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溢油应急管理体系、溢油应急物资、溢油应急处置技术、溢油综合评估、溢油预测预警和应急决策支持系统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海上溢油应急处置的研究现状,并对溢油应急管理作出展望。提出未来我国应在溢油风险防控、溢油综合应急平台、溢油应急处置和溢油生物修复等方面加强管理和技术研发工作,不断提升我国溢油应急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海上溢油应急处置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满春志  刘欢 《城市勘测》2012,22(6):50-52,89
海上溢油事故不仅给企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如果处置不当还将引发严重的环境污染事故。文章基于对大连“7.16”及BP“4.20”溢油污染事故处理方法分析,探讨了国内外海上溢油应急技术的发展概况,并结合中国石油企业海上溢油应急建设实际情况,探究了中国石油企业海上溢油应急处置的关键技术问题。为中国石油企业海上溢油应急管理建设和应急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文章分析了海上/岸边油品储运设施的溢油特点,并从溢油流入附近水体后产生的环境风险角度出发,探讨国内外针对溢油事故的法律框架、环境应急反应体系、环境应急响应和应急处置措施。分析在环境应急反应方面国内应对溢油事故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在溢油事故环境应急反应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内陆河流水体跨越管道溢油模拟技术与基本流程,以西北地区某河段油品跨越管道为研究对象,分析发生管道泄漏突发溢油事故的风险,考虑丰/枯水期、强/静风、泄漏位置等影响因素,设计构建了12种溢油突发事件情景,应用MIKE21模拟软件建立水动力模型,并分析不同情景下的溢油漂移扩散规律。根据模拟计算结果并考虑河流自身特点,确定了高风险水域多个应急处置关键断面,给出了不同应急处置关键断面的有效应急时间,为溢油突发事件应急准备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4)
为解决溢油应急处置后海水中多环芳烃等石油污染残留物对水生生物产生影响等一系列问题,研究了溢油污染事故发生后渔业生产恢复辅助决策的相关因素,提出了基于模型库的溢油污染事故后续生产恢复辅助决策方案,给出了溢油渔业生产恢复辅助决策算法,建立了溢油生产恢复辅助决策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在溢油污染应急处置后,按照渔业生产水质标准的要求,确定合适的修复方案,从而辅助渔业生产恢复工作;用仿真数据对系统进行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海洋渔业管理部门在溢油事故发生后进行渔业生产恢复辅助决策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7,(4)
为解决溢油应急处置后海水中多环芳烃等石油污染残留物对水生生物产生影响等一系列问题,研究了溢油污染事故发生后渔业生产恢复辅助决策的相关因素,提出了基于模型库的溢油污染事故后续生产恢复辅助决策方案,给出了溢油渔业生产恢复辅助决策算法,建立了溢油生产恢复辅助决策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在溢油污染应急处置后,按照渔业生产水质标准的要求,确定合适的修复方案,从而辅助渔业生产恢复工作;用仿真数据对系统进行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海洋渔业管理部门在溢油事故发生后进行渔业生产恢复辅助决策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张叶舟 《消防与生活》2007,(6):F0002-F0002
为检验水上事故处置预案的有效性,整合水上搜救力量,锻炼队伍,提高水上火灾事故、水上搜救和防止水域污染应急处置能力,5月26日上午,一场规模宏大的水上搜救、灭火、船舶溢油应急演练,在重庆市涪陵区黄旗水域拉开帷幕……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运行管理模式中燃气设施运行维护检测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结合湖北十堰市“6.13”重大燃气事故调查报告,通过运维管理的标准化、网格化、可视化、应急处置流程化对运行维护和应急处置管理进行提升分析。优化后的运行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管网巡视覆盖率、管网漏气自查率,对应急处置事件进行流程化管理,完成应急事件快速响应、安全高效处置的要求,提升防灾减灾和应急救援能力。  相似文献   

