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2 毫秒
1.
4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4种质子泵抑制剂埃索美拉唑(esomeprazole)、奥美拉唑(omeprazole)、兰索拉唑(lansoprazole)和雷贝拉唑(rabeprazole)对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在胃酸分泌、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将经胃镜诊断明确的124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A,B,C,D 4组,分别给予埃索美拉唑40 mg·d~(-1),奥美拉唑40 mg·d~(-1),兰索拉唑30 mg·d~(-1),雷贝拉唑20 mg·d~(-1),qd,疗程均为4周。结果:4种质子泵抑制剂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3.1%,81.6%,85.7%和86.4%,内镜下食管炎治愈率在70%以上(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在症状缓解率和内镜下食管炎治愈率明显优于其他3种质子泵抑制剂。  相似文献   

2.
周炜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9):43-44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经内镜证实为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给予埃索美拉唑40mg,每日1次;对照组31例,给予法莫替丁20mg,每日2次;两组均给予莫沙比利5mg/次,每日3次,口服。疗程均为8周,在第8周末,复查内镜,观察内镜下愈显率(治愈率+显效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6.20%,显效率为10.35%,有效率为3.45%,愈显率为96.55%;对照组治愈率为64.52%,显效率为22.58%,有效率为12.90%,愈显率为87.09%。两组愈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铝碳酸镁和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60例GERD患者,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每天2次,铝碳酸镁1.0g,每天3次,莫沙必利5mg每天3次口服。治疗后2、4、6周观察胃烧灼感、反流、泛酸、非心源性胸痛等症状的缓解情况,并于6周后复查胃镜,观察食管炎治愈率。结果治疗2、4、6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8.33%、85.00%、93.33%,治疗6周后内镜下A、B、C-D级食管炎治愈率分别达89.28%、80.76%、66.67%,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铝碳酸镁和莫沙必利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4.
埃索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埃索美拉唑与其它质子泵抑制剂(PPI)比较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文献检索并收集埃索美拉唑与其它PPI相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按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共纳入14个随机对照研究(RCT)。对于非糜烂性食管炎埃索美拉唑与潘索拉唑比较在6个月后症状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于糜烂性食管炎,埃索美拉唑与其他PPI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非糜烂性食管炎,埃索美拉唑比潘索拉唑疗效好;对于糜烂性食管炎,埃索美拉唑比其他PPI疗效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对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45例内镜证实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埃索美拉唑组及雷尼替丁组,其中埃索美拉唑组25例,雷尼替丁组20例,两组均口服埃索美拉唑(商品名:耐信)40mg,每晚1次,6周后复查胃镜,并转入维持治疗。埃索美拉唑组:予以埃索美拉唑20mg,每晚1次,维持治疗1a;雷尼替丁组:予以雷尼替丁150mg,每晚1次,维持治疗1a。治疗结束时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及内镜下食管炎改变。结果:埃索美拉唑40mg,每晚1次,治疗6周后,显效率为80.0%,总有效率为86.7%;内镜下食管炎治愈率为68.9%,总有效率为75.6%。维持治疗1a后,埃索美拉唑组显效率为72.0%,明显高于雷尼替丁组的35.0%(P<0.01)。内镜复查,埃索美拉唑组食管炎治愈率为64.0%,高于雷尼替丁组的20.0%(P<0.01)。维持治疗过程中埃索美拉唑组内镜下食管炎治愈率为64.0%,高于雷尼替丁组的20.0%(P<0.01)。维持治疗过程中埃索美拉唑组内镜下食管炎复发率为5.9%,明显低于雷尼替丁组的71.4%(P<0.01)。结论:埃索美拉唑对GERD患者的维持治疗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卢英军 《河北医药》2012,34(12):1788-1789
目的 评价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107例患者随机分为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组和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组.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组:口服埃索美拉唑20 mg,2次/d,早晚各1次;莫沙必利5 mg,3次/d.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组:口服奥美拉唑20 mg,2次/d,早晚各1次;莫沙必利5 mg,3次/d;2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组在患者治疗4周、8周时,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组(P<0.05);治疗8周后,2组食管黏膜愈合总有效率分别是94.5%、71.2%,埃索美拉唑组效果明显高于奥美拉唑组.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较高的治愈率,疗效优于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埃索美拉唑、多潘立酮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二组。