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界画因其能工整细致、客观严谨地展现建筑风貌成为中国传统绘画中与城市建设有较深渊源的特别门类。界画始于魏晋时期,隋唐时期达到较高水平,两宋时期盛及巅峰,元明清时期逐渐衰落,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在界画由兴盛到衰落的过程中有迹可循。本文以挖掘中国古代城市意象与风景营建手法为核心,在整理和分析文献典籍中界画、诗词等基础上,通过图示符号读取并归纳城市意象元素,得出中国古代城市风景营建的方法体系,即"因天材,就地利"的理念,"本人情,状风物"的原则,以及"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的手法。旨在借鉴古人践行的风景营建智慧,为当下城市风景营建提供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嘉陵江是长江水系中第二大支流,空间上连接南北 丝绸之路,是巴蜀地区重要的文化廊道。在典型山地曲流环境 中,其沿线古城蕴含了丰富的山水营建智慧。从自然环境、文 化环境、行政建制三方面梳理了嘉陵江沿线古城的形成基础, 并以上、中、下游8个古城为例,通过历史文献系统梳理及结合 GIS平台的历史地图空间转译,提炼其“山-水-城”景观特征。 具体为“宏观格局把控”方面“巴蜀要冲,控扼形胜”的城市 选址、“襟江带河,群山四望”的山水格局、“江山聚结,生 气聚集”的风水脉络;“中微观空间结构塑造”方面“迎山接 水,不拘一格”的城市空间结构、“依形江山,因地制宜”的 城市功能营建;以及“沿江山集群,南北人文关联”的“跨尺 度风景审美经营”等在地特征,以期为巴蜀文化遗产保护与传 承、西南山地宜居城乡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山-水-城”理念的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发展模式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当前城市地区快速蔓延,文化遗产遭受冲击,历史特色逐渐丧失。本文回归中国传统城市营造理念,提炼出"山-水-城"融为一体的格局特色,并从文化、功能、审美三个角度对这一特色进行解读,建构"山-水-城"理念的解读框架。在此基础上,基于多尺度"山-水-城"空间单元概念,提出构建区域层面艺术骨架、维育城市层面景系、塑造景点层面场所精神等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东天山南麓人居环境空间集中于哈密盆地内的绿洲,自原始聚居空间形态出现于天山山南独立沟系后,直至清末时期形成了“三城毗连 1)”的空间格局。本文以哈密三城在历史空间格局中的布局形态出发,在古籍与文献解读、信息归纳、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形态学理论与空间图解分析方法来梳理、归总营构要素与整体空间秩序,提炼营建结构与特征,发掘并诠释城邑形态表征下所蕴含的山水空间营建智慧,为区域传统风景营建研究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5.
岳红记  廖叶琳  唐赟 《中国园林》2023,39(6):127-132
“八景”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现象,是指某一地 域约定俗成的景观总称,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 并包含丰富的乡土地理信息和宝贵的民俗资料。以清代朱集义 “关中八景”碑刻上的图景、诗文为研究对象,在阐释“关中 八景”的概念、历史沿革、“山水形胜”的空间布局以及“天 人合一”景观构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关中八景”所蕴含 的山水文化、佛教思想、道教求仙等文化意象,以期为当今城 市建设与规划提供历史依据。  相似文献   

6.
