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是西方传统新闻定义或新闻价值中的一句“名言”。不过,在许多人看来,这也许只是一种西方式比喻或夸张罢了。想不到,我在英国期间,真的碰到了一条这样的新闻!这条新闻的大字标题《人咬狗》竟占了头版近四分之一的版面,还配发了一大幅受伤之狗的照片,这  相似文献   

2.
美国《纽约太阳报》19世纪70年代的编辑主任约翰·博加特把新闻解释为“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种说法被西方资产阶级报人作为选择新闻的标准一直延续至今。人们都知道,狗具有狂吠、咬人的天性。当人们一听到狗叫或者一看到狗咬人的事,大都认为这是正常的现象,不值得大惊小怪。但人是有别于“狗”的,如果“人”真的会咬“狗”,那就令人瞠目结舌了。这种“狗咬人……人咬狗”理论,核心问题就是“奇”,一言以蔽之:“奇”就是新闻。“凡是能让女人喊一声‘啊呀,我的天  相似文献   

3.
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大概没有不知道“德纳定义”的了,这就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尤其是在西方,这句话几乎已经成了关于新闻定义的“金科玉律”了。  相似文献   

4.
西方新闻学里有一个关于什么是新闻的规范化的例证:“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已经为新闻界所公认了.但是在中国,现在偏有人提出关于什么是新闻的另外的定义,说“人咬狗不是新闻,狗咬人才是新闻”.何以见得,他举了许多例子,如;某县的教师工资,长期拖欠不发,而同时却有用公家的钱去买漂亮的进口小轿车回来让领导摆  相似文献   

5.
兴许是新闻学上有“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样一个著名的定义,所以许多记者对狗特别关注,很喜欢采写“狗新闻”。当然,这倒不一定是“人咬狗”,相反,是“人羡狗”。这固然说明了人类终于懂得了“狗道主义”,不再仅仅把狗作为美  相似文献   

6.
新闻报道为了猎奇,是早期资本主义报人追求利润、扩大报刊销售量的产物,这种新闻行业变态,直到今天仍有很深的影响。猎奇新闻观又称异常论新闻观,简称“人咬狗论”。这种观念认为,最反常的事实就是最好的新闻,只有罕见的、失范的并令人吃惊的事件,才是最有价值的事件。一、猎奇新闻观的产生1882年《纽约太阳报》采编部主任约翰·B·博加特回答一个青年记者的问题时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句话长期被认为是该报总编达纳所说,俗称“达纳新闻定义”。一些西方新闻学者和新闻记者常以这句话为警策,强调新闻的趣味…  相似文献   

7.
西方有条新闻学标准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但是,在新闻媒体云集、新闻信息爆炸的今天,不管是“人咬狗”还是“狗咬人”,甚至是“人咬人”都已经不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了,因为它们都不够“匪夷所思”“大跌眼镜”。 欲望就是罪恶的根源。受众猎奇心理不断膨胀,一些媒体记者便应声而起,一条条让人瞠目结舌,惊心动魄的“假新闻”开始频频曝光于媒体。上至国家大事,下到日常生活,虚假新闻可谓是把全国人民忽悠了个遍……  相似文献   

8.
说起来,媒体与狗也真是有缘。早先,有人把新闻的定义概括为“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据称,人被狗咬本来就是天经地义,不成一回事儿;若是狗被人咬了,那还得了?这才是大新闻!在他们看来,狗的新闻价值是明显在人之上的。这个理论后来被认定为资产阶级新闻观而受到批判,很沉寂了一段时间。然而近来,情况好像发生了一些变化。狗们的形象频频在媒体上亮相,而且大有每况愈“上”的趋势。谓予不信,有例为证。某人有一小狗,拟出让,想觅一合适的新主。某报记者闻讯,为其发了一条消息,标题叫做《京巴狗要找新人家》,下署两位记者大名,是很当一回事的。消息写道:“我叫樱木,今年  相似文献   

9.
西方新闻学里有一个关于什么是新闻的规范化的例证:“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已经为新闻界所公认了。但是在中国,现在偏有人提出关于什么是新闻的另外的定义,说:“人咬狗不是新闻,狗咬人才是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批判的西方的新闻观点中,人们最熟悉的论点,莫过于“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了.这句话过去被认为是美国《太阳报》主编德纳说的,故称之为“德纳定义”。后经查证,不是德纳说的,而是《太阳报》采访部主任博加特说的,张冠李戴了。所以,本文中姑称之为“博加特论点”.(注) 博加特论点的命题当然是非常错误的。但是,也含有一点合理的颗粒。这就是:“反常出新闻”. 大家知道,新闻是发展变化中的客观现实的反映。新闻要新,就要着眼于变,从变化中发现新鲜事物,从变化中找新闻.为此,我们在研究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时,既重视事物的正常变化,也不忽视反常现象,不忽视“反常出新闻”。在现实生活中,“反常出新闻”是屡见不鲜的。例如: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新闻的界定,争执了许多年,西方谓之:“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而我们的定义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尽管观点鲜明得不容人再思考,但几十年的实践,新闻却反复地折腾着一些执着的人们.  相似文献   

