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Q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 (HCM)患者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方法 应用QTVI离线分析 3 1例HCM患者和 2 0例正常对照者左室长轴和短轴方向各心肌节段的速度曲线 ,测量收缩期峰值速度 (Vs) ,计算左室后壁和室间隔各心肌节段在长轴与短轴方向速度的比值。结果 HCM组肥厚与非肥厚心肌节段的平均Vs降低 ,与对照组相比 ,绝大部分心肌节段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但HCM组肥厚与非肥厚心肌节段的平均Vs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正常人长轴与短轴方向速度的比值均 >1,而HCM患者其比值明显降低 ,大部分比值 <1。结论 HCM患者尽管左室射血分数正常 ,但左室长轴方向各心肌节段收缩功能受损 ,损害不仅发生在肥厚的左室壁 ,非肥厚的室壁同样受到损害 ;QTVI能定量评价HCM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心肌收缩与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应用QTVI获取30例正常人和30例HCM患者左室长轴方向不同室壁即左室前壁、后壁、下壁、侧壁及室间隔的心肌多普勒速度曲线。分别测量正常人与HCM患者上述不同左室壁心肌运动收缩期峰值速度(Vs)、加速度(a)、快速充盈期和心房收缩期的速度(Ve和Va)、收缩期内外膜峰值速度阶差(MVG)、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E/A值、左室射血分数(LVEF)、Ve/Va值。比较正常人与HCM患者室间隔、HCM患者室间隔与左室其它室壁间的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①HCM患者肥厚室间隔的Vs、Ve、Va、MVG、a均比正常人室间隔明显降低(P<0.05);②HCM患者E/A比正常人低,Ve?蛐Va与E?蛐A有轻度的相关关系(r=0.734)。③非梗阻型HCM患者肥厚室间隔厚度IVSt与Ve/Va有负相关关系(r=-0.614)。④HCM患者E/A值比正常人低(P<0.05)。结论:QTVI可定量评价HCM患者左室心肌功能,为进一步了解HCM局部心肌收缩舒张功能变化及其局部与整体心肌功能变化关系提供较为敏感、精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心肌速度分布图(myocardial velocity profile,MVP)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 myopathy,HCM)左室短轴方向局部收缩功能。方法记录23例室间隔非对称性HCM患者和15例健康志愿者室间隔和左室后壁短轴方向的心肌运动速度,得出MVP和心肌速度梯度(myocardial velocity gradient,MVG)。结果HCM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收缩期MV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6±0.4)s-1对(1.2±0.4)s-1,P<0.0001;及(5.1±1.2)s-1对(2.4±0.6)s-1,P<0.001],以室间隔更为显著。HCM组和对照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的MVP曲线均呈近似线性,但前者心肌运动速度分布较后者明显分散。结论HCM患者左室短轴方向局部收缩功能较正常人减低,MVP能准确地反映短轴方向心肌在心动周期中的运动速度,不仅可得出MVG,还可显示心肌各点速度分布情况,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准确评价左室短轴方向局部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多普勒组织成像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多普勒组织成像 (Doppler tissue imaging,DTI)评价扩张型心肌病 (dilatedcardiomyopathy,DC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脉冲 DTI测定左室长轴切面室间隔 (IVS)左室面、右室面及左室后壁 (L VPW)内膜下心肌、外膜下心肌的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 (Peak- S)。计算左室面与右室面 ,内膜下心肌与外膜下心肌间的速度差 (△ V=peak S1 - peak S2 ) ;心尖四腔切面测定二尖瓣环外侧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 (Sa峰值速度 )。结果  DCM患者室壁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 (peak- S)、内外膜间峰值速度差 (△ V)及 Sa峰值速度较正常人明显降低 ,(P<0 .0 1) ,二尖瓣侧环 Sa峰值速度与 L VE F高度相关 (r=0 .79,P <0 .0 1)。