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Ye L  Liang FG  Yang XS  Shi J  Wang F  Liu W  Zhao J  Liu Z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2,32(8):1074-1081
目的研究脱水穿心莲内酯在大鼠体内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和肠道处置,为其在临床的使用和开发提供有用的信息。方法研究脱水穿心莲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采用Caco-2细胞模型和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研究脱水穿心莲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肠道处置。结果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是11.92%。在Caco-2细胞模型中,脱水穿心莲内酯从基底膜到顶端膜方向转运的表观渗透系数(5.37×10-5cm/s)约等于其从相反方向转运的表观渗透系数(4.56×10-5cm/s),表明外排转运蛋白没有参与脱水穿心莲内酯的细胞转运。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中,脱水穿心莲内酯在不同肠段的吸收没有显著性差异,同时没有代谢。脱水穿心莲内酯经胆汁排泄,其排泄量约占吸收量的0.1%。在P-糖蛋白和乳腺癌蛋白抑制剂的作用下,脱水穿心莲内酯在不同肠段的吸收和胆汁排泄量都没有提高(P>0.05)。结论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是11.92%。它在肠道中的吸收较好,不进行代谢。外排转运蛋白例如P-糖蛋白和乳腺癌蛋白不参与脱水穿心莲内酯的细胞转运。  相似文献   

2.
目的 考察秋水仙碱在大鼠肠道的吸收情况,为新型给药系统设计和处方研究提供生物学依据.方法 以一定质量浓度的秋水仙碱溶液作为灌流液,恒速(0.25 mL/min)对Wistar大鼠不同肠段进行单向灌流,分段收集灌流液并用HPLC法测定其中的药物浓度,以重量法校正水分吸收的影响.结果 20 μg/mL.秋水仙碱灌流液在各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依次为回肠>十二指肠>空肠>结肠.不同质量浓度(4、20、40μg/mL)灌流液在全肠道的吸收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灌流液中含1%乳糖与不含乳糖时秋水仙碱的吸收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秋水仙碱在大鼠各肠段均有不同程度吸收,且乳糖能够促进其吸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千金子甾醇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情况以及P-糖蛋白( 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RP2)对千金子甾醇肠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灌流液中千金子甾醇的含量,计算吸收速率常数( Ka )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结果千金子甾醇在大鼠结肠的Ka 及Papp最高(P<0.05)。加入P-gp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后,千金子甾醇在结肠段的Ka 及Papp显著增加;而加入MRP2抑制剂吲哚美辛后,千金子甾醇在大鼠结肠段的Ka及Papp普遍降低。结论千金子甾醇在肠道中的主要吸收部位为结肠,推测千金子甾醇可能为P-gp的底物,而非MRP2的底物。  相似文献   

4.
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大鼠肠吸收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在大鼠全小肠段及各分肠段的吸收。方法:运用大鼠在体肠灌流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肠灌流液中药物和酚红的浓度,以吸收百分率和肠壁通透系数为指标,考察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的肠吸收特性和肠壁通透性。结果: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在小肠中的吸收呈一级动力学特征,6 h时在肠道中约有70%被吸收,吸收速率常数Ka值为(0.193±0.012)h-1;分肠段实验中,各肠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百分率和肠壁通透系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在全肠道均有吸收。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以穿心莲内酯微乳为对象,探讨微乳制剂在大鼠体内的吸收行为.方法 采用大鼠原位灌注实验法,测定质量浓度分别为1、2、4、8 g/L,pH值分别为7.8、7.0、6.18、5.4的穿心莲内酯微乳在大鼠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的吸收率,观察微乳制剂的最佳吸收部位、以及质量浓度、pH值等制剂因素对吸收行为的影响.结果 穿心莲内酯微乳在胃部的吸收率随pH值降低而增加,pH值为5.4的吸收率可达40.3%;质量浓度的变化对穿心莲内酯微乳在胃部的吸收率没有显著影响.在小肠的吸收率也随pH值降低而增加,质量浓度的变化对其在整肠的吸收有显著影响,在小肠的吸收能力依次为回肠>结肠>空肠>十二指肠>直肠.结论 微乳制剂在胃部有极高的吸收,有pH依赖性,无饱和性,属被动转运;在小肠中的最佳吸收部位集中在小肠中、后段,有pH依赖性和饱和性,吸收机理比较复杂,可能存在2种以上的吸收形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胡黄连苦苷Ⅱ在大鼠肠道各区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吸收部位。