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7~12岁艾滋病致孤儿童(艾滋孤儿)膳食营养状况,为促进其生长发育与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乌鲁木齐市7~12岁艾滋孤儿(98名)和同龄普通孤儿(66名)及一般儿童(145名)共309名进行营养状况调查。采用24 h膳食回顾法记录3组儿童一日三餐的饮食情况,按中国居民每日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 RNI)分析儿童能量及营养素摄入及达标情况。  结果  艾滋孤儿组消瘦检出率为44.9%,高于普通孤儿组(40.9%)和一般儿童组(28.2%);艾滋孤儿组和普通孤儿组超重率分别为3.1%,3.0%,均低于一般儿童组(8.3%);艾滋孤儿组能量及膳食营养素的每日平均摄入量低于其余两组,且钙、铁、锌和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B6、叶酸以及维生素C、维生素D摄入量均未达标;艾滋孤儿组粮谷类、蔬菜类、水果类、蛋类、奶类、油类的日均摄入量均低于一般儿童组和普通孤儿组,除粮谷类、蛋类外,其余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02,5.23,27.86,16.59,P值均<0.05),而艾滋孤儿组和普通孤儿组儿童蔬菜类、水产类、蛋类、奶类的摄入均低于推荐摄入量。  结论  乌鲁木齐市7~12岁艾滋孤儿消瘦检出率较高,膳食营养摄入不均衡、营养状况欠佳。应改善艾滋孤儿的膳食结构以满足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武汉市洪山区流动儿童营养素摄入及膳食结构状况,进行膳食营养干预并评价干预效果,为改善流动儿童营养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和社区干预方法,抽取武汉市洪山区某流动儿童较集中的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218名)和对照组(222名),基线调查后,对干预组进行以“营养课堂”和知识讲座为主的膳食干预,干预时间为2个月,同时对干预组看护人也进行干预。  结果  基线时,两组流动儿童营养素摄入不足,尤其是钙、硒、维生素B1、维生素B2的摄入达标率均低于5%;蔬菜类、奶类及奶制品的摄入达标率不足5%。干预后,膳食营养素方面,干预组流动儿童能量、三大宏量营养素、钙、维生素A、维生素C摄入量均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22~8.65,2.62~8.46,P值均 < 0.05)。膳食结构方面,干预后干预组谷薯及杂豆类摄入达标率由55.5%增加至68.8%,畜禽肉类摄入达标率由45.9%增加至56.4%,同时也均高于对照组(56.3%,4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9~13.25,4.39~14.13,P值均 < 0.05)。  结论  流动儿童存在营养素摄入达标率低、膳食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今后可多开展面向流动儿童的营养教育,通过营养课堂、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同时对儿童及家长开展营养教育,有效改善流动儿童膳食结构及其他营养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刘玲  林黎  龚琬  李君  周卫 《华南预防医学》2021,47(11):1371-1374
目的 调查高职高专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及其与脑力工作能力、学习疲劳的关系。方法 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对高职高专学生膳食营养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其膳食营养素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情况,并对比营养素摄入不同学生的脑力工作能力指数及学习疲劳发生率。结果 高职高专学生烟酸、维生素C平均摄入量<80% RNI,能量、脂肪、蛋白质、维生素B1、维生素B2、钙、铁、锌、硒平均摄入量在80%~120% RNI,维生素E、磷、钠平均摄入量>120% RNI。蛋白质、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钙摄入充足学生的第8节课后脑力工作能力指数均大于摄入不足者(均P<0.01),学习疲劳发生率均低于摄入不足者(均P<0.01);磷、钠摄入充足学生的第8节课后脑力工作能力指数均大于摄入过多者(均P<0.01),学习疲劳发生率均低于摄入过多者(均P<0.01)。结论 高职高专学生膳食营养素烟酸、维生素C摄入量偏低,而维生素E、磷、钠摄入量偏高,学生营养素摄入不均衡与脑力工作能力降低、学习疲劳发生率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4.
