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泻是以大便性状异常这一特殊症状命名的一种疾病。一般认为,粪便量超过每天每平方米体表面积200mL以上即为腹泻。小儿腹泻病是我国儿科的常见疾病。临床上,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2类,以感染性为主。根据腹泻症状持续时间将腹泻病分为3型:①急性腹泻病。病程≤2周,如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病程一般在5~8d。②迁延性腹泻病。急性起病后,病程迁延〉2周,但≤2个月。⑥慢性腹泻病。腹泻经久不愈,病程迁延〉2个月,甚至多达数年或十余载。在小儿腹泻病中,急性腹泻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已明显减少。急性腹泻病主要是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感染所引起,由于我国人民的营养和卫生状况有了显著改善,过去多由志贺菌属等引起的中毒性菌痢和中毒性消化不良已较少见。目前,小儿普遍流行的是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急性肠炎,大多病情较轻,容易治疗,且有自愈倾向。而慢性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发病机制复杂,防治比较困难。除腹泻外,或多或少会影响患儿的营养吸收,重者影响生长发育;还会削弱小儿防御其他疾病的能力,预后欠佳,甚至引起死亡。以下将专题讨论小儿腹泻病的诊治问题,与同行商榷。[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5740例小儿感染性腹泻病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小儿感染性腹泻病的年龄组、病原和流行特点。方法搜集1995—2004年5740例感染性腹泻住院患儿病案首页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740例小儿感染性腹泻病低年龄组占比例大,06月占20.38%、6月~2岁占69.73%,轮状病毒感染是小儿感染性腹泻病主要病因,占住院腹泻患儿59.53%,6月2岁组轮状病毒感染占81·01%。结论小儿感染性腹泻病以轮状病毒感染为多,每年11月、12月为流行高峰,提请有关部门注意。  相似文献   

3.
腹泻病是我国婴幼儿的常见病,急性腹泻未彻底治疗或治疗不当,常致迁延性腹泻病,迁延性腹泻病病因复杂,感染、食物过敏、酶缺陷、免疫缺陷、药物因素等均可引起.各种病因所致腹泻损害小肠黏膜时,均易继发乳糖酶缺乏而导致迁延性腹泻病.我院自2009年6月-2011年10月采用无乳糖奶粉联合补锌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病合并乳糖不耐受患儿4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小儿感染性腹泻病的年龄组、病原和流行特点,对某院2004~2008年收治的1 156例小儿感染性腹泻病进行统计分析,为医院管理部门和临床科室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发热是疾病中的常见症状,许多病因均可引起,大多数可根据病史、体征及实验室检查作出诊断,个别病例虽然经过详细检查,仍不能查出发热的原因,容易造成误诊。根据病因,发热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是导致发热的最常见原因,可由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感染所致。现对常见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 监测感染性腹泻病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从而对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提出指导.方法 应用肠道病原菌常规分离鉴定、药敏试验技术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对416例儿童细菌性肠炎患儿的病原学、药敏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 从883例急性感染性腹泻患儿粪便中共分离出致泻性病原菌416株.其中志贺菌属317株,检出率为35.9%;沙门菌属36株,检出率为4.1%;弧菌属30株,检出率为3.4%;气单胞菌属11株,检出率为1.2%;类志贺邻单胞菌属11株,检出率为1.2%;侵袭性大肠杆菌 11株,检出率为1.2%.临床疗效及药敏试验显示,头孢三嗪是治疗感染性腹泻病的高敏感性药物.结论 志贺菌为陕西地区主要的腹泻病原菌,占总菌株的76.2%;头孢三嗪为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病的临床有效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7.
免疫功能缺陷与寄生虫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功能缺陷与寄生虫感染福建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福州350001)陈宝建林金祥张榕燕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极易诱发各种机会性感染,病死率高,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感染的病原体有寄生虫、病毒和细菌等,其中寄生虫感染比重较大,分为肯定性与可能性机会感...  相似文献   

8.
赵晓华 《现代预防医学》2005,32(12):1639-1639
为了解凉山少数民族地区彝族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分析了1982年至2001年间临床工作中的粪便检验资料,得出彝族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儿腹泻不可滥用抗生素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授张惠腹泻病是小儿常见病,尤其是夏、秋、冬季节发病更多。腹泻的病因有细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还有非感染性腹泻。由于小儿患腹泻后吐泻多较重,因此不少人都急于应用抗生素治疗,以求迅速治愈,但有时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10.
小儿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儿科常见病。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1岁以内发病者约占半数。引起小儿腹泻病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和非感染性(饮食性、过敏性、先天酶缺陷及气候等)。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常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和临床过程,因此,在临床诊断中应询问病程、严重程度及估计可能的病因。连续病程在2周以内者为急性腹泻;2周~2个月为迁延性腹泻;〉2个月为慢性腹泻。本病临床以呕吐、腹泻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根据惠儿是否有脱水、电解质紊乱及全身中毒症状分为轻型腹泻及重型腹泻。本刊特组织小儿腹泻相关内容的专题笔谈,以期对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实验小鼠体表寄生虫的调查报告张洁宏1郭光实验小鼠的体表寄生虫,尤其是螨虫的感染极为常见,重症患鼠发生脱毛、搔痒、皮炎等症状,严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了了解广西南宁片实验动物饲养单位中实验小鼠体表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弄清实验小鼠感染体表寄生虫的种类,...  相似文献   

