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总结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患者的中西医护理方法。方法 2007年6月~2010年12月,本科室对50例三踝骨折患者采用外固定器治疗,术后给予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50例患者共319针孔,其中愈合优212针孔,良83针孔,差24针孔,优良率为92.5%。结论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患者术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措施,可减少针孔感染的发生率,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对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术后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外固定器治疗三踩骨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实施中医饮食调护、中药离子导人治疗及专人协助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发生针孔感染、骨折愈合情况等。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针孔感染症状轻,两组比较,均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4.9±12.1)d,对照组为(50.7±15.6)d,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可减少外固定器治疗三踝骨折术后患者发生针孔感染,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3.
陈义珊  李丽霞  刁连娣 《全科护理》2012,10(17):1560-1561
[目的]探讨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三踝骨折围术期的中医护理经验及效果。[方法]对54例应用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的三踝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术中、术后对病人实施中医护理,总结其护理疗效。[结果]54例病人疗效的总优良率为96.30%,无感染、无畸形和骨折不愈合。[结论]对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三踝骨折病人围术期实施中医护理,可促进早期消肿、缓解疼痛、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4.
范艳芳  陈作桓 《全科护理》2013,11(11):977-978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严重骨折的中西医护理疗效。[方法]对63例胫腓骨严重骨折病人急诊予外固定术治疗后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通过针孔疗效、针道感染及骨折愈合与关节功能综合评估恢复情况。[结果]经5个月~14个月中西医综合护理后针孔有效率为94.9%,骨折愈合率为93.7%,术后1年内拆除外固定架,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胫腓骨严重骨折病人应用骨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能有效防止并发症,是促进骨折早期愈合以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三踝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60例三踝骨折采用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愈合时间、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情况高于对照组。结论:在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三踝骨折患者中采用中医护理干预能够较好地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外固定器结合闭式灌洗治疗下肢长骨骨折术后感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外固定器结合闭式灌洗治疗下肢长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组合式外固定器结合病灶清除术及术后持续闭式灌洗治疗下肢长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32例。结果 经1.5~3年随访,31例感染未再复发,26例在半年内骨折愈合,无1例出现骨折短缩、成角等畸形愈合和严重关节僵硬并发症。结论 外固定器结合闭式灌洗是治疗下肢长骨骨折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外固定器治疗骨盆骨折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措施。方法总结14例行骨外固定器治疗骨盆骨折的术前和术后护理经验。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8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骨愈合平均时间为3.2个月。无1例出现针道感染及护理并发症。结论骨外固定器治疗骨盆骨折临床效果良好,术前做好准备和心理护理;术后做好针道感染、尿道感染和早期康复锻炼是提高治疗成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可吸收螺钉(PDLLA)治疗三踝骨折,探讨其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32例三踝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全部病例均获随访,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0周,所有病例均愈合且无移位,术后优良率达93.8%,无毒性及过敏反应。结论可吸收螺钉是治疗三踝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物,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赵静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1):2699-2700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3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外固定架治疗,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并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及心理指导、健康指导。结果:本组30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6个月,无发生针孔感染、松动、骨筋膜综合征、骨折延迟愈合和关节功能障碍等并发症,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医护人员采取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伤残率,是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5月至2006年6月42例三踝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个月,优良率88%。术后未发生感染、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结论 踝关节的解剖复位可获得最佳临床结果。  相似文献   

11.
