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Ⅰ级组26例、Ⅱ级组36例、Ⅲ级组34例、Ⅳ级组24例)及对照组30例健康老年人血浆BNP水平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组患者血浆中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心力衰竭I级组、Ⅱ级组、Ⅲ级组患者血浆中BNP水平均显著低于Ⅳ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组、Ⅱ级组患者血浆中BNP水平均显著低于Ⅲ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级组患者血浆中BNP水平均显著低于Ⅱ级组,差异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BNP水平对患者疾病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玲 《中国医药指南》2013,(12):275-276
目的探讨消炎止痛膏联合金黄散外敷治疗Ⅱ、Ⅲ级药物性静脉炎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Ⅱ、Ⅲ级药物性静脉炎患者1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湿敷,观察组给予消炎止痛膏联合金黄散外敷治疗。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止痛效果、病情改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有效率、无效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显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消炎止痛膏联合金黄散外敷治疗Ⅱ、Ⅲ级药物性静脉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可能是治疗Ⅱ、Ⅲ级药物性静脉炎的比较优化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缬沙坦对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围术期血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及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血管阻力(PVR)的影响。方法 将52例室间隔缺损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随机分为4组。I组为对照组,Ⅱ组为卡托普利治疗组,Ⅲ组为缬沙坦治疗组,Ⅳ组为缬沙坦加卡托普利治疗组。分别于入院后(T1)、麻醉诱导后手术前(T2)、手术结束(T3)、术后6h(T4)、术后24h(L)、术后48h(T6)测定血ET-1、NO及MPAP、PVR。结果 四组之间ET、NO、MPAP、PVR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I组比较,Ⅱ组T2、T3、T5,Ⅲ组及Ⅳ组T2至T6时间点ET-1水平显著低于I组(P<0.05);Ⅱ组T2、T3、T5、T6,Ⅳ组T2、T3、T5时间点NO水平显著高于I组(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T3,Ⅳ组T3、T5时间点ET-1水平显著低于Ⅱ组(P<0.05)。与I组比较,Ⅱ组T5,Ⅲ组T4、T5、T6,Ⅳ组T5、T6时间点MPAP水平显著低于I组(P<O.05);Ⅱ组T3至T6,Ⅲ组及Ⅳ组T2至T6时间点PVR水平显著低于I组(P<0.05)。与Ⅱ组比较,Ⅲ组及Ⅳ组T6时间点MPAP水平显著低于Ⅱ组;Ⅲ组T5、T6,Ⅳ组T3至T6时间点PVR水平显著低于Ⅱ组(P<0.05)。结论 缬沙坦有降低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患者血ET-1水平,增加NO的浓度,并降低肺动脉压力和肺血管阻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采用黄连、黄柏加紫草浸出液湿敷治疗渗漏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62例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黄连、黄柏加紫草浸出液湿敷病变部位,对照组给予50%的硫酸镁溶液湿敷,观察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高于对照组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黄柏加紫草浸出液湿敷治疗渗漏性静脉炎疗效确切,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地奥司明片对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使用22#浅静脉Y型留置针( BD公司生产),经外周静脉输注奥沙利铂、顺铂、替加氟、氟脲嘧啶、多西他赛等化疗药物的患者285例,按疗程时间先后分为观察组135例和对照组150例,观察组患者于化疗疗程开始前1 d起,午、晚餐时分别口服地奥司明片500 mg,至疗程结束1 d停用。对照组患者全疗程给予常规护理及静脉炎相关的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发生静脉炎11例(其中I级8例,Ⅱ级3例),静脉炎总发生率8.15%;对照组发生静脉炎85例(其中Ⅰ级46例,Ⅱ级36例,Ⅲ级3例),静脉炎总发生率56.67%。2组静脉炎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应用地奥司明片患者发生静脉炎的程度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静脉穿刺局部疼痛发生例数、发生时间及疼痛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胃肠道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49.63%和5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化疗开始前1 d至疗程结束应用爱脉朗可降低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改善穿刺静脉局部的疼痛情况,且不会增加化疗胃肠道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渭良伤科散贴膏外敷预防留置针静滴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选择符合上肢浅静脉留置针置入术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每次在输涟甘露醇时应用渭良伤科散贴膏外敷于留置针孔卜方静脉处,并避开透明固定敷贴1cm,每天2次,每次敷贴时间为3~4小时;对照组常规采用50%硫酸镁湿敷治疗。