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这一类建筑,多数采用底层框架上部砖混结构的形式。建筑自身上部重下部轻,而且框架与砖混交接处,侧移刚度突变,地震作用下底部发生过大侧向变形,破坏严重。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底层框架砖房规定建筑总高度不宜超过19m和六层,并且底部框架应对称布置一定数量纵横两个方向抗震墙,及上下层间侧  相似文献   

2.
一、我国目前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大量试验证明,填充墙框架中的砖墙,虽然作为非承重构件,但实际上砖填充墙有一定的刚度和强度,在水平荷载作用之下,它能够分担一部分水平荷载,这对增加结构侧向刚度,减少层间相对位移和顶点位移都起了一定的作用。不考虑填充墙对框架结构抗侧刚度的加强,就使得框架设计不经济。如果不考虑砖墙抗侧刚度的影响,在砖墙布置不合理时,结构在地震荷载作用之下,易产生较大的扭转,导致结构发生扭转破坏。  相似文献   

3.
石建光  叶志明 《工业建筑》2008,38(1):106-109
通过对偏心支撑钢筋混凝土框架试验结果的分析以及性能设计和抗震设计位移控制的比较,对其抗震设计中的变形和性能进行研究。为满足性能设计和三水准抗震设计要求,偏心支撑框架结构的侧移限值应比纯框架结构更严格,而且使得支撑的受压屈曲控制在第一水准位移后,将有利于抗震性能的改善。由于偏心钢支撑的作用,偏心支撑框架结构中柱的剪力明显减小,侧向刚度增大,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框架结构在地震中柱的剪切破坏和过大的侧移。偏心支撑框架结构的地震反应如最大侧移、最大速度、最大加速度明显降低,结果表明,K型支撑是理想的抗震布置方式。  相似文献   

4.
钢框架内填RC墙结构是一种新型组合结构体系,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尚未规定其变形限值。为提出钢框架内填RC墙结构在不同地震水准下合理的层间侧移限值,本文对已有的钢框架内填RC墙结构的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基于概率方法分析了钢框架内填RC墙结构在开裂、显著屈服、峰值荷载、破坏时的最大层间侧移比。同时,还采用累积层间塑性侧移比、累积延性比、累积能量耗散系数对钢框架内填RC墙结构破坏时的性能点进行了定量描述。分析结果表明:钢框架内填RC墙结构首次开裂时的平均层间侧移比为1/1368;取单侧置信区间下限确定的钢框架内填RC墙结构显著屈服及峰值时刻的最大层间侧移比分别为1/253及1/97。钢框架内填RC墙结构在破坏时以单侧置信区间下限确定的最大层间侧移比及最大层间位移延性比分别为1/64及3.50;所对应的累积层间塑性侧移比、累积层间位移延性比、以及累积层间能量耗散系数分别为0.12、26.45、及12.13。  相似文献   

5.
基于性能/位移的抗震设计,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抗震分析,并根据钢筋混凝土框架及抗震墙模型的试验数据,确定各变形阶段框架及抗震墙的割线刚度,分析了多高层建筑结构侧移的成分,以及引起震害的侧移。将不同变形阶段框架及抗震墙的割线刚度、目标位移的控制值与引起震害的侧移值相联系,对钢筋混凝土多高层建筑结构进行分析。预估结构遭遇本地区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及罕遇地震时的弹塑性变形和弹塑性内力的重分布,以便了解和把握地震时结构的行为。为基于性能/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提供了新的分析途径。  相似文献   

6.
上海某变电站深基坑工程位于滨江软土地区,为了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基坑开挖施工期间进行了全面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坑外承压水水位、围护结构侧移、围护结构外侧土体侧移、围护结构顶部竖向位移、立柱回弹以及支撑轴力。监测数据表明:采用早强混凝土可能会引起较大的围护结构侧向位移;围护结构的侧向位移随开挖深度增大而增大,最大侧移深度随开挖深度增大而下移,均处于开挖面的附近;围护结构外侧土体的侧向变形发展规律与围护结构基本一致,且外侧土体的侧移均小于其对应围护结构的侧移;而底板的整体浇筑和地下结构施工对基坑变形有很好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上海某变电站深基坑工程位于滨江软土地区,为了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开展,基坑开挖施工期间进行了全面监测。监测内容包括坑外承压水水位、围护结构侧移、围护结构外侧土体侧移、围护结构顶部竖向位移、立柱回弹以及支撑轴力。监测数据表明:采用早强混凝土可能会引起较大的围护结构侧向位移;围护结构的侧向位移随开挖深度增大而增大,最大侧移深度随开挖深度增大而下移,均处于开挖面的附近;围护结构外侧土体的侧向变形发展规律与围护结构基本一致,且外侧土体的侧移均小于其对应围护结构的侧移;而底板的整体浇筑和地下结构施工对基坑变形有很好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化工厂房中,由于工艺流程的要求及某些化学介质的腐蚀作用,往往将厂房主体设计成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以承受较大的荷载,提高主体结构的耐蚀性,提供合理的设备布置和适宜的操作空间,以满足化学工业装置的需要。钢筋混凝土框架是杆件体系,侧向刚度较小,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水平位移大,且变形曲线主要体现为剪切变形,主要是梁柱杆件弯曲产生的侧移。  相似文献   

