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Planning》2017,(3)
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以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系统方向的实习实践基地主要是发电厂、变电站以及电网培训基地。本文分别从实习实践基地的建设思路、规划与实施三个方面对有武陵山特色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建设进行研究,形成初步的校企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22)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主要形式,但目前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却存在诸多问题,导致高职院校、学生、酒店三方的满意度低。只有提高顶岗实习的满意度,才能保证顶岗实习的顺利进行,真正实现校企合作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6)
工业设计专业注重实践环节。顶岗实习是工业设计专业生产实习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全面落实生产实习任务,针对目前工业设计专业生产实习面临的问题,应该探索分散式生产实习模式。以西南石油大学工业设计专业为例,将分散式生产实习应用于教学实践,从分散实习质量监管、校企合作、教学团队、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改革,这种实习模式在学生作品成果转化、就业率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10)
东西部地区校企合作办学教学实习、顶岗实习是培养人才的一种模式创新,是人才培养的必需环节。本文以我国东西部地区校企合作为切入点,提出了东西部地区校企合作办学教学实习、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的根源,探讨了应对这些问题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33)
近年来,校企合作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模式,为学生提供实习单位,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提高,是缓解高职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在校企合作背景下,加强对实习生的管理工作很有必要,本文首先分析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重要性,然后探讨目前校企合作背景下实习工作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有效的实习学习管理办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5)
基于北方工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多年教学实践,研究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国际经贸发展形势,提出以下改革措施建议:通过多种渠道加快建设校内外实习基地;将专业实习与大学生科技活动和专业竞赛相结合;减少分散实习,增加集中实习所占比重;加强校企合作,聘请校外专业人员作实习指导;进一步规范专业实习资料管理工作;有针对性地设置和安排实习内容。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7)
专业实习是经管类本科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国内日益受到重视,通过对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经管类学生专业实习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反映出实习基地建设与管理薄弱、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投入不足和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备等问题。提出加强校企合作和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科学的专业实习评价体系和构建有效的专业实习管理信息系统等对策建议,加强和改进专业实习各个环节的管理,提高经管类学生专业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8.
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2+1"教学模式既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模式,更是学生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建筑工程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安全管理进行了探讨,积极探索如何建立健全更强大的安全实习管理体系,使学校、企业、学生、家长之间紧密联系,实现全方位的实习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9.
基于校企合作、产学融合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理念,充分发挥企业优势和资源,提升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广度和深度,文章以地方性高校温州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为例,从校企共同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指导等人才培养全过程详细介绍校企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探索实践,为同类地方性高校基于校企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长沙理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就业形式,以城市总体规划实习教学为例,着眼于学生实习特点,探讨城市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从校企合作机制,自主学习方法,实习教师队伍等方面总结了城市规划专业的实习经验,探讨研究型与应用型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基础课程教学注重基础理论知识及技能的培养,对学生动手操作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在高年级才引入设计院实习等具体实践环节来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笔者以建筑学一年级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实践为例,探讨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基础课程教学阶段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将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纳入课程教学目标,强调学科前沿引导、设计实践与基础教学一体化,提出一核两翼三维一体的教学方案,以及适宜初学者的认知—体验—研究—实践—反馈型教学方法,使学生入学之初就能在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的同时开始具备对学科前沿的敏感度与工程实践意识,具备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12.
文章提出了实习小组多工地交叉施工生产实习的新模式。该实习模式是指在教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实习小组选择多个不同施工进度的工地进行现场实习。该实习模式能使学生全面熟悉项目从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和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的全过程,解决了在单个工地实习存在的一些问题。此外,在实习过程中,施工企业导师能全过程指导学生,使学生快速了解工程概况和关键施工技术。文章还介绍了这种施工实习模式实施的程序和特点,并与传统分散实习模式进行了对比,实证研究表明小组多工地实习模式实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研和分析,指出目前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走向是施工企业,以此明确了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面向施工企业基层技术与管理岗位的定位,并据此分析了目前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存在的偏向设计型、研究型人才的培养问题以及施工系列课程薄弱问题,有针对性地构建了理论教学(基础、结构、施工、拓展)与实践教学(实验、设计、实习、论文)“4+4”的教学模块,提出了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施工系列课程教学改革和生产实习的系统化改革等具体思路和措施,为地方高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王玮 《山西建筑》2012,38(1):269-271
结合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科发展现状和本科环境艺术设计教育需求,从认识实习教学实践活动出发,分析了传统认识实习的局限性以及基于意象构筑的认识实习教学创新模式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基于意象构筑的环境艺术设计认识实习教学创新模式,以及保障该模式稳定运行与实施的方法策略。  相似文献   

15.
理论与实践分离的城市规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国家城市规划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出现了理论和实践相对分离的趋势.这种趋势对于城市规划的学科发展、从业人员的构成等有着重要的影响,也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西方城市规划的学科性质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文章分析了推动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各自因素,回顾了半个世纪以来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大致历程,并以此为依据分析了我国城市规划面临的问题,并对我国城市规划理论和实践相对独立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陈余  卫千峰  房飞 《城市建筑》2014,(27):227-227
预应力混凝土在公路桥梁施工,尤其在跨线、立交现浇梁建设中,普遍采用后张法预应力。笔者结合银象立交桥(一期工程)后张法现浇箱梁施工实践,对张拉施工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其采取了特殊的处理方法,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郑月玲 《中外建筑》2010,(6):124-127
残疾人就业展能中心是以智障人士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残疾人职业康复训练基地和支援型服务基地,主要是为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士提供康复训练、职业康复、技能培训、职业评估、就业辅导等一系列训练和服务,使残疾人士能够在德、智、体、能多方面得到发展,提升其就业能力及适应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导向型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工程管理专业特点,文章就当前的实践教育及教学改革现状进行了梳理,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CET(Combination-Engineering-Testing)模式的应用导向型教学培养方案及实施措施,目的是通过参与工程项目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其就业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索赔条款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添 《山西建筑》2009,35(32):244-246
通过对比《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1999)》和FIDIC施工合同条件(1999)中的相应索赔条款,细致而系统地分析了《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与前两者在索赔条款的内容和可引用依据方面的不同之处,并指出其进步合理的地方,借此希望能对工程索赔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产学研合作模式、政产学合作模式的理论及实践,指出了这两种模式在国有企业适用性方面存在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国有企业为主体、构建“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的构想,分析了实施这种合作模式的内涵、指导思想,简述了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政产学研用”模式和该模式实施的意义。最后以基于“政产学研用”合作模式的北京市燃气集团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为实例,阐述了该模式运行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