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促进液化天然气在内河船舶动力燃料上的应用,需加快对内河航道LNG加注站进行布局规划。针对内河LNG加注站布局规划的方法进行研究,借鉴港口布局规划和LNG加注站设计相关经验,提出内河液化天然气加注站布局规划的思路及方法,包括加注站规模需求确定、空间布局规划等,并以广东省内河为例进行布局规划。提出的方法可为我国内河LNG加注站的布局规划提供借鉴,得到的布局规划成果能够为内河LNG加注站的建设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移动式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LNG)撬装加注站是内河航运绿色发展示范工程建设的重要工作,建设临时或移动式LNG撬装加注站的风险分析和对策研究对于精确的风险管理具有积极意义。介绍移动式LNG撬装加注站工艺流程和关键设备,定性分析岸上LNG槽车卸车和LNG燃料散货船加注两个关键环节的风险,选取风险较高的加注软管泄漏场景进行定量风险计算,模拟发生事故导致的后果并计算其影响范围。结果表明,移动式LNG撬装加注小口径泄漏基本不会形成或只会形成扩散范围很小的蒸气云。提出针对加注方案的优化建议和防控措施,可有效指导移动式LNG撬装加注站建设和运营,推进内河航运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水陆域条件是否符合建设液化天然气(LNG)加注站的要求,在我国内河船用LNG加注站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长江干线、京杭运河、西江航运干线现有船舶结构,对沿线主要省份船用LNG加注需求进行分析预测,并结合单个LNG加注泊位的年加注能力,得出三大内河沿线省份LNG加注码头总体密度布局方案。分析内河LNG动力船舶通航条件、内河船舶LNG加注方式,结合各地港口规划及发展现状,在分析各个候选站址的水陆域条件的基础上,综合得出内河LNG加注站的布局选址建议。  相似文献   

4.
液化天然气(LNG)由于具有能量密度大、运输方便、安全性好、经济效益显著等特点,而逐渐成为未来船用燃料的首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尚没有针对内河船用岸基式LNG加注站建设的指导性文件。文中通过对LNG加注站的服务对象需求和储量需求,以及相关的分类约束因素,对内河船用岸基式LNG加注站等级分类进行相关划分研究。  相似文献   

5.
邢丹 《中国船检》2013,(9):15-18
在国内政策和市场的双向驱动下,内河LNG加注站的率先破局,为内河LNG动力船的未来发展点燃了激情。曾几何时,因缺乏内河天然气(LNG)加注站,硬生生地拖慢了LNG动力船前行的脚步。但随着国际海事界对LNG动力船的日益关注,以及国内政策和市场效应的驱动,国内各能源公司纷纷加快了内河LNG加注站的布局,为内河LNG动力船的未来发展点燃了希望之火。  相似文献   

6.
蒯晶晶 《船舶工程》2021,43(6):35-38,102
加注系统是将LNG燃料从存储设施输送到LNG动力船储存舱的设施,为保证LNG加注效率和加注安全,以20万吨级双燃料散货船为研究对象,研究LNG加注系统原理,并在船上合理布置了 LNG加注站,确定了加注总管的尺寸,分析了相关的消防系统和控制系统,为后续其他大型LNG动力船的加注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内河LNG岸基加注站设计与建造中,岸基到水面的LNG输送是LNG输送系统的主要功能,考虑不同地理环境的水位变化不同,受注船舶离岸基式LNG加注站的距离通常较远,将LNG从岸基输送到受注船舶时如何保证一定的加注速度是重点研究内容。本文通过计算分析,针对内河流域、近海LNG燃料动力船的加注要求,研究了LNG加注系统管路特征,为LNG岸基加注方案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结合内河LNG加注码头实际设计案例,设计内河岸基LNG加注站工艺,阐述加注工艺流程、码头加注点设置、主要设备选型等重点内容,可为类似加注站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江苏船舶》2016,(5):1-7
LNG(液化天然气)-燃油合建加注趸船是同时具有燃油和LNG加注能力的水上加注站,可为LNG动力船舶提供LNG和燃油双燃料补给。通过对该类船舶的LNG系统、燃油系统、防火及灭火、危险区域控制、监控系统等关键性问题进行的技术研究,提出了各系统的设计特点和设备选型原则,并以200 m~3LNG-柴油合建加注趸船为例设计了船型方案。  相似文献   

10.
LNG动力船舶以其环保、节能等优势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航运企业的关注。针对我国目前LNG动力船舶在政策法规、燃料供应和加注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国内外LNG动力船舶燃料加注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通过分析我国LNG动力船舶的燃料加注方式和加注站的规模,提出促进我国LNG动力船舶应用发展的建议及措施。  相似文献   

