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膜残留对春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春玉米"正泰101"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地膜残留量对玉米出苗、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地膜残留量的增加玉米出苗率呈下降趋势,5~20 a地膜残留量下出苗率下降1.0%~7.6%。残膜对玉米生长发育阻碍状况随残膜量的增加而增加,5 a、10 a、15 a、20 a地膜残留量下,玉米产量分别较对照下降7.17%、11.22%、14.83%和21.31%。  相似文献   

2.
地膜玉米在增温、保墒、集雨、抗旱、灭草等方面的作用以及较高的单产水平使其成为宁夏山区旱作区域的支柱产业,目前面积已占宁夏玉米种植面积的30%,且有继续扩大趋势。但机械化生产滞后,难于取得突破性进展。在播种环节,因无适用机型,以人工点播为主,影响了地膜玉米潜力的发挥;在收获环节,因残膜影响秸秆处理致使现有机具难以推广。为此,建议农机推广部门,应通过机械化措施,着重解决残膜危害、膜上机械化播种和收获三方面问题,力争短时间内使宁夏地膜玉米机械化生产水平上台阶。  相似文献   

3.
地膜覆盖技术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技术手段,地膜覆盖技术可以保持地膜内部的温度,改善杂草生长的情况,将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提高农业种植的经济效益,因此广泛受到农民朋友的青睐。地膜覆盖技术要求在完成农作物的收割后进行地膜残膜的回收,如果大量残膜遗留在土壤当中,会严重污染土壤,影响农作物的种植,同时也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针对地膜回收的问题,采用机械化的手段进行残膜回收已经成为了较为普遍的地膜回收方式,但目前在机械化残膜回收当中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通过探讨机械化残膜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地膜技术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同时残膜污染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残膜的机械化回收以其高效、快捷得到推广应用。重点分析了残膜捡拾机构特性,并介绍了国内近期回收机研发案例,同时提出解决残膜污染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彭阳县农用地膜残留在土壤中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危害和残膜在回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残膜回收利用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结合当前烤烟地膜覆盖无法完全与地面贴合,导致地膜的边缘不能够被完全压实的情况,开展了烤烟覆膜机压膜装置的研制。通过压膜装置的安装使用,使地膜能够与地面完全贴合,达到地膜保温、保水、保肥的目的,有效提高了烟苗成活率,降低了病虫害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李自仁 《农机导购》2012,(11):55-56
<正>新疆乌苏市农机局实施的"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技术推广"项目严格按照新疆自治区农机局、财政厅项目分解任务及要求,认真落实自治区项目分解任务的各项任务指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通过示范、引进各类棉秸秆还田及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机,并在秋季进行残膜回收联合作业,有效遏制了残膜污染,为加速残膜污染治理进程,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1基本情况乌苏市在1984年开始大面积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由于使用时间长、地膜厚度达不到国标及残膜回收率不高,造成目前残留污染日趋严重,已对农业可持续生产带来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从20世纪70年代未开始示范推广,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蔬菜、棉花、小麦、玉米、马铃薯及甜菜等多种作物.由于塑料残膜难以降解,若不得以及时有效回收,就会对农田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带来"白色污染".从农膜生产、投入使用到清理回收和再生利用等多个环节,进行全方位地残膜污染治理回收技术研究,并提出加快发展残膜治理回收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揭膜拔杆技术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覆盖技术,以其保温、保土、保墒、增产等显著特点,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然而,由于过度使用地膜难以被完整回收,造成土壤耕层的白色污染十分严重。强调了治理残膜污染、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和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研制、推广先进适用的残膜回收机械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素有"白色革命"的地膜覆盖技术,在提升农作物产出效益的基础上,由于这些年使用过的地膜得不到及时回收,给耕地资源带来的残膜污染严重影响到农田生态环境。为降低这些残膜污染危害,源头上做好残膜回收,推进机械化残膜回收技术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由此而展开论述,分析残膜回收机械作业类型,介绍残膜回收机械作业技术要求。在此基础上,就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自做好宣传、示范推广;加大政策扶持和带动;改进田间农艺技术;推进残膜回收关键机具的产业化生产;加大标准化农膜的使用和管理等几个方面做出要点阐述,技术性要点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地膜覆盖的应用对于马铃薯的推广种植、品质提高、产量增加等方面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农田地膜的残留污染也成为影响马铃薯产业和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归纳总结,分析了我国北方产区的马铃薯生产状况、地膜覆盖应用情况、地膜残留污染现状,对今后马铃薯生产中地膜应用、残膜污染趋势进行了分析预测,提出了地膜覆盖在马铃薯生产上合理利用和残留污染防控的技术途径,对我国马铃薯主产区的地膜应用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回收残膜含杂率较高问题,提出在捡拾阶段就将秸秆等杂物提前清除的思想。利用先将膜挑起使其与杂物分离后再将地膜夹持捡拾的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地膜捡拾机构。介绍了整台机具的工作原理,对捡拾机构建立数学模型,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影响机构运动轨迹的关键点,并通过ADAMS和MATLAB等仿真软件对捡拾部件做运动学仿真试验,完成机构技术参数的优化。通过田间试验证明,该机具膜杂分离率达到95%,机具运行顺畅满足设计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杨莹  靳伟  张学军 《机械》2016,(4):73-76
为了解决残膜难捡拾、缠绕工作部件等技术难题,在总结和借鉴目前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曲轴滚筒式苗期残膜捡拾装置,捡膜部件为曲轴滚筒式结构。该装置田间作业时,起膜杆齿将残膜从土壤中松动释放,捡膜杆齿将残膜挑起送至卸膜机构,刷膜辊将残膜刷至集膜箱中,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对比分析几种捡拾装置的优缺点:弹齿式残膜清理滚筒结构复杂、润滑困难;自动卸膜式残膜捡拾装置实现连续捡膜,但卸膜阻力较大;曲轴滚筒式苗期残膜捡拾装置残膜捡拾率较高,回收的残膜较完整,便于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澄江市使用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农户从可降解地膜的使用程度、使用后残膜量、产量产值和农户购买价格4个方面进行调查.得出结论:第一,全生物可降解地膜的保温保墒效果和普通地膜基本接近,具有较强的可行性;第二,超过50%的农户认为方便操作不易断裂,产量稳中有升,具有推广价值;第三,超过50%的农户反映在烤烟...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地膜栽培能增温保温、活土保肥、早播齐苗、抑制杂草、抗旱抗倒,促进生长,提早成熟,增产显著,是提高玉米产量的突破性技术措施。1地膜玉米品种选用原则地膜玉米品种的选用除要因地制宜地选用良种外,还必须掌握几项原则。1)选用生育期较长的大穗型中晚熟种,一般应选用比当地常规栽培品种的生育期长7~15天、积温多150~300℃、叶片数多1~2片的品种。2)选用株型较紧凑的品种,即上部叶片斜立上冲,下部叶片  相似文献   

