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10):945-948
目的探讨乙醛脱氢酶1(ALDH1)在乳腺癌转移淋巴结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行乳腺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乳腺癌转移淋巴结(n=47)和未转移淋巴结(n=15)中ALDH1的表达,分析转移淋巴结中ALDH1表达与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乳腺癌转移淋巴结和未转移淋巴结中ALDH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 17%(17/47)、6. 67%(1/15),转移淋巴结中ALDH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未转移淋巴结(χ~2=4. 804,P <0. 05)。乳腺癌转移淋巴结中ALDH1表达与患者肿瘤临床分期、肿瘤直径、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Ki-67表达及原发灶分子分型无关(P> 0. 05),与肿瘤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数有关(P <0. 05)。乳腺癌转移淋巴结ALDH1表达阳性患者和ALDH1表达阴性患者5 a生存率分别为82. 4%(14/17)、90. 0%(27/30),乳腺癌转移淋巴结ALDH1表达阳性患者与ALDH1表达阴性患者5 a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 576,P> 0. 05)。结论乳腺癌转移淋巴结中ALDH1表达与原发灶肿瘤分级、淋巴结转移数相关,但转移淋巴结中ALDH1表达与患者预后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K1水平和EBV-DNA拷贝数载量的变化及其与鼻咽癌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对167例临床分期为Ⅱ期的鼻咽癌患者采用免疫印迹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TK1值,PCR检测EBV-DNA拷贝数载量,并对该批患者随访5年,观察有无复发转移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K1水平和EBV-DNA拷贝数载量的差异。结果鼻咽癌患者治疗后TK1水平比例下降,EBV-DNA拷贝数载量降低(P0.01)。1、3、5年随访的结果为:有复发转移者分别为13、31、42例,无复发转移者分别为154、136、125例。有复发转移的患者,无论1、3、5年,治疗前后TK1水平和EBV-DNA拷贝数载量均比无复发转移的高(P0.01),有复发转移的患者,治疗后TK1水平和EBV-DNA拷贝数载量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复发转移的患者,治疗后TK1水平和EBV-DNA拷贝数载量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咽癌患者治疗后外周血TK1水平和EBV-DNA拷贝数载量迅速降低,同时检测外周血TK1水平和EBV-DNA拷贝数载量,对早期发现鼻咽癌复发转移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SLN)转移状况对非前哨淋巴结(nSLN)转移的预测价值;同时分析SLN 1/n转移患者避免腋窝淋巴结清除(ALND)或是缩小手术范围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山东省肿瘤医院1998年11月至2011年12月自开展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以来的2265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接受ALND的乳腺癌患者1228例,根据SLN转移状况分成SLN(-)、SLN(1/n)、SLN (1/1)、SLN(n/N)和SLN(n/n)(n≥2、N≥3和N>n)5组,比较分析各状态间nSLN转移的特点.结果 SLN(-)组nSLN转移率为11.8%(73/618),SLN(1/n)组为25.2% (65/258),SLN(1/1)组为49.6%(67/135),SLN(n/N)组为48.4%(60/124),SLN (n/n)组为65.6%(61/93),各组间nSLN转移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两比较发现,SLN(-)组患者与SLN(1/n)、(1/1)、(n/N)、(n/n)组患者nSLN转移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SLN 1/n转移患者与SLN(1/1)、(n/N)、(n/n)组患者nSLN转移情况之间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SLN(1/1)、(n/N)、(n/n)组之间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842、0.017、0.042,X2分割).SLN 1/n转移的患者腋窝Ⅱ、Ⅲ水平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与SLN无转移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0.570,X2分割).结论 SLN转移状况与nSLN转移有相关性;SLN 1/n转移的患者nSLN转移概率低于SLN 1/1、n/N、n/n转移的患者,对于SLN 1/n转移的部分患者仅行低位腋淋巴结清除术可能是安全的,但是不能仅通过SLN 1/n转移这一指标免行ALND,需要综合考虑其他临床病理学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隐匿,晚期常发生转移。其常见的转移途径有血行转移、淋巴转移、种植转移和直接浸润,而以肝内血行转移发生最早、最为常见。肝癌细胞侵犯肝静脉后即可进入体循环,发生肝外转移,以肺转移率最高,其次为肾上腺、骨等,眼眶转移者较为少见[1]。近期我科收治了1例肝癌眼眶转移患者,现报告如下。