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三分仓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的简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的一种简化方法,该方法以空气预热器实际运行状况为前提,以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计算标准方法为基础.以某350 MW超临界机组省煤器的改造方案为例,采用该方法对空气预热器进行了热力计算,得到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温度和空气温度的变化量.结果表明:该方法无需考虑蓄热元件的板型、结构和材质等参数的影响,尤其是在空气预热器发生堵灰和沾污情况下,避免了计算公式中一些难以估计的参数,准确性大大提高;采用该简化方法计算得到的排烟温度、热一次风温度和热二次风温度与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的计算结果一致,2种方法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  相似文献   

2.
《动力工程》2012,32(1)
为解决三分仓空气预热器的热力计算问题,通过建立三分仓微元体模型,并考虑流体温度和金属蓄热板竖直切面平均温度的非线性特性,提出将一、二次风按照两分仓方法进行计算的改进算法,得到出口空气温度的微分解析式.实例计算表明:改进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在空气预热器正转和反转情况下,该方法均适用;改进方法与文献[6]中方法计算得到的正、反转排烟温度一致.  相似文献   

3.
《锅炉技术》2021,52(1)
通过对某330 MW锅炉排烟温度DCS值偏差大、排烟温度偏高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空气预热器检修效果进行了评估。对于排烟温度偏差问题,主要从温度标定、燃烧偏差及空气预热器换热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CS排烟温度平均数据能较好反映空气预热器出口截面温度数据,炉右侧排烟温度DCS值偏差大的原因为炉右侧烟道靠右DCS值与实测值存在较大负偏差;330 MW负荷下空气预热器检修后与检修前相比,空气预热器烟气侧换热效率降低约0.5%,排除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变化对排烟温度的影响,检修后比检修前空气预热器出口烟气平均温度(修正后)升高约3.0℃。建议从空气预热器更换的换热元件材质、间隙或安装工艺等方面查找原因,以解决空气预热器检修无效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有限差分的二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力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二分仓回转式预热器沿转速方向周向展开,在蓄热元件单元和流体之间划分网格,通过建立每一有限单元内流体和蓄热单元热平衡方程及漏风量计算,并利用改良的高斯塞德尔迭代方法进行二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传热性能数值计算程序.整个计算过程采用FORTRAN程序语言,实现了耦合漏风计算在内的二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内蓄热元件金属温度场及烟空气温度场以及漏风的计算.  相似文献   

5.
空气预热器的漏风对排烟温度和锅炉效率影响较大,准确的进行定量分析空气预热器不同部位漏风率变化对排烟温度的影响对于火电机组的运行维护和节能降耗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空气预热器不同部位的漏风对换热的影响机理,基于能量平衡原理推导出了不同部位漏风率变化对排烟温度影响的计算表达式,并以300 MW机组为例,计算了2个不同工况下空气预热器热端漏风率和冷端漏风率变化对排烟温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随着热冷端漏风率变化的增大,对排烟温度的影响也在增大,并且热端漏风率变化对排烟温度的影响要大于冷端漏风率变化对排烟温度的影响。此研究可为定量分析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变化对锅炉效率和发电标准煤耗率的影响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基于有限差分法,将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沿旋转方向周向展开,在蓄热元件单元和流体之间划分网格,通过建立每一有限单元内流体和蓄热单元间热平衡方程,利用改良的高斯塞德尔迭代方法计算得到蓄热元件的流体温度场分布。以某600 MW机组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为例,详细分析了转速变化时,流体和金属温度场分布、ABS(硫酸氢铵)沉积区域等的变化趋势和规律。研究结果显示:(1)蓄热元件温度随转动角度分布的非线性特征,随转速降低而增加,可以用非稳定换热影响因子Π表征,各个分仓的Π值不同;(2)不同转速下,蓄热元件温度分布曲线,在加热和冷却周期内,各存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平衡位置;(3)三分仓空气预热器出口一次风、二次风平均温度随转速的变化趋势,与转子旋向和各空气分仓角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传热的数值解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工作机理,通过理论分析,把金属蓄热元件视为某一假想的流体,将非稳态传热与金属蓄热元件的机械运动等同于稳态换热过程,采用控制容积法建立了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流体动力学传热微分方程组与对应的差分方程组,详细给出了数值解法的计算过程,并以某220 MW锅炉机组的三分仓冷、热分段回转式空气预热器为例,结合实际运行参数进行了校核热力计算.结果表明:该数值解法合理、收敛快且具有合理的计算精度,可以得到空气预热器运行中金属蓄热元件、烟气与空气的温度分布;经与实际运行参数校核,与设计工况参数较吻合.  相似文献   

