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构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数学教育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建构主义观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有: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重视现实情境的创设;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构建互动型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数学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不再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单一过程,而是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并通过合作交流,让学生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个性品质的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新的课程标准中,有一个观点非常重要,但却又是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容易被忽视的.这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过程的学习。所谓强调过程的学习.就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不仅要告诉学生知识本身的内容.还要让学生了解这一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这样做的意义有三点:  相似文献   

4.
探究性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的活动过程。而以能联系生产实际,关注社会热点,考察学生能力,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大势所趋,在生物学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落实“探究性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实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以类似或模拟科学研究的方式所进行的学习.无论在课堂还是在课外,是以动手和动脑相结合的活动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探究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而发现学习是指一个自学过程,学习者不靠教师的指点。自己形成概念和观念.二者结合起来便形成了探究与发现式的学习模式.本文结合三角函数的入门学习与你谈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探究与发现.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塑知识的形成过程.课程设计将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数学新教材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鼓励学生“观察”“操作”“发现”,  相似文献   

7.
姚圣海 《数学教学》2014,(10):11-14
数学起始课,即数学一个章节或一个单元起首的一节课,是一个章节或一个单元学习的起点.它承接在上一个章节已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原知识展开拓展研究或对新知识展开探究学习.如何使学生对本章将要学习的内容、结构,甚至思想方法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使起始课发挥“先行组织者”、“导游图”的作用,是起始课教学设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不仅如此,起始课作为一个章节或一个单元留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承担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责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追求自然的过程,根据章节特点,选择不同的知识引入方式,如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与其他内容学习过程的类比介绍引入或数学内部知识的冲突矛盾引入,力求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减少突兀.下面以“圆锥曲线起始课”为案例,谈一谈数学起始课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8.
赵凤玲  鸣晓 《理科爱好者》2003,(24):75-75,7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下,课堂是教育改革最终归属与落脚的地方.新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教师在果堂教学中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诸多新的理念逐渐成为教师的共识,如,课程设计由“给出知识”转向“引导活动”;教学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师应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新教材更是倡导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讨论,体现数学再发现的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程良勤 《今日教育》2004,(12):24-25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并不是对知识的直接接受、占有和复现的过程,而是对所学知识能动地选择、加工和改造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创设一个符合学生实际、与所学知识密切联系的教学情景,会促使学生主动探究,乐于探究.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地解决数学问题。因此,  相似文献   

11.
刘亚军 《考试周刊》2009,(27):217-217
新课程标准将“改变课程过于关注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后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新课程标准下,化学教学追求真实的生命成长.应从关注学生的自我需要出发,帮助学生形成以“自我发展”为特点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激情和兴趣.发挥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通过有趣的物理科学知识,形象、生动、直观的教具。富有逻辑的思维过程.丰富的教学语言、教学经验和高昂的教学热情.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我国传统教育模式过多地局限于重视学生具体书本知识的学习,即强调知识的记忆,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不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过多地依赖教师指导,缺乏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具体知识的获得.忽视知识形成的过程。因此.首先要更新教育观念,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培养学科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这就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在令而准确传授知识的基础上.适时地引导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有客观的看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科学的地理思维方式.使学生由“学会”转为“会学”,这种思维的形成,要经过老师耐心细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60年代。认知心理学在美国兴起,其后得到迅速发展。认知心理学是以人类认知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学说。认知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它认为,学习是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即认知结构中新旧知识的同化过程,同化的结果是原有知识结构的不断分化与整合。因此.学习过程也就是认知结构的组织与重新组织、变化与发展过程。学习不在于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联结.而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5.
张永兰 《农村教育》2007,(11):50-50
新课程要求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家庭作业是促进学生加深对知识理解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深化和补充,也是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姚天勇 《物理教师》2006,27(4):19-20
新课程更关注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这就要充分展开知识的发生过程和形成过程,注重科学方法的运用和掌握,不能简单地告知结论、记忆规律.物理教学中的有些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直接进入规律的探究和发现,但也有些问题,离开了教师的具体帮助和梳理,很难形成完整的概念,对此需充分联系经验事实,由浅入深地揭示出现象的本质,搭建思维路径,形成清晰而完整的物理概念,使学生的主体认知凸现在知识建构过程中.现以“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教学为例,作一些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化学该如何进行教学呢? 一、创设问题情景,培养思维能力 新课程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教师的教学活动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更强调高中化学的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教学有效性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条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还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策略。新授课中通过实验创设的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欲望.引起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以学生发展为本”“人文精神”“师生和谐、互动”等等。这么多的新理念、新名词一下子涌现出来,令教师们感到有些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我们的基础教育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大家觉得有些困惑。笔者认为,基础教育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教育重心的转移.即把过去的单纯对知识、能力的关注,转向对学生发展更全面的关注,即在对学生知识、能力关注的同时,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更加关注。小学数学教育的重心要转移到促进学生全而、和谐、可持续发展上来。  相似文献   

19.
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式下.进行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学习方式的转变.成为主要方向和显著特征。这给高师声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在以往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过多地运用了“接受性学习”,几乎是“接受性学习”一统天下.把学生当作一个接受性的容器。老师是主动,学生是被动,以知识为中心.今天我们的教学过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学生主动参与.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探索,获取知识。因此,实施研究性学习是对传统的接受或学习的一种改革与补充,它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形成一种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并能广泛地迁移到一切生活和学习领域中去.形成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20.
邓志文 《物理教师》2004,25(10):8-11
作业作为教与学的交叉点,它是学生学习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最经常性的一项实践活动,是学生在亲身实践中巩固知识、深化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教师用来检查、了解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是驾驭和调控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师生交流信息的一个重要窗口.因而,关注和研究作业问题,成为关注和研究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切人点,也是我们研究学习实效性的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