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核桃林土壤肥力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浙皖两省6个县市13个乡镇27个典型高低产山核桃林产量与土壤肥力的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在黑色石灰土和山地黄壤上山核桃生长结果良好,产量高;在第四纪红土及幼年石灰土上,产量低。高产林分的土壤其主要理化指标为:微酸性至中性,质地由轻壤至轻粘,容重小于1.35,有机质大于1.5%,土层厚度在60cm以上。在土壤矿物元素方面,有效的磷、钾含量与产量关系密切,这与山核桃的果肉高磷、钾含量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
监测林地土壤肥力动态变化有利于山核桃Caryacathayensis林地土壤地力维护及科学经营管理。以杭州市临安区山核桃主产区7个镇山核桃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08年、2013年和2018年调查、采集固定位点254个样地土壤样品,研究不同镇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18年山核桃林地土壤pH平均为5.77,有机碳平均含量为19.52 g·kg-1,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74.96 mg·kg-1,3.64 mg·kg-1,99.93 mg·kg-1;2018年,7个镇山核桃林地的土壤水解氮含量显著低于2008年和2013年(P0.05);7个镇林地土壤磷素有效性普遍较低,均不能满足山核桃正常生长磷素需求;不同镇山核桃林地土壤速效钾含量以2013年为最低,其中,岛石镇、河桥镇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低于2008年(P0.05);2008-2018年,7个镇山核桃林地的土壤有机碳和土壤pH总体上呈升高趋势,而土壤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下降明显。今后,在山核桃林经营过程中仍需大力推广测土施肥技术,科学施用氮肥,重视钾肥施用,提高磷肥利用率,促进山核桃林地土壤营养均衡供给。  相似文献   

3.
基于地质背景的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杭州市山核桃主产区不同地质背景下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特性,利用ArcGIS对不同地质背景发育土壤的山核桃分布面积进行统计,并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野外定位并采集山核桃林地土壤样品288个,通过方差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地质背景下发育的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杭州市山核桃主要分布在寒武系地层,以及与之上接的奥陶系部分地层,其次是侏罗系地层。(2)侏罗系发育的土壤pH值最低(4.92),速效磷(7.41 mg/kg)、交换性钙(371.33 mg/kg)、交换性镁(60.45 mg/kg)、有效铜(0.82 mg/kg)、有效锌(1.04 mg/kg)、有效硼(0.25 mg/kg)、有效铁(61.69 mg/kg)、有效锰(51.10mg/kg)的含量最低,寒武系发育的土壤pH值最高(5.72),速效磷(14.44 mg/kg)、有效钙(1 431.02 mg/kg)、有效镁(148.38 mg/kg)、有效铜(2.52 mg/kg)、有效锌(1.94 mg/kg)、有效硼(0.29 mg/kg)的含量最高,而奥陶系发育的土壤有效铁(85.63 mg/kg)和有效锰(70.38 mg/kg)的含量最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的含量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3)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值和交换性钙、交换性镁是制约山核桃生长的共性关键因子,除此之外,有效态铜和有效态锌也是制约侏罗系发育的土壤中山核桃生长的关键因子,而奥陶系、寒武系发育的土壤中硼对山核桃生长的制约效应要大于这2个元素。不同地层发育的山核桃林地土壤具有不同的肥力特性,特别是中微量营养元素对地质背景的继承性明显。不同地层发育的土壤肥力制约因子存在差异,对酸的缓冲能力也不同,以地层为单位对山核桃林地进行分区施肥管理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5.
为探究阜新地区不同林分类型的土壤肥力情况,试验以该地区6种林分(2种针叶林、2种阔叶林和2种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分别通过测定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指标对土壤肥力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各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土壤肥力综合表现以阔叶林最优,针阔混交林次之,针叶林最弱,并且灌木林和次生林优于人工林。6种林分土壤的具体肥力水平依次为山杏灌木林>蒙古栎次生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油松人工纯林>油松+樟子松混交林>樟子松人工纯林。  相似文献   

6.
