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张燕萍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0):892-892
目的了解新生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42例支原体肺炎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2例新生儿支原体肺炎中,秋冬季发病38例,春夏季发病4例,以咳嗽、发热、呼吸急促、口周紫绀为主要表现,胃肠道及心肌受损等肺外表现亦较多见,治疗予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效果明显。结论新生儿支原体感染近年有增多趋势,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并有其临床特点,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进一步了解新生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及临床特点,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科收治的52例新生儿支原体肺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52例新生儿支原体肺炎以咳嗽、发热、呼吸促、口周发绀、呻吟、吐沫为主要表现;危重病例12例,合并有呼吸衰竭、心力衰竭、DIC等严重并发症,合并细菌感染15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敏感抗生素,治愈50例,死亡2例.结论总结得出新生儿支原体肺炎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并有其临床特点,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发病时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X线表现、治疗过程。结果:采用支原体敏感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进行规律治疗,全部患者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及死亡病例,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期儿童,临床确诊应结合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支原体肺炎有效。  相似文献   

4.
近年临床资料报道由肺炎支原体引起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及支原体肺炎的发病和感染率呈上升趋势,因小儿生理及发病特点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及时鉴别,施实有效治疗,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达到治愈本病的目的,本组210例住院患儿有发病急、症状重、发病季节不固定,年龄提前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伍茂峰 《中外医疗》2011,30(9):94-94
目的分析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特点,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5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效果。结果该疾病发病人群多发为幼儿期及学龄儿童,且发病年龄有偏向幼儿延伸趋势。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率日益增加,MP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临床诊断应综合考虑MP感染可能性并予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儿童支原体肺炎临床X线诊断水平,减少早期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化验室冷凝集实验阳性或PCR检测阳性,再经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显效的患儿60例,进行临床及X线分析。结果:虽然儿童支原体肺炎在X线表现多样,但有一定特点。结论:儿童支原体肺炎X线表现没有明显特征性,但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与胸部X线表现不相符,X线短期复查变化明显,红霉素治疗显效等特点,结合各项化验室,特异性检查,有助于本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80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类、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以年长儿感染居多,占总感染病例78.33%,婴幼儿感染仅占总感染病例21.67%;肺炎支原体感染全年均有发病,但冬、春寒冷季节发病率更高一些;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表现为主,也存在多样化肺外表现;大环内酯类治疗效果显著;患儿预后好。结论临床儿科医生应高度警惕和重视肺炎支原体感染,尽最大努力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8.
王玲玲 《黑龙江医学》2013,37(6):448-449
目的探讨成人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分析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结果支原体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伴顽固阵发性咳嗽,本组病例经阿奇霉素治疗全部治愈。结论针对成人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应用阿奇霉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及治疗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6年间3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特点、实验室检查、X线表现特点及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疗效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不但好发于年长儿童.表现为发热,顽固性剧烈咳嗽.肺部体征少,X线表现多为单侧病变,病变下肺多于上肺,右肺多于左肺,多为不完全节段或大叶实变及大片状密度增高影,而且婴幼儿也可发生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表现为咳嗽伴喘憋,以不规则发热为主.肺部体征罗音比年长儿多.胸部X线表现多为双下肺小片状密度增高影、肺炎支原体肺炎可发生肺外脏器受损应用红霉素及阿奇霉素治疗可痊愈.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较重,大多数体征较轻微,X线胸片阴影明显,是本病的特点对有上述表现的肺炎患儿应及时寻找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证据,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有效.尤其是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可靠,且副作用少.可做为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对180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类、回顾性分析.结果 肺炎支原体感染以年长儿感染居多,占总感染病例78.33%,婴幼儿感染仅占总感染病例21.67%;肺炎支原体感染全年均有发病,但冬、春寒冷季节发病率更高一些;临床表现以呼吸系统表现为主,也存在多样化肺外表现;大环内酯类治疗效果显著;患儿预后好.结论 临床儿科医生应高度警惕和重视肺炎支原体感染,尽最大努力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1.