1病例概况患者男,71岁,以"腹部胀大如鼓1月余,加重半月"为主诉,于2014年2月12日收入院。患者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rox-1与Ki-67在原发性胆囊癌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癌组织、胆囊良性病变患者胆囊组织中Prox-1及Ki-67的表达,比较两种蛋白表达的差异,并分析Prox-1及Ki-67的表达与胆囊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转移组的胆囊癌组织中Prox-1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的和对照组;无转移组Prox-1表达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转移组的胆囊癌组织中Ki-67表达阳性率和无转移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转移组和无转移组Ki-67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种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无明显关系;胆囊癌组织中Prox-1与Ki-67表达相关性不明显.结论: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胆囊癌组织中Prox-1和Ki-67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且Prox-1的表达强度与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rox-1参与了胆囊癌的发生、发展,对胆囊癌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恶性黑色素瘤肾上腺转移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1985-2007年北京协和医院共收治恶性黑色素瘤肾上腺转移者3例,占同期48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6.25%.患者男2例,女1例,年龄分别为57、70和84岁,其中原发病灶为皮肤黑色素瘤2例,肛管黑色素瘤1例,发现肾上腺转移距原发病手术分别为25、37和33个月.2例因腰腹部不适就诊发现肾上腺转移灶,1例查体发现.肾上腺转移瘤最大径分别为5 cm、8 cm和12 cm,转移瘤CT值平扫9~45 Hu,增强后最高107.5 Hu.结果 伴淋巴结转移者予白细胞介素2治疗3个月,其余2例患者行手术完整切除病变,1例行腹腔镜手术切除;1例伴下腔静脉癌栓者行开放手术切除,同时行癌栓切除,6个月后对侧肾上腺发上现直径4 cm转移灶,再次行腹膜后腹腔镜切除.未手术者6个月时死于肿瘤恶液质;2例手术患者术后未接受辅助治疗,1例随访16个月发现多处转移,21个月死亡;另1例随访30个月仍存活,未发现复发及转移病灶.结论 恶性黑色素瘤肾上腺转移患者罕见,总体预后极差,对于转移灶单一或范围局限有根治性切除机会的患者,完整切除转移灶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原发性肺癌患者发生转移的评估效果,为肺癌转移的早期诊断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共纳入480例该院初诊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收集患者全血RDW数据.根据检查结果分为转移组与未转移组,并对转移组患者的转移程度及是否有远处转移进行分组.并以最终结局为金标准评价全血RDW对原发性肺癌患者发生转移的评估价值.结果 480例初诊为肺癌患者中,有338例患者发生转移,占70.4%,N1有40例,占11.8%,N2有50例,占14.8%,N3有68例,占20.1%,M1有180例,占53.3%;M1期中远处转移器官数1个88例,占48.9%,2个62例,占34.4%,≥3个30例,占16.7%.转移组RDW明显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内比较发现:M1期患者RDW明显高于N1.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远处转移组内比较发现:远处转移个数≥3的患者RDW明显高于个数为1~2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发现:RDW评估肺癌转移的的AUC面积为0.818;评估远处转移的的AUC面积为0.723;评估远处转移个数≥3个的的AUC面积为0.698.结论 RDW在肺癌转移患者中明显升高,尤其是远端转移、远端转移器官数≥3个患者,其对评估肺癌转移、远端转移、远端转移器官数≥3个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胃癌和胃癌转移患者血浆6-keto-PGF1a和TXB2水平,探讨二者的比值与胃癌及其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对胃癌未手术组及胃癌行根治术组的患者进行6-keto-PGF1a和TXB2定量检测。结果胃癌未手术组和胃癌行根治术组,无论是远处转移或局部转移,其6-keto-PGF1a和TXB2比值均明显低于无转移患者,P〈0.05。而胃癌合并远处转移的患者,其6-keto-PGF1a和TXB2的比值虽低于胃癌合并局部转移者,但P〉0.05。结论6-ke-to-PGF1a和TXB2的比值对胃癌转移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肠癌患者根治性手术后血清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25(CA125)表达水平在预测复发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9年7月至2013年12月根治术后结肠癌患者共123例,动态分析血清标志物水平变化与复发转移间的相关性。结果(1)123例患者术后 HIF-1α和 CEA水平较术前下降(P <0.05);(2)39例复发转移患者的 HIF-1α、CEA 和 CA125较84例未复发转移患者升高(P <0.05);(3)39例复发转移患者,复发转移时 HIF-1α和 CEA 表达水平较化疗结束后明显升高(P <0.05);(4)HIF-1α与 VEGF 呈正相关(P <0.05)。