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现代生物技术在蒙药发展中的适宜性和可操作性进行探讨,为蒙药的创新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对中药学研究领域获得成功的较经典、前沿现代生物技术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蒙药虽与中药有所不同,但在中药学发展中适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同样适用于蒙药材的药用植株培养、分类鉴定、质量控制、品种鉴定、品质改良、毒副作用研究、剂型改革、加工贮存等领域。结论:现代生物学技术在蒙药创新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文章梳理了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方面存在的众多问题,分析了现代学徒制办学的特点和优势,以湖南省现代学徒制高职高专中药学试点为例,探索高职高专中药学专业现代学徒制教学改革,尝试在现代学徒制视阈下开展中药学专业招生招工一体化、教学生产相融合的现代学徒培养模式研究,力图破解中药学专业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冬虫夏草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其具有良好的药用功效及经济价值。本文介绍了现代分析技术在冬虫夏草质量评价研究中的应用,包括色谱技术(薄层色谱、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和电泳色谱)、波谱技术(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原子光谱和质谱)和分子生物技术(核酸分子鉴定技术和蛋白质分子鉴定技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介绍现代分析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方法:从理化技术、X射线衍射法、光谱法、色谱法、色谱-光谱联用分析法、中药指纹图谱等现代技术综述了中药鉴定技术的进展。结果与结论:中药鉴定新技术在中药鉴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最近10年来,分子生物技术普遍应用到中药的质量鉴定研究中,一般应用于动、植物药材的鉴定。阐述基因技术,并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分为2类: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和mRNA差异显示技术加以综述。旨在表明在未来中药学研究的特点将是多学科的紧密配合,尤其是分子生物技术的普遍应用将对中药的研究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简要介绍了《中药学》教学方面的一些方法,即:①善用比较法进行教学;②利用现代多媒体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③结合临床实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④加强实验课程的开展,强化学生对中药的认识等,并认为通过多种方面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中药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中药学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与实用性,是中医辨证施治、理法方药的重要环节。为培养具有综合能力的中药学人才,满足中药现代应用发展需要,本文旨在促使中药学顺应时代发展,促进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临床应用深度融合,开展中药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通过中药学常规教学的现状分析,相关文献的调研,实践运用的研究,总结得到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应用融合的中药学教学方式有助于相关专业学生对中药学全新知识体系架构的建立,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选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常用中药,并探讨其与《中药学》教材功效分类的关系,为中医药教学、科研和临床人员研究或应用中药治疗该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信息定量统计的方法,首先以原发性高血压为检索词检索,然后分别以现代应用频次较高的500 种常用中药药名为检索词二次检索,并进行排序统计分析,最后根据统计结果对应用频次前200 种的中药按《中药学》功效予以分类研究。结果:原发性高血压中药现代应用频次较高的依次为丹参、黄芪、川芎、葛根、当归、甘草、钩藤、天麻、大黄、泽泻等。按《中药学》功效分类,应用频次前6 类的分别是补虚、活血化瘀、清热、平肝熄风、解表和祛湿类中药。结论:本研究结果较客观地反映了目前原发性高血压中药的应用情况,可作为今后应用中药治疗该病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提高学生应用统计学原理解决中药学问题的能力为根本目标,探究朝向应用的中药学统计类课程建设要点与教学改革措施,从课程的定位、内容设计、教材建设、教学教法、师资建设、考核方式6个方面分析了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总结了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介绍了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为推进中药学统计类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生物化学与现代药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索生物化学的发展与现代药学研究的关系,阐明生物化学在当代药学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方法:通过资料调研,综述了生物化学在生物新药的研究与先导化合物的深入发展中的作用;基因工程技术在制药工业中的应用;药物设计新途径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和应用生物学技术改造传统制药工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结果:生物化学与现代药学的结合,促使药学研究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加速了生物新药的研究与先导化合物的深入发现,开创了以重组DNA技术为基础的制药工业新门类;发展了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药物设计新途径;生物技术广泛应用于改造传统制药工业。结论:以化学模式为主体的药学科学已迅速转向以生物学和化学相结合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生药学研究展望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介绍在即将来临的21世纪生药学研究的新领域,面临的新挑战。方法:简述目前我国生药学研究的现状,提出21世纪生药学研究的4个主要内容,重点介绍和阐明分子生物技术等其它学科技术和方法在生药学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结果与讨论:以重组DNA、单克隆抗体技术为标志的生物技术将对21世纪的生药学研究起到重要作用;下一世纪的生药学研究特点将是多学科的紧密配合,主要目的是提高中药材(原料药)的质量和中药新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几种现代技术在中药检验中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树雄  李倚岳  陈加雄 《中药材》2002,25(11):838-841
