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在BR0代数M中引入+运算定义了M中的+理想和素。理想,然后讨论了生成+理想的性质,得到了一些好的结果;最后讨论了素。理想的性质,得到了BR0代数中素+理想定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发展了由于晶格弛豫导致的多声子伴随的光跃迁理论,使一些描述晶格弛豫的重要物理量,如黄昆因子、晶格弛豫能、Stokes位移等成为可以具体计算的量,并计算了金绿宝石的上述物理量,结果与实验符合很好。另外,还在非Condon近似下分析了多声子伴随光跃迁的谱形和积分强度,对金绿宝石光谱积分强度的计算明显改进了前文强度拟合的结果,并从中可以看出Condon近似产生的误差。  相似文献   

3.
通过在BR0代数M中引入⊕运算定义了M中的⊕理想和素⊕理想,然后讨论了生成⊕理想的性质,得到了一些好的结果;最后讨论了素⊕理想的性质,得到了BR0代数中素⊕理想定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掺钕玻璃的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弛豫光谱和红外振动光谱.测定了这些玻璃的无辐射跃迁几率,计算了多声子跃迁几率.实验表明,由钕离子与基质玻璃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无辐射跃迁过程,不能完全用多声子跃迁来解释.由于无机玻璃中激活离子与最邻近配位体之间的共价键因素,即钕离子的4f轨道与配位离子的电子轨道的波函数有一定程度的混杂,所以在玻璃中还存在一种近距离的相互作用.它们对无辐射跃迁过程的影响比声子弛豫过程更强烈,因此,可以认为玻璃中的无辐射跃迁是属于类似内分子的能量转移过程.  相似文献   

5.
用透射光谱法和光热偏转谱法测得了C60和C70薄膜在宽能量范围(0.6到6.5 eV)的光谱,并计算了吸收系数.根据分子轨道模型分析了C60和C70薄膜的光跃迁行为.Fuller烯薄膜的弱吸收光谱与非晶硅的类似.用Tauc公式确定了C60和C70薄膜的光学带隙分别为1.75和1.65eV.Urbach吸收边和亚隙吸收表明Fuller烯薄膜中存在无序状态,导致带尾态和缺陷态,这虽非C60或C70薄膜所固有,但无序的存在给准确测定Fuller烯薄膜的禁带宽度带来障碍.讨论了偏转介质与衬底对Fuller烯薄膜的弱吸收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纳米硅光学特性的研究 *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结合微区Raman谱 ,研究了镶嵌在SiO2 基质中纳米硅的吸收谱和光致发光谱 .观测到了吸收边随纳米硅尺寸的减小而蓝移的现象 .并发现在1.9~3.0 eV的能量范围内 ,纳米硅的吸收系数与能量的关系为一指数关系 ,这可能是间接带隙的特征 .在0.95~1.6eV之间存在次带吸收 ,这归因于包括非晶相在内的纳米硅表面态和缺陷态 .通过发光谱与吸收谱的比较 ,认为声子可能参与了发光过程 .  相似文献   

7.
竞争失效产品恒定应力加速寿命试验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在一般k个未知参数的加速寿命方程下,以各失效机理的对数平衡寿命的MLE的渐近方差之和最小为准则,解决了指数分布场合下具有p(p≥1)个竞争机理的产品,k个应力情况下的桓加试验的优化设计问题,对它的结论从不同侧面特殊化,得到一系列推论,并与D.S.Bai,Y.R.C(1991),D.S.Bai,M.S.Kim,S.H.Lee(1989),R.Miller,W.B.Nelson(1983),程依明(1994)等步加试验优化设计所得结论比较,可知所有结论都是对应的且有些结论是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报道1 .531 μm飞秒激光脉冲在掺Er3+光纤放大器放大过程中产生高阶孤子压缩效应和增益特性的实验研究结果 .采用同向泵浦方式下 ,平均功率146 μW、脉宽480fs的种子光脉冲通过6m长高浓度掺Er3+光纤放大后光脉冲宽度压缩为260fs,平均输出功率14.5mW ,对应的单脉冲能量约0.691 nJ ,峰值功率2657.7W ,重复率20.84MHz,同时光谱发生分裂 ;而经过 3m长掺Er3+光纤放大后光脉冲的光谱在不同泵浦功率点保持单峰 .实验中还测量到在逆向泵浦下 ,放大后的光脉冲随泵浦激光功率的增加 ,脉宽呈现出反常压缩状态 ,即光脉冲先随泵浦激光功率的增加而压缩 ,当泵浦激光功率为38mW时 ,放大后光脉冲宽度达到最短309fs,接着随泵浦激光功率的增大 ,放大后的光脉冲宽度呈展宽趋势 ,而在不同泵浦激光功率点 ,放大后光脉冲的光谱保持单峰结构 .  相似文献   

9.
利用脉冲激光淀积法生长了外延Pr1-xSrxMnO3薄膜(其中x=0.1,0.2,0.3,和0.4).测量了薄膜样品在零场中与外加磁场下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对X≥0.2的样品在磁场下观察到负磁电阻效应.在logρ-l/T的坐标中,零磁场下的数据在很宽的温区显现很好的线性关系,具有热激活载流于输运特征.由实验数据线性拟合得到在样品成分0.1≤ X≤0.3范围的热激活能约为0.1eV.从对掺杂锰氧化物的电子结构分析出发,对这一材料的绝缘-金属相变,输运性质和负磁电阻行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采用磁扫描测量方法,在YBCO(123和124)薄膜上获得了实验临界电流和磁弛豫率随温度及磁场的依赖关系,借助于集体钉扎和热激活磁通运动模型,求出了真实临界电流(即对应于激活能为0的电流),从而区分开量子磁通隧道效应和热激活磁通运动对实验临界电流的影响,发现当温度(T)约低于10K时,由于磁通量子隧道效应的存在使得磁弛豫率不再随温度的下降外延至零,这种额外的磁通运动进一步降低了实验临界电流值,使其在低温下随温度降低而趋于饱和.  相似文献   