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肠循环灌流实验,采用HPLC法对循环液中的胡黄连苦苷Ⅱ进行分析,研究其吸收部位和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 胡黄连苦苷Ⅱ在肠道各部位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按照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的顺序依次下降。结论 胡黄连苦苷Ⅱ在肠道内无明显的特异吸收部位,吸收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金丝桃苷含量为主要指标研究鬼针草总黄酮(TFB)的大鼠肠道吸收机制,为研究开发TFB新制剂奠定生物药剂学基础.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试验,利用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TFB中的金丝桃苷浓度,计算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各部位及高中低浓度下空肠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结果 TFB中的金丝桃苷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Peff分别为:(1.89±0.53)×10-4、(1.29±0.32)×10-4、(0.88±0.33)×10-4、(0.86±0.34)×10-4 cm/s;TFB高、中、低3种浓度下,金丝桃的Peff>0.2×10-4 cm/s,并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P-糖蛋白(P-gp)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对金丝桃苷的肠吸收影响不大.结论 TFB中的金丝桃苷属于高渗透性药物,在大鼠各肠段均有吸收,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P-gp抑制剂对药物的小肠吸收基本无影响,故提高其溶出速度和溶解度将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尼扎替丁在大鼠肠道中的吸收机理。方法运用大鼠原位肠灌注模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肠灌注液中药物和酚红的浓度,计算尼扎替丁在各部位的吸收参数。结果尼扎替丁在全肠段均有吸收,但吸收都较差,吸收速率常数为十二指肠〉回肠〉空肠〉结肠,不同浓度尼扎替丁循环时,吸收参数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尼扎替丁在大鼠肠道内的吸收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特征,其吸收机理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9.
大鼠结肠吸收胰激肽原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胰激肽原酶的大鼠结肠吸收。方法 用大鼠在体灌流法测定胰激肽原酶的大鼠结肠吸收。结果 实验表明胰激肽原酶可从大鼠结肠中吸收,且结肠吸收量随结肠灌流液中胰激肽原酶的浓度增加而增加,两者之间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 胰激肽原酶结肠吸收为非饱和吸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应用大鼠在体灌流肠吸收实验研究了盐酸地尔硫Zhuo各肠段的吸收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盐酸地尔硫Zhuo在小肠部位吸收良好,吸收速率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遥顺序依次下降,吸收速率常数分别为0.566,0.554,0.521,0.148h^-1,回流液中被吸收的药物量与大鼠血液中的药物浓度成正比,药物在肠道的吸收呈现一级吸收动力学特征,吸收机制为被动吸收,水分的吸收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羟基积雪草苷在大鼠肠段各段的吸收特征,探究其在肠道的吸收机制,为设计药物的剂型和给药途径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利用大鼠在体循环肠灌流模型和方法,探明羟基积雪草苷的肠道吸收部位和吸收特征,以及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其肠吸收的影响。结果/b> 羟基积雪草苷在大鼠小肠段吸收强于大肠段,其吸收速率回肠>空肠≥十二指肠>结肠。而不同浓度的羟基积雪草苷溶液回肠吸收率和吸收速率常数无显著差异。在3种不同表面活性剂中,聚山梨酯-80对羟基积雪草苷的回肠吸收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 羟基积雪草苷的肠吸收主要集中在小肠中段,且吸收机制推测为被动扩散,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酯-80可以促进其回肠吸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交泰丸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抑郁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探讨交泰丸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CUMS方法制备抑郁大鼠模型,在实验结束后取各组大鼠粪便,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菌群结...  相似文献   

13.
