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参与的慢性持续性气道炎症状疾病,属于Ⅰ型超敏反应.临床上以痰、咳、喘为其主症,晚期多并发肺气肿、肺心病.中医辨证多属"哮"证和"啃"证的范畴.  相似文献   

2.
肺源性心脏病中医临床证型的X线诊断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261例肺心病病人的观察分析,认为各种肺系慢性疾患发展到肺心病的过程是肺→脾→肾→心的转变过程;肺肾气虚外感型、心脾肾阳虚水泛型、痰浊蔽窍型、热瘀伤络型及元阳欲绝型分别表现为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不同阶段,其X线征象与上述中医临床证型有一定的规律性,并可以作为中医诊断肺心病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3.
证本质研究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证型规范化的前提与基础,是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深层次沟通的必由途径.以定性定量的方式探索对中医"证"的诊断或评价指标,在中医证型规范化及建立中医疗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具有实际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化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冠心病(CHD)又称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根据1997年"国标"中医临床诊断术语,该病属中医"胸痹心痛"、"厥(真)心痛"范畴.20世纪70年代起我国开展了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研究.现在,冠心病中医证型研究已广泛结合现代医学的客观指标和量化手段,无论是在中医辨证分型,还是证型客观化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使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体系更加规范化和客观化,大大提高了中医诊治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笔者就近年来冠心病中医证型客观化研究进展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5.
杨继兵 《河南中医》2008,28(2):30-31
目的:探讨肺心病合并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符合肺心病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分别统计其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类型、中医证型,分析其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结果:肺心病合并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分别为80%、74.6%,以呼吸性酸中毒、低氯、低钠最为多见;酸碱失衡与电解质紊乱的发生关系密切;不同中医证候的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表现各异,且有一定规律。结论:肺心病中医证候与血气、电解质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相关检测指标可作为中医辨证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不同病因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552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资料录入Excel数据库,通过回归分析统计方法分析慢性心力衰竭不同病因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当以"气虚血瘀证"作为因变量,CHD、HTN、CPD、RVHD4个变量均B 0,P 0. 05,比值比 1;当以"气阴两亏证"作为因变量,HTN B 0,P 0. 05,比值比 1;当以"痰饮阻肺证"作为因变量,CPD、RVHD B 0,P 0. 05,比值比 1;当以"阳虚水泛证"作为因变量,CPD B 0,P 0. 05,比值比 1;当以"心肾阳虚证"作为因变量,DCM B 0,P 0. 05,比值比 1。结论冠心病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最为核心的中医证型是气虚血瘀证;高血压病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最为核心的中医证型为气阴两亏证;肺心病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最为核心的中医证型为痰饮阻肺证和阳虚水泛证;风湿性心瓣膜病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最为核心的中医证型为痰饮阻肺证;扩张型心肌病导致的慢性心力衰竭最为核心的中医证型为心肾阳虚证。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中医证型诊断的程序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脑梗死中医"证"的结构方程课题的基础上,依据其制定脑梗死各证型诊断及分级标准的内容,初步编译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通过理论分析和临床验证,修订出更加符合临床实际的脑梗死各证型诊断及分级标准,对脑梗死中医证型诊断的标准化程序化进行初步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中医临床辨证局限性、中医临床辨证方法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分析,提出中医临床辨证体系应有利于疾病的防治,尤其是应将几千年积累的不同证的症候群和仪器、化验诊断的指标结合起来开展现代化的临床辨证体系研究,使中医传统辨证的方法得到扩大和延伸.同时介绍了我们在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证的应用基础研究>的研究中对中医临床诊断新模式的探索思路,即如何使传统和现代"两张皮"结合起来的问题,展示了"同病异证"和"同证异病"研究的框架图.  相似文献   