11.
段斌  宋炜  刘恒  江浩 《船舶工程》2020,42(S1):278-282
天然气由于其热值高、不含硫、燃烧清洁而成为绿色环保型船舶的首选燃料。随着LNG燃料的广泛应用,不仅仅是车客渡船、拖轮、平台供应船等近海或短途海运船舶采用LNG动力,而且豪华邮轮和大型集装箱船等远洋船舶也逐步迈入了LNG燃料行列。本文介绍了LNG燃料动力船及LNG加注船的发展现状,总结了LNG加注船具有机动性好、加注效率高、加注范围广等优点,并重点分析了未来LNG加注船的技术发展方向: LNG燃料舱容量的大型化发展,未来B型舱和薄膜型LNG燃料舱将成为优选方案;LNG加注船在加注平台设计、加注对接方式、LNG燃料舱操作服务方面的灵活性将得到极大提升;LNG加注船还将具备更高机动性和操纵性,能够实现无需拖轮协助的一人操作而自主安全靠泊。随着全球LNG作为船用燃料的推广,LNG加注船作为LNG产业链上的战略新兴产品,是保障我国能源战略安全、实施“绿水青山”生态发展必不可少的重大装备,其应用和发展空间将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2.
文中通过分析国外LNG船舶船员培训的现状和当前内河LNG动力船舶常用知识和技能,结合笔者跟船的的实际操作体会,对内河LNG动力船舶船员培训相关内容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世界液化天然气船舶市场研究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艳 《中国航海》2007,(2):61-65
随着天然气资源的发现,天然气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液化天然气(LNG)贸易也随之快速发展。在全面分析研究世界天然气需求的现状及发展、世界LNG需求的现状及发展、LNG贸易量发展趋势、世界现有LNG船队结构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对LNG出口国在建拟建生产线、现有LNG船舶订单的分析,预测未来世界LNG船舶的需求,结合世界LNG船舶的建造能力,分析LNG船舶市场的供需平衡,提出中国应扩大LNG船舶建造能力。  相似文献   

14.
周兰喜  马小勇 《船舶工程》2019,41(10):111-115
基于LNG双燃料大型汽车运输船项目的开发介绍了以LNG作为船舶燃料的规范标准和风险评估流程,进一步从ME-GI双燃料主机、LNG燃料舱、燃料供给系统等方面阐述了LNG双燃料大型汽车运输船设计和建造的关键技术,为建造经济、环保、安全的LNG动力船提供了建设性思路。  相似文献   

15.
考虑液化天然气码头对安全的特殊要求,结合船舶系泊作业中的诸多因素,以液化天然气专用码头为例,运用船舶操纵模拟器对液化天然气船靠离码头的过程进行仿真实验,由此分析港口水域的风、流、浪及回旋水域尺度等因素对液化天然气船系泊作业的影响,为船舶靠离泊安全操纵提供参考数据,也可为液化天然气码头的建设提供科学的论证。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LNG作为新型能源在内河水运领域推广应用的重要意义,以及各方为此所进行的积极探索.分析了ING双燃料发动机的特点及其在内河船型上应用的技术特点.对比研究了双燃料发动机在内河船型上的多种配置方法、布置形式及其优缺点,旨在为LNG双燃料发动机在内河船型上的安全应用和开发提供建设性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文中主要介绍了LNG船舶的基本情况及危险性,并对海事部门在LNG船舶安全监管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过LNG加气船的优势分析,以LNG加气船的市场需求为研究内容,从国家政策、市场前景、资本来源等市场机遇和技术设备不够成熟、产业配套需完善等市场风险几方面进行研究,对内河LNG加气船的市场定位具有指导性意义。整体上内河LNG加气船市场还处于一个供大于求的阶段,在很长时间之内都具有巨大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9.
沈忱  房卓  张民辉  赵晓艺 《水运工程》2019,(11):122-126
液化天然气(LNG)船舶进出港时通航排他性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LNG码头适宜规模,以科学引导大型LNG接收站建设.基于多智能体信息交互的港口运营系统仿真方法,建立单个LNG港址单向专用航道模型,研究高负荷状态下2~6个LNG泊位时的船舶进出港及接卸作业全过程,评估LNG船舶相互影响状况下的进出港效率.结果表明,基于目前一般通航规则,单个港址LNG泊位数量2个较优,3个相对平衡,不宜超过4个.当达到4个泊位时,船舶进出港效率明显下降,潜在运营风险较高;且随着泊位数量进一步增多,效率会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