业试生产的采场浸出率及浸出周期相差较大,经过分析比对,认为爆破方法及布液方式是影响浸出率及浸出周期的主要因素。提出采用分层深孔挤压爆破筑堆方式来减少筑堆矿石的大块率,采用有效的布液方式来增加溶浸剂与矿石接触的全面性,以及引进细菌浸出等手段来提高浸出率、缩短生产周期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缓倾斜铀矿体原地爆破浸出探索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缓倾斜铀矿床原地爆破浸出开采中的爆破筑堆和均匀性浸出问题, 采用上向扇形深孔分段微差挤压爆破落矿筑堆技术、分段水平钻孔布液和泡浸浸出工艺以及巷道集液方法, 在某矿床进行了原地爆破浸出采铀工业性试验。试验研究取得了初步成功。对缓倾斜低品位铀矿床的开发利用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广悦  谭臻  王小波 《中国矿业》2003,12(11):46-49
根据原地爆破浸出工艺特点和硬岩浸出的扩散传质机制,对影响浸出效果的矿石块度、裂隙发育程度(矿石孔隙度)、矿堆孔隙度和矿堆渗透性能等爆破筑堆质量特征作了分析和讨论,确定了筑堆质量要求,并据此提出了质量控制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浅析原地破碎浸出采矿的爆破筑堆与矿堆的技术要求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李羽 《铀矿冶》1997,16(3):151-155
本文围绕原地破碎浸出采矿的工艺特点,针对主要工序之一的爆破筑堆,结合浸出工艺的物理-化学原理,从方案选择、筑堆效果及对矿堆的技术要求等方面,根据国内的首次实践和有关理论,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论述,并提出了挤压爆破的筑堆效应和在理论及实践上需完善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李广悦  谭臻  王小波  杨仕教 《矿冶》2003,12(3):9-12
根据原地爆破浸出工艺特点和硬岩浸出的扩散传质机制,对影响浸出效果的矿石块度、裂隙发育程度(矿石孔隙度)、矿堆孔隙度和矿堆渗透性能等爆破筑堆质量特征作了分析和讨论,据此确定了筑堆质量要求,并提出了质量控制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有爆破块度预测模型存在的不足,应用神经网络理论,对原地爆破浸出爆破筑堆块度的预测进行了研究。根据原地爆破浸出工艺爆破筑堆的技术特点,构建了3层前馈型神经网络结构。基于国内外原地爆破浸出爆破筑堆工程实例,采用BP算法对网络进行了训练,建立了原地爆破浸出工艺爆破筑堆块度分布与其影响因素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采用测试样本对模型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用于原地爆破浸出爆破筑堆块度的预测是可行的,模型精度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原地爆破浸出工艺的布液方法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小波  李广悦  谭臻  谢国森 《铀矿冶》2003,22(3):113-116
布液浸出技术是原地爆破浸出工艺的关键技术之一。布液方法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溶液分配的均匀性,从而影响浸出效果。从矿堆浸润率与矿体(矿堆)产状的关系人手,结合原地爆破浸出实践,对原地爆破浸出工艺的布液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井下采空区筑堆浸出试验研究的主要成果,该研究是为了解决某铀矿原采用的留矿淋浸法所存在的矿石块度难以控制、浸出效果差的问题而开展的有针对性的试验研究。根据某铀矿井下高柱浸出条件试验成果,确定采空区筑堆浸出试验矿样粒度为-18mm。采空区筑堆方式采用多点分次进料自然筑堆方式,确保筑堆粒度均匀,矿堆面平整。布液采用矿堆上部微灌喷淋+上盘布液孔局部滴淋的综合方式,减少了矿堆淋浸死角。试验采场矿堆高度18m,筑堆品位0.027 6%,经过184d的布液淋浸,液计浸出率达到95.00%,渣计浸出率达到88.77%,取得了较好的浸出效果。该技术可应用于该铀矿床实现井下采场堆浸,并可推广应用于其他赣南花岗岩型低品位铀矿床的矿床开发生产中。  相似文献   