结论HIF-1α和 CEA 表达水平与复发转移呈正相关,动态联合监测血清标志物 HIF-1α和 CEA 对预测和早期发现根治术后结肠癌的复发转移、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 亚基(CGB)mRNA 和人类促性腺 激素释放激素1 型(GnRH1)mRNA 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肿瘤转移的相互关系,寻找诊断妊娠滋养细 胞肿瘤患者早期血行转移的可能标志物。方法 选取门诊治疗的52 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和21 例葡萄胎 患者,选取体检门诊的20 例正常妊娠妇女和20 例非妊娠妇女作为对照。采集临床资料和外周血,采用逆转 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4 组患者血清CGB 和GnRH1 mRNA 表达水平,分析与肿瘤早期转移临 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血清CGB 和GnRH1 mRNA 表达升高,高于其余3 组;CGB mRNA 表达与患者年龄、最大肿瘤大小、前次妊娠无关,与远处转移、转移灶数目、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 临床分期及预后相关;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血清GnRH1 mRNA 表达与患者年龄、最大肿瘤大小、转移灶 数目、前次妊娠无关,与远处转移、临床FIGO 分期及预后相关。结论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血清CGB 和 GnRH1 mRNA 表达升高,并与转移相关临床指标相关,因此CGB 和GnRH1 可能成为评估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早期血行转移的有效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病理HE染色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将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5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皆经过病理HE染色诊断。结果病理分期结果为T1有11例、T2有4例、T3有30例、T4有5例,四期患者前哨淋巴结转移情况为T1患者中微转移1例、无转移有10例,T2患者中微转移有2例、无转移有2例,T3患者中转移有17例、微转移13例,T4患者中5例全为转移,T1与T2患者多为无转移,T3与T4多为转移,50例患者中转移有22例、微转移有16例、无转移有12例。结论针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应用病理HE染色活检,能有效的发现前哨淋巴结的转移情况,能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淋巴结中黏蛋白1和2的表达及其与微转移关系的研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结直肠癌淋巴结中黏蛋白1和2的表达,术后随访,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发现,黏蛋白1和2的阳性表达率在转移淋巴结均为100%(84/84),在无转移的淋巴结分别为21.5%(74/344)和13.4%(46/344),显示微转移率随Dukes分期上升呈显著递增.检测发现,有9例患者分期从Dukes A或B期上调到Dukes C期.随访发现,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患者术后转移和复发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微转移患者.结论 黏蛋白1和2是检测淋巴结微转移的可靠指标.检测淋巴结微转移可以提供更准确的Dukes分期,合并微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转移和复发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胃癌、结直肠癌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72例胃癌和结肠癌转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分别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治疗后1、3、5年的生存率以及不同转移类型和治疗方式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和5年生存率分别统计比较。结果 72例患者中,1年生存率为83.3%,3年生存率为27.8%,5年生存率为9.7%。结直肠癌转移较之胃癌转移患者的平均生存期要长,5年生存率要高;根治性手术和接受化疗较之姑息性手术和未化疗患者的平均生存期要长,5年生存率要高。结论胃癌和结肠癌转移应及早发现和及早治疗,并尽量结合化疗方式治疗,以改善预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erbB-2、Nm23和MDR1在原发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49例乳腺癌患者手术切除组织中C-erbB-2、Nm23和MDR1的表达,并分析3种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转移的关系。结果:49例乳腺癌患者中C-erbB-2、MDR1高表达和Nm23低表达的患者转移发生率高(P<0.05)。MDR1的表达与C-erbB-2的表达有相关性(rs=1.00,P<0.05),Nm23与C-erbB-2的表达无相关性(rs=0.80,P>0.05),MDR1的表达与Nm23的表达无相关性s=0.80,P>0.05)。C-erbB-2、MDR1同时阳性的患者及C-erbB-2阳性、Nm23阴性的患者转移发生的几率较高,预后较差。结论:C-erbB-2、Nm23和MDR1与乳腺癌转移有关,多个指标联合检测用来估计患者预后指导意义更佳。  相似文献   

15.
