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1 毫秒
1.
为探讨补肾活血方治疗肾虚血瘀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选择80例早期2型稽尿病肾病肾虚血瘀证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基本降糖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补肾活血方、洛汀新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症候疗效,并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尿β2-微球蛋白、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血脂及肝肾功能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补肾活血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总有效率为88.24%,中医症候改善率为91.18%:在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尿β2-微球蛋白、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酐酶、血脂等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补肾活血方是治疗肾虚血瘀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了制备高纯度人尿白蛋白的方法。将人尿白蛋白粗品经亲和层析法及CM-Scphadcx C_(50)柱层析法分离得到人尿白蛋白,经薄层扫描,测得其蛋白峰占100%。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定量检测原发性高血压病尿微量白蛋白,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在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106例高血压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Alb),对照组为42例来自我院体检健康者.结果 31例高血压病Ⅰ期组、34例高血压病Ⅱ期组、41例高血压病Ⅲ期组及对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平均值分别为:8.51±4.35 mAlb/mg.L-1、14.96±10.40 mAlb/mg.L-1、35.88±11.07 mAlb/mg.L-1、7.76±2.77 mAlb/mg.L-1,高血压病Ⅰ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经t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Ⅱ期组和高血压病Ⅲ期组尿微量白蛋白对照组相比较,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结论尿微量白蛋白变化在诊断高血压肾损害中有重要机价值;尿微量白蛋白可作为诊断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胰激肽原酶片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胰激肽原酶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采用糖尿病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及根据病情给予口服降糖药物或/和胰岛素治疗,治疗组(42例)加用胰激肽原酶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与24h尿蛋白定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与24h尿蛋白定量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无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胰激肽原酶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好,用药安全,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与动态血压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江宇  吴彦  向红 《甘肃科技》2003,19(12):122-123
目的:旨在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动态血压的关系。方法: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组、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并与无糖尿病健康对照组对照,分别测量24h动态血压值。结果:微量白蛋白尿组分别与正常白蛋白尿组和对照组相比,昼夜血压明显升高,昼夜平均血压差值百分率下降;糖尿病正常白蛋白尿组与对照组相比,夜间血压升高,昼夜平均血压差值百分率下降。结论:糖尿病组昼夜血压节律异常,微量白蛋白尿组更为明显,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昼夜血压升高、昼夜血压节律异常有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胱抑素C(Cys-C)在冠心病行介入手术后并发造影剂肾病(CIN)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02例因冠心病行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患者,检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肌酐(Scr)及Cys-C水平,观察造影剂肾病的发生情况,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血清Scr以及Cys-C三者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102例经冠脉支架植入术患者CIN的发生率为16.66%.治疗后,CI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血清Scr及Cys-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增高(P0.05),尿微量白蛋白、血清Scr以及Cys-C呈明显正相关性(r=0.422,P0.05; r=0.218,P0.05).此外,尿微量白蛋白和Cys-C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均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在冠心病行介入术后并发CIN的患者中尿微量白蛋白和Cys-C水平均显著升高,联合检测对早期识别及诊断CIN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早期诊断CIN的首选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刘亚萍 《科技信息》2012,(34):155-155
目的:研究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病例51例及健康体检者55例,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5C(p〈0.05)。结论:检测尿微量白蛋白对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人尿白蛋白与人血白蛋白的性质进行了分析比较,测定了人尿白蛋白的分子量为68.000;等电点为pH4.6—4.7;结构为一条肽链,此肽链的N-末端氨基酸为Asp。并做了免疫学性质的比较,可见二者完全相同。  相似文献   

9.
白蛋白多肽体外抗氧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碱性酶和胃蛋白酶在最适条件下对鸡卵清白蛋白进行水解,并比较了两种酶解产物白蛋白多肽在体外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碱性酶酶解产物体外抗氧化活性优于胃蛋白酶酶解产物;但随着白蛋白多肽浓度增加,其抗氧化活力均增强,还原能力也加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白蛋白多肽均具有较强的清除.OH的效果,且白蛋白多肽均无助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糖尿病早期肾损伤采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在2010年5月至2013年9月间收治的42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联合检验诊断,将其作为观察组。取同期收治的42例单一检测糖尿病合并肾损伤患者作为对照组,仅对患者糖尿进行检查。结果以病理结果为依据,观察组中共有41例患者被检出,检出率为97.6%,对照组中有36例患者被检出,检出率为85.7%,观察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男性尿糖检测阳性率为84.0%,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为56.0%。