9.
阐述中医外科名医医案中常用八个字的证型命名特点.结合这些医案,强调"八字证型"命名在中医外科疾病辨证中的重要性,尤其在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不一致的情况下.四字证型有着普遍认可性和简便直观性,临床使用广泛,但应逐渐认识到八字证型以其能够统筹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的特点,使其在临床诊疗工作中更具针对性,是中医外科名医临床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饮食疗法减轻慢性肺心病患者因长期服药致使胃肠功能受损,通过饮食调理,使其胃健能食,让胃肠消化吸收功能休养生息,达到自身调理之功。方法按4种不同证型分别给予不同的饮食指导。结果对55例不同证型的肺心病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饮食指导,患者胃肠功能得到恢复,应证了中医一贯主张和强调的"保和胃气"。结论中医辨证分型食疗,临床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寻COPD并发肺心病中医证型与病情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应分析方法分析病情程度与中医证型关系。结果COPD并发肺心病不同中医证型病情程度差异明显,对应分析显示痰浊蕴肺证偏于轻度,痰热壅肺及气阴两虚证偏于中度,阳虚水泛证偏于重度。结论COPD并发肺心病的中医证型与病情程度具有一定关系,由痰热、痰浊至气阴两虚及阳虚水泛证,疾病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肺心病心衰病人BNP浓度的变化,试图找出某种规律,为通过BNP浓度来划分中医证型找到依据。方法对256例肺心病心衰病人入院次日空腹采集肘静脉血测定其BNP浓度,并在同日由三名副主任以上职称的中医师评估其中医证型,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方法划分其中医证型。比较不同中医证型间BNP浓度的变化。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软件分析其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肺心病心衰不同证型间血浆BNP浓度存在差异,但并非每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浆BNP浓度与中医证型无相关性。结论血浆BNP浓度不能作为肺心病心衰不同中医证型间的分型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肺功能定量与"病"和"证"的关系,对诊断为肺虚证的82例患者及77名健康成人,进行了同阶段、同步的多项肺功能检查对比,结果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肺虚证诊断标准,按全国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中西医结合杂志1986:6(10):598],具有久咳痰白、气短喘促、易患感冒此三项中两项以上者。符合此标准的肺虚证82例中,男68例,女14例,年龄46~69岁,根据全国肺心病专业会议制定诊断标准,其中第1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38例、肺气肿29例、肺心病15例,病程8~32年;对照组77名,其中男58名,女19名,年龄46~69岁,经病史、体检确诊无肺、心、胸部疾病及影响肺功能的其他疾病。二、仪器和方法:用TJ-1010型微电脑自动打印  相似文献   

14.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是指严重感染、创伤、休克、大手术、重症胰腺炎等原发病发生24 h后,机体同时或序贯发生两个或两个以上器官或系统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属中医"脱证"的范畴.目前,对MODS中医证型的诊断尚未完全一致.本研究前瞻性地收集了410例包含中医信息的MODS患者临床资料,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结合专家意见,初步建立了MODS中医证型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AFP的相关性,指导中医药临床诊治原发性肝癌.方法:观察98例原发性肝癌临床资料,根据肝癌的中医诊断标准进行中医证型分类,统计各中医证型的AFP水平,分析各中医证型与AFP的相关性.结果:发现98例原发性肝癌中以血瘀证和肝气郁结证比率高于其他各组患者.AFP的阳性率在血瘀证和肝气郁结证的患者中较高,在湿热证和肝阴虚证中却较低.不同中医证候AFP分布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原发性肝癌进行中医证型分析及探讨与AFP相关性,有助于指导中医药临床诊治原发性肝癌,提高中医药临床诊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临床病理诊断思路。方法:选取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病情辨证分型,同时进行临床诊断分度及病理检查,观察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并分析临床诊断思路。结果:中医辨证诊断结果显示,慢性乙型肝炎临床分度及肝脏病理改变按肝郁脾虚、湿热内蕴、瘀血阻络等类型呈逐渐加重的趋势。结论: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与病理诊断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医辨治肺心病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根据肺心病的发病机理、临床症状与体征,将本病归类为五种中医证型,自拟方药随证化裁,疗效满意。现叙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下法在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治疗中的运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相当于中医内科学中的“肺胀”,临床以咳嗽、咯痰、胸闷、气喘等为特征。笔者在临床中常以下法治疗本病取得良效。体会如下。 1 下法的生理病理基础 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专业会议慢性肺心病中西医结合分型标准将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分为肺肾气虚外感、痰浊闭窍、心脾肾阳虚水泛、热淤伤络、元阳欲绝等证型。临床以肺肾气虚兼外感、痰浊阻肺、痰浊闭窍等证最易出现大便秘结等大肠传导失常的临床表现。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生理上肺脏宣降功能可促进大肠传化功能,大肠传导功能又能维护肺之宣发肃降功能。病理上肺宣肃失职,可致大肠传导异常,反之亦然。肺心病肺肾气虚兼外感、痰浊阻肺、痰浊闭窍等证……  相似文献   

19.
王瑞明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2):197-198,217
目的 以“脑梗死中医证型的标准化研究”为课题,在临床上作前瞻性研究,以观测人工判断的证型与通过计算机语言分析的证型是否相对应,为编订计算机程序代替人工诊断,克服人为的主观因素带来的诊断上的偏差.方法 将患者140例按四诊信息辨证分为风瘀证、阴虚证、气虚证、火热证、痰湿证.采用双机录入将资料输入电脑,建立数据库结构,检查核对并进行逻辑检查后锁定数据库.根据证型诊断标准,应用SPSS以及Excel软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用其结果来判定脑梗死证型,和临床人工辨证所得的证型对比,观测其对应程度.结果 临床人工辨证与计算机语言分析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脑梗死标准证型可行性强.  相似文献   

20.
郑辉  邓灵芝  孙力 《西部中医药》2011,24(12):75-77
目的:观察中医"烽火台"疗法结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风寒湿型)疗效.方法:选取风寒湿证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32例,观察"烽火台"疗法结合口服中药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功能活动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4%.结论:中医"烽火台"疗法结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风寒湿证型膝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