两组均于穿刺后24h,48h,72h进行穿刺局部观察,并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处理。结果观察组在24h、48h、72h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0%、6.67%、11.67%;对照组任24h、48h、72h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6.67%、28.33%、43.33%,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渭良伤科散贴膏在预防静脉留置针静滴甘露醇所致静脉炎中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延长了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洪哲云 《海峡药学》2011,23(3):106-107
目的 探讨296利多卡因联合25%硫酸镁局部湿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 将108例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按治疗开始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54例静脉化疗用2%利多卡因联合25%硫酸镁局部湿敷.对照组54例用新鲜马铃薯片湿敷。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情况及程度。结果 观察组静脉炎6例,对照组14例,χ2=3.93.P〈O.01;观察组Ⅰ度、Ⅱ度静脉类分别为4例、2例.对照组Ⅰ度、Ⅱ度静脉是分别为9例、5例,u=1.91,P〈0.05。结论 2%利多卡因联合25%硫酸镁局部湿敷可明显降低化疗性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和减轻静脉炎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硫酸镁配合TDP治疗老年患者药物性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本院住院发生静脉炎的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静脉炎发生时采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观察组采用硫酸镁溶液湿敷同时进行TDP热疗。结果观察组老年静脉炎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硫酸镁配合TDP热疗治疗老年静脉炎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不同临床分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氧化应激指标水平,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7月至2013年6月,收集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OA诊断标准(ACR2007)的患者49例(观察组),临床分期为Ⅰ期者10例,Ⅱ期15例,Ⅲ期13例,Ⅳ期11例。以同时期健康体检志愿者16例(无OA病史、X线检查排除OA诊断)作为对照(对照组),2组均抽取空腹静脉血和膝关节液。 WST-1法测定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化学法测总抗氧化能力( T-AOC)、丙二醛( MDA)和谷胱甘肽( GSH)水平,统计并分析各指标的波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与关节液T-AOC,MDA均显著增高( P <0崓.01),SOD,GSH显著降低( P <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Ⅰ期O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T-AOC水平即显著升高,Ⅱ期两者均进一步升高,Ⅲ期与Ⅳ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均较Ⅱ期高。观察组血清MDA水平显著升高( P <0.01),各分期之间MD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关节液中,Ⅱ期OA患者较I期MDA水平显著升高,Ⅲ、Ⅳ期MDA水平进一步升高,而2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OA患者血清SOD活力均明显降低( P <0.01),4期间SOD活力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关节液中,Ⅰ~Ⅳ期SOD水平逐渐下降,Ⅰ期患者SOD水平较对照组即明显下降( P <0.01),Ⅱ期较Ⅰ期进一步下降,Ⅲ、Ⅳ期之间SOD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均较Ⅱ期低( P <0.01)。对照组与观察组各分期血清GSH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关节液中,观察组Ⅰ期OA患者GSH水平较对照组升高( P <0.05),至Ⅱ期GSH水平达到顶点( P <0.05),Ⅲ、Ⅳ期GSH水平下降,均低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不同临床分期OA患者血清及关节液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不同;关节液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T-AOC、MDA、SOD和GSH可作为评估OA患者病情,判断预后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心理干预联合小剂量化疗治疗口腔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0例口腔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小剂量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干预,观察2组局部病情控制情况,5年内存活率和复发率。结果同组不同期患者相比,I期-Ⅱ期的疗效以及五年内的存活率显著高于Ⅲ期一Ⅳ期患者(P〈0.05)。