16.
全膜玉米收获后保留地膜复种冬小麦技术是集增产、节本、环保为一体的新技术。为了展示推广此项技术,甘肃省灵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特设置全膜玉米收获后保留地膜复种冬小麦技术试验示范。结果显示:示范田较大田增产378.5 kg/hm~2,较常规复种技术增产895.5 kg/hm~2,节约成本150元/hm~2。此项技术具有减少劳动量,减少投入,提高产量显著等作用,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膜覆盖是一项成熟的农业栽培技术,地膜产品的主要作用是起到增温、护根、防冻、保墒、调节光照、节水、除草以及控制土壤盐碱上升,进而促进作物早熟、提高作物质量与产量;其在农业生产中的突出作用,已被广泛采用。在地膜技术使用给农业生产带来革命性变革的同时,地膜形成的白色污染也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沙湾县播种面积16余万hm2,地膜覆盖占70%以上,其中"超薄"地膜覆盖占60%以上。"超薄"地膜的难回收问题已日趋突出,已成为农田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8.
承德市为玉米黄金生产带,但海拔落差较大、气候类型复杂,生育期南北差异大,根据气候特点在不同气候类型区示范推广高产优质玉米品种。在本市北部重点推广地膜玉米,北部偏旱地区推广全膜覆盖,中南部地区推广抗旱播种、配方施肥等综合高产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9.
降解膜是一种用特殊生产工艺和原料生产出的薄膜,它施用于农田后,能在光照和微生物的综合作用下进行分解,是解决目前普通地膜大量使用造成"白色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为明确不同降解地膜的作用效果,进行了花生降解地膜应用试验研究,以期为降解地膜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液态地膜在花生上的试验结果表明:液态地膜不仅能够具有增温保墒作用,还能提高花生产量,培肥地力、减少"白色污染"等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