9.
根据钢筋混凝土框架及抗震墙的模型试验数据 ,确定了各种变形阶段框架及抗震墙的割线刚度 ;并分析了多高层建筑结构侧移的成分 ,以及引起震害的侧移 ,将不同变形阶段框架及抗震墙的割线刚度、目标位移的控制值与引起震害的侧移值相联系 ,按割线刚度、采用矩阵位移法对高层框架 -抗震墙结构进行分析。从而得到遭遇本地区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及罕遇地震时 ,结构的弹塑性变形 ,框架、抗震墙及连梁的刚度退化程度 ,以及水平地震作用在框架和抗震墙之间分配规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关于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若干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当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若干原则性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不适宜采用概率可靠度方法而更适合采用多安全系数设计方法;应以设防烈度地震即中震的地震动参数进行结构承载力设计,依R-μ-T规律改进设计中的地震作用-延性等级组合;当结构的计算基底剪力不满足规定的最小基底剪力时,可以加大地震作用力,而不应该调整结构的刚度来加大地震反应;比较了巨型框架与普通框架结构的侧向刚度,说明巨型框架的侧向刚度远较普通框架差,不具备承担一定比例地震作用剪力的必要刚度,而应令核心筒承担全部的地震剪力;我国现行规范对结构的层间位移角限值过于严格,分析其主要原因并建议大幅度放宽。  相似文献   

11.
张军  朱冬平  周臻 《建筑技术》2020,51(4):457-460
分析研究预应力混凝土自复位墙结构的抗震设计,提出自复位墙抗震设计的4个关键设计步骤,包括墙体设计弯矩需求计算、预应力筋及阻尼器面积设计、预应力筋校核及墙体剪力校核。以1栋6层框架预应力混凝土自复位墙为算例,开展框架–自复位墙结构的拟静力分析,结果表明框架–自复位墙结构在1%的侧移角时体系残余侧移角仅为0.2%;而顶部侧移角达到2%时残余侧移角不到0.5%。  相似文献   

12.
《钢结构》2016,(8)
为了研究高强钢组合V型偏心支撑钢框架的抗震性能,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设计2个10层V型偏心支撑钢框架算例,采用Pushover方法和动力弹塑性方法进行分析。对比分析高强钢组合V型偏心支撑钢框架和普通V型偏心支撑钢框架的破坏特征、承载能力、基底剪力、顶点侧移角、抗侧刚度、延性以及罕遇地震下层间位移角。结果表明: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中,高强钢组合V型偏心支撑钢框架与普通钢组合V型偏心支撑钢框架具有相近的破坏模式和顶点侧移角,但抗侧刚度和延性略低;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两者具有相似的层间位移分布模式,高强钢组合V型偏心支撑钢框架层间位移角略大,但都能满足相关规范限值的要求,抗震性能相当。高强钢组合V型偏心支撑钢框架能节省钢材约10%,更符合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规范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板柱—抗震墙、框架—核心筒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的规定,是依据以往的试验研究和实际工程的统计,其他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则是根据这两种的结果进行一定程度的加严或放松,且至今规范仍未有关于短肢剪力墙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的规定。通过结构之前的共通性,找到填充墙是影响其限值取值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填充墙作为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承担部分水平地震作用,提高结构抗侧移刚度,限制主体结构构件的变形。在设计时,往往通过周期折减系数考虑其对结构的作用,但是,这样计算的结构侧移与实际情况计算的侧移不符合,通过对以有的试验结果和理论推导,建议设计时采用刚度增大的计算方法来计算弹性水平位移角,并提出异形柱框架结构和短肢剪力墙结构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的取值可根据肢厚比在1/550和1/800之间进行线性差值。  相似文献   

14.
框架-摇摆墙为新型受控摇摆体系,可通过墙体有限转动控制结构的侧向变形模式,并使其结构损伤依照预期既定的模式发生与发展,防止局部屈服破坏机制的发生.本文以一个按现行规范设计的10层混凝土框架为例,在其纵向布置4面摇摆墙体,并对其与框架及相同尺寸的框架-剪力墙体系进行静力弹塑性及动力时程分析,以此考察此体系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框架-摇摆墙较其他两体系可承受较高的地震作用,其主体框架剪力分配与框架体系基本一致,墙体剪力按楼层均匀分配且较小,设计时应予以考虑;在框架体系附加摇摆墙后,其一阶周期变化较小,且由于摇摆墙体的有限转动,主体框架侧向变形受到有效控制,层间变形基本一致,损伤更均匀;框架-摇摆墙体系损伤主要由框架梁承担,耗能分配较为均匀,可改善框架及框架-剪力墙体系局部能量集中现象,易于实现“强柱弱梁”及整体破坏机制,抗震性能更优良.  相似文献   