11.
测量了SrS∶Eu,Sm的吸收光谱在陷阱饱和与倒空状态下的差异,由此讨论了在陷阱饱和时不同能量位置空穴和电子的分布,通过在近红外区Sm3+的吸收光谱研究了Sm离子价态和数目在激发前后的变化,并发现Sm3+的线状吸收与电子的陷阱→导带的激励吸收光谱存在较强的相消现象.提出了在SrS∶Eu,Sm中陷阱的构成机制及Sm3+离子在其中的地位,考察了Sm浓度对光存储量的影响,并找到一个提高这种材料光存储量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给定两个环R,R’.对于满足一定条件的环R,本文证明了若M:R→R’,M*:R’→R为满射且对A,C∈R和B,D∈R’满足M(AM*(B)C+CM*(B)A)=M(A)BM(C)+M(C)BM(A),M*(BM(A)D+DM(A)B)=M*(B)AM*(D)+M*(D)AM*(B)则M和M*是可加的;若R和R’分别包含单位I和I’,M(I),M*(I’)可逆,则存在环同构N使得M(A)=N(A)M(I),M*(B)=N-1(BM(I)).特别地,若R=R’为标准算子代数或Hilbert空间套代数,则M和M*可加且存在有界可逆的线性或共轭线性算子S和T使得M(A)=SAT,M*(B)=TBS或M(A)=TA*S,M*(B)=(SBT)*对任意的A,B∈R成立.  相似文献   

13.
为了讨论分块幂等矩阵中使用A(1)与A(2)的广义Schur补的幂等性问题,定义了(M/D)I=D-CA(1)B和(M/A)_O=D-CA(2)B,讨论得到了(M/D)_I=D-CA(1)B与(M/A)O=D-CA(2)B具有幂等性的充要条件,并研究了一些特殊情况,推广了J K Baksalary和Zhou J H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黄小益 《中国科学A辑》1995,38(9):946-949
根据掺稀土和过渡金属离子的晶场光谱热移位理论,光谱热移位应包括4部分贡献.利用波函数混合系数对其中作主要贡献的单声子项参量进行了理论计算,然后再对MgO:V2+的R线的热移位进行了拟合计算,计算结果与大量实验数据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介绍了利用混响室对水雾中低频声波衰减情况的实验研究。实验结果一方面表明,在低频段(<100Hz)水雾中质量弛豫过程将对声波的吸收造成明显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表明,即使是在低频区,水雾中声波的衰减随频率的上升仍然是增加的,这符合现有理论的变化趋势,但与以往公认的经典Knudsen实验结果不一致。文章中还介绍了在小管道内利用脉冲回波法和超声成雾方法,对水雾中声衰减所进行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当水雾中水滴半径缩小时,水雾中的质量弛豫过程将向高频区发生移动,这一现象又为有关作者所忽视。  相似文献   

16.
郑斯宁  宋先发 《中国科学A辑》2007,37(11):1349-1360
研究奇异非线性边界流耦合热方程组的有限时刻熄灭问题. 给出区分同时与非同时熄灭的准则,然后 特别得到不同非线性指标区域和适当初值条件的3类同时熄灭速率. 推广了Pablo, Quirós 和 Rossi 关于内部吸收项耦合热方程组齐次Neumann边值条件下有限时刻熄灭问题的原有工作.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分根培养和同位素标记的方法,对植物根系吸附磷酸离子的特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区分活体根系吸附态磷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磷酸离子在根系表面的吸附与伴随阳离子有密切关系,并随阳离子的价数增加而增加.当阳离子被EDTA和有机酸掩蔽或洗脱时,吸附受到显著影响.同时不同的阴离子代换磷酸离子的能力不同,而且吸附量与吸收量之间存在指数相关.因而推论在根系吸收磷酸离子的初始阶段存在着吸附过程,其机理可能是通过与吸附态阳离子形成配位结合而到达根系表面的.  相似文献   

18.
主要研究了电场对PbTiO3 纳米晶微粉与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结构及光学性能的影响规律 .通过对不同固化过程中的极化电场所制备样品的结构、光散射、紫外吸收光谱和二次谐波效应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固化过程中的极化电场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光学特性有较大的影响 ,最后对电场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针对乘积回归模型,本文提出了非凹惩罚最小乘积相对误差的M估计(简称为惩罚MLPRE),该方法可有效处理高维样本量及参数维数随样本量增大而增大的稀疏乘积回归模型.基于一些正则条件,本文得到惩罚M-LPRE参数估计的相合性和渐近正态性等理论性质,通过数值模拟和实例分析,验证了惩罚M-LPRE准则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交联聚乙烯的结构形态与空间电荷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压力波法测量了交联聚乙烯中空间电荷的形成, 并对形成稳定空间电荷分布的交联聚乙烯样品用切片法测量了其表面电位, 用红外吸收光谱法对空间电荷的积累与结构形态相互作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