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花期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4个不同品种(Mahan、Pawnee、钟山25、金华)薄壳山核桃花期特性的观测,结果如下:(1)4个品种在4月底至5月初相继进入雌花初期,其中Mahan最早进入初花期,最佳可授期持续5~7d;(2)4个品种雄花散粉时间均较短,仅持续3~5d,其中Pawnee在5月2日最早开始散粉,其他3个品种均在5月中旬散粉;(3)观测4个品种的雄花散粉期和雌花可授期的相遇情况,得出适宜的授粉组合:分别为Mahan×金华、Mahan×Pawnee、Pawnee×钟山25、Pawnee×Pawnee.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马尾松飞播林林地土壤肥力低下是制约其林分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通过土壤养分主成分分析,对马尾松飞播林土壤肥力级别进行了排序和分类,在此基础上,运用方差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肥力水平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将湖南省马尾松飞播林地土壤肥力分为Ⅰ、Ⅱ、Ⅲ类,全K、全N,微量元素Zn、Fe,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在各肥力级别土壤中均存在显著差异,Ca、Mg、全P在各类土壤中的含量相差不大,全P在土壤中的含量极低,同时研究结果也表明,林分所处立地条件越好,土壤肥力水平就越高,这为马尾松飞播林林分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三江并流区4种林型(云南松林、多变石栎+旱冬瓜混交林、山杨林、云南铁杉林)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9种土壤主要理化指标,分析不同剖面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及分级特征,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各属性分级指标,结合改进的内梅罗指数对土壤肥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种林型下的土壤砾石含量为10%~50%,土壤机械组成为砂粒>粉粒>粘粒,粉黏比为0.71~2.68,属于偏砂质黏壤土;土壤pH值在5.15~6.77,C/N为6.09~15.95;不同林型下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和阳离子交换量属丰富水平且均随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全钾和速效磷含量较低,前者随着土层加厚而增加,后者分布无明显规律。4种林型下的土壤内梅罗综合评价指数在0.9~1.8,肥力状况一般,不同林型土壤肥力综合系数排序:云南铁杉林>山杨林>多变石栎混交林>云南松林,普遍表现出深层养分缺乏,应适当补充P素和K素。  相似文献   

9.
早竹笋用林土壤肥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德清县早竹笋用林不同竹笋产量林地的土壤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下层容重大小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子。并提出相应的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生态化学计量学原理,以人工山核桃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山核桃林地土壤、山核桃细根、和山核桃叶的C、N、P化学计量学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机C和N含量均是在7月表现最高,分别为42.00 g·kg~(-1)和1.75g·kg~(-1),P在6月最高,为1.31 g·kg~(-1);土壤C∶N、C∶P均是在10月叶凋落期最高。绿叶有机C在7月份最高,为497.30 g·kg~(-1),凋落叶中有机C为505.60 g·kg~(-1),明显高于绿叶。绿叶N和P含量最高分别在6月和5月,分别为23.27 g·kg~(-1)和2.28 g·kg~(-1),说明山核桃对N、P吸收的时间差异性。山核桃在不饱和脂肪酸合成关键期(8~9月),受到N限制。山核桃叶片C∶N和C∶P分别为26.41和310.56,高于全球植物平均水平22.5和232,说明山核桃对营养利用效率较高。山核桃N、P重吸收率分别为32.26%和15.48%,N重吸收率显著高于P重吸收率,明显低于全球水平的N、P重吸收率(约50%)。相关分析表明,增加山核桃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对于提升P含量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设计,针对杉木林地力衰退,在一代林采伐迹地上设置不同收获方式、不同整地方式以及不同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三种因素不同水平的标准地,通过对二代杉木幼林的林地土壤肥力进行系统研究,获得有利于提高林地土壤肥力的最优组合方式。试验结果为:一代林收获方式为影响土壤有机质其含量的主导因子,其次为采伐剩余物的处理方式,整地方式产生的影响力最小;影响土壤全N以整地方式最为显著,采伐剩余物的影响力则最小;影响土壤全P和速效P含量的主导因子为不同收获方式,影响力最小的因子分别为采伐剩余物的处理方式和整地方式;影响土壤全K和速效K含量的主导因子为收获方式,而影响力最小的因子分别为整地方式和采伐剩余物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德清县早竹笋用林不同竹笋产量林地的土壤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下层容重大小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因子。并提出相应的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大枣栽植密度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设置了600、750、900、1050、1200株hm^-2等5种不同的栽植密度,比较了大枣林间土壤中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较低的栽植密度有助于优化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孔隙度、透气性,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全磷、全钾的含量。因此,从改善辽西地区的土壤结构的角度,可以适当降低大枣的栽植密度,以600~90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4.