嗜黏蛋白阿克曼菌(A.muciniphila)是一种人类肠道的正常菌群,肥胖患者肠道菌群中的A.muciniphila丰度明显降低。许多证据表明A.muciniphila与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低度炎症呈负相关。A.muciniphila不仅可以保护肠道上皮细胞及黏液层的完整性发挥代谢保护作用,在炎症反应过程中A.muciniphila也能通过调节性T细胞、内源性大麻素系统以及非经典Toll样受体发挥抗炎作用。本文就A.muciniphila与肥胖的相关性及分子机制、临床应用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头孢曲松钠所致人肠道菌群紊乱体外模型,结合菌群的选择性培养、平板计数及短链脂肪酸分析,研究经典名方生脉散对肠道菌群失调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生脉散高中低剂量(16.5,11.2,5.5 mg/mL)组能显著抑制肠杆菌、肠球菌的增殖,促进肠道益生菌乳酸杆菌、梭菌增殖。与模型组相比,给予中剂量生脉散培养24 h后,肠球菌、肠杆菌增殖分别被抑制了24.9%和19.1%,乳酸杆菌和梭菌的增殖分别提高了22.3%和25.8%。同时生脉散各剂量组均能显著促进肠道菌群产生丙酸和乙酸,抑制潜在致病菌的增殖,促进失衡肠道菌群向正常菌群结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考察雷公藤甲素在大鼠肠道的吸收情况,为其安全合理应用提供生物药剂学依据。方法 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实验,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 (UPLC) 法测定雷公藤甲素的量,分别研究吸收部位和药物浓度对雷公藤甲素吸收的影响。结果 4、8.3、20 μmol/L 雷公藤甲素灌流液在各肠段的有效渗透系数 (Peff*) 和 10 cm 肠段吸收百分比 (10 cm % ABS) 依次为十二指肠>结肠>空肠>回肠,各肠段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不同质量浓度 (4~20 μmol/L) 的雷公藤甲素在肠道内的吸收无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雷公藤甲素在大鼠肠道内有较好的肠吸收,对肠段无明显的吸收部位选择性,一定范围内的药物浓度对雷公藤甲素的 Peff* 和 10 cm% ABS 无影响,初步判断其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16.
肠道是口服药物的必经通道, 肠道中不仅存在着影响药物吸收的转运体, 还含有许多与药物代谢相关的酶, 包括消化道上皮细胞存在的结合酶和消化道菌丛产生的酶, 这些酶不同程度的影响着药物在体内的存在形式、吸收过程等。因此, 胃肠道对药物的有关代谢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其研究方法也不断改进。现就目前药物在肠道中代谢的研究方法及其特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采用HPLC法研究大鼠肠内菌对毛冬青皂苷ilexsaponin A1的代谢作用.研究采用Kromasil 100-5 C18 (250mm×4.6 m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2%三氟乙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将ilexsaponin A1加至大鼠肠内菌培养液中,温孵一定时间后,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时机和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38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115例,非手术治疗率为30.3%,平均住院5.2d;手术265例,手术治疗率为69.7%,平均住院12.4d。结论:急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因梗阻原因、部位、病变程度不同,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体征也可不完全一样。临床上如何掌握手术治疗时机和方法十分重要,过晚可以造成肠坏死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并增加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肉桂精油对正常大鼠肠道梭菌属IV簇菌群和拟杆菌属两类主要菌群的影响。方法 SD大鼠每天给予肉桂精油0.384 3 g/kg,连续给药30 d,取结肠和直肠内容物,针对肠道菌群的16S rRNA,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技术(TRFLP)分析肠道梭菌属IV簇细菌和拟杆菌属细菌的数量、多样性及其分布。结果 肉桂精油给药后,肠道梭菌IV簇细菌和拟杆菌的数量、多样性及分布均发生显著变化,尤其是肠道梭菌IV簇细菌的变化更大。肉桂精油对结肠和直肠中两类菌的影响存在差异。结论 肉桂精油对肠道梭菌IV簇和拟杆菌属两类主要菌群的影响可能是肉桂对肥胖和糖尿病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体外血液净化”联合“体内血液净化”制剂“热毒清”在治疗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当中的疗效。[方法] 将50例肝衰竭患者分为单独应用“体外血液净化”(Ⅰ组)、“体外血液净化”前已应用“热毒清”(Ⅱ组)以及“体外血液净化”期间加用“热毒清”(Ⅲ组),观察治疗前后血浆内毒素(ET)水平、过氧化脂质(LP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总胆红素(TBIL)及病死率。[结果] 肝衰竭患者内毒素血症发生率为100%,肝衰竭3组患者治疗后ET、LPO和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Ⅱ组TNF-α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下降,治疗后Ⅱ组ET、LPO和TNF-α较Ⅰ、Ⅲ组患者下降明显。虽然Ⅱ组TBIL治疗后均值最低,但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Ⅲ组患者的最终病死率为75%、68.75%,Ⅱ组患者病死率为44.44%,虽然与Ⅰ、Ⅲ组患者病死率比较明显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衰竭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内毒素血症。“体内外血液净化”疗法,无论单用还是联合应用,对改善患者内毒素血症、减轻患者肝细胞炎症损伤均有明显作用,“热毒清”早期应用联合“体外血液净化”有助于更好地降低ET,减轻由其诱导的LPO和TNF-α释放,能更好地改善肝功能,且早期应用对降低病死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