同期癌变患者比较,治疗组患者疗效以及五年内的存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五年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联合小剂量化疗对H腔癌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采用聚维酮碘软膏按比例混合美宝湿润烧伤膏与安普贴等新型湿性敷料治疗Ⅱ~Ⅳ期压疮的疗效比较和费用比较的研究,探讨一种价廉又效果显著,同时适合基层医院临床与社区Ⅱ~Ⅳ期压疮的治疗[方法].方法 实验组30例压疮患者采用聚维酮碘按比例混合美宝治疗Ⅱ~Ⅳ期压疮与对照组30例压疮患者采用安普贴等新型湿性敷料治疗各期压疮的疗效及换药费用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均能促进压疮愈合.但实验组平均治愈的时间短于对照组,而压疮每次每处换药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 0.05).[结论]与安普贴等新型湿性敷料比较,聚维酮碘按比例混合美宝治疗Ⅱ期~Ⅳ期压疮,疗效更佳价钱更便宜.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及社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外敷对长春瑞滨所致的兔耳缘静脉炎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马铃薯对长春瑞滨实验性静脉炎的防治作用。方法将36只日本大耳白兔按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模型对照纽)、B组(33%硫酸镁溶液湿敷组)和C组(马铃薯片外敷组).每一兔耳经耳缘静脉缓慢输注长春瑞滨1.0mg·kg^-1(20mL生理盐水溶解。分别于输液后24h、72h、7d观察并比较各组静脉炎发生严重程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马铃薯和硫酸镁外敷组的静脉炎较轻(P〈0.05),而马铃薯外敷组72h的静脉炎轻于硫酸镁组(P〈0.05)。结论马铃薯外敷对长春瑞滨所致的兔耳缘静脉炎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防经外周静脉营养导致注射局部静脉炎发生的有效方法。方法将我科160例需外周静脉营养住院患者,按每月单双号第一次执行外周静脉营养输注分组,分为观察组82例,对照组78例,对照组采用渭良伤科油纱持续湿敷营养液输注的肢体;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肢体按摩,在营养液输注前5min、输注中4h、输注后5min配合渭良伤科油按摩输液肢体;对比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发生时间和其他并发症以及病人满意度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静脉炎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1),发生静脉炎的时间大于对照组(P=0.01),病人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采用渭良伤科油持续湿敷并配合伤科油肢体按摩能有效预防经外周静脉营养引起静脉炎,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提高病人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后行多周期化疗期间静脉炎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将129例乳腺癌术后需行多周期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3例,观察组白天用50%硫酸镁湿敷,晚睡前用喜疗妥软膏涂抹,昼夜交替联合使用;对照组白天50%硫酸镁湿敷。对两组化疗性静脉炎预防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10.6%、3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静脉炎发生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炎发生时间较对照组推后(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静脉化疗期间,硫酸镁联合喜疗妥昼夜交替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效果理想,且方法简便,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4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10μ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静脉滴注,qd;足部溃疡给予0.9%氯化钠清洗后,按溃疡面积给予爱康肤银离子敷料贴于创面。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qd,足部溃疡给予0.9%氯化钠清洗后,用碘伏、双氧水消毒杀菌,创面用无菌纱布覆盖并固定于创面。两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胫后神经传导速度、足部动脉血流速度、踝动脉/肱动脉(ABI)值、溃疡面分泌物细菌培养结果、换药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胫后神经传导速度、足部动脉血流速度、ABI值及溃疡面分泌物细菌阴性例数均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治疗组患者出现1例左上肢静脉炎外,其他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前列地尔脂微球注射液联合银离子敷料治疗糖尿病足,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康惠尔透明贴在预防乳腺癌术后化疗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比较同一医疗组于2011年2~11月期间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进行TAC方案化疗的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所有患者均在术后第7天开始第一次化疗。对照组:70例,采用留置针穿刺化疗,予常规护理。观察组:70例,除留置针常规护理外,拔针后用康惠尔透明贴(康乐保公司生产,规格10×10cm)沿穿刺点覆盖穿刺部位,保持3~5天。