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2 毫秒
1.
八一水库大坝安全类别为三类,急需进行除险加固。大坝除险加固采取了坝基与坝肩帷幕灌浆、坝体冲抓套井回填、平整防护坝坡、重建排水棱体等工程除险。以加固后的典型坝体横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单元法对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和校核洪水位等工况下的坝体渗透稳定性进行分析,并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相应工况下的坝体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坝体除险加固后,大坝浸润线位置明显降低,坝体渗流量非常小,渗透坡降均小于允许渗透坡降,上下游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要求。这说明采用的坝体除险加固措施是有效的,能保证加固后坝体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2.
杨桃溪水库大坝评定为三类,采用坝体冲抓套井回填、坝基与坝肩帷幕灌浆、平整上游护坡、重建排水棱体等措施除险加固。以大坝典型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单元法对水库大坝加固后校核洪水位、校核洪水位降至死水位两种工况下进行渗流稳定分析,并利用摩根斯顿-普赖斯法计算抗滑稳定系数。结果表明:加固后浸润线位置明显降低、渗流量减少、逸出点水力坡降小于允许坡降,且上下游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大于规范要求值,坝体满足渗流稳定和抗滑稳定要求,除险加固措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王家塘水库大坝典型横剖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单元法对校核洪水位、设计洪水位和正常蓄水位等工况下加固前后的坝体渗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加固前大坝坝体浸润线位置高、渗流量大、逸出点水力坡降大于允许坡降、存在发生渗透破坏的可能;加固后浸润线位置明显降低、渗流量减少、逸出点水力坡降小于允许坡降,坝体满足渗流稳定要求,防渗加固措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某病险水库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土石坝加高培厚工程渗流安全分析研究,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土石坝加高培厚工程渗流量、渗透坡降及浸润线等变化结果.结果表明:各工况下加固后坝体出逸段及坝基渗透坡降均小于允许渗透坡降,坝体和坝基均满足渗透稳定要求,大坝不会发生渗透破坏.加固后坝体浸润线和逸出点的位置正常,在合理安全范围内.现状...  相似文献   

5.
胡谷水库坝体渗流分析与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现场踏勘,采用有限单元法对胡谷水库坝体在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校核洪水位等典型工况下的渗流稳定进行了分析与安全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坝体渗透坡降较大,其渗流安全综合评价为C级,存在渗流安全隐患,应及时采取加固措施。  相似文献   

6.
刘师辉 《吉林水利》2021,(12):34-38
基于Autobank水工设计软件,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广东地区某黏土心墙坝的渗流和坝坡稳定性情况进行实例研究.选择正常蓄水位、设计洪水位等多种工况作为试验对象,对黏土心墙坝进行渗流及坝坡稳定性计算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该大坝黏土心墙加防渗墙加帷幕灌浆的防渗体系在各工况下大坝均不会发生渗透破坏和坝坡失稳现象;库水位的上升,对坝坡单宽渗流量和抗滑稳定有一定影响,对出逸点水力坡降影响不大;库水位骤降工况下,迎水坡形成的反向渗流场对坝坡的渗透变形及抗滑稳定均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林溪水库挡水坝进行稳定性监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坝体的力学性能进行计算模拟。同时,采用强度折减法,对该坝坝坡稳定性进行计算。结果表明,上游水位高程71.29m时的渗流量有限元结果为69.1m3/d;当水库处于死水位时,黏土心墙逸出点渗透坡降为0.896,不会出现渗透破坏;3种工况下,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分别为1.43、1.29和1.21,均未超过限定值。研究结果可为大坝的除险加固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楼庄子水库粘土心墙坝为例外,对粘土心墙坝坝体结构渗流稳定及坝坡稳定进行了计算分析。采用目前较为广泛的极限平衡原理进行分析,得出楼庄子水库粘土心墙坝坝体心墙料及坝料,在设计工况、校核工况下均不会发生渗透破坏;不同运行工况下,大坝上下游坝坡均满足抗滑稳定要求,上下游坝坡均稳定。分析成果为大坝渗流稳定及坝坡稳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某小(1)型水库除险加固安全鉴定评价中,为研究大坝结构安全稳定情况,首先对大坝整体外观情况有无裂缝、变形、渗漏等进行重点检查,并结合地质勘查资料和室内试验对坝体质量进行评价,评价得到坝体人工填土压实度不满足要求。采用Bishop法对大坝结构进行抗滑稳定分析,并进行上游护坡强度复核和沉降量计算,经过计算分析得到:(1)在各种工况下的坝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均满足规范要求;(2)主坝上游坝体混凝土护坡强度满足规范要求;(3)坝体沉降量在允许范围,大坝沉降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要求。因此大坝结构是安全、稳定的,大坝鉴定为二类坝,安全鉴定只需对坝体存在的裂缝、小破损进行处理,并做好后期的管理维护。  相似文献   