孤独症儿童的营养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儿童孤独症患者膳食营养素摄入量与体格发育状况。方法采用连续3天24小时回顾法调查孤独症儿童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测量其同期身高、体重,用Z评分法评价其营养状况。结果111名孤独症儿童中超重或肥胖占31.5%,急性或慢性营养不良占8.1%;该人群11种营养素摄入量不能满足其需要,尤其VA、VC、VB6、叶酸、钙和锌严重不足,尚不足推荐摄入量的60%,39.6%的患儿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素缺乏,其中钙、锌、叶酸、VB6的缺乏率达到88%以上。结论该人群营养过剩与营养缺乏并存,膳食营养素的摄入普遍不足,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其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中国0~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项目数据,描述我国2~5岁儿童膳食微量营养素,包括钙、铁、锌、硒、钾、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的摄入状况并分析城乡间的差异。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9—2021年抽取了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20名2~5岁儿童,并用称重法记录3天24小时的膳食数据。使用SAS 9.4进行统计分析,计算2~5岁各年龄组儿童每日膳食微量营养素摄入量及分析城乡差异,并与推荐摄入量进行比较,评估2~5岁儿童膳食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过量的风险。结果 2~5岁各年龄组儿童每日膳食钙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433.7、338.9、356.4和347.4 mg;每日膳食维生素B1摄入量中位数均为0.5 mg;每日膳食维生素B2摄入量分别为0.7、0.6、0.6和0.6 mg;每日膳食维生素C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37.9、37.4、44.0和40.0 mg;每日膳食硒摄入量中位数分别为17.1、20.5、22.7和22.3μg。其中,2~5岁城市儿...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无锡市崇安区某幼儿园儿童生长发育及膳食营养状况。方法采用记账法和称重法对崇安区某幼儿园3~6岁711名儿童进行5天膳食调查,分析其食物和营养素摄入情况。同时根据儿童身高、体重测量结果评价其生长发育状况。结果 711名幼儿园儿童中,消瘦占11.25%,超重占13.50%,肥胖占7.59%;奶类及制品摄入严重不足,禽畜肉类摄入量过高。平均能量摄入量超过中国居民膳食能量需要量(EER),钙摄入不足,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其他营养素均过剩。结论该园儿童营养摄入不均衡,营养问题以超重和肥胖为主,需要调整和优化膳食结构,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南京市溧水区农村青少年儿童营养健康现状。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法和分层随机抽样法获得调查对象;采用Z评分法,参考WHO儿童生长发育标准评价0~17岁农村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状况。运用膳食频率法(FFQ)调查人群膳食摄入情况,参照2002年的食物成分表进行评估。结果 BAZ评分显示0~17岁儿童肥胖人数占9.0%,超重占18.2%,发育良好占61.8%、消瘦和营养不良分别为9.1%、1.9%。烹调油的摄入量为(27±7.3)g,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及钙的摄入量不足中国居民膳食每日推荐摄入量的50%。结论南京市溧水区农村儿童面临着肥胖和消瘦的双重问题,膳食结构不合理,每日营养素摄入量达到中国居民膳食每日推荐摄入量的人数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基于数字化平台的学生午餐各类食物和营养素水平, 为指导有关部门配餐和供餐提供参考。  方法  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 利用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数字化管理平台收集天津市滨海新区96所学校13 018份学生午餐食谱, 对学生午餐中的谷薯类、蔬菜类、水果类、畜禽肉类、鱼虾类、蛋类、奶及奶制品、大豆类及其制品/坚果和其他九大类食物, 能量和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铁、锌、硒、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膳食纤维12项营养素指标进行评价。  结果  学生午餐各类食物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是畜禽肉类96.8%(116.4 g)、谷薯类92.3%(179.5 g)、蔬菜类65.0%(170.6 g)、大豆类及其制品/坚果47.7%(21.4 g)、蛋类33.4%(18.0 g)、鱼虾类14.4%(8.5 g)、水果类14.1%(19.6 g)、奶及奶制品0.3%(35.4 g)。不同年级间各类食物摄入合格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学生午餐能量合格率为76.9%(932.6 kcal), 各类营养素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是铁96.9%(9.7 mg)、锌96.8%(5.9 mg)、蛋白质96.4%(43.8 g)、碳水化合物87.6%(130.8 g)、硒82.9%(23.5 μg)、维生素C 78.5%(48.8 mg)、维生素B1 75.9%(0.5 mg)、脂肪74.3%(28.5 g)、维生素A 74.1%(327.1 μg)、维生素B2 49.9%(0.5 mg)、膳食纤维19.5%(5.9 g)和钙13.4%(246.1 mg)。