传统“城-湖”系统是中国富有诗情画意的城市山水风景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当今城市建设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结合地方历史文献、地图资料和广东区域史已有的研究成果,在地理信息技术辅助下,以惠州西湖和府城为例,从区域视角对“城-湖”系统的空间范围和风景营建进行了讨论。首先,基于水文分析结果与历史文献图纸比对,明确惠州“城-湖”系统界域范围;其次,从广东地区区域发展史的角度解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惠州“城-湖”系统风景营建的统计和空间分析结果所反映的结构性和整体性特征。展示了历史-地理区域与“城-湖”系统之间的复杂关联,以及“城-湖”系统所具有的“城市历史景观”属性,对于理解中国传统空间设计与营建的动因有理论与实践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河中上游及丝路沿线地区大山大川自然景观及历 史发展中防御戍边的国土空间感知和认知特征,孕育并发展了 中国地景文化“形胜”观念。该区域各类人工工程营建在选 址、布局及构筑方式上,呈现出以山岳为共同视觉和精神标识 的区域集群性的营建特征,形成了“因山而成”的地景文化空 间圈层。研究基于风景观念辨析,建立从视觉-精神的知觉空 间构成到风景营建手法的分析框架,对6个地景文化空间圈层 及典型案例进行辨识,提出3点结论和思考:风景观念是在人 类长期的生活生产活动中对山川感知、表达、营建及祭祀、游 历、附文活动中不断发展形成的;地景文化空间圈层的风景营 建手法呈现出“与山川同构”的空间营构秩序;风景观念及其 营建传统转译为空间语言,是将人类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知觉 空间和营建空间联系在一起,成为今日国土景观具有社会属性 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文明冲击下,近代公园被视作“文明装置”,成为中国各地都市计划的重要部分。作为古代城市形胜和游憩之地的山水风景,在何种情形下、以何种方式融入公园化实践,并承担何种作用,是厘清中国山水风景审美近代转型的关键线索。基于近代城市转型和市政计划概况,重点围绕武汉、广州和南京3个城市,探讨了20世纪20年代城市管治边界外扩下的山水风景资源的融合发展及其相应的风景认知和营建,指出了近代山水风景公园化在公共空间供给、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和新规划思想实践3个方面的历史贡献。对理解古代城乡一体化到近代城乡二元发展过程中,城市与山水在审美、功能、营建关联上的转型,反思当前国土空间视野下的自然文化资源保护与公园城市建设,有积极的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9.
彭铁桥 《四川建材》2010,36(2):45-46
如何追求更高“品质”城市质量,如何协调好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创造城市与自然环境共存共荣、生动和谐的城市空间形态成为大家热衷的话题。本文从分析“山、水、洲、城”的城市空间形态入手,介绍了一些营造山水园林城市的基本手法,并以常宁市为例,探究如何有效组合各空间景观要素,再绘常宁“山水相依,洲城相望”的美丽画卷。  相似文献   

10.
自然山水本底资源是城市风景建设的重要依托,"城—山"风景是自然与文化相融合的城市风景的重要类型。当今生态文明视野下,探讨中国古代城山关系对于城市风景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古代城市与山岳的关系,分别从"城—山"风景蕴含的山水思想、"城—山"风景要素与类型等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并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归纳"城—山"风景的组织营构相关研究,最终从现代语境探讨当下的城市山体风景保护及相关城市设计策略。未来研究可深化城市与山岳的风景体系建构和审美意象、空间图示的探讨,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以期促进现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山风景格局的保护建设。  相似文献   

11.
刘珂秀  刘滨谊 《中国园林》2020,36(10):35-39
以文化遗产景观"记忆"为线索,探讨文化遗产景观保护的设计应用与方法。提出阐述了文化景观"记忆三元素"及其在文化遗产景观感受中的关键作用:1)人类活动的文化历史记忆;2)自然生态的环境变迁记忆;3)景观营造的文化景观实体空间风貌记忆。基于现代景观的开放性和参与性,以2个文化景观遗产设计实践为案例,从人的景观感受出发,分析探讨了文化遗产景观感受与记忆的因果关系,阐述了"记忆三元素"作为人、场所和城市之间互动的一种联系,而成为三者交流的共同"语言",及其三元耦合、主客互动关系。基本结论:"记忆"是一种物质文化资源和社会文化实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展现历史、现实和未来脉络;"记忆"强化了人与场所之间的互动、场所与城市之间的联系以及人类文明历史的延续;基于记忆的城市文化遗产景观设计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2.