转移是恶性肿瘤的本质属性之一,也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临床资料表明,Notch1分子与多种肿瘤的转移密切相关。在乳腺癌患者原发癌组织中,转移组和非转移组中的Notch1分子表达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并且与转移呈正相关。近些年发现,乳  相似文献   

16.
直肠癌容易发生肝脏和肺的转移,直肠癌合并远处转移的治疗是临床难题,既往有文献报告肺转移灶不能完全切除的直肠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有9个月[1].近年来,随着化疗药物和各种分子靶向药物的迅猛发展,合并远处转移的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有了显著的提高.本文报告我科收治的1例直肠癌患者,患者虽然在就诊时已经合并肺转移癌,但在经过放化疗、手术、生物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后获得长期生存.目前其生存期已经超过3年.  相似文献   

17.
徐文娟  马杰  赵仲生 《浙江医学》2011,33(4):453-456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6例胃癌组织石蜡标本及92例癌旁非肿瘤胃黏膜组织标本中IGF-1R表达.结果 IGF-1R在胃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癌旁非肿瘤胃黏膜组织,436例胃癌组织中有385例 IGF-1R蛋白表达阳性,216例高表达,IGF-1R蛋白的阳性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Lauren分型、浸润深度、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有关.I、II和 III期胃癌患者中IGF-1R高表达者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IGF-1R低表达者,IV期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与IGF-1R表达无关,IGF-1R表达、浸润深度、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和TNM分期为胃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素.结论 胃癌组织IGF-1R表达与淋巴结和远处转移及预后显著相关,IGF-1R可能成为一个预测肿瘤进展、浸润和转移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8.
肺癌胸部、颅脑和骨骼转移较为常见,首发腹膜后转移,无胸部转移,此后出现牙龈转移、鼻道转移、外耳道转移非常少见,国内文献未见报告。我院2010年10月22日收治1例右肺癌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甲状腺癌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以及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与肺转移、骨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筛选未发生远处转移、发生肺转移、发生骨转移的患者分别作为未转移组、肺转移组、骨转移组。收集血清并测定TG、TGAb的含量,收集转移病灶组织并测定增殖相关分子Bcl-2、Skp-2、caspase-3、p27以及侵袭分子S100A4、MMP2、MMP13、SATB1、Vimentin的表达量。结果:肺转移组、骨转移组患者血清中TGAb和TG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未转移组;血清TG、TGAb阳性患者转移病灶中S100A4、MMP2、MMP13、SATB1、Vimentin、Bcl-2、Skp-2的mRNA含量显著高于TG、TGAb阴性患者,caspase-3、p27的mRNA含量显著低于TG、TGAb阴性患者。结论:血清TG和TGAb含量升高与甲状腺癌术后的肺转移和骨转移有关,对转移病灶中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 u- PA)及其特异性受体 ( u- PAR)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 1 ( PAI- 1 )含量的变化及其与肿瘤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 ELISA法测定 43例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和 2 1例正常人血浆中 u- PA、u-PAR和 PAI- 1含量。结果 :食管癌、胃癌和结肠癌患者的血浆 u- PA、u- PAR和 PAI- 1含量均显著升高 ;肿瘤组中 ,中、晚期组 u- PA显著高于早期组 ,已转移组 u- PA、u- PAR和 PAI- 1较未转移组显著升高。结论 :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浆中 u- PA、u- PAR和 PAI- 1含量不同程度升高 ,并与肿瘤转移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