15.
体外预应力自复位框架结构(EPSCF)是一种新型结构控制抗震结构,主要结构控制技术包括铰接节点构造、提供结构抗侧刚度的体外预应力措施以及采用阻尼器的位移控制措施。在已有二维EPSCF结构基础上提出三维EPSCF结构,并进行1/3比尺三维EPSCF模型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其抗震性能,试验内容包括模型设计与制作、测点布置以及结构地震响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罕遇地震作用下,经过设计的EPSCF结构的加速度地震响应仅为常规设计框架的1/3~1/2,而位移地震响应能满足预设要求,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约为1/60、接近于常规设计框架,试验结果表明EPSCF结构具有更小的加速度响应,位移响应能得到有效控制。在地震作用下,EPSCF主体结构无损伤、残余变形很小、仅阻尼器屈服,表现出良好的免损伤、易更换的韧性结构特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分析90多片砌块墙体在往复水平荷载作用下,墙体侧向变形能力的试验数据,得出墙体初裂及墙体侧向承载力达到极限状态时的层间剪变角值,将此作为结构的抗力。对四幢按“八度区小砌块建筑设计方法”设计的建筑进行地震动态分析后,将所获得的层剪变角反应作为地震作用效应。对小砌块建筑进行了抗震可靠度分析。计算了小砌块房屋在众值烈度地震作用下,墙体进入初裂破坏状态的失效概率,由此验证该设计方法的合理性。文中还给出了在大震情况下,墙体达到其极限承戴力,以及墙体强度下降到极限承载力的95%时这四幢建筑物的失效概率。本文提出的结构抗震可靠度分析方法,亦可用于分析其他类型建筑物的抗震可靠度。  相似文献   

17.
砌体结构中墙体的等效侧向刚度的正确计算,不仅能使水平地震剪力在楼层的各道墙及同一道墙中的各墙段之间正确分配,还能解决底部框架—抗震墙结构中上、下层侧向刚度比的计算问题及底层地震效应的调整问题,这对保证结构的抗震安全性是尤为重要的。文中首先归纳了现有各种墙体侧向刚度计算方法,然后介绍了墙体侧向刚度在相关设计规范中的具体体现和应用,为设计人员对墙体侧向刚度的准确计算和合理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框架-嵌入式墙体结构抗震性能,根据原型结构特性与相似理论,设计并制作了相似比为1:3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嵌入式墙体结构试验模型,并进行了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探究此类结构在不同强度、不同种类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加速度反应和位移反应等。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初始阶段,框架结构的变形使得墙板与主体框架连接更为紧密,嵌入式墙体的存在使得整体结构刚度增加,随着框架主体结构的损伤,刚度逐渐减小; 加载结束后,结构一层梁端及柱脚处裂缝较为密集,嵌入式墙板四角及插墙凹槽处混凝土出现不同程度的破坏,框架柱插墙凹槽处混凝土损坏较为严重,但墙柱之间仍保持可靠的连接,结构仍保持较好的整体性; 结构各层弹性、弹塑性层间位移角在规范限值以内,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振动台试验过程中各块墙板间相对振动反应较为明显,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应对墙角采取构造措施加固,在墙板顶端增设压梁,并在墙板与框架柱凹槽之间增设缓冲带。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求柱子的有效长度和刚度的简单近似公式,可用于稳定性分析和框架的侧移计算,包括填充墙效应。本文还确定了现行的设计图表和建议公式的应用范围。超出此范围时,推荐采用Grinter的替代框架和一个简单而准确的公式来计算其位移。在侧向偏心荷载的作用下,用层间刚度法来求稳定性。本文还为撑系框架和侧移框架给出了柱子的有效长度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带穿层柱框架结构的受力机理,将穿层柱高度范围的剩余框架视为子结构,采用广义反弯点法(D值法)确定结构的侧向刚度.考虑穿层柱占比、穿层柱高度对结构侧向刚度比、自振周期、构件内力以及层间位移角的影响,给出了实用的评估方法.通过考虑同层框架柱相互作用的影响,合理确定有侧移框架穿层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分别采用静力弹塑性分析与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对带穿层柱框架结构进行罕遇地震作用分析.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穿层柱数量与穿层柱高度增大,结构的侧向刚度比减小,基本自振周期延长,最大层间位移角增大,柱剪力分配显著变化;穿层柱顶楼层框架梁轴力存在突变,该层楼盖在协调结构变形与内力分配方面具有较大作用,在设计时需要适当加强;在确定有侧移框架穿层柱的计算长度时,可考虑同层框架柱相互作用的影响,对穿层柱的计算长度系数进行修正;穿层柱的弹性刚度较小,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进入塑性较晚,故此其分担的剪力显著增大;随着穿层柱数量减少、穿层柱高度增大,塑性阶段剪力分担率增幅加大.提出的基于穿层柱数量与穿越层数的地震力放大拟合计算式,可用于穿层柱塑性阶段剪力占比放大倍数估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