结论  DTI可作为评价 DCM患者左室局部及整体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超声二维应变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方法HCM患者21例,正常对照者21例,获取左室短轴观二尖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心尖位四腔观、二腔观及左室长轴观的二维图像,测定左室心尖位二维纵向应变收缩期峰值,左室短轴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各心肌节段心内膜下、心外膜下及整体心肌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结果①HCM组与正常组心尖位二维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比较,HCM组绝大多数节段心肌峰值应变显著降低(P〈0.05);②HCM组与正常组左室短轴心内膜下心肌二维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比较,HCM组心肌收缩期峰值应变明显减低,二尖瓣水平及乳头肌水平绝大多数节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HCM组与正常组左室短轴心外膜下心肌二维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比较,绝大多数节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HCM组与正常组左室短轴心肌整体二维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比较,HCM组绝大多数节段心肌峰值应变显著降低(P〈0.05),尤以肥厚节段较多的乳头肌水平明显(P〈0.01)。结论HCM患者肥厚与非肥厚节段于左室纵向及左室短轴径向收缩功能均受损,并且径向收缩功能受损以心内膜下心肌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和组织追踪法(TT)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获标准心尖长轴切面、心尖二腔切面和心尖四腔切面,分别应用QTVI和TT技术分析17例HCM患者(HCM组)和18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左室长轴方向不同室壁节段的多普勒速度曲线和位移曲线,测量收缩期峰值速度(Vs)和收缩期峰值位移(Ds)。结果:HCM组患者不同室壁节段的Vs和Ds均降低,分别与对照组相比,绝大部分节段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HCM组患者同一水平不同节段的平均峰值速度和平均位移大部分较对照组降低,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或P<0.01)。结论:HCM患者左室长轴心肌各节段收缩功能较正常人减低。QTVI和TT能定量评价HCM患者左室局部心肌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7.
应用改进的解剖M型超声检测正常人左室径向应变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改进的解剖M型超声(AMM)径向应变率(SR)检测,评价正常人左室短轴局部心功能。方法获取31例健康志愿者左室短轴乳头肌平面6个室壁节段的解剖M型曲线,将曲线图像输入改进的解剖M型后处理系统,该系统可提取各室壁内、外膜的峰值运动速度。径向应变率=(内膜速度-外膜速度)/室壁厚度。结果正常人左室乳头肌平面各室壁节段舒张早期峰值径向应变率略高于收缩期,其中在下、后壁的差异显著(P〈0.05);下壁、后壁、侧壁的收缩期及舒张早期峰值径向高于间隔侧及前壁。结论改进的解剖M型超声径向应变率检测可用于评价左室短轴各节段的局部心功能;正常人左室壁各节段径向应变率不是均匀一致的,可能与心肌的解剖结构特点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技术测定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变化,以探讨糖尿病患者是否存在心内膜下心肌缺血。方法利用QTVI技术分别测量46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和23例正常人的二尖瓣环收缩期长轴方向峰值运动速度(Sm)和室间隔左室面、右室面、左室后壁内外膜面下心肌短轴方向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Vs)、收缩期心肌速度梯度(MVG)。M型超声测量二尖瓣环活动幅度(Dm)、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①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的Dm、LVEF值均在正常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糖尿病患者Sm值减低[糖尿病组(6.01±1.50)cm/s对正常对照组(6.76±1.63)cm/s,P<0.05];③糖尿病患者室间隔和左室后壁的MVG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室间隔:(-0.57±0.82)s-1对(-1.10±0.50)s-1;左室后壁:(1.38±0.97)s-1对(2.36±2.22)s-1)]。结论糖尿病患者左室心内膜下心肌收缩功能减低,提示患者存在左室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9.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局部心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局部心功能。 方法 对健康志愿者(50例)与肥厚型心肌病患者(76例)在室间隔及左室后壁中段测量室壁收缩期峰值 速度、舒张早期峰值速度、舒张晚期峰值速度,比较两组舒张、收缩速度差异有无显著性意义。结果 肥厚 型心肌病组左室长轴室间隔及后壁收缩期峰值速度及舒张早期与晚期峰值速度比值均较正常组减低 (P<0.05),左室短轴仅舒张早期与晚期峰值速度比值较正常组减低(P<0.05),而收缩期峰值速度与正 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肥厚室间隔及无肥厚左室后壁螺旋肌收缩 功能及舒张功能均减低,括约肌舒张功能减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心室长轴方向上的收缩和舒张功能。方法应用QTVI技术离线分析24例HCM患者和22例正常对照者左心室各心肌节段长轴方向上的速度曲线,测量收缩期峰值(Vs)、舒张早期峰值(Ve)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并计算Ve/Va及收缩期和舒张早期心肌速度梯度(MVG)。