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油田老式循环固控系统设计不合理、技术性能落后等问题,分析了钻井过程中固相类型、胜利油田的地层特点及当前钻井液固控设备现状,对固控设备流程进行了优化设计,形成了适合胜利油田地层特点的钻井液固控系统优化配置方案。采用新型振动筛可提高钻井液的固相控制能力,减轻循环系统用电功率;钻井液除砂除泥一体机能满足各种条件下钻井液固相控制的要求,减少钻井液排放;高低速离心机串联使用可控制深井加重钻井液的固相,除去较小颗粒有害固相,实现对重晶石的有效回收。现场应用表明,进行钻井液固控系统优化配置后固控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钻井筛处理量的数学建模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钻井筛的处理量是由钻井液中固相和液相的各自含量决定的。引入固相-筛网干涉系数和筛网固相载荷系数。来计算钻井液中临界、大尺寸固相颗粒对处理量的影响;在综合考虑固相运移速度、钻速、井眼尺寸、钻井液流量、固相的粒度分布和筛孔面积等参数对处理量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钻井筛处理量的实用计算模型。现场试验表明,该计算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对钻井筛的选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深井、超深井钻井时井下问题更为复杂,这对钻井液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国内超深井固控系统设计不太合理,技术性能较落后,钻井液固相含量控制、加重剂的回收及油基钻井液的处理效果达不到预期要求。通过分析钻井液中固相颗粒特性,结合超深井地层特点以及国内油田现有固控设备的配置及使用问题,探讨满足超深井要求的固控系统的合理配置。优化后的固控系统提高了固控效率,可以实现加重剂、钻井液的双相回收及利用。优化思路可以为油田固控系统配置的合理性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筒式网振动筛固相运移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用于钻井液振动筛的新型筒式结构筛网,这种筛网工作时与筛箱一起振动,同时还绕自身轴线作为旋转运动,具有自洁作用,可大大提高筛分效率。为了定量分析固相颗粒在筒式筛网上的运移规律,对固相颗粒在筒式筛网上的受力情况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固相运移动力学模型,提出了筒式筛网的抛掷指数、抛掷运移速度及其计算方法,讨论了筒式筛网的旋转角速度对固相运移速度的影响,给出了旋转角度的极限值计算公式。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钻井液回收净化再利用系统是将钻井后废弃的钻井液通过管道送入振动筛进行粗净化,再通过水力旋流器、离心机设备进行过滤和净化。被滤出的固相颗粒可当作填料用在建筑上,水可用来浇灌农田。离心机排出的粘稠状钻井液经过传送带被送入微波炉进行干燥,干燥系统由单片机进行编程自动控制。最后经过自动粉碎和包装系统将回收的固相泥浆粉进行分袋包装,在以后钻井中加入水等配比物质就可以直接应用。该装置由中央控制系统和PLC控制器进行两级控制,实现全系统的自动连续作业。  相似文献   