9.
水体溢油事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快速、准确、完整的水质石油类检测技术成为科学处置突发性水体溢油事故的关键。文章从石油类检测前处理技术和定量检测技术两个方面,系统地论述了国内外水质石油类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并进行分析与展望,为溢油事故中水质石油类检测技术的进一步探索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海上溢油风险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海上石油设施溢油风险管理方法与溢油防控技术。提出综合考虑设施本身情况、海域特点、天气海况以及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及其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溢油风险源数据库和风险评价体系,加强溢油风险分析和管理,是预防海上石油设施溢油事故的有效措施;提高溢油监控技术、溢油预测预警技术和溢油清除技术是降低溢油污染损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以美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石油污染环境事件———墨西哥湾溢油事件为例,分析研究了事故发生的过程、应急处置措施、对生态的影响、以及事故发生十年后的长期影响和补偿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墨西哥湾溢油事件对整个墨西哥湾北部地区的鱼类、鸟类、底栖生物、珍稀濒危生物等均造成了生物生理、生态层面的长期影响,在采取多项补偿措施后,影响得到削减,但无法完全消除。  相似文献   

12.
魏凌瑶 《四川建材》2020,(4):230-232
结合无锡地铁运营期间出现的地铁列车事故,分析地铁列车事故产生的原因,提出从加强设备故障的排查、强化业务培训、加强应急救援处置能力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措施,从而减少列车事故的产生、提高列车事故救援效率,将列车事故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油气主业溢油污染风险防控需求,在总结分析溢油风险重点设施、敏感区域的基础上,确立了潜在重大溢油事故区域,优选应急物资布点分析模型,优化应急物资储备方案,在覆盖主要溢油风险应急需要条件下,力求做到溢油应急物资储备维护费用最小,对合理配置溢油应急物资和快速应对重大溢油事故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消防应急救援标准体系和移动压力容器标准体系两方面总结我国移动容器尤其是危险化学品槽罐车的相关标准。从材料和堵漏、紧急切断、应力集中部位、结构优化等方面分析了两类标准中不相容的内容。建议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充分吸收消防从业人员实际事故处置的经验,吸收消防从业人员、消防应急救援科研人员和具有危险化学品槽罐车事故实际处置经验的消防人员作为委员,并将移动压力容器事故的消防应急处置技术、方法和结构部件等内容增补到相关规范和标准中。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企业对半导体洁净间应急事故的处置能力,从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及改进处置技术两个方面进行研究。根据洁净间结构及消防系统特点,分析其风险演变特征。结合企业自身组织架构及相关法规,建立企业的ERT 组织,并以企业消防网格化管理作为补充。根据对典型事故的分析,得到低位火灾及高位漏水应急处置技术,管理与技术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企业的消防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统计分析了2005-2012年我国发生的100起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从事故的分类、发生阶段、失效形式、泄漏部位、泄漏介质类型以及消防部队处置此类事故的基本方法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特点、成因以及处置现状。针对统计数据给出了在公路运输阶段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统计分析结论,并从实战需求出发提出了加强我国消防部队处置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从公安消防部队及时正确处置灾难性事故的重要性、灾难性事故的基本特点、建立与灾难性事故处置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运行机制、做好灾难性事故应急处置的准备工作、准确把握应急处置现场组织指挥的基本原则等方面,系统阐述了应对灾难性灾害事故应注意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Z2):88-91
通过研究高速公路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智能系统,将向企业、社会管理者提供危险源辨识和评价、重大事故后果模拟、重大事故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决策支持;将增强对重大事故的预测、预报和应急处理能力,扩大计算机在安全管理中的应用领域,全面改进和提升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水平。将为政府和相关企业对高速公路危险化学品事故进行科学有效的安全监管提供支持,为江苏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平安江苏建设提供技术和管理保障,同时,也可为我国高速公路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防控和安全管理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19.
目前由于市政管线权属单位的应急管理信息相互独立、市政管线事故应急预案执行效率较低、应急资源调度配置不合理等问题,导致管线应急管理工作开展效果难以满足管线应急处置的需求.本次项目将对市政管线应急预案模块库、事故时空演化、预案流程驱动、应急资源配置优化及应急现场通讯展示等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构建市政管线事故应急处置模型,支撑建设市政管线智能管控应用平台,提高事故的响应与处理效率,为市政管线主管部门进行管网运行的预警减灾、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撑和保障,推动智慧城市整体建设.  相似文献   

20.
周兢 《城市勘测》2021,(z1):91-93
近年来,城市道路塌陷灾害事故频发,导致多人死伤的恶性塌陷事故接连发生,严重威胁到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人民安全.如何快速、高效的应急救援是每一位应急人必须要考虑的事情.了解道路塌陷原因和灾害特点,掌握应急救援原则、要点和关键救援技术,对有效应对、科学处置城市道路塌陷事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我国城市道路塌陷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需要,提出了加强能力建设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