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在电视新闻中恰当运用特技.是深化新闻报道主题、提高电视新闻可视性、丰富电视新闻节目表现形式.强化电视性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每天,当时钟即将指向北京时间19点,无数台电视机几乎同时打开,亿万观众开始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了。一电视新闻为什么拥有这样广泛的观众群?主要是电视新闻声画合一,视听兼备,且可熔画面、字幕、解说词、现场声于一炉,它的观众不受文化层次、职业的限制。这些独有的特性,本身就构成了电视新闻的可视性。何谓电视新闻的可视性?电视新闻的可视性主要是指电视新闻节目对广大观众的吸引力,吸引力大就是可视性强。我们办电视新闻首先要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准确地宣传党  相似文献   

3.
新闻性节目由于它的权威性、指导性、时效性、可视性等功能,已经培养出了社会对于新闻消费的习惯化状态。电视观众对于每天同一时间的新闻节目有着相当的心理期待。那么,在电视观众遍览了中央以及省级电视新闻节目后。地方电视新闻如何才能不让这种心理期待落空.能吸引他们产生继续看下去的欲望?事实上,地方台电视新闻必须在增强可视性上下功夫.也就是要千方百计营造出电视新闻浓郁的地方特色,以此争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
面对第四媒体的迅速崛起,电视这一大众传媒将受到更加强烈的冲击。国内与国际传媒间争观众抢信息的必然趋势也迫使新闻节目进行改革。要想使电视新闻节目有较高的收视率,就不能不挖掘电视新闻报道的潜力以增强电视新闻节目的可视性。  相似文献   

5.
和所有电视作品一样,电视新闻节目中的细节,也是深化主题,体现创作者意图,增强节目可视性的重要元素。无论哪一类新闻节目,对细节处理不当,都将影响节目质量。有的细节处理不当。甚至会背离主创者的创作意图。鉴于此,电视新闻编辑在节目编剪中,要特别注意细节的编剪。  相似文献   

6.
宋连昌 《传媒》2003,(5):52-52
电视新闻是电视中的主打节目,在诸多节目中一直处于领衔的地位,同时它也是舆论导向的重要标志。多年来,电视新闻在传递信息、引导舆论和弘扬正气等方面确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现在的电视新闻还有不少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是它的可视性不强,从而大大影响了它的收视率。 如何才能提高电视新闻的可视性呢?我认为: 第一,在新闻内容上要进一步精心选择。新闻节目的好坏关键取决于它的内容。应该多播一些人民群众关心的、与他们生活联系紧密的最新的新闻。目前,电视新  相似文献   

7.
张宝军 《新闻爱好者》2011,(17):107-108
新闻性节目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经过认真、细致、巧妙编排的电视新闻节目,可以大大增强新闻节目的可视性,提高新闻节目的整体水平,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笔者在禹州电视台新闻岗位工作17年,对于电视新闻节目的编排技巧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想谈一下自己的拙见,与大  相似文献   

8.
前段时间,笔者频繁到南方出差.每到傍晚时分打开电视,就听到里面充满了喊杀之声.许多电视新闻节目变成了军事节目,而军事节目几乎成了战争节目.一些新闻媒体不仅反复渲染中国周边的紧张气氛,而且不断地报道世界各地军事冲突的消息.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评论,它担负着新闻舆论监督的重要职责,这就决定了它与普通新闻相比较有其特殊性.具体到电视述评节目的选题,这种特殊性在新闻价值上集中体现为:代表性、冲突性、可视性和示范性.  相似文献   