10.
文章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建立大坝二维有限元模型,采用极限平衡法在考虑大坝下游坝脚无坪塘、坪塘有水及坪塘无水三种计算工况下对大坝渗流场和坝坡稳定性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土石坝下游坝脚山坪塘的存在会导致坝体浸润线降低,局部渗透坡降增大,浸润线出逸点发生局部渗透破坏的可能性增加,大坝下游坝坡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1.
堤坝稳定性一直是防汛难题,汛期高洪水位和汛退时水位陡降常导致堤坝渗透破坏和内外堤坡失稳,甚至引发溃堤。根据地质法获得汛期某已出险堤坝岩土物理力学参数,利用有限元法建模反演汛期稳定性,并通过汛期堤坝在不同水位状态下渗漏和变形失稳实测资料,对模拟计算采用参数进行校正,同时对设计加固堤坝的渗透和抗滑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汛前原堤坝在设计水位、坝顶水位和水位陡降时会发生渗透破坏和堤坡失稳;加固堤坝在坝顶水位和水位陡降工况下内、外坡抗滑稳定,但在坝顶和设计水位时内、外坡脚会发生渗透破坏;调整加固方案后,抗渗和抗滑稳定性皆满足要求,调整后设计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山湖水库土坝除险加固防渗方案比选,设计采用了多头小直径搅拌桩防渗墙加固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了布置与设计。经计算分析,在各种计算工况下,大坝下游坝坡最大出逸渗透坡降较加固前减小,为0.28,小于土的允许渗透坡降0.49,大坝渗透稳定满足规范要求,防渗效果明显。实施后监测结果:防渗墙后各观测点坝体渗流压力(水位)较同期的库水位均有明显下降,且波动较小,防渗墙起到了较好的效果,证明设计方案合理。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富水水库大坝渗流观测资料和二维渗流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基础上,对水库大坝的渗流状况进行安全评价。在正常高水位下,坝体及坝基的渗流状况基本稳定,但在下游高尾水位下,坝基产生局部渗透破坏在,设计水位和校核洪水们下,坝体下游坡将出现大面积散浸,下游覆盖层顶托渗透坡降较大,对下游坝坡稳定不利,坝上游粘土铺盖可能产生渗透破坏,坝基砂卵石层渗透破坏的范围可能扩大。  相似文献   

14.
以新疆卫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为例,通过有限元计算,对水库大坝的渗透稳定、坝坡稳定及坝坡与土工膜的接触带稳定进行复核计算。结果表明:在水库正常蓄水位时,下游坝坡出逸段水力坡降均小于允许坡降;通过在坝后设置褥垫式排水与坝坡脚外设置排水沟的方式,下游坝基渗透稳定;当库水位骤降时,大坝垫层与土工膜之间的抗滑稳定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于非饱和土体抗剪强度理论,采用极限平衡法,考虑非饱和非稳定渗流对坝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体积含水量与基质吸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模拟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过程,将不同时段渗流分析结果导入稳定分析模块计算其安全系数的变化。选取某黏土心墙坝,模拟其在不同灌溉条件下的渗流状况及上游坝坡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库水位骤降引起坝坡安全系数的降低,但随着超静孔隙水压力的消散,坝坡稳定性逐渐增强,降水速度越快,坝坡安全系数越低。  相似文献   

16.
针对洪水位升高造成尾矿坝边坡失稳破坏的问题,建立洪水入渗尾矿坝流-固耦合方程,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计算软件,对洪水位升高后入渗尾矿坝边坡稳定进行数值分析,研究洪水入渗后尾矿坝边坡饱和度、孔隙水压力、边坡应力和位移变化规律,得到了洪水位升高入渗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并进行坝体安全性指标分析,计算得到此坝体边坡安全系数为1.66,进而确定潜在滑移面位置。研究结果可为尾矿坝边坡稳定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17.
水库除险加固后应确保大坝渗流及结构稳定,水库的渗漏量减小。以新疆克克其汗水库为例, 对水库除险加固前后的大坝渗流及大坝结构安全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计算水库加固后年 渗漏水量减少了34%,实际运行期间年渗漏量减少了48%,水库渗漏量减小明显。在各种组合工况下, 坝体、坝基满足渗透稳定要求,上下游坝坡均能够保持稳定。除险加固工程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8.
八角庙水库运行40多年来,主坝出现多处隐患。根据地质勘查的结果对坝体进行加固,通过对坝体加固前后有限元渗流和稳定分析结果可知,加固前心墙下游与坝壳料接触面比降很大,单宽流量几乎达到30 m3/(d.m),下游坝坡在任意一种工况下,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值。加固后坝体的单宽流量大大减少,下游坝壳土水平比降降低,防渗效果明显增强。上下游坝坡均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9.
在土坝防渗加固工程中,混凝土护坡和混凝土防渗墙的应用在技术上已较为成熟,但对其实际防渗效果的评价尚缺乏计算依据。以昌梨水库为例,采用有限元法计算了防渗加固前后坝体的渗流特性,结果表明,以混凝土护坡和混凝土防渗墙为主要防渗措施建立的防渗体系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坝体和坝基的渗流性态,加固后大坝各料区渗透坡降和渗透流量均明显减小,且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