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异常的特点.方法:选择52例糖尿病患者与50例健康成人作为检查观察对象,分别检测其总胆固醇(CHO)、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含量.结果:治疗组的FBG、HbA1c、HDL-C、CHO水平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TG、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脂代谢异常,可能与甘油三酯的变化有重要联系,在诊治过程中不仅要控制血糖,还要注意血脂的控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高脂血症胰腺炎与胆源性胰腺炎发病研究及治疗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于该院就诊的70例胰腺炎患者,其中35例高脂血症胰腺炎为观察组,35例胆源性胰腺炎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发病情况进行客观的分析,并比较康复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AMY明显低于对照组,但TG和CRP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PS经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APACHE评分、CT严重指数和体重指数均比对照组高,且重症患者较多、手术患者较少,6个月内的复发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胆源性胰腺炎相比,高脂血症胰腺炎的病情较为严重,临床复发率高,早期如果可以将病因明确下来,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脂肪肝(SH)与血三脂、肝功能的临床分析和相关变化.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酒精性脂肪肝(ASH)、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及健康体检者各40例患者于清晨空腹采取样本检测血三脂及肝功能,并经统计学处理.结果:酒精性脂肪肝(ASH)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在肝功能变化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脂肪肝组血清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H)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L)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呈下降和升高的趋势(P〈0.01).结论:SH患者的病情与体重和身高体重指数呈正相关,与其血三脂及肝功能的异常指标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比较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治疗方法等方面的差异.结果: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甘油三酯明显升高,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血症胰腺炎组血、尿淀粉酶水平升高不明显,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中高浓度甘油三酯的及时清除,对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中西医治疗情况。【方法】 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在深圳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9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性别、年龄、病因、分类、中医药疗法使用、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预后转归以及复发情况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急性胰腺炎在男性发病率为75.0%(72/96),明显高于女性的25.0%(24/96)。(2)急性胰腺炎病因有胆源性[26.0%(25/96)]、高甘油三酯血症性[29.2%(28/96)]、酒精性[17.7%(17/96)]、饮食不节[13.5%(13/96)]和不明原因[4.2%(4/96)]等;另外,复合因素致病有胆源性与高甘油三酯血症性[4.2%(4/96)]、高甘油三酯血症性与酒精性[2.1%(2/96)]等。(3)该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以轻症急性胰腺炎和中度重症急性胰腺炎(94.8%)为主。(4)临床上急性胰腺炎复发率较高,非初次发作就诊的患者比例达36.5%(35/96)。(5)该院治疗急性胰腺炎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中医药疗法有着广泛应用,如口服免煎大黄、芒硝外敷、双柏散敷贴以及中药汤剂内服等。(6)大多数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疗效良好,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9.0 ± 4.0)d,饮食恢复时间为(3.6 ± 1.5)d,症状好转出院率为 95.8%(92/96)。【结论】 胆系疾病、高甘油三酯血症、酗酒是急性胰腺炎的常见发病原因,其中高甘油三酯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有攀升趋势;急性胰腺炎在临床上有着很高的复发率;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调脂柔脉颗粒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除常规给予舒血宁注射液、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2周、阿司匹林长期口服外,治疗组加服调脂柔脉颗粒,对照组加服辛伐他汀片,对于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均给予常规处理,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变化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变化。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患者TG、TC、LDL-C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NIH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调脂柔脉颗粒可有效改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脂代谢,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蒋俊民 《世界中医药》2009,4(5):246-247
目的:观察枳实消痞汤治疗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28),治疗组口服枳实消痞汤12周,对照组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血脂(TG、TC、HDL-C)、肝功能(ALT、AST、GGT)、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患者TG、TC、HDL—C、ALT、AST、GGT、BMI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枳实消痞汤治疗可显著降低痰湿内阻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的TG、TC、HDL—C水平,改善肝脏功能,使体重指数及腰臀围比降低,且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将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A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B组)。然后对其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三酰甘油(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γ-谷氨酰转移酶(GGT)等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之间性别、年龄、病程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与无脂肪肝组T2DM患者FBG、2hBG、HbA1C、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肪肝组较无脂肪肝组ISI、HDL-C降低;TC、TG、FINS、2hiNS、BMI升高(P〈0.05或P〈0.01)。结论: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是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胰腺炎的最佳保守治疗方法.方法 对62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62例患者中胆源性27例,占43.54%,酒精性12例,占19.35%.大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少数伴有体重下降、脂肪泻等症状.影像学特征为胰腺肿大、胰管扩张及假性囊肿.本组中有38例行内科药物治疗,23例外科手术治疗,1例行内镜下治疗.结论 胆道疾病是慢性胰腺炎主要致病因素,影像学检查在慢性胰腺炎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非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4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1剂/日,对照组患者予以易善复胶囊,每日3次,每次2粒,两组患者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等,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ALT、AST,TC、TG、HDL-C及LDL-C方面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ALT、AST,TC、TG及LDL-C方面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HDL-C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在ALT、AST、TG及HDL-C方面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组间TC和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结束时,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8.1%,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逍遥散加减方可能作用机制;验证肝脾相关理论的科学性.方法:选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郁脾虚患者68例,符合全分析集(Full Analysis Sct,FAS)患者62例,其中逍遥散加减方组(试验组)37例,易善复组(对照组)25例,疗程均为8周,以治疗后ALT、AST、TC、TG、LDL-C、HDL-C、APN(Adiponectin)以及中医证候指标评价有效性,以及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查评价安全性.结果:治疗组血脂水平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ALT及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AP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的综合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逍遥散加减方可能是通过改善脂质代谢及提高脂联素的水平来发挥其抗NAFLD疗效的.  相似文献   

12.
