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无灰类汽油抗爆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近期国内外环保型有机无灰类汽油抗爆剂研究开发进展和具有开发,应用前途的新型无灰类有机抗爆剂的抗爆性实验结果,其中曼尼烯碱,糠醇和氮叔丁基糠基胺等被确证为最有开发前途的新型无灰类汽油抗爆组分。  相似文献   

2.
尿素直接醇解法合成碳酸二甲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尿素直接醇解制备碳酸二甲酯反应(DMC)的热力学研究进展。对催化精馏、去除氨气工艺以及高沸点共催化剂、热耦精馏、脂肪二元醇循环剂的应用进行了综述,评价了不同催化体系包括金属化合物、单质金属、多聚磷酸、有机酸盐、有机金属化合物、负载型催化剂和离子液体催化剂的优缺点。此外,还指出了尿素直接醇解法合成DMC生产路线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内有机金属润滑油添加剂研发的新进展,诸如有机锌类、有机钼类、有机稀土类、有机锡类、有机铜类、V族有机金属、有机镉类等重要有机金属添加剂研发的情况和应用进展。这些有机金属润滑油添加剂作为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或提高基础油的一种或多种使用性能,对未来润滑油的研究、应用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聚丁二酸乙二醇酯(PES)作为一种可生物降解塑料已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用于合成PES的金属氧化物、金属盐化合物、金属烷氧基化合物和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催化剂及PES合成工艺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金属烷氧基化合物催化合成PES的研究现状;对新型的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催化剂合成PES进行了展望。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具有种类繁多、结构可调和环境友好等优点,有很好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5.
《石油化工》2008,37(1)
<正>一种合成等规聚苯乙烯的阴离子聚合方法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合成等规聚苯乙烯的阴离子聚合方法。先以有机锂或有机锂的活性聚合物为引发剂(每100 g单体的引发剂用量为1~20mmol),与引发剂摩尔比为0.2~2.0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和与引发剂摩尔比为0~60的  相似文献   

6.
利用高频往复试验机对内燃机油减摩剂在不同温度下的减摩抗磨性能进行了考察,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对减摩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对有机钼类、酰胺类和多元醇酯类减摩剂在内燃机油中的考察结果表明:在考察的条件下,有机钼减摩剂和长链脂肪酰胺、多元醇酯类无灰减摩剂均有较好的减摩能力;有机钼减摩剂有很好的抗磨能力;甘油酯类减摩剂也有一定的抗磨能力;酰胺类减摩剂未见有抗磨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大庆30~(?)透平油料为基础油,采用循环氧气动态吸氧法,研究了十六种抗氧剂在基础油不同氧化阶段对氧化动力曲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抗氧剂进行分类,并对各类剂的作用机理作了分析,还考察了抗氧剂的复合效果。实验得到,抗氧剂对基础油氧化动力曲线的影响以及表现在作用机理上的差异,主要取决于抗氧剂分子中的官能团.实验中所用的抗氧剂可分成屏蔽酚型、芳胺型、含硫化合物和金属减活剂四类.不同类剂的复合均得到增效结果,同一类剂的复合未显示增效作用。金属减活剂与抗氧剂复合后,增效作用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汽油高辛烷值添加组分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报道了甲基环戊二烯三羰基锰、有机醚类(包括甲基叔丁基醚、乙基叔丁基醚及叔戊基甲基醚和二异丙醚)、碳酸二甲酯、乙醇以及其他新型汽油抗爆剂(包括NY-02直馏汽油抗爆剂、FE-1汽油辛烷值添加剂、FA-90Ⅱ抗爆剂、TKC抗爆助剂、邻甲酚型Mannich碱基化合物和MTN汽油抗爆剂)的抗爆作用机理、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有机凝胶调剖剂强度的剪切恢复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态剪切实验研究了两种有机凝胶类调剖剂强度的剪切恢复性能,通过测定不同条件下凝胶体系的储能模量\耗能模量和相位角的变化,分析了在聚交比一定的条件下,聚合物浓度、温度以及交联剂类型对凝胶剪切后强度恢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应力下,随着聚合物浓度的增加,凝胶的成交点频率向低频移动;相同聚合物浓度和放置时间下,有机金属交联型调剖剂的强度大于有机酚醛交联型调剖剂;同种凝胶体系,在聚交比一定的条件下,浓度高时体系强度的剪切恢复性能好;对于两种凝胶体系来说,温度升高使得体系的剪切恢复性能下降;有机金属交联的凝胶体系剪切恢复能力高于有机树脂交联的凝胶体系。  相似文献   