小儿支原体肺炎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告43例支原体隐炎患儿临床资料分析,结果表明,支原体肺炎的发病年龄有提前趋势,婴幼儿以高热,喘憋,呼吸困难常见,肺部体征明显,而肺外表现少,而年长儿以低热,干咳为主,肺部体征少,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肺炎支原体(MP)DNA是一种快速,简便的诊断方法,适于临床应用,另对支原体肺炎外表现及发病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病例观察,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多脏器损害特点,讨论其诊断和治疗及发病机理。方法选定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多脏器损害病例23例,分解各个脏器损害特点,了解治疗经过。结果本地区肺炎支原体肺外脏器损害以循环系统损害为主,均可达到临床治愈。结论警惕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肺外损害,临床工作中防止误诊及漏诊。经彻底治疗后均能达到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呼吸道外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部位及表现。方法 对1999年1月~2003年10月以呼吸道外症状为主要表现住院的57例病例进行肺炎支原体(MP)血清学检查并予临床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呼吸道外肺炎支原体感染最常累及消化、泌尿、神经、心血管及血液系统,且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年龄有降低趋势,目前红零素、阿奇零素仍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对以呼吸道外症状为首要表现的病例要注意早发现、早诊断,及时予足量红霉素、阿奇霉素治疗,预后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90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儿发病年龄以3~6岁居多(占47.8%),均有咳嗽症状,可伴有发热、喘息、多脏器受累,胸部X线表现以大片状阴影、斑点状阴影为主,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所有患儿经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后均临床治愈.结论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有其临床特点,易侵犯肺外脏器,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为诊断的主要手段,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寻求有效的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的方法,指导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0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5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总结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的方法.结果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无明显的季节性和年龄分布特点,感染多数发生于呼吸道、支气管及肺,占感染总数的80%.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发病早期病情多变,缺乏特异性体征,诊断较为困难,提高临床重视,早期采取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可明确诊断.治疗中,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结合其他对症支持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徐学炜 《陕西医学杂志》2005,34(9):1097-1099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时期诊治的141例成人支原体肺炎进行对比。结果:同期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患病人数较成人多,性剐差异较小。发病年龄以5-14岁为主,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为发热及咳嗽,肺部体征不明显,与剧烈持久的咳嗽症状不一致。胸部X线片表现相对较重,而且病变出现早,并具有游走不固定的特点。还有各种肺外表现,易造成多系统多脏器损害。应及早做冷凝集试验以助早期诊断。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不同于成人支原体肺炎,充分认识此特点将有利于指导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7.
侯其楼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4):401-401,457
目的:分析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特点,提高其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本院收治的50例支原体肺炎进行临床分析。本组支原体肺炎以刺激性干咳为表现32例(64%),阵发性咳嗽伴少量痰8例(16%),顽固剧咳5例(10%),喘息5例(10%),并发肺不张3例,伴少量胸腔积液1例,发热32例(64%)。所有患者咳嗽2周以上。结果:炎症完全吸收42例(84%),其中,3例肺不张完全恢复正常。8例(16%)仍有肺纹理增粗。结论:支原体肺炎病程长,临床表现多样,易被误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结果:98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病例均有呼吸系统表现,其中有肺外并发症者39例(39.8%),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关节均可受累。结论: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多样,可伴随多系统损害,确诊依赖于抗MP-IgM的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婴幼儿、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特点,提高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83例支原体肺炎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支原体肺炎83例,患儿均起病急,以频咳、喘息为主症,部分患儿均有不同程度呼吸困难及呼吸衰竭临床特点。结论以喘息、频咳为主症的病人要高度重视支原体感染,临床需做相关化验室检测,明确病原学,给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20.
孙激扬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5,25(2):138-138,140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肺炎引起肺外表现的临床特点及诊治问题。方法:对29例小儿支原体肺炎肺外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外表现常见胸腔积液、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血液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受累,多发生于呼吸道症状后7~14天,多见于3~5岁小儿。阿奇霉素是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有效药物,糖皮质激素对肺外表现治疗有效。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多种多样,要注意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