12.
小儿腹泻病的微生态疗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腹泻病(DiarrheaDiseases)在我国仍为常见病、多发病。据21省市调查估计我国每年有8.36亿人次患腹泻,其中5岁以下小儿有3亿人次。现已查明农村小儿腹泻的病原依次为致泻性大肠杆菌,轮状病毒、志贺氏菌、空肠弯曲菌;而城市小儿腹泻病原为轮状病毒、致泻性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和沙门氏菌。其中夏季多发生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病,秋冬季多为轮状病毒性肠炎。1992年国家卫生部按照我国腹泻病控制规划针对滥用抗菌药物、滥用静脉补液等问题,为规范腹泻病诊治制订了《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方案规定腹泻病治疗…  相似文献   

13.
感染性发热指因感染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出现持续性发热的疾病,该病好发于小儿,由于小儿处于发育的特殊阶段,神经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病菌后,易出现高热现象,若长时间高热会增加患儿机体耗氧量,病情严重者,还可能损伤神经系统,影响小儿发育。过去,针对小儿感染性发热常采用对乙酰氨基酚进行退热,但退热时间较长,患儿耐受性较差,近年来,有关研究表明布洛芬在小儿感染性发热中的退热效果更理想,但缺乏临床研究报告,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分析两种药物在小儿感染性发热中的效果,做出如下报道:  相似文献   

14.
由细菌、病毒、真菌所引起的儿童腹泻在儿科临床中已被广泛认识。但是,对寄生虫引起的儿童腹泻的临床认识还是不够,有待提高加强。寄生虫导致的儿童腹泻一般为迁延性的慢性过程。现将寄生虫所致儿童腹泻的相关问题扼要介绍如下,从而引起儿科临床医师对该问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广州驻军某部指战员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李文盛,沈树满(第一军医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广州)人体肠道寄生虫的感染,主要引起腹泻、腹痛、呕吐、发热和并发症。部队指战员感染后将直接影响部队战斗力。为了解部队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为部队寄生虫病防治研究和开展...  相似文献   

16.
湘西苗族聚居区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蠕虫是人体感染常见的寄生虫 ,其中以蛔虫感染为主。蛔虫感染严重者可损伤肠粘膜 ,导致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碍 ,儿童患者可出现营养不良、智力迟钝或发育障碍 ,同时还可引起胆道蛔虫、蛔虫性阑尾炎、蛔虫性肠梗阻等急腹症[1] 。这些肠道寄生虫病的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营养摄入和身体健康[2 ] 。为了解少数民族聚居区学生寄生虫感染情况 ,关心儿童青少年的健康 ,笔者于 2 0 0 2年 8月 ,对地处湘黔交界、交通落后的凤凰县腊尔山镇苏马河村的儿童青少年进行了检测 ,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以湘西苗族聚居区凤凰县腊…  相似文献   

17.
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研究进展福建省卫生防疫站350001陈亢川腹泻是一个症候群,病因复杂多样,但以生物性感染居多,即主要由细菌、病毒与寄生虫等微生物而引起。随着检测手段(如电镜)、检测技术(如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新病原不断被发现,检出率已提高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8.
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类,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常规治疗包括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控制感染、肠道微生态疗法、肠黏膜保护剂应用和并发症的治疗。本研究用复方丁香罗勒口服混悬液和蒙脱石散对照进行比较,以评价该药物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宗承艳 《泰山卫生》2006,30(5):20-21
临床上基本每一个科室,每一个专业的医生都在使用抗生紊,它的使用率非常高,对于感染,包括细菌的感染,寄生虫的感染,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感染都需要使用抗生紊。随着抗生紊的广泛应用,在治疗感染性疾病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不合理用药,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1993 ̄1995年对5个乡(镇)的3所中学、16所小学的5447名学生进行了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共查出6种人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74.65%,多种寄生虫混合感染现象十分普遍,感染1、2、3、4种寄生虫的人数分别占调查人数的56.03%、24.62%、2.14%、0.15%,各种虫感染率为蛔虫60.58%,钩虫21.42%,鞭虫6.08%,蛲虫0.38%,溶组织阿米巴1.45%,结肠内阿米巴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