不同年级间能量和各类营养素合格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数字化平台基本满足学生午餐食物种类和营养素水平, 但也存在鱼虾类、水果类和奶及奶制品不足及维生素B2、膳食纤维和钙不足等问题。建议优化学生午餐食谱或在其他餐次增加相应食物摄入。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陕西贫困地区某县6~24月龄婴幼儿辅食及营养素添加状况,为制定合理的膳食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为促进本地区婴幼儿营养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7年7-8月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陕西贫困地区某县920名6~24月龄婴幼儿辅食及营养素添加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陕西贫困地区某县6~24月龄婴幼儿辅食添加种类较少,主要是米面类(82.0%)和蛋类(54.0%),营养素以维生素A(8.8%)、维生素D(10.0%)摄入少,搭配不合理,在辅食添加时间上存在过早和过晚两种极端。断乳后婴幼儿平均每人每日三大营养素比不符合中国营养学会制定膳食参考摄入量(DRIS)标准,随月龄增加,三大营养素摄入量逐渐增加,占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百分比呈上升趋势。断乳后12~18月龄婴幼儿钙、铁、锌、钠摄入分别为274.5、3.3、2.4、198.6 mg,18月龄以上分别为298.3、3.8、2.4、175.5 mg,两组婴幼儿维生素A、D、B1、B2、C、E实际摄入量均低于DRIS标准。结论 陕西贫困地区某县6~24月龄婴幼儿辅食及营养素添加不均衡,添加过早和过晚均存在;三大营养素摄入量比不符合中国营养学会制定DRIS标准;矿物质及维生素实际摄入量均低于DRIS标准;普及贫困地区婴幼儿辅食及营养素添加的相关知识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0.
孤独症儿童膳食及营养状况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孤独症儿童与正常发育儿童的营养状况,以便临床能有效地进行监测和干预。 方法 募集孤独症儿童及正常发育儿童各53例,由家长完成受试儿童3 d的膳食记录评价膳食摄入情况,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评价血清营养素水平,并进行体格检查评价其生长发育状况。 结果 两组儿童维生素A、维生素B6、锌和钙的摄入水平与我国该年龄段儿童的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相比较均<80%,表明我国儿童上述营养素普遍摄入不足;而维生素B1、B2和叶酸的摄入水平两组儿童均属于边缘不足(为该年龄段儿童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的81%~100%);孤独症儿童维生素C和钙摄入不足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儿童血清锌水平均低于正常参考范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孤独症儿童血清钙和叶酸的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发育儿童,且血清钙水平还低于正常参考值范围。孤独症儿童的ZWA、ZBMIA及BMI指数,及6岁以下孤独症儿童ZWH均明显高于正常发育儿童,但两组儿童生长问题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孤独症儿童和正常发育儿童均存在营养缺乏情况,但孤独症儿童更为严重,特别是钙、锌、维生素C和叶酸的缺乏较正常发育儿童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珠三角地区部分中小学学生餐的膳食能量和主要营养素供应情况,为提高学生餐营养质量和制定有效的学生营养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珠三角地区的8所中小学3个年龄段学生的午餐进行连续5d的膳食样品采集,通过化学分析法测定学生餐的营养成分含量,并与学生餐指南对应的营养素摄入标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8所中小学午餐蛋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中国6~17岁学龄儿童(以下简称学龄儿童)膳食维生素A、视黄醇和胡萝卜素摄入水平,为促进儿童营养改善和健康成长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  通过分析1982年全国营养调查和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的膳食调查数据,计算学龄儿童每人每天各种食物及调味品摄入量。根据1982年与2012年的食物成分表,分别计算动物性食物来源的视黄醇和植物性食物来源的胡萝卜素摄入量,并将二者折合计算维生素A总量,与维生素A的推荐摄入量(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 RNI)进行比较。  结果  中国学龄儿童膳食维生素A摄入总量(μg RAE)从1982年的(333.3±15.9)μg RAE下降到2012年的(215.3±9.5)μg RAE(F=61.95, P < 0.001);其中,视黄醇摄入量从(28.4 ±2.0)μg增加到(107.6±4.8) μg(F=225.36, P < 0.001),胡萝卜素摄入量从(3 673.9±217.3)μg下降到(1 297.4±82.0)μg(F=214.98, P < 0.001)。1982年儿童膳食维生素A摄入总量为农村高于城市(F=5.28, P=0.022),2012年则为城市高于农村(F=14.85, P < 0.001)。2012年仅有四分之一的儿童膳食维生素A摄入量达到80%RNI以上。  结论  1982—2012年中国学龄儿童膳食维生素A摄入水平整体有所下降,动物性食物贡献率有所增加,植物性食物贡献率大幅度降低。