9.
通过采用原地爆破浸出技术回收利用铀边角残矿实践,7探索在特定的残矿赋存条件下,以较小的工程投入进行原地爆破浸出合理回收利用铀残矿资源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使原地爆破浸出工艺技术在残矿回收利用方面得到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0.
谢国森 《铀矿开采》2001,25(3):79-81
残矿回收技术是一种特殊条件下的原地爆破浸出开采技术,对于大量的以各种形式存在的残矿资源,利用该技术可在保证经济效益及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回收50-60%的铀矿残矿资源。  相似文献   

11.
巷道底臌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姜耀东  陆士良 《煤炭学报》1994,19(4):343-351
底臌一直是煤矿软岩巷道支护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但迄今为止人们对巷道底臌的机理尚无统一的认识。只有正确认识了底臌的机理才能建立反映实际的力学模型进行有效的数值计算。在大量现场研究、实验室模型试验和数值计算的基础上,全面讨论了煤矿巷道的底臌特征及其机理,分析了影响底臌的主要因素,为在不同的矿山地质条件下采取有效的防治巷道底臌的措施和进行正确的力学数值计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李清望 《中国矿业》1998,7(1):53-55
本文研究了载体的磁处理对充填体脱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磁处理后,细粒级砂体的渗透速度明显提高。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对水体磁处理的脱水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张闿 《矿冶工程》1992,12(4):40-43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不同捕收剂混合使用时,影响组合效果优化的主要因素,如矿浆的酸碱度、药荆用量、药剂添加顺序及混合比等。试验证明,不同混用组合只有在各自优化条件下得出的结果,才有较好的可比性,才能作为组合择优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复合氧化物标准生成焓的估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一个新的复合氧化物标准生成焓的估算式:根据152个已知二元复合氧化物标准生成过文献值,优化得出32个常见简单氧化物的特征参数A和A'值,可用于未知二元复合氧化物标准生成焓的估算,并可据此参数推测三元复合氧化物的标准生成焓数据,估算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5.
浮选剂找药分子设计理论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制新型高效浮选剂是发展浮选技术的关键。国内外许多学者曾研究浮选药剂理论,并企图用于讨论机理及指导找药研究。本文简要评述了这些工作,通过例示介绍了浮选剂找药分子设计理论近年来在新药剂开发工作中取得的成效,系统地介绍了作者关于浮选剂找药分子设计理论及应用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6.
生物浸出磁黄铁矿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磁黄铁矿矿物组成复杂,且极易氧化;浮选困难,但易于生物浸出。本文从浸出机理、动力学和强化措施等方面阐述了生物浸出磁黄铁矿的研究现状。指出了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煤柱屈服区宽度计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吴立新  王金庄 《煤炭学报》1995,20(6):625-631
应用库仑准则导出了煤柱屈服区宽度的计算公式,着重分析了煤柱高度、煤柱极限强度等5个因素对煤柱屈服区宽度的影响规律。认为煤柱的极限应力与采深无关,主要取决于煤体自身的极限强度。明确了煤层与顶底板接触面的粘聚应力σc和摩擦角φ的含义与取值规则,可直接供煤矿生产设计应用。  相似文献   

18.
铀矿开采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超  杨建明 《矿冶》2005,14(1):20-23,48
铀资源是我国的能源和战略物资,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铀矿开采项目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巨大的投资风险,为了减少投资风险和决策失误,必须对铀矿开采项目进行经济性评价。本文分析了铀矿开采项目的传统经济评价方法和实物期权法,传统经济评价方法介绍了净现值法、蒙特卡洛法、决策树法等,实物期权法有B-S定价模型和二叉树定价模型。通过对比研究指出,实物期权法在评价铀矿开采项目时的合理性———考虑了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投资机会柔性管理的期权价值,突破了传统经济评价方法的内在局限。  相似文献   

19.
高钛铁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光明  雷霆  方树铭  李红梅 《矿冶》2011,20(2):63-67
高钛铁具有熔点低、使晶粒细化等特殊的性质而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简述了高钛铁的主要用途并着重介绍了制备高钛铁的主要方法及工艺,包括重熔法、金属热还原法及电解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以钛矿为原料制备优质高钛铁是高钛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金精矿的焙烧矿物学及残渣中金难浸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焙烧过程中黄金洞难浸金矿发生的矿物学变化,并推测浸金残渣中金残留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