目的:为了促进现代技术在中药检验中的应用。方法:综述近几年来几种现代技术在中药检验中的应用进展情况。结果:微观形态技术、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与争谱法联用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等新技术在中药质量控制中已有较多的应用。结论:这些新技术能提高分析的准确度、灵敏度和选择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研究通过对《中国知网》收录相关论文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梳理并探讨了分子生物技术在我国生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历程与发展现状,结果表明:分子生物技术的引入是生药学现代发展的实际需求;分子生物技术在生药研究中已形成稳定的应用领域和研究方向,主要涵盖中药分子鉴定、药用植物分子系统学、药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保护、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与调控、道地药材的分子机制研究,以及药用植物的组织培养与育种等7个方面;知识产出具有可持续性,并取得标志性研究成果;独立的知识体系已基本形成,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有关中药学方面的著作出版了不少 ,以笔者浏览所及 ,郭兰忠教授主编 ,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实用中药学》是较有特色的一部。中药是中医用以治疗疾病的最直接的工具和手段 ,因此中医学术的发展最终总要体现到中药学的发展 ,如新药品的发现、引进 ,以及对固有的药品的新认识、新应用、新功能的发现 ,或者对旧有的认识的纠正 ,等等。所以历观古代本草著述 ,都能感受到其成书时代的学术背景、学术时尚和学术风气的影响 ,体现出其时代的脉搏跳动 ,由此也正体现出该书的学术地位与价值。《现代实用中药学》就是一部能够体现现代中医…  相似文献   

15.
DNA分子标记技术在中药石斛类药材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总结了AP-PCR与RAPD技术、AFLP技术、基于DNA序列分析的分子标记技术、基因芯片等DNA分子鉴定技术,并介绍了近年来这些技术在中药石斛类药材鉴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介绍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领域中应用的概况。方法: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结果: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有:1.基因芯片技术;2.发酵法提取中药;3.基因指纹图谱;4.纳米生物技术:5.利用基因工程生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转基因技术;6.利用转基因动物.生产动物类中药等等。结论:现代生物技术在中药领域中的应用.为中药得到世界认可.走向世界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中药炮制技术课程作为高职中药学专业的必修专业技能课程,在理论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操作方面对学生有着极高的要求。如何让学生快速有效地掌握课程内容,对教师和学生来讲都是亟须解决的问题。中药炮制技术知识网络构架与思维导图有很高的契合度,介绍思维导图在高职中药学专业课程的应用现状,提出中药炮制技术应用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意义,举例阐述了思维导图在中药炮制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为中药炮制教学提供辅助教学手段,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8.
<正> 李时珍是我国伟大的药物学家,今年是他逝世390周年,特写此文以为纪念。(一) 现代药学的内容包括很广,现代中药学是其中的一部分,也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这一部分,一方面继承了我国古代本草学的精华,并汲取了民间的丰富医药经验,另方面又吸收了西方近代的科学技术。因此,现代中药学是在汇合东、西方科学技术和医药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学科。李时珍编著的《本草纲目》是我国本草  相似文献   

19.
代谢组学是研究机体代谢网络和代谢产物整体变化及内在变化规律的重要方法,与中药学的研究思路有一定的相似性。在中药现代化的研究过程中,充分借鉴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将加快传统中药学与现代生命科学的结合,推动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该文主要从代谢组学的概念、代谢组学在中药毒性作用机制、中药方剂配伍机制、中药方剂药效作用机制和中药炮制机制等研究中的应用予以阐述。总结了代谢组学在中药现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文章立足于海洋中药学的学科内涵和外延,挖掘课程知识点中的多种思政元素,介绍了海洋中药学思政建设目标及建设思路,系统阐述了海洋中药学思政建设具体举措,即,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载体,从提升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能力、挖掘思政素材和制定思政教学方案、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建设传统与现代技术融合的教学资源、探索考核评价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