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早期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新生儿低血糖的影响。方法将80例GDM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新生儿出生后1h开始喂10%葡萄糖溶液,15~30ml/次,每2小时1次;观察组根据新生儿出生后30min、2h、6h、12h及24h血糖值调整喂养的葡萄糖溶液浓度和频次,15~30ml/次。两组在喂葡萄糖溶液的同时进行常规母乳喂养及人工喂养。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后2h、6h、12h、24h血糖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血后6h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恢复至正常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动态监测GDM新生儿血糖并根据结果喂食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可有效改善GDM新生儿低血糖状况。  相似文献   

2.
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的营养支持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危重症新生儿并发低血糖的营养支持护理方法.方法 对86例并发低血糖的危重症新生儿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基础上加强营养支持,同时动态监测血糖变化,根据血糖水平予早期经口喂养或鼻饲10%葡萄糖溶液、母乳或配方奶,或经输液泵静脉输注10%葡萄糖溶液或静脉营养液;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感染.结果 患儿治疗后2~24 h血糖...  相似文献   

3.
早期微量喂养对危重新生儿胃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宝珠  徐燕  李辉 《护理学杂志》2001,16(10):589-590
为了探讨早期微量喂养对危重新生儿胃肠功能的影响 ,将 30例危重新生儿随机分为早期微量喂养组(微量组 )和常规喂养组 (常规组 )各 15例 ,在静脉营养的基础上 ,微量组患儿出生后第 2天开奶 ,每公斤体重每 2 h2 ml;常规组患儿病情稳定后开奶。结果微量组达全量肠内营养时间为 (17. 6± 8. 1) d,拔胃管时间为(12 . 2± 8. 3) d,与常规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 0 5 ) ;恢复出生体重及住院天数与常规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0 . 0 5 )。提示早期微量喂养能提高危重新生儿喂养的耐受性 ,且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4.
许佳  赵敏 《护理学杂志》2019,34(5):29-31
目的探讨缩短禁食禁饮时间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剖宫产结局的影响。方法按时间段将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产妇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术前禁食8 h,禁饮6 h;观察组术前禁食6 h,禁饮2 h。结果观察组术前空腹血糖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少于和短于对照组(P 0. 05,P 0. 01);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血糖值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 0. 05);观察组术前口渴、饥饿、焦虑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 0. 05,P 0. 01)。结论术前禁食6 h、禁饮2 h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剖宫产产妇可稳定其血糖水平,降低产妇术前低血糖及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提高产妇舒适度,促进术后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5.
小儿术前禁食`术中输液对血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观察了36例硬膜外麻醉小儿的术中血糖、酸碱平衡和尿酮体的变化。发现术前禁食、水时间与术前血糖值有很好的相关性(γ=0.7738),提示小儿手术时间超过1h者,术前应在病房内输液,这对术前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有一定的意义。术中补充液体分为三组;A组输5%葡萄糖10ml/kg/h;血糖145±7.4rag/dl;B组输5%葡萄糖5ml/kg/h,血糖118±6.8mg/dl,显著低于A组(P<0·05),C组输入复方氯化钠溶液,血糖102±6.0mg/dl。术前、后尿酮体均为阴性;pH和标准碳簸氢根均无差异。作者认为,小儿术中输入5%葡萄糖5ml/kg/h较为合适。建议对长时间大量输液的手术患儿监测血糖、尿酮体。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人工通便对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方法 将30例低出生体重儿按出生后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予早期人工通便即出生2 h即予腹部按摩后行人工通便;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通便,即出生20h观察出生后首次排便时间,以后如24 h仍未排便,即予腹部按摩后行人工通便.结果 两组首次排胎便时间、胎便排净时间、光疗时间和腹胀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 早期人工通便可促进胎便及早排出,促进肠蠕动,使早期胃肠喂养顺利,促进低出生体重儿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口服含糖食物与葡萄糖粉在住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处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内分泌科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低血糖发生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口服含糖食物)和葡萄糖粉组(口服葡萄糖粉)各71例次,比较两组患者15min血糖值、血糖纠正时间、血糖波动幅度、症状缓解率、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葡萄糖粉组15min血糖值、血糖波动幅度、纠正时间、15min症状缓解率、30min症状缓解率、症状缓解时间显著优于常规组(均P0.01)。结论口服葡萄糖粉在住院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处理中的效果优于含糖食物。  相似文献   

8.
孙岩涛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10):143-146
目的 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在新生儿低血糖发生静脉炎导致皮肤水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 院2022年6月-12月收治的30例低血糖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比组与分析组,各30例。对比组采 用常规护理,分析组采用早期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血糖情况、家属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 血糖持续时间以及皮肤质量。结果 分析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比组( P <0.05);分析组出生后1、 3、6、9、12、24 h的血糖水平均高于对比组( P <0.05);分析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比组( P <0.05);分 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比组( P <0.05);分析组低血糖持续时间短于对比组( P <0.05);分析组护 理后皮肤质量评分高于对比组( P <0.05)。结论 早期护理应用于新生儿低血糖中可有效帮助患儿提高生 活质量,改善其血糖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缩短低血糖持续时间,且能够有效预防患儿因静脉炎 引起的皮肤水肿,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30%乙醇用于液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30%乙醇对液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的效果.方法 将80例液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后水封瓶内产生大量泡沫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时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引流(250 ml生理盐水作为引流瓶内基础液体),引流管浸入液面1~2 cm;观察组采用30%乙醇400 ml作为闭式引流水封瓶内的基础液体进行引流,引流管浸入液面3~4 cm.结果 两组引流基础液体使用6 h后患者有关生理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两组引流6 h后引流瓶内泡沫高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30%乙醇能有效消除液气胸患者闭式引流液中的泡沫,液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过程中泡沫过多而影响观察及护理时,可使用30%乙醇作为基础液体.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三种纠正方法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时简便有效的纠正方法.方法 将67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自行进食组23例、饮用葡萄糖组22例及鲜橙多组22例,发生低血糖时分别指导自行进食含糖食物、饮用50%葡萄糖溶液30 mL及鲜橙多饮料138mL,监测其血糖值及低血糖缓解时间.结果 三组均能在处理后15 min纠正低血糖,且处理后15 min、下一餐前、次日空腹血糖波动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3种方法均能纠正低血糖,含糖饮料口感好,患者更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