12.
西方新闻学家诠释新闻定义时,常用一句人们非常熟悉的话:“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在今天的报纸编辑中,核实这些新闻的准确性,也就是说,核实“人”是否真的“咬”了“狗”,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尽管我们时时警惕,避免“狗咬人”这样的事在报纸上出现,但由于这些东西诱惑力大、隐蔽性强,  相似文献   

13.
元月6日的《常州日报》发了一条《武进一村治保主任失踪8天—村委希望知情者与前黄派出所联系》的新闻,还专门配发了失踪者的照片. 在党报的新闻版面中,以往这样的新闻是很少见的,至少在《常州日报》还是鲜见的.这是一则真真切切的“寻人”新闻,以往此类信息往往是归“广告部”策划、管理、发出,发布的形式也一看就知道是广告.而这次的“寻人”,上了新闻版,登了新闻位,是新闻记者发出的新闻稿.  相似文献   

14.
西方新闻界,有一句近乎“名言”的话,叫做“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此话,从新闻追求新、奇的角度讲有一点儿道理,但把新奇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却不可取。在我国新闻界,有一些人十分崇赏“人咬狗才是新闻”这一所谓名言,一味追求猎奇,致使报刊上经常出现一些子虚乌有的奇人怪事。有一张报纸报道说湖南有一29岁的农民捕获一个“野人”,文中还描述野人“挑逗少女被当场捕获”。原来“野  相似文献   

15.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这是美国《纽约太阳报》新闻部主任约翰·B·博加特(John B.Bgart)在1882年不经意间对一个青年记者说的一句话,没有想到这句成了经典名言,恐怕更没有想到的是一百多年以后,这“理论”被当今的现实彻底颠覆:2006年,狗咬人,绝对是新闻。2006年8月份以后,有关狗咬人的新闻报道便频频见诸大陆各类新闻媒体。随后是一些治理狗患的行为,“打狗”又成为海内外媒体关注的新闻。狗与人的关系,在2006年下半年陡然变得紧张起来。  相似文献   

16.
陈海峰 《新闻爱好者》2008,(12):164-164
什么是新闻?这个概念教科书上有专门的解释,不需多说。 但笔者认为,有个问题值得讨论:曾被教科书批判的西方媒体新闻观“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  相似文献   

17.
人咬狗是新闻,狗咬人不是新闻,单从什么是新闻这条通俗易懂的比喻里,我们不难相信,把新闻写得休闲些,是可能的。大家一定还记得刚结束不久的伊拉克战争,也一定记得美国在伊拉克战争结束后对萨达姆政权共54人的通缉,尽管只用了54张扑克牌,这在严肃得不能再严肃的通缉史上,可谓是破天荒的创意了,结果呢?印有通缉令的扑克牌不仅给商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遭通缉的人也不因是扑克而不被捉,或吓逃。大家也一定记得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在美国派来的钦差大臣司徒雷登走了之后,毛泽东所写的一篇文章《别了,司徒雷登》,那里面所表现出的机智、幽默、讽…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新闻?到目前为止,国外有上百种说法,我国也有诸子百家之势,众说纷纭。资产阶级新闻学颇有代表性的说法,是美国《纽约太阳报》已故编辑约翰·博加特的观点:“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已故院长莫特:“新闻是最近报道的事情。”(转引自戴邦等编著的《新闻学基本知识讲座》)  相似文献   

19.
钱夙伟 《青年记者》2007,(17):64-64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人将狗咬死更是新闻:为救自家可怜小狗,主人在与外来狗殊死搏斗中竟依赖"素负盛名"的"大嘴"将该狗咬死。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真实地发生在河北邢台县一村民身上。(7月4日《燕赵都市报》)  相似文献   

20.
走出“人咬狗”的误区──炮制假新闻现象扫描寒江雪谈到新闻,人们常说,新闻第一要真实,不能虚构;第二要新颖,“狗咬人”不算新闻,只有“人咬狗”才算新闻。这已言明“人咬狗”的新闻必须是建立在确确实实发生的条件下。然而不知从几时起,“人咬狗”开始变味,步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