结果:对照组发生静脉炎38例(54.29%),观察组发生静脉炎18例(25.71%),二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惠尔透明贴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术后化疗所致静脉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早期诊断中β2-微球蛋白(β2-MG)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8月确诊为DN患者80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合格者80例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进行β2-MG检测,同时检测与肾功能评价密切相关的血清生化指标尿素(Urea)和肌酐(Cr)水平,并对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观察组β2-MG、Urea、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期DN患者β2-MG呈递增性升高,Ⅱ、Ⅲ、Ⅳ期DN患者β2-MG水平明显高于I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期DN患者B2.MG检测阳性率为88.5%,与同期Urea、Cr阳性栓出率(53.8%、46.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β2-MG是早期诊断DN的一项良好的血清生化指标。其水平变化可为临床诊治DN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自制中药复方抗溃混悬液Ⅱ(CAUSⅡ)对拔甲术创面愈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70例拔甲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以CAUSⅡ、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湿敷,直至痊愈。记录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观察并记录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愈合率均为100.00%;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换药次数分别为(3.17±1.014)次和(3.20±0.901)次、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6.37±2.390)d和(6.54±2.393)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未发生明显不良事件。结论 CAUSⅡ用于拔甲术后创面愈合治疗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异丙酚靶控输注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和麻醉安全.方法 将90例在异丙酚靶控输注下行人工流产术的早期妊娠妇女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开放静脉后注射盐酸瑞芬太尼0.05 mg,于60 s内静脉靶控注射1%丙泊酚,使BIS值分别达到65~84(Ⅰ组)、40~<65(Ⅱ组)、30~<40(Ⅲ组),达标即开始手术.术中如出现肢动反应追加异丙酚首剂量的半量.术中常规监测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BIS等,记录手术、诱导、苏醒、离室时间,以及手术过程中各组患者出现肢动反应、呼吸抑制、心动过缓、低血压的例数.结果 Ⅱ、Ⅲ组麻醉效果达优率分别为93.3%(28/30)、96.7%(29/30),与Ⅰ组[50.0%(15/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诱导、苏醒、离室、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体动反应发生率达90.0%(27/30),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心动过缓发生率(53.3%,16/30)、低血压发生率(56.7%,17/30)、呼吸抑制发生率(63.3%,19/30)与Ⅰ、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S监测异丙酚靶控输注无痛人工流产术,BIS值控制在40~〈65麻醉效果良好,麻醉安全有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自控镇静镇痛在烧伤换药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6例Ⅱ度烧伤切痂植皮术后拟行首次换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给予瑞芬太尼1 mg,加入2.5 ml丙泊酚中,取0.5 ml瑞芬太尼与丙泊酚的混合液,加入20 ml丙泊酚中,换药前90 s给予首次剂量3 ml,以后2 min/次,1 ml/次,静脉注射,随后开启注射泵,患者根据自身需求自控调整给药镇静镇痛;对照组患者换药前给予丙泊酚2.8 ml静脉注射,镇静效果不佳者可再次给予丙泊酚0.9 ml静脉注射。记录两组患者换药前、换药过程中各时点,换药毕静态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呼吸频率(RR)的变化,并调查患者的满意率,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换药过程中各时点及换药毕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组换药前,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同组换药前;试验组患者除换药即刻外,其余各时间点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Ramsay镇静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换药过程中各时点HR及换药开始后10 min SpO2、RR均显著低于同组换药前;试验组患者换药开始后10min SBP、DBP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自控镇静镇痛对烧伤换药患者具有较好的镇静镇痛疗效,且安全性较好,满意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