王越  林箐 《风景园林》2019,26(1):96-100
在快速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古城保护与历史文脉传承成为研究的热点。为研究古代城邑景观体系的营建智慧,本文从风景园林视角出发,以古青州为例,通过地方志的整理、舆图改绘及ArcGIS软件辅助研究的方法,从古青州城历史沿革研究入手,将景观体系构成要素分为自然山水、人工体系及意象空间3类,并从度地、营城、理水、塑景、成境5个方面分别探讨古青州城景观体系的营建理法,得出多因影响下的城池择址,山—水—城一体的城池营建,以防洪和满足城邑生产生活为目的的水系梳理,以园林、风景名胜为依托的景观塑造以及以"八景"为核心的意境营造5个方面营建智慧。系统地梳理了古青州城景观体系的构成与特征,以期为中国其他古城历史文脉及地域特征的传承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彤  陈志宏 《中国园林》2024,40(7):90-96
城市历史文化景观是彰显城市地方特色的重要载 体,其保护传承对保育城市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在调查分析澳 门公共空间历史文化景观多元密集、新旧共存等现状特点的基 础上,构建城市公共空间历史文化景观传承框架,探讨高密 度城市新旧城区多元文化景观协同发展方式。结合已建成区 中不同城市片区及填海新区案例探讨“保护”“利用”“适 应”“植入”历史景观等传承手法,总结澳门保护历史景观遗 产、活化利用历史园林、锚固街区纪念要素及植入城市历史文 脉等文化景观传承策略,为当前中国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建设提 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桂林作为山水城市的典范,其独特的山水环境基底与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塑造出宝贵的山水城市历史景观。基于古籍文献和舆图信息分析,构建山水城市历史景观的“锚固-层积”分析模型,从历时性和共时性角度解译唐代至今桂林城市“锚固-层积”景观结构的时空演变过程。研究发现:1)桂林山水城市历史景观“锚固-层积”结构经历了初生与形成(唐至宋元)、发展与成熟(明清至民国)、更新与重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3个阶段;2)历经由锚固原点到多核锚固的层积化空间形成、锚固点更新下的层积化空间扩张、多种层积模式并存的城市景观格局重构3个层次的空间组构模式演变过程,最终呈现多种反向覆盖层积模式并存的城市景观格局。对于“锚固-层积”理论的实践应用拓展,旨在为山水城市历史景观遗产的适应性保护与当代风景营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荆州古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以“楚文化、三国文化”为主体,抽取历史文化资源中的代表元素进行定位,从而设计出符合古域荆州的城市形象:并对荆州古城今后的发展状态进行定位与思考,发展古域旅游服务事业,将荆州古城建设成为集环城旅游、休闲、古城保护等系统为一体的城市景观,打响荆州古城的名气。  相似文献   

16.
迄今为止,在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景观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仍然是个未受到足够重视的薄弱环节。在社会格局剧变和文化高度融合的大背景下,隔离区域生态与文化特征的规划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人民对生活质量及其可持续性的更高追求。实现生态与文化视角的融合既是社会实践的要求也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以福建北部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实施研究区生态与文化区划的基础上,以空间统计与地理信息技术为手段,验证了研究区生态与文化类型区的空间关联性,并据此构建了乡土景观分类及区划方法体系。对乡土景观区划成果在区域风景道规划及旅游资源空间管制等领域的应用途径做了初步探讨。本研究可视为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有关乡土景观资源整合保护的一次有价值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7.
崔陇鹏  胡平  张涛 《中国园林》2020,36(12):129
湖南桃源县桃花源,是晋人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中的世外仙境。研究清同治《桃源洞全图》,以“空间结构关系”和“空间营造方法”为切入点,通过图式语言对桃花源图进行结构分析,梳理《桃花源记》诗词与桃花源图像的文化景观空间耦合关系,将景观以字、词、词组的方式进行景观图式语言提取与组合分析,剖析其图式中所含的空间关系和结构逻辑,并对概念、想法、结构、关系等进行简化组织和图式语言表达,以求诠释古人营造意图和设计方法,还原古代桃花源文化景观形态,并对当代的传统地方文化景观研究提供新的方法与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文化景观遗产数字化记录及保护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带来了新机遇,也对遗产记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梳理了国内外数字化遗产记录研究的趋势,以《世界遗产公约》提出的3类文化景观遗产为研究对象,在回顾当代数字化空间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识别了文化景观遗产数字化记录的全面、精准、动态、集成和开放五大特征,提出了以多维空间数据采集与处理、动态景观信息存储与分析,以及多元遗产知识表现与传播为核心的技术框架,并进一步讨论了数字化记录为文化景观遗产研究和实践带来的新视角,对提升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和管理的科学性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