6.
将钻井液中低比重固相含量控制在希望的水平,会对钻井工程产生深刻的影响,如何更好地发挥现有技术和设备的作用,是固控研究的重要方面,振动筛,除砂器做为基本的固相分离设备,工作效率有潜力获得提高,这需要对现有工艺做部分改进,并重视“辅助设备”的作用,通过改变除砂器溢流排向,合理安装配套设备,科学地选择回收液相,重晶石的筛网能提高处理效率65%,固控技术与其它钻井技术是紧密相关的,对钻井液技术的改进,可以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四川盆地西部地区碎屑岩深井钻井出现的钻井周期长、钻速低等问题,从钻井液的类型、组成和性能入手,在调研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分井段评价了川西地区所用钻井液各参数(钻井液密度、钻井液固相、钻井液流变性及钻井液滤失性)对钻井速度的影响程度,依托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各级科研成果,研发了适合中浅层钻井提速的无黏土相钻井液、“三低”(低密度、低黏切、低固相)和“三强”(强抑制、强包被、强封堵)聚合物钻井液等钻井液体系,形成了以预防和减少深井井下复杂情况和钻井事故为目标的稳定井壁、防漏堵漏、润滑防卡等技术。上述技术在川西地区新21-1H、新916-1井等多口井集成应用后,中浅层钻井速度明显提高,中深层井下复杂情况及钻井事故发生率明显降低,缩短了钻井周期,达到了钻井提速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8.
波浪形筛网固相运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钻井液振动筛振动力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波浪形筛网面上的固相受力分析,建立了固相运移动力学模型,分析了颗粒在波浪形筛网面上的基本运动规律,讨论了振动频率、筛面倾角、振动方向角等因素对固相颗粒运移速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新型波浪形筛网虽然避免了平板筛网的"马蹄铁"效应,但其颗粒运移速度却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9.
西部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西部特殊的地质条件给深井超深井钻井带来了诸多困难,文章将西部地区的主要钻井难点概括为六个方面,并介绍了中原钻井近年来针对这些钻井难点而进行攻关研究所逐步形成的西部深井超深井提速技术、高陡构造防斜打快技术、盐膏层钻井技术、控压钻井技术、深井钻井液技术、深井固井工艺技术等钻井配套技术,为西部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钻井振动筛基本参数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钻井振动筛能否实现良好的性能,取决于基本参数的选择。文章对抛掷指数、筛面倾角、激振频率、振幅、振型、振动方向角、筛网以及工艺参数对振动筛处理量和固相运移速度的影响做了探讨和理论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参数的选择参考值,为振动筛的设计和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ZS6B型钻井液直线振动筛相频特性与幅频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S6B型线性振动筛采用双电机反向自同步旋转作为激振源,实现筛箱的线性振动.根据该振动筛的工作原理,得出筛箱运动微分方程.采用频率响应分析方法,分析了该直线振动筛的相频特性、幅频特性.重点讨论了筛箱相频特性、幅频特性与不同阻尼因子之间相互影响关系,为设计、使用和制造钻井液振动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钻井液振动筛的应用与发展水平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朱维兵  张明洪 《钻采工艺》1999,22(2):45-48,73
目前国内有单轴续性式(即普通椭圆筛和圆型振动筛_和双轴惯性式(即双轴直线振动筛和双轴平动椭圆筛)两类振动筛,根据国内振动筛发展情况,提出高轨迹钻井液振动筛设想,国外已向细目(200目以上)振动筛和大筛网(3m^2以上)振动筛发展。振动筛筛网国内外都有单层,叠层和粘结式筛网,最近国外又发展一种波纹锥形网,今后,钻井液振动筛应在细筛网,双层振动筛和振动筛的运动学方面的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13.
振动筛     
钻井液振动筛作为最关键的第一级钻井液净化设备,其优劣决定着整套固控设备的处理效果。介绍了平动椭圆振动筛、直线振动筛、双轨迹振动筛的原理、结构及技术参数,其中,S250-2平动椭圆振动筛巧妙应用了"力心理论",利用两个成角度的振动电机在筛箱上方同步反向旋转,形成平动椭圆运动轨迹,提高了净化效率;S250-5双轨迹振动筛由两个电机组成,用以实现两种轨迹的转换,结构更简单、可靠性更高。该系列振动筛综合性能良好,应用中减少了钻井液损失,提高了钻井时效,缩短了钻井周期,可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前,钻井液振动筛的振动轨迹主要分为直线轨迹和平动椭圆轨迹,2种轨迹在处理不同井段钻井液时各有优势.在具体应用中采用1种轨迹振动筛全程处理.笔者对可转换轨迹的S310-2型双轨迹振动筛和S310-1型单轨迹振动筛在相同工况下进行现场测试.根据得到的钻井液处理量、钻屑含水率及振动轨迹平稳性等性能参数,针对不同成份钻井液和...  相似文献   

15.
朱维兵  徐昌学  晏静江 《钻采工艺》2006,29(3):69-70,73
为了提高钻井液振动筛的工作效率,设计了一种复合轨迹振动筛。根据钻井液振动筛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该筛的工作原理,并采用计算机模拟对其筛面运动进行分析。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筛面上各点可实现不同的直 线运动轨迹,且在筛箱入口端有较大的抛掷指数,以加速钻井液中固相和液相的分离,在出口端有较大的输送速度,以加速把固相岩屑输送出筛面,防止固相岩屑透筛。该筛可提高振动筛钻井液的处理能力和分离效果;设计时激振力作用线应向筛箱入口端移动,且不能超过极限位置,同时,激振力作用线不能向筛箱出口端移动。  相似文献   

16.
钻井液振动筛固相运移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推导钻井液振动筛按圆、直线和平动椭圆三种运动轨迹振动方程的基础上,分析了钻井液固相颗粒在非淹没状态下相对于振动筛面做后滑、抛掷、静止和前滑四种状态下的运移动力学条件,即固相颗粒速度和位移的动力学方程。按方程仿真计算得到的固相颗粒运移速度与实测的运移速度相比,相对误差小于15%,吻合较好。综合分析认为,钻井液固相颗粒在平动椭圆振动筛的运移速度高于直线振动筛,在直线振动筛上的速度又高于圆型振动筛。  相似文献   

17.
高密度钻井液加重剂回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的发展,高密度钻井液加重剂的回收再利用日益受到重视。为此,通过研究有害固相与加重剂的粒度分布,建立了数学模型,确定出回收加重剂的最佳分离点,得到相应回收设备的工作参数。结合油气田现有固控系统的配置,设计出回收加重剂的系统配置方案:采用细目振动筛+可调速离心机+高速离心机的组合方式,通过控制阀门、流量计及变频器合理结合,达到把加重剂分离出来,同时将其有害固相加以清除的目的。通过在塔里木油田神木一井的现场实验,验证了回收加重剂理论模型的有效性。该技术能回收大量的加重剂、节约加重剂的费用、减少矿产资源损耗,更有效地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