摘 要目的:分析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患者血脂变化与临床特点。 方法:回顾性选取厦门市第五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58 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入院时患者的血清三酰甘油(TG)水平分为对照组(非 HLAP 患者)与观察组(HLAP 患者),各 29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急性胰腺炎复发率。 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BG)、尿酸(UA)水平均 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两组患者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糖尿病、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脂肪肝发生率分别为 44.8 %、24.1 %、17.2 %、 65.5 %,均高于对照组的 3.4 %、3.4 %、0.0 %、6.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急性胰腺炎复发率 为 86.2 %(25/2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31.0 %(9/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HLAP 患者血糖水平 更易升高,更易出现并发症,所以应积极进行降脂治疗,降低急性胰腺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益肝肾、健脾利湿法中药制剂消脂胶囊,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s cholesterol,LDL-C)及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12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口服消脂胶囊治疗,对照组40例口服血脂康胶囊治疗。治疗8周后,检测血清TC、TG、HDL-C、LDL-C及ET,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TC、TG、LDL-C、ET分别降低25.60%、33.70%、32.90%、11.02%,HDL-C升高24.20%,对照组TC、TG、LDL-C、ET分别降低24.80%、33.50%、31.30%、12.05%,HDL-C升高20.90%,两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眩晕、头重、心悸、胸闷、口干口渴症状,治疗组耳鸣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86.25%、8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脂胶囊治疗高脂血症,对患者血脂各项指标及ET有一定的作用,对临床症状有良好的改善作用,临床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核磁共振表现并判断其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人工作学习中收集的3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观察组,32例其他类型颈椎病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行颈椎核磁共振(MRI)及椎动脉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MRA结果显示观察组椎动脉异常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椎动脉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出现钩椎关节增生硬化的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MRI与MRA联合应用可以更好的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对分析颈椎病病因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75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7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乌司他汀药物治疗,对照组仅行常规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血淀粉酶、脂肪酶及CPR指标变化,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治愈26例,治愈率达68.4%,有效11例,总有效率达97.4%,对照组患者治愈18例,治愈率为48.6%,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78.4%,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淀粉酶、脂肪酶及CPR指标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行乌司他丁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机体指标,且临床总有效率达95%以上,有效性与安全性十分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脂、脂蛋白的变化,探讨高脂血症在急性胰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AP共122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P患者入院24h内及治疗后7~10d时的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总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健康体检者30例作对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轻、重症AP患者血TG升高,HDL下降;治疗10d后轻症急性胰腺炎(MAP)患者血TG、HDL水平恢复正常,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TG仍持续高水平,HDL略有升高。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TG水平与胆源性、洒精性胰腺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住院天数、禁食时间呈正相关。结论:甘油三酯(TG)升高为主的高脂血症是AP的发病因素之一,参与AP的发生、发展并影响其疗效,临床降血脂对AP防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自凝刀联合脐粉治疗宫颈炎症的临床疗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0年5月我科就诊的40例慢性宫颈炎症患者,随机分为自凝刀联合脐粉治疗组(观察组)20例和单纯应用自凝刀治疗组(对照组)20例,并对两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能明显改善轻、中度慢性宫颈炎症,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慢性宫颈炎症患者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疗效有明显优势,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自凝刀联合脐粉治疗慢性宫颈炎症患者疗效显著,尤其适应于糜烂性及重度慢性宫颈炎症患者,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运用疏肝行气活血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气滞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6例。治疗组予疏肝行气活血汤治疗,对照组予水飞蓟素片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血脂、肝脏B超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46%,对照组为6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LT、AST、TG、TC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其中治疗组TC及TG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肝脏B超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肝脏B超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疏肝行气活血汤能有效治疗NASH,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王金周 《世界中医药》2013,8(7):752-754
目的:观察自拟消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科收治的80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消脂方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并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优于对照组的78.95%,治疗组患者ALT、AST、GGT、TG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消脂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具有疗效好、复发率低等优点,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自拟降脂方结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确诊为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自拟降脂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系统的生活方式干预。两组均观察12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9%,对照组为7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ALT、AST、HDL-C、TC、TG值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脂方结合生活方式干预,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较单用降脂方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