8.
对煤气锅炉空气预热器的漏风问题进行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漏风的原因和危害,提出了漏风的预防和治理措施.重点分析了空气预热器冷端漏风和热端漏风对排烟温度和排烟热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冷端漏风对排烟温度的影响较大,但不会对排烟热损失造成影响;热端漏风对排烟温度的影响比冷端小,但对排烟热损失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蔡明坤 《锅炉技术》2008,39(2):5-12
现有空气预热器一次风漏风率的定义式采用进入预热器的一次风流量为基数,因此基数受到一次风率、磨煤机前一次风温度、锅炉负荷、空气预热器转向、空气预热器密封结构等因素影响较大,不能很好的反应预热器的漏风控制水平,建议将此基数改为进入预热器的烟气流量.  相似文献   

10.
烟气侧效率和空气侧效率表征空气预热器的换热能力,在空气预热器性能考核中起到重要作用,而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对排烟温度有一定的影响。ASME PTC4.3标准中利用实测数据进行烟气侧效率的计算,该方法容易受到空气预热器本体以外因素的影响,且没有考虑到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对排烟温度的影响。对传统计算方法提出质疑,提出了一种修正的烟气侧效率和空气侧效率计算方法,利用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对排烟温度进行了修正,剔除了部分外界因素对空气预热器本体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大量试验对两种方法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1.
空气预热器是良好的节能设备,用于锅炉和余热回收,可得很高的经济效益。目前电站锅炉中尚存在一部分较早生产的风罩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性能较差,漏风较大,效率较低。现有不少实例应用新一预热器去替换这些早期产品,以获得机组的安全运行和良好的经济效益,这是对老机组更新换代改造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a Z-shaped enthalpy heat exchanger utilizing 45-gsm Kraft paper as the heat and moisture transfer surface for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HVAC) energy recovery i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through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content measurements. A mathematical model is developed and validated against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using the effectiveness-NTU method. In this model the paper moisture transfer resistance is determined by paper moisture permeability measurement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per moisture transfer resistance is not constant and varies with moisture gradient across the paper. Furthermore, the model is used to predict the heat exchanger performance for different heat exchanger flow configura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er effectiveness values are achieved when the heat exchanger flow path width is reduced.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distribution in the heat exchanger is also studied using a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package (FLUENT). To model the moisture transfer through the porous materials a nondimensional sensible–latent effectiveness ratio was developed to obtain the moisture boundary conditions on the heat exchanger surface.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率的分析,说明了漏风控制系统在降低漏风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及由此对电厂经济运行所带来的益处。  相似文献   

14.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性能试验的几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臧丽秀  董廷国  董泳 《节能技术》2003,21(1):28-28,31
本文通过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性能试验的分析,论述了漏风性能试验相关的一些重要问题.及由此对电厂经济运行所带来的益处。  相似文献   

15.
16.
17.
复合式空气干燥器在压缩空气后处理中的成功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简单介绍了复合式空气干燥器的特点和在压缩空气后处理中的使用情况,并证明使用了该干燥器后,保证了净化风的质量,从而确保了全厂装置的安全用风,有效降低了能耗,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提出了以后改进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三分仓空气预热器一次风的泄漏问题初探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王建明  曹佳鸣 《动力工程》1999,19(5):403-405
三分仓空气预热器一次泄漏量偏大卢国内部分用户的反响,该文作者从空气预热器漏风率和一次风泄漏率的定义出发,分析产生一次泄漏量差异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认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燃气轮机的叶片冷却技术,并对燃气轮机各级冷却空气分布进行分析。在假设等熵效率η和混合效率ηε的基础上,根据透平工作原理,建立了一个能够求解出合理空气量的方程。最后针对燃气进出口焓值和冷却空气对焓值变化的影响求解出适当的空气量分配,这为研究燃气轮机二次空气系统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透平部件的寿命评估提供了边界条件。  相似文献   

20.
强制炉气循环电炉一般用于加热铝镁合金构件等工件要求温度均匀性较高、且炉温较低,以对流传热为主的场合。这类电炉设计的主要问题是确定风机的风量、风压及合理组织炉内气流的循环。详细地进行了风量的理论计算,并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