女性尿糖检测阳性率为82.4%,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为58.8%。通过对患者的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得知两种检测结果不同。结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采用尿微量白蛋白和尿糖的联合检测有利于使疾病确诊率得以提升,实现早诊断、早治疗,并根据患者疾病特征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265例糖尿病人尿蛋白的排泄情况,分为3组,即正常白蛋白尿组、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微量白蛋白尿组、大量白蛋白尿组较正常白蛋白尿组在患病年龄、病程、血压、血脂方面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而单次HbAlc定位与微量白蛋白尿的排泄水平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高血压和以高甘油三脂、低HDL血症为特征的脂代谢紊乱是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彩色多普勒检测过敏性紫癜患儿肾血流变化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检测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肾血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35例HSP患儿肾血流动力学变化,以3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同时检测HSP患儿尿常规、尿微量白蛋白。结果:HSP患儿肾血流频谱为高速高阻型,肾主动脉、叶间动脉、弓状动脉的收缩期最大峰值流和阻力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35例HSP患儿中彩超肾血流异常31例(88.6%),尿常规异常8例(22.9%),尿微量白蛋白异常25例(71.4%)。检测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彩超肾血流、尿微量白蛋白、尿常规。结论:多普勒肾血流检测是早期发现过敏性紫癜患儿肾损害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25 m Gy低剂量X射线照射Ⅰ型糖尿病小鼠,检测不同时间点小鼠体质量、血糖和肾功能改变情况,为低剂量照射用于预防和治疗糖尿病提供实验证据.方法建立Ⅰ型糖尿病小鼠动物模型,用血糖仪和全自动生化监测仪测量血糖、检测尿液中尿肌酐及尿白蛋白的含量.结果Ⅰ型糖尿病小鼠体质量显著低于非糖尿病组(P0.05).给予剂量为25 m Gy X射线照射后,各组小鼠体质量无显著性差异.低剂量照射使糖尿病组小鼠血糖水平受到了抑制,显著低于糖尿病组(P0.05).照射后2~16周,糖尿病组尿肌酐、白蛋白含量与糖尿病照射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照射对Ⅰ型糖尿病小鼠具有保护作用,能显著降低小鼠血糖水平,还能有效降低Ⅰ型糖尿病小鼠尿中白蛋白含量,促进尿肌酐的排出,从而缓解由糖尿病高血糖引起的肾脏损伤.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对Ⅱ型糖尿病肾病的保护及治疗作用.方法选用36例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尿蛋白定性分蛋白阴性而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20μg/min的微量白蛋白尿组(A组)21例和尿蛋白阳性的蛋白尿组(B组)15例,给予低分子肝素肌注,5次/周,疗程3周.观察低分子肝素对Ⅱ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和尿蛋白的影响.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A组和B组的UAER降低分别为(44.5±16.2)%和(50.1±21.4)%,(P<0.05),但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能降低尿蛋白,且下降率为(67.6±21.4)%,(P<0.05).疗程中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通过降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蛋白对Ⅱ型糖尿病肾病起到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病程进展的相关因素.方法:参考美国糖尿病协会眼底分期标准,记录病史、眼底分期,观察发病性别、血压、血脂、糖化血红蛋白、24小时尿白蛋白排除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并给予相应治疗,每6个月随访一次,连续随访3年,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情况.结果:治疗前增生组的血压、血脂、糖化蛋白、24小时尿白蛋白排除率明显高于非增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正常,连续随访3年,非增生组部分微血管瘤消退,有3例非增生组发展为增生组,增生组未见玻璃体积血及其他并发症.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注意对血压、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24小时尿白蛋白排除率等指标的检测,早期积极对症治疗可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返流性肾病尿微量蛋白变化与肾损害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对确诊为返流性肾病病儿尿β2微球蛋白(β2-M)、白蛋白(Alb)及免疫球蛋白G(IgG)、Tamm-Horsfall蛋白(THP)等4项蛋白进行检测。结果:尿β2-M、Alb、IgG在返流性肾病的患儿均较正常组增高。重度膀胱输尿管返流的返流性肾病病儿尿THP明显降低,而轻度者尿THP未见降低。结论:返流性肾病病儿除肾小管损害外,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Shimpak DIOL-150(250×7.9mmid)色谱柱分离纯化经过预处理的人体血、尿标本中的白蛋白。血清标本先用饱和硫酸铵溶液沉淀蛋白,再经透析浓缩后上柱分离;尿标本经过滤后直接透析浓缩即可上柱。本法具有效率高、纯度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血清miR-21(SmiR-21)联合尿微量白蛋白(Um Alb)和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m Alb/Ucr)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逐步Logistic回归拟合曲线,探讨3项指标对糖尿病肾病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25例II型糖尿病患者A(Um Alb14.29μg/m L)、25例II型糖尿病患者B(UmAlb14.29μg/m L)及25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生化检测,尿标本进行化学发光检测,获得SmiR-21、尿肌酐、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通过ROC曲线分析和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对3项指标的单一及联合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SmiR-21、Um Alb和Um Alb/Ucr在糖尿病肾病组的水平与糖尿病A、B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均P0.05).逐步Logistic回归曲线联合3项指标预测概率的AUC为0.846(95%CI:0.754~0.937)均高于单一指标的AUC,敏感性为80%.结论:基于Logistic回归的ROC曲线分析可以进一步增强诊断的准确性(81.3%).miR-21、Um Alb和Um Alb/Ucr 3者联合检测是更具优势的诊断糖尿病肾病的组合.  相似文献   

19.
牛血清白蛋白对牛红细胞SOD的化学修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戊二醛交联法研究了牛血甭白蛋白对牛红细胞SOD的化学修饰,修饰酶活力回收率为51.2%,氨基修饰率为33.1%,SOD经牛血清白蛋白修饰后提高了耐热、耐酸碱稳定性,并保持良好贮藏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张军 《甘肃科技》2009,25(2):149-150
探讨ACEI药物对无高血压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白蛋白的影响;9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ACEI干预组及对照组,进行3年临床观察;ACEI干预组患者尿微白蛋白有明显改善,对照组无改善;ACEI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进行干预,可以有效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