10.
董穆  张丽英  张师军 《石油化工》2012,41(6):728-735
综述了稠环化合物、芳香胺类化合物、金属盐与二元羧酸的复合物和稀土类化合物等β成核剂的研究进展;分析了β成核剂的添加量和聚丙烯的结晶温度对聚丙烯中β晶型相对含量的影响;归纳了β成核剂诱导聚丙烯成核机理方面的工作。开发高效、通用、成本低和加工性好的β成核剂是近年来的研究发展方向,加强β成核剂成核机理方面的研究对于开发新型β成核剂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加剂低凝柴油的研制及工业生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柴油降凝剂的筛选评价和对不同降凝剂冷滤点感受性的考察,选择出性能优良的柴油降凝剂。在组分优化的基础上,研制出-10号、-20号、-35号低凝柴油的调合配方,并投入工业生产,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以中海油气(泰州)石化有限公司生产的石蜡基润滑油基础油为原料,添加一定量的复合添加剂、黏度指数改进剂、有机钼摩擦改进剂、高分子聚合物摩擦改进剂等,制备了符合GB/T 11122—2006质量标准的4种重负荷柴油机油CI-4 15W-40,主要考察摩擦改进剂对重负荷柴油机油的理化性能、抗磨极压性能、行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钼摩擦改进剂在低温下需要磨合一定时间后起作用,高分子聚合物摩擦改进剂对于油品的极压性能提升明显,两种摩擦改进剂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在行车试验中对于车辆燃油经济性提升1%~2%。  相似文献   

13.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研究开发概况,系统介绍了柴油降凝剂的种类及其降凝作用机理,如吸附机理、共晶机理、成核机理等,并对常用的分析研究技术手段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中国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简要介绍了各种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类型,依据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结构特点以及与结晶蜡作用方式的不同,对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进行了重新分类和总结,并分别阐述其在柴油中的作用机理。另外,对提高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感受性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善非道路用中小功率直喷增压柴油机3100E的排放性能,使之达到2008年开始实施的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第4阶段非道路用柴油机排放标准的要求,通过试验优化了高压油管内径、减压阀容积、供油提前角等喷油系统参数及燃烧室几何形状,系统研究了这些参数对发动机NOx和颗粒物(PM)排放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保持发动机动力性及经济性的情况下,合理优化匹配喷油系统参数和燃烧室设计,可以改善该机的燃烧过程,有效降低发动机的有害物排放量,使之达到美国环境保护局第4阶段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6.
原油对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感受性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感受性及性能的影响因素。并以应用实例探讨了由不同原油炼制所得的柴油对低温流动改进剂的感受性以及筛选柴油低温流动改进剂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柴油清净剂改善柴油机有害排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关柴油中添加具有清净分散作用的添加剂的研究已成为降低柴油机排放的重要课题。在同一台TY1100柴油机上分别使用试验用空白柴油、加0.15%长城牌LCD级润滑油的柴油样品和加0.15%石油磺酸钙清净分散剂的柴油样品,测定了柴油发动机排放气中各种有害组分的含量、发动机性能和燃烧特性。结果表明,在柴油中添加石油磺酸钙清净分散剂,可以降低柴油机的排放烟度和CO含量,特别是烟度的降低幅度较大。柴油机在高输出功率区域运转时,随着功率的增大,烟度的下降幅度增大。  相似文献   

18.
90年代,由于欧美对环境保护法规的日益严格,柴油中的多环芳烃和其他抗磨杂质的含量随之下降,柴油的润滑性能变得越来越差。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在柴油中加入柴油润滑剂来提高柴油的润滑性能。在磨损四球机上建立的柴油润滑性能试验方法,对不同级别的柴油及柴油润滑剂具有较好的区分性和重复性,与HFRR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对应性,并对柴油润滑性试验方法做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9.
摘要:通过低温储存试验,筛选出一种具有抗蜡沉积作用的助剂,将其与降凝剂调配成复合降凝剂,可抑制加剂轻柴油的蜡沉积现象。通过变温储存试验可知,采用搅拌与倒罐的措施可使复合降凝剂的抗蜡沉积能力完全恢复,最佳倒罐时间为15~16时。  相似文献   

20.
单一气体燃料发动机是针对某一种气体燃料的理化特性而专门设计制造的发动机,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气体燃料的优势,多用于气源供应充分的固定场所(如油气田电站或气源供应稳定的城市公交车辆),但单一气体燃料发动机汽车也存在着续驶里程短、不易压燃等缺点,特别是低负荷工况性能不佳。而与液体燃料组合而形成的混合燃料汽车则消除了这些缺陷,使其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为此,根据天然气的燃烧性能,研究了天然气/柴油混合燃料发动机的特性。结果表明:柴油引燃具有多处繁星式点火且点火能量大的特点,因而天然气作为点燃式发动机燃料,爆震和失火倾向大大减小,使其在中高负荷时不但废气排放量降低,而且动力性能较好,而在低负荷时采用纯柴油或者其他措施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