组合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 肱骨干骨折患者101例,采用闭合或有限切口暴露骨端,复位组合式外固定器固定。结果 随诊1~5年,101例忠者骨折均愈合,肩肘关节功能正常,无针孔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组合式外固定器治疗肱骨干骨折,具有骨折稳定性强、可随时调整加压、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是治疗肱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对三踝骨折内固定术后愈合的影响。方法将60例三踝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护理。结果实验组平均愈合时间(40.1±12.1)d,对照组为(55.7±14.6)d,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踝关节功能活动,实验组优良率90.3%,对照组优良率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改善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单边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病人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胫腓骨是长管状骨中最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约占全身骨折的13.7%,可采用石膏,夹板、跟骨牵引、切开复位内固定、外固定等方法治疗。对于严重软组织操作或伤口污染严重的开放性骨折和已感染的骨折,石膏、夹板又无法应用时,选用单边外固定器治疗。在使用单边外固定器治疗过程中,严密的病情观察、认真的术后护理、适时的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的及时到位,是防止并发症出现,确保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的关键。现将其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抗滑钢板固定后踝骨折块和空心钉固定后踝骨折块治疗伴后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伴后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空心钉固定后踝骨折块治疗,观察组采用抗滑钢板固定后踝骨折块治疗。对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AOFAS评分、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AOFAS评分、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滑钢板固定后踝骨折块治疗伴后踝骨折的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空心钉固定后踝骨折块,其可显著改善患者足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年幼儿童股骨干骨折牵引治疗与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在年幼儿童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1月96例幼儿股骨干骨折(断端均出现移位,因为单纯骨折无移位可行石膏固定或支具治疗)的资料,男性65例,女性31例,年龄1.5~14.0岁,平均7.6岁。随访时间3~44个月(平均19个月),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合并症。结果本组病人骨折全部愈合,所有病例术后2~3周均出现骨痂,4—5周后骨痂生长良好。术后4~10周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无延迟或不愈合、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固定术是治疗儿童长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不稳定性骨折和多发伤病人尤为适用,值得椎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骨筋膜间室综合征(osteofascia compartment syndrome,简称OCS)并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治疗的新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2006年5月创外科治疗的34例OCS并闭合性胫腓骨骨折患者,采用早期小腿深筋膜广泛切开减压的同时行单臂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的方法 .结果 34例均达解剖复位,术后随访8~17个月余,平均13.2个月余.除1例骨折延迟愈合、3例针孔感染外,去除外固定器后肢体功能恢复均较满意,无再骨折发生,无小腿肌肉坏死或挛缩,无肾功能衰竭发生.结论 对于OCS合并胫腓骨闭合性骨折的患者应视为潜在性开放性骨折处理,采取早期切开筋膜减压并一期行骨折复位单臂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固定胫腓骨骨折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我科白2002年8月-2006年8月应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1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8例骨折中16例达到解剖复位,且在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中未发生移位,骨折全部愈合。出院随访对治疗护理的满意率96%。结论:得当的护理措施会避免发生外固定架滑脱、针孔感染、骨折移位、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中细致的观察、正确的处理、科学的功能锻炼、情志护理、及时的指导是十分重要的,对骨折愈合也起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丽平  穆小琴  王爱萍 《护理研究》2005,19(15):1347-1347
胫腓骨是长管状骨中最容易发生骨折的部位,约占全身骨折的13.7%[1],可采用石膏,夹板、跟骨牵引、切开复位内固定、外固定等方法治疗.对于严重软组织操作或伤口污染严重的开放性骨折和已感染的骨折,石膏、夹板又无法应用时,选用单边外固定器治疗.在使用单边外固定器治疗过程中,严密的病情观察、认真的术后护理、适时的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的及时到位,是防止并发症出现,确保骨折愈合和功能恢复的关键.现将其护理介绍如下. ……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介绍 3 例利用个体化定制的 3D 打印外固定器治疗胫骨骨折患者的护理,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临床护理指导和经验依据。 护理要点: ① 与患者充分沟通,明确外固定器的优缺点,消除其恐惧和担忧,更好地配合治疗; ② 针对外固定器的特点,加强疼痛管理,预防针道感染和固定针松动等并发症的发生; ③ 在骨折治疗的不同时期,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发挥外固定器控制应力环境的优势; ④ 做好出院指导及出院随访工作。 3 例患者平均住院 12d ,外固定器使用时间平均为 22.7 周,所有患者均未发生针道感染及固定针松动等并发症,骨折愈合良好。 胫骨骨折; 外固定器; 计算机辅助设计; 护理  相似文献   

20.
对43例应用三维外固定支架结合皮神经岛状皮瓣治疗严重胫腓骨骨折的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护理和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均临床愈合。其中3例轻度畸形愈合,5例骨折不愈合患者经二次植骨后全部愈合。4例创缘部分感染,7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换药全部愈合。13例患者针孔感染,经换药和抗生素治疗后全部愈合。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皮瓣血循环,及时发现处理血管危象保证皮瓣成活,做好外固定针孔护理及时指导功能锻炼是加快功能恢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