山核桃林土壤养分渗漏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常规经营下山核桃林土壤养分的渗漏流失规律.结果表明:山核桃渗林漏水中可溶性氮流失是氮素渗漏流失的主要形式,平均可溶性氮含量为10.17 mg/L,占全氮含量的86.3%,其中可溶解性氮峰值达到17.56 mg/L;总磷、可溶性磷平均含量分别为0.65、0.45 mg/L;阳离子渗漏流失c(Ca2+)>c(K+)>c(Mg2+)>c(NH4+);施肥影响渗漏水中养分的浓度,6月初施肥后,各养分输出动态过程可以分为前期浓度出峰期和后期浓度下降稳定期,直至8月底再次施肥,N浓度明显升高,P浓度则不变.  相似文献   

15.
在杉木集中分布的乡、镇选取不同年龄的杉木林设置20m×20m的调查样地,每个样地设置3个土壤剖面,进行土壤剖面调查,并进行了室内理化分析,结果认为,随着树龄的增长,土壤自含水量与土壤贮水量均有明显增加,而容重与紧实度则随树龄的增加而降低.在土壤物理性质得以改善的同时,土壤速效N、P、K与pH值则随树龄的增加而递减.并对今后杉木的营造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山核桃中心产区林地土壤肥力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山核桃产区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为山核桃林地的土壤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采用系统抽样法,在浙江省临安市对比研究2008年(317个样本)和2013年(239个样本)山核桃林地表层(0~30 cm)土壤的p H值、有机碳含量、水解性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共5个肥力指标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2008—2013年,山核桃林地土壤水解性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分别下降19.4和55.6 mg·kg-1,p H值从5.5下降到5.3,有机碳含量下降0.2 g·kg-1,有效磷含量升高0.5 mg·kg-1;5个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标准差变小,变异程度降低;土壤p H值、水解性氮和有效磷含量的空间自相关性减弱,自相关距离减小,而有机碳和速效钾含量的空间分布连续性增强,自相关距离增加;海拔、母岩类型、不同乡镇的人为经营对土壤p H值、水解性氮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影响显著(P0.1),海拔和人为经营显著影响着土壤有机碳含量(P0.1),土壤有效磷含量受人为经营的影响显著(P0.1);岛石镇土壤有机碳、水解性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降幅最大,p H值则以清凉峰镇和岛石镇降低最多。【结论】2008—2013年,临安市山核桃林地的土壤肥力水平总体有所下降;今后在山核桃林生产经营中需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并通过施用一定量的石灰、林地生草管理和生态化采收等经营管理技术,提高山核桃林地的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8.
在油橄榄扩区驯化栽培的12个区试点采集土样,对土壤的pH值、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各点土壤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区试点土壤pH值为中性到弱碱性,平均为7.36,符合油橄榄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全氮含量相对最低,平均为0.0939%,全磷含量相对较高,平均为0.098%;速效钾含量相对最高,平均为211.6mg/kg;土壤肥力大小与不同流域及土壤类型之间无关联,而与人为活动程度密切相关。在油橄榄扩区驯化栽培土肥管理上,依照各流域不同区试点土壤肥力状况,可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改善油橄榄种植地土壤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19.
20.
薄壳山核桃不同品系开花物候期特性观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观测5个薄壳山核桃品系Mahan(‘马汉’)、Western(‘威斯登’)、Shoshoni(‘肖肖尼’)、Tejas(‘特贾斯’)、‘钟山25’的开花物候期,以确定各品系雌、雄花准确开放时间及可授期,为配置授粉树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品系之间以及同一品系内雌、雄花的花期不一致;5个品系的雄花大都在4月底进入初花期,5月初进入盛花期,5月6~13日是各品系雄花集中散粉期,其中Mahan最早进入盛花期,最晚进入散粉期;雌花最早进入可授期的为Mahan,最晚进入的为Tejas。由此得出适宜的授粉组合为Western×Tejas,Westerrnב钟山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