10.
邓世亮 《视听》2016,(7):146-147
电视新闻播音员是电视新闻与受众之间的媒介。一名优秀的电视新闻播音员,会通过自己的播音,把新闻信息准确、生动、有效地传递给受众,增强电视新闻的可视性,从而提升观众的收看兴趣。电视新闻播音员是沟通媒介与受众的桥梁和纽带,播音员依据稿件内涵,把控情感温度,掌握电视新闻播音的技巧,用有温度的声音播报电视新闻,才能赢得更多的受众,把电视新闻节目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11.
付岩 《声屏世界》2008,(7):53-53
电视新闻节目编排中适度增加短消息是增加信息量、增大报道面、增强可视性的需要。把新闻做得既短一些,好一些,并非易事,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强化电视新闻采制的电视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节目是各级各类电视台的立台之本,如何采制生动、鲜活的新闻节目,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可视性,是摆在电视新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电视的本体语言入手,阐述在电视新闻采制过程中,应该强化的电视观念,即要把握电视立体信息传播的特点,发挥电视现场纪实再现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强化电视新闻采制的电视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新闻节目是各级各类电视台的立台之本,如何采制生动、鲜活的新闻节目,增强电视新闻的现场感、可视性,是摆在电视新闻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从电视的本体语言入手,阐述在电视新闻采制过程中,应该强化的电视观念,即要把握电视立体信息传播的特点,发挥电视现场纪实再现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姜常涵 《青年记者》2012,(14):42-43
我国的电视新闻性节目虽然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迅速,但在娱乐性节目和社教类节目日益浓厚的平民化倾向反衬下,不少电视台的新闻类节目总体上仍然显得呆板有余而灵活不足,说教有余而信息不足,套路有余而"卖点"不足.电视新闻类节目依然走在发展的路上,怎么提升它的可视性呢?  相似文献   

15.
王洋 《青年记者》2017,(17):69-70
2009年7月,中央电视台在改版后的新闻节目《朝闻天下》中,首次推出特约评论员参与新闻解读.随后,包括军事新闻评论员在内的各种专业评论员纷纷亮相各种电视新闻节目,新颖的节目形式立刻受到观众关注,成为节目的一大亮点.如今,电视军事评论员已经成为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参与力量,对传递意见、舆论监督与引导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治家 《青年记者》2006,(18):84-84
观众手中的遥控器标志着媒体节目市场竞争的开始。作为立台之本的新闻栏目如何办出特色,如何创造品牌?提高节目的可视性是电视人刻不容缓的改革创新的重任。而要制作优秀的新闻节目,首当其冲的是要采写出优秀的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7.
随着媒介竞争的日趋激烈,电视新闻后期制作的编辑工作越发重要,这是因为新闻的主旨和所要传递的意义都是通过后期编辑工作来呈现,此外高质量的后期制作不仅可以提升电视新闻的竞争力,还可以有效增强节目的可视性。因此,后期编辑人员需要灵活采用多样的方法与技巧,合理进行新闻包装,以此打造高质量的电视新闻。  相似文献   

18.
在当下多元文化共生并存的电视节目市场环境中,凤凰卫视《军情观察室》凭借其独特的节目风格和新闻意识已经走过了十二年的历程,其收视率稳居凤凰卫视的七十个电视节目的前列。本文通过对该档独具特色的军事类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特点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在媒介融合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军事类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效果的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新技术新机制的催生下,现代经济格局和运行模式不断变革,电视新闻节目如何反映时代绚丽多姿的景观,让生机勃勃的经济活动通过荧屏展现给观众,并引发人们对各种经济现象的思考,这检验着地方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检验着记者的综合能力。长期以来,在地方台的电视新闻节目中,经济报道存在空、浮、散的问题,导致观众不爱看,直接影响到节目的收视率。创新经济新闻报道方式,增强报道的贴近性和可视性,这是地方台在进行节目改革创新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林筠  陈小芬 《东南传播》2012,(10):69-71
"电视新闻杂志"己是我国电视媒体主流新闻栏目的重要形态之一,中央电视台《新闻周刊》从2003年推出以来,在经历了长时间探索后逐渐成熟完善,形成了比较完整而且成熟的栏目体系。本文以叙事理论和相关的新闻传播理论为理论依据,结合具体的节目,从叙事题材、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和叙事技巧等方面对《新闻周刊》进行分析。以期本研究能在电视新闻杂志节目研究,提升节目可视性方面提供新办法、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