结果HCM组收缩期和舒张早期MVG及各室壁基段、中段和部分尖段的Vs、Ve及Ve/Va均小于对照组,而Va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肥厚最为明显的节段(后室间隔中段)的Vs与相应侧壁节段的比值小于对照组,后室间隔中段的Vs、Ve与该节段的厚度呈负相关。结论HCM患者左心室长轴方向上的收缩及主动舒张功能受损,并同时累及肥厚及非肥厚的室壁,以肥厚的室壁最为明显。肥厚心肌的舒缩功能与心肌的厚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明确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左室纵向收缩功能的价值.方法应用QTVI离线分析31例HCM病人和20例正常对照组左室长轴方向各心肌节段的速度曲线,测量收缩峰值速度和峰值时间,计算同一水平不同节段的平均峰值速度(Vs)和峰值时间(Ts).结果 HCM组二尖瓣环、左室基底部、中部及近心尖部各水平Vs均降低,Ts均延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极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 HCM病人尽管左室射血分数正常,但左室长轴方向各心肌节段收缩功能受损,QTVI能定量评价HCM患者左室纵向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2.
心肌速度分布图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心肌速度分布图(myocardial velocity profile,MVP)对左室短轴方向局部收缩功能进行评价。方法应用MVP对15例健康志愿者、15例高血压性左室肥厚患者和11例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短轴方向的收缩功能进行评价。结果高血压组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收缩期心肌速度梯度(myocardialvelocity gradient,MVG)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1.8±0.3)vs(3.6±0.4),P<0.001和(1.9±0.2)vs(5.1±1.2),P<0.001]。肥厚型心肌病组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收缩期MVG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1.2±0.4)vs(3.6±0.4),P<0.0001和(2.4±0.6)vs(5.1±1.2),P<0.001]。MVG的降低以肥厚型心肌病组的室间隔最为显著,肥厚型心肌病组的室间隔收缩期MVG低于高血压组,具有统计学差异[(1.2±0.4)vs(1.8±0.3),P<0.01]。高血压组、肥厚型心肌病组和对照组室间隔的MVP均呈近似线性,但肥厚型心肌病组心肌各点速度分布较对照组和高血压组明显分散。结论高血压性左室肥厚患者和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短轴方向局部收缩功能较正常人减低,MVP能精确地反映心肌短轴上各点在心动周期中的运动速度,并可计算出MVG,可作为一种准确评价左室心肌短轴方向局部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组织多普勒(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心肌运动速度梯度(myocardial velocity gradient,MVG)评价胎儿左、右心室心肌动力学.方法 对孕龄22~40周的30例正常胎儿取横位四腔心切面进行组织多普勒成像,采集3个心动周期的动态图像,获得心肌速度分布图.测量左、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心内膜和心外膜收缩期及舒张期峰值速度及心肌厚度,计算MVG.分析左、右心室心肌收缩期及舒张期心内膜、心外膜速度及MVG与孕周的关系.结果 剔除图像质量较差的3例后,共有27例胎儿纳入分析.收缩期及舒张期左、右心室心内膜运动峰值速度均高于心外膜运动峰值速度(P<0.01).收缩期及舒张期左室游离壁、右室游离壁心肌运动速度与孕周呈正相关,而左室游离壁、右室游离壁MVG与孕周呈负相关.结论 TDI技术测量MVG能够用于评价胎儿心室心肌动力学,可以了解胎儿心室壁运动速度在中、晚孕期的生理变化特点及规律,有助于更加准确可靠地评估胎儿心功能的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应用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的左室径向心肌运动速度梯度评价局部心肌功能.方法 32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20例高血压病伴左室壁增厚患者,36例健康自愿者,应用LEJ-2型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并计算左室短轴上16节段的心肌运动速度梯度.结果 对照组左室短轴的心肌速度梯度从基底部至心尖部呈递减趋势(P<0.05).