建议加强膳食指导,丰富农村儿童食物供应的种类,改善儿童的维生素A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生膳食营养摄入状况,为房山区学生改善营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生进行膳食调查,采用3 d 24 h膳食回顾结合家庭调味品称重法,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每日食物消费及营养素摄入状况。结果共调查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生164名,男生91名,女生73名,平均年龄(8.93±2.21)岁。中小学生水产品类、奶及奶制品、大豆类及其制品、蔬菜水果类摄入不足,畜禽肉类、盐摄入过多。能量平均摄入量为1710.30 kcal,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平均摄入量分别为61.57、72.21、211.48 g,供能比分别占14.38%、37.95%和47.68%。中小学生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硒平均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RNI)的比例分别为34.8%、27.4%、33.5%、24.4%和47.0%。仅2.4%的学生钙摄入量达到了RNI,超过一半的学生铁、锌、铜平均摄入量达到RNI。其中,女生铁摄入量达到RNI的比例低于男生(P<0.05)。结论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需加强学生、家长、学校食堂营养宣教,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学龄儿童挑食状况及其与健康状况的关系,为中国学龄儿童的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武汉市洪山区2所小学三至六年级的796名学生,开展为期3 d的膳食调查,同时对儿童及其看护人进行营养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40.58%的儿童存在挑食问题,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间挑食行为报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P < 0.05),拒绝蔬菜类食物的儿童最多(23.87%)。与非挑食者[(0.49±0.01)(57.35±0.76)mg]相比,挑食者[(0.46±0.01)(54.32±0.90)mg]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的每天摄入量较低(t值分别为2.03,2.57,P值均 < 0.05),且挑食者身高发育生长迟缓的发生风险比非挑食者更高(OR=1.42,P < 0.05)。  结论  挑食行为普遍存在于学龄儿童中,且与儿童身高发育迟缓显著相关。亟需针对儿童(特别是流动儿童)的营养教育活动,改善中国儿童膳食结构,促进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天津城乡居民膳食微量营养素摄入状况及与高血压的关系,为提出人群营养改善预防高血压策略提供信息及依据。方法 利用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数据,采用连续3d 24 h回顾及调味品称重的膳食调查方法。结果 天津居民每标准人日维生素A、C、E、B1、B2、尼克酸、钙、钠、钾、碘、铁、锌摄入分别为313.79 μg、85.05 mg、27.91 mg、0.81 mg、0.86 mg、13.24 mg、410.85 mg、6 613.17 mg、1 735.10 mg、282.83 μg、22.21 mg、10.37 mg;膳食维生素A、B1、B2、钙低于推荐值,钠明显超标;除了钠、总碘农村偏高,其他微量营养素农村均最低;高血压患者膳食钾、钙、镁、铜、硒、维生素A、C、硫胺素、核黄素与血压呈负相关(均有P< 0.05),钠、碘与血压呈正相关(均有P< 0.05);高血压组钠、碘明显高于正常血压组和推荐值;其他微量营养素低于正常血压组(均有P<0.05)。结论 天津居民维生素A、B1、B2、钙摄入不足是膳食中的主要问题;钠摄入明显过多;农村居民微量营养素缺乏更严重;多种微量营养素摄入与高血压相关,急需膳食干预高血压的营养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7~17岁儿童青少年宏量营养素摄入与超重肥胖的关系。  方法  1997—2011年基于“中国居民健康与营养调查”的6轮调查数据,纳入膳食及BMI数据完整的7~17岁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依照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制定标准判定超重肥胖,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宏量营养素摄入与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关系。  结果  最终纳入6 360名研究对象,其中7~<12岁儿童青少年3 529人(55.5%),男生3 360人(52.8%),超重肥胖1 060人(16.7%)。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与脂肪供能比 < 25%组相比,≥30%组增加20%肥胖风险(OR=1.20, 95% CI:1.03~1.41, P=0.023);与蛋白质供能比 < 10%组相比,≥15%组增加61%肥胖风险(OR=1.61, 95% CI:1.25~2.04, P < 0.001);与碳水化合物供能比 < 55%组相比,55%~ < 65%组降低20%肥胖风险(OR=0.80, 95% CI:0.68~0.95, P=0.011),≥65%组降低21%肥胖风险(OR=0.79, 95% CI:0.66~0.94, P=0.010);脂肪及蛋白质供能比越高、碳水化合物供能比越低,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越高(P < 0.05);男生摄入过量蛋白质更可能发生肥胖(P=0.034)。  结论  儿童青少年摄入过量脂肪和蛋白质可增加超重肥胖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