A组38例予埃索美拉唑片;B组40例服用奥美拉唑,两组均口服多潘立酮。经过8周治疗后,观察临床症状、复查胃镜。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有效率、胃镜下改善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埃索美拉唑、多潘立酮联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优于奥美拉唑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埃索美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对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了多中心临床观察研究,以探讨联合治疗的有效性,并对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3年6月5家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给予患者口服埃索美拉唑40 mg·d -1,治疗2周后,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估。以症状发作频率每周<2次作为症状缓解的标准。症状缓解者,予埃索美拉唑20 mg·d -1继续治疗4周;症状未缓解者,予埃索美拉唑20 mg·d -1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21 mg·d -1治疗4周。治疗开始前及结束后均行反流性疾病问卷、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结果共收集189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经过埃索美拉唑40 mg·d -1治疗2周后,有70例患者症状得到完全缓解。119例症状未缓解的患者,予以埃索美拉唑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治疗4周后,有92例(77.3%)症状达缓解标准,27例(22.7%)未达缓解标准。埃索美拉唑治疗无效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所占的比例及积分均显著高于埃索美拉唑治疗有效患者;联合治疗症状缓解和未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论患者症状是否得到缓解,联合治疗后焦虑抑郁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在联合治疗有效的92例患者中,有24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没有焦虑抑郁状态。结论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可能影响质子泵抑制剂的疗效,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可以有效缓解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症状,改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同时联合治疗对部分没有焦虑抑郁状态的患者也可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系统评价兰索拉唑与其它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维普、Pub Med、Medline、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已公开发表的比较兰索拉唑和其它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以临床症状缓解率和内镜下治愈率为评价指标,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Meta分析软件Rev Man5.0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结果 最终共纳入中文RCT 13篇,英文RCT 6篇,合计914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OR=0.71,95%CI(0.33,1.54),P>0.05]、雷贝拉唑[OR=0.59,95%CI(0.26,1.37),P>0.05]临床症状缓解率相当,但不及埃索美拉唑[OR=0.38,95%CI(0.24,0.62),P<0.05],仅一篇文献比较了与泮托拉唑临床症状缓解率,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OR=1.08,95%CI(0.86,1.35),P>0.05]、泮托拉唑[OR=0.72,95%CI(0.44,1.16),P>0.05]内镜下治愈率相当,但不及雷贝拉唑[OR=0.44,95%CI(0.22,0.85),P<0.05]、埃索美拉唑[OR=0.48,95%CI(0.33,0.70),P<0.05]。结论 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时,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疗效相当,不及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但该结论仍需大规模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0.
肖嘉新  王大海  江芸 《海峡药学》2011,23(9):168-169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给予莫沙必利5mg,1天3次,清晨空腹口服埃索美拉唑镁40mg,1天1次,连用8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由专人行胃镜检查,显效66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0.7%.症状总体疗效显著改善(P〈0.05)。结论提示埃索美拉唑联合西沙必利可显著改变RE的临床症状与内镜分级,不失为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 92例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予埃索美拉唑20mg,1次/d;帕罗西汀20mg,1次/d;莫沙比利5mg,3次/d;对照组46例,予奥美拉唑20mg,1次/d,莫沙比利5mg,3次/d。疗程为8周。治疗2、4、6、8周时分别作症状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如反酸、烧心、胸痛疗效观察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联合帕罗西汀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疗效优于同等剂量的奥美拉唑。  相似文献   

12.