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与高血压病伴左室壁增厚患者的左室径向心肌速度梯度比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测量的左室径向心肌运动速度梯度直接反映了与厚度有关的局部心肌运动信息,对评价心肌肥厚患者的左室局部心肌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评价正常人和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局部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采集正常人18例和肥厚型心肌病患者20例的动态组织多普勒图像后,分别测量其不同心肌节段在收缩期、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的峰值速度,对两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肥厚型心肌病组收缩期峰值速度、舒张早期峰值速度及舒张早期与舒张晚期峰值速度之比均明显小于正常组,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与正常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显示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均较正常人减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Q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局部心肌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获标准心尖长轴切面、心尖二腔切面和心尖四腔切面,应用QTVI技术分析17例HCM患者和18例健康者左室长轴方向不同室壁节段的多普勒速度曲线,测量各节段心肌运动舒张早期峰值速度(Ve)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Va),计算左室二尖瓣环、基底段、中段水平的平均Ve、平均Va。应用脉冲多普勒技术分别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速率(E)、舒张晚期速率(A)、计算E/A。结果HCM组左室各节段Ve明显低于正常组(大部分P〈0.001),肥厚节段Va低于正常组(P〈0.05),而非肥厚节段Va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同一水平平均Ve、Va的比较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HCM组与正常组二尖瓣口E、A、E/A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QTVI能定量评价HCM患者左室局部心肌舒张功能。HCM患者左室长轴各节段心肌松弛性显著降低,肥厚节段的心肌顺应性受损。  相似文献   

17.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心脏扭转运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速度向量成像(VVI)技术对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心脏扭转运动(cardiac twist)进行初步分析,探讨HCM患者在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时心脏局部和整体扭转功能是否已有改变.方法 对30例HCM患者(其中左室流出道梗阻13例)和33例正常人(对照组)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量(SV)等.采用VVI技术测量左室基底部腱索水平、乳头肌水平和心尖水平收缩期心内膜下心肌和心外膜下心肌的最大旋转角度、峰值旋转速率、圆周应变(circumferential strain,CS)、圆周应变率(circumferential strain rate,CSR)、径向应变(radial strain,RS)、径向应变率(radial strain rate,RSR);测定舒张期峰值解旋转速率和解扭转率,以分析两组的心脏旋转和扭转运动.结果 HCM组与正常组相比,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VEDV、LVESV、SV明显减低,心内膜下心肌的左室扭转角度、CS较正常人明显增高,心外膜下心肌的旋转速率、解旋转速率、CS、CSR均明显减低(P<0.05),HCM组左室三个短轴水平的RS、RS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舒张期解扭转率低于对照组.HCM组分组资料显示:左室流出道梗阻组患者心外膜下心肌的旋转速率、解旋转速率、CS、CSR进一步减低.结论 HCM患者心脏整体扭转角度较正常人增大,局部心肌圆周方向变形能力下降,左室流出道梗阻加剧局部心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定量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 (QTVI)评价肥厚型心肌病 (HCM )患者左心室局部心肌长轴方向舒张功能。方法 分别获取 1 0例HCM患者和 1 1例正常对照者标准心尖位左心长轴观、二腔观和四腔观图像 ,应用QTVI脱机分析左室中部、基部和二尖瓣环各节段心肌长轴方向在舒张早期 (rVe)和心房收缩期 (rVa)室壁运动速度曲线 ,计算左室中部、基部和二尖瓣环水平的平均rVe、平均rVa及平均rVe/rVa值。脉冲波多普勒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流速曲线 (E)和心房收缩期最大血流流速曲线 (A) ,计算E/A值。结果 HCM组左室各节段rVe室壁运动曲线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而左室大部分节段的rVa室壁运动曲线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比较两组E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36) ,在两组平均rVe室壁运动曲线的比较中此种差异更为显著 (P <0 .0 0 0 1 )。比较两组A和E/A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2 2 ,P =0 .1 0 1 ) ,而两组各水平平均rVa和平均rVe/rVa值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HCM患者局部心肌舒张功能受损。脉冲波多普勒血流信号E、A受前负荷、心肌舒张功能和心房收缩的多重影响 ,而QTVI提取多普勒组织信号成像 ,能独立反映局部心肌组织的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