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巩膜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对246例(128眼)白内障患者采用巩膜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同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246例患者均达到了脱盲的目的,脱盲率达100%,脱残率达93.8%。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巩膜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好、安全、经济。  相似文献   

2.
2003年1月作者等在四川省资阳地区防盲工作中用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90例90只眼,效果较好,报告如下. 90例白内障患者中男48例,女42例;年龄20~86岁,平均年龄63.7岁;术前视力:光感~0.90例(90只眼)白内障患者均行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前常规检查,散瞳剂滴眼充分散大瞳孔.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96例白内障患者的103眼通过5.0~6.0mm巩膜小切口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患者的视力及并发症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天,1周,4周、3月视力达到0.5者分别为87.4%,91.3%,93.3%,94.1%,其中视力达到1.0者分别占14.6%,43.7%,47.6%,48.5%.手术前后散光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创伤小、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白内障复明手术.  相似文献   

4.
手术治疗白内障是目前白内障复明的惟一有效的方法。我院自2006年3月~2007年3月,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成熟期白内障210例(236眼),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12mmol/L以下,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糖尿病白内障患者58例(72眼)施行颞侧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手术并发症及术后视力、切口愈合情况。结果:随访1年,裸眼或矫正视力≤0.1者2眼(2.78%),0.1~0.3者1眼(1.39%),0.3~0.5者2眼(2.78%),0.8—1.5者67眼(93.06%)。术中无出血,术后无感染,切口愈合良好。结论:糖尿病白内障患者餐后血糖控制在12mmol/L以下者,于表面麻醉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巩膜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的后囊破裂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对885例(997眼)白内障患者行巩膜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发生后囊破裂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术中后囊膜破裂49眼,均Ⅰ期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矫正视力≥0.3者44例,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巩膜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安全,并发症的发生主要与术者熟练程度有关,正确处理,可获得良好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7.
458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年龄相关性及高度近视眼白内障的效果和并发症。方法通过对458例579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其中83例83眼合并高度近视),应用球周和表面麻醉,施行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效果。结果术后第1天、1周、1个月的裸眼视力≥1.0者分别为396眼(75.23%),439眼(82.36%),442眼(82.93%)。并发症主要有:术中后囊膜破裂,悬韧带断裂,术后角膜水肿。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发症少,效果良好;尤其对于合并有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患者在表面麻醉下行超声乳化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生乳化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在基层医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02例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少,手术1周后平均视力水平〉0.2。结论:小切口非超生乳化白内障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安全、简便、经济,适用于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方法,效果及基层开展的可行性.方法:189倒白内障作宽6.5~7mm的巩膜隧道切口,截囊后以注水线圈娩出晶体核,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3天视力〉0.5者104眼(5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是一种疗效好,设备简单,有广泛实用性,更容易在基层开展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与效果。方法: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进行白内障手术247例(296眼)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0.05者292眼,脱盲率98.6%;≥0.3者260眼,脱残率87.8%,术中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35眼(11.8%),瞳孔轻度变形33眼(11.1%),囊膜破裂9眼(3.(%),葡萄膜炎5眼(0.2%),暂时性高眼压4眼(0.1%)。透明皮质残留2眼(0.1%),经处理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及经济等优点,而且简单易施。因此非常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1.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术后效果虽好,但设备昂贵,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目前具有很好的效果。如采用一次性手术器械或价格较高的手术器械,手术费用仍比较高,落后地区目前尚不能普及。我院对320例357眼采用巩膜瓣下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散光及视力恢复与隧道小切口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及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本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3例(23只眼)住院治疗的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通过术后6~24个月的随访,观察患者视力及眼压的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眼压均降至正常范围,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治疗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患有白内障的高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4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患有白内障的高龄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采用常规超声乳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观察组白内障治疗有效率90.5%明显优于对照组69.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治疗后3 d和手术治疗后1个月视力水平的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内障症状消失时间、视力水平恢复正常时间、白内障手术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内障手术治疗的围术期不良反应情况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患有白内障疾病的高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光学性角膜移植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通过对角膜瘢痕伴白内障患者14例(14只眼)施行角膜穿透移植联合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出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术后不同时期对角膜植片、视力变化和屈光改变、并发症出现与处理进行跟踪观察。结果14只眼术前裸眼视力0.02~0.08。术后第7天视力0.2者2只眼,大于0.2者9只眼,0.5者3只眼。术后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0.25者2只眼,其余均在0.3以上,有8只眼在0.5以上。结论角膜移植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人术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视功能良好,角膜以中央混浊为主的瘢痕伴早期白内障患者,手术时尽可能散大瞳孔并仔细操作,角膜移植手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仍是安全且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前白内障最理想的治疗是采取手术疗法.近年来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以其反应小,愈合快,而迅速发展,但由于设备价格昂贵,操作难度大,费用高,在基层医院尚难以普及.而小切口白内障非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简便易行,经济有效,其效果可与超声乳化相媲美,是不少眼科医师乐于选择的术式[1].但此术式并发症以角膜损伤多见.现将我院83例白内障小切口非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损伤角膜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反眉弓型隧道小切口在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术中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对102例(110只眼)白内障患者行上方宽约6mm巩膜反眉弓型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对照组50例(56只眼)行上方约8mm角巩膜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3天出院时视力0.3以上者,观察组100只(99.9%),对照组45只眼(80.4%),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手术并发症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O.01)。结论:反眉弓型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简便安全,并发症少,视力恢复快,病人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切口注水晶状体圈套出法娩核白内障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的疗效及价值。方法:对168例白内障患者225只眼随机分为超声乳化手术组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组。比较两组病术后视力、手术成本、住院费用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组手术成本以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超声乳化术组,且术后视力与超声乳化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手术成本、住院费用明显下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对33例(40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与30例(40眼)非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对比观察分析疗效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恢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良好的控制血糖及熟练的手术操作技巧是提高疗效及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81例(93眼)糖尿病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结果:术后视力≥0.5者占88.49%,视力≥0.3者占91.69%。并发症主要包括:晶状体后囊破裂3眼,占3%;角膜纹状混浊30眼,占32%;前房纤维素性渗出7眼,占7%;后囊混浊14眼,占1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3眼,占14%。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在血糖控制稳定的情况下行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完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切口在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应用。方法:对552例(652眼)施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随访6-12月,平均9.5月。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1.0者92眼(14.11%),≥0.5者496眼(76.0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切口白内障现代囊外摘出手术,切口小、娩核容易、术中并发症少、角膜散光小、视力恢复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