徐斌  黄玉凯  鲁明 《中国基层医药》2014,(18):2731-2732
目的 研究埃索美拉唑、莫沙比利、铝碳酸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寻找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90例初诊为GER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0例)、B组(30例)、C组(30例)三组,A组埃索美拉唑40 mg,1次/d.B组埃索美拉唑40 mg,1次/d;莫沙比利5 mg,3次/d.C组埃索美拉唑40 mg,1次/d;莫沙比利5mg,3次/d;铝碳酸镁1.0g,3次/d.治疗4周及治疗8周评价症状缓解情况.结果 治疗4周后A组、B组、C组临床症状缓解率分别为66.7%、83.3%和90.0%,治疗8周后A组、B组、C组临床症状缓解率分别为73.3%、90.0%和96.7%,治疗8周时A组与C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B组与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莫沙比利、铝碳酸镁治疗GERD可获得较好疗效,提高症状缓解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对老年患者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老年患者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8例,埃索美拉唑组24例。对照组均服用阿司匹林每日100~300mg或加氯吡格雷每日75mg。埃索美拉唑组在应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埃索美拉唑每日40mg。4周后对患者上消化道症状及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0.7%,埃索美拉唑组未见消化道出血,两组比较差别显著(P〈0.05)。对照组出现上腹部不适症状发生率为17.8%,埃索美拉唑组出现上腹部不适为8.3%,两组比较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应用非甾体抗炎药过程中预防性应用埃索美拉唑,能减轻消化道症状、预防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埃索美拉唑40mg静脉注射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和安全。方法:对内镜证实的25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征象的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埃索关拉唑组(n=19)和奥美拉唑组(n=6),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40mg q12h静脉滴注,治疗5d。观察72h及120h的临床止血疗效及药物不良事件。结果:治疗72h两组临床上无消化道出血征象受试者百分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20h有效率两组均为100%。中位止血时间埃索关拉唑组为41h,奥美拉唑组为20h,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两组相似,均无与药物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静脉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不劣于奥美拉唑,和奥美拉唑相比也有很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该院质子泵抑制剂(PPI)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从该院2011年1~6月病区出院病历中,每个病区每月随机抽取10份病历,共计480份,其中使用PPI病历131份,对病历中PPI适应证描述、给药方案及途径进行回顾性统计与分析。结果 131份病例中用于改善消化道不适最多为58例(44.27%),防治上消化道出血24例(18.32%),预防应激性溃疡13例(9.92%),预防激素引起溃疡10例(7.63%),未明确描述26例(19.85%)。157种给药方案中,仅有9种方案采用了口服给药,分别为"奥美拉唑20mg,qd,po"2种,"奥美拉唑20mg,bid,po"4种,"奥美拉唑20mg,tid,po"3种。其余148种方案均采用注射给药,采用最多的3种方案分别为"注射用奥美拉唑60mg,qd"占35.67%,"注射用奥美拉唑40mg,qd"占19.11%,"注射用奥美拉唑60mg,bid"占13.38%。结论该院使用PPI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临床使用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及用法、用量,避免无适应证及超剂量使用。  相似文献   

16.
徐伏莲  许律琴 《中国药房》2009,(14):1084-1086
目的:比较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7例抑郁症发作的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9例)与氟西汀组(38例),分别给予艾司西酞普兰10~20mg、盐酸西汀20~40mg治疗,每日1次,疗程6周。疗效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用副反应量表(TESS)和实验室检查评定。结果:艾司西酞普兰组有效率87.2%,痊愈率48.7%,氟西汀组有效率86.8%,痊愈率47.4%,2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1周末和第2周末HAMD评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明显少于氟西汀组的26.3%(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起效快,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可作为一线抗抑郁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莫沙必利与奥美拉唑联合用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80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服用奥美拉唑(20 mg,bid)+莫沙必利(5 mg,tid),对照组服用莫沙必利(5 mg,tid),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常见症状缓解率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并通过胃镜观察比较有效率。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烧心、反酸、反流、胸痛等症状的平均缓解率高于对照组患者(85.7%vs.63.3%,P<0.05),镜下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77.5%vs.52.5%,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患者耐受均良好,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莫沙必利联合奥美拉唑治疗GERD可达到较高的症状缓解率和镜下有效率,临床疗效、安全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胃汤辅助奥关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疗效。方法67例GER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清晨顿服奥美拉唑20mg,夜间睡前服用和胃汤,对照组清晨顿服奥美拉唑20mg,疗程6周。于治疗后2、4、6周观察胃灼热、反酸、胸骨后痛等症状的缓解情况,并于6周后复查胃镜及24h食管pH值,比较两组的治愈率。结果治疗组治疗2、4、6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85.71%、94.28%,对照组治疗2、4、6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62.50%、68.75%、71.88%,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6周后内镜下A、B、C—D级食管炎治愈率分别达82.35%、73.33%、66.67%,对照组治疗6周后内镜下A、B级食管炎内镜下治愈率分别为46.67%、37.14%,C—D级食管炎治愈率为零,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6周后经24h食管pH值监测,治疗组反流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和胃汤辅助奥关拉唑治疗GERD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奥美拉唑者(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