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油井生产过程中,含水急剧上升会对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随着油田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平面矛盾和层间矛盾日益突出,产量递减加大。当油井含水上升到98%时,这就意味着油井失去了开采价值。本文提出了以控制含水上升,减缓油井水淹的速度,来促进单元持续稳定开发。  相似文献   

2.
油井热洗清蜡是保证油井正常生产,是改善井下杆管泵工作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常规热洗清蜡技术存在几方面的问题:1、是常规热洗含水恢复期长,对产量影响较大。2、是常规热洗容易污染地层。3、常规热洗动用车辆多,笨重,成本高。超导热洗工艺弥补了常规热洗的不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某水驱区块自2014年10月提压注水后,其周围连通油井含水上升趋势逐渐明显。通过对含水上升井的精细地质研究,及时发现注水井调控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控制高渗层注水,提高欠注层注入能力达到调整注水压力、控制无效注水、抑制油井含水上升趋势。数据表明,提压注水后,由于各油层岩性、物性和储层流体性质不同,造成各油层在吸水能力、水线推进速度、地层压力、出油状况和水淹程度等方面的差异,高渗层吸水能力增强,低渗层吸水能力大幅下降,初期全井水量增加但大部分均为无效循环注水,高低渗透层形成相互制约和干扰。中低渗透率油层启用程度降低是周围油井含水上升的主要因素。依据吸水剖面及测试各层吸水资料,降低高渗层配注,提高低渗层注入压力,合理控制流压,最大限度满足差油层配注需求,抑制区块含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低压油井洗井易倒灌地层造成地层污染,含水恢复期长,影响单井产量的问题,目前主要应用由双皮碗封隔器、洗井阀组成的防污染整体管柱,缩短洗井后含水恢复期。应用后洗井含水恢复期明显缩短,但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部分井洗井液倒灌、不返排的情况,为此重点从井斜、管柱蠕动、弹性油管扶正器和地层压力进行分析,给出影响管柱密封性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该问题的解决对于大庆外围油田低渗透储层双皮碗封隔器防污染管柱的下一步扩大应用规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油井出水是油田开发中后期遇到的普遍现象,特别是水驱油田,油井出水是不可避免的现象。油层的开发方案和开采措施的不当和非均质性等原因会使水的推进不均匀,造成个别井层过早水淹及油田综合含水的迅速上升,从而降低产量和采收率。因此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必须及时注意油井出水动向,利用各种找水方法,确定出水层位,采取相应堵水调剖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板70-18区块油井深度大、油稠、含蜡高,生产中易发生蜡堵情况,为保证井筒畅通需定期采用热洗车组洗热井筒,确保油井正常生产。但热洗效果不理想,洗井后油井产量下降,含水恢复期长,严重的甚至造成检泵作业,费用高,损失大。通过分析论证和实践得出结论,油井完全可以通过用井口连水套炉的自洗流程来解决这一问题,即节约了成本,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时率,效益得到增加。  相似文献   

7.
中原油田采油三厂部分高含盐油藏在开采过程中出现严重结盐,造成因生产管柱盐卡、盐堵而躺井和因油层盐埋而液面下降、供液不足,严重影响生产。地层解堵抑盐工艺技术解除含盐油藏地层结盐造成的油层堵塞,恢复或提高产量,克服清水洗盐造成的油层伤害、含水恢复期长和井筒加抑盐剂有效期短的问题,对恢复油井产能和减少躺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某区含水上升情况,认识到在外扩地区动用较好的层含水级别相对较高,同时对于油井射开土豆层的井,开采一段时间后含水上升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9.
实行多层开采的时候,油井会受到现场的情况以及技术方面的影响,甚至因为批次之间的干扰而使得产量降低。油井开采进入二、三次采油阶段后,层间矛盾突出,产层含水上升,水来源不明堵水困难,合采不能充分动用油层的可采储量,无法提高采收率。对石油开采地区进行精确的勘测,以探明油井的水量,静压,流体压力,储量是进行分层开采的基本要求。勘测的意义在于避免开采层之间的干涉,并进行开采前期的工艺优化,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施工路线。针对层间矛盾突出的油井制定出对高压含水层采取限流即限制流压方法以达到跟其他低压储层流压相近匹配的目的,真正意义上实现缓解层间矛盾,动用低储产量的分层采油方案。在本篇文章中,通过对分层采油技术的主要内容进行大概的介绍,而且为了能够给相关的工作带来一些借鉴,联系了现实遇见的问题进行了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10.
南梁西区长8油藏天然裂缝发育,由于井网适应性差,注水开发过程中易造成裂缝线上油井水淹,通过对井网调整、化学堵水、注水调整有效地延长了裂缝线上油井的低含水采油期。  相似文献   

11.
随着低渗透油田开采规模和数量的不断上升,为了合理解决开发低渗透油田油井低产的问题,必须首先对影响油井低产的控制因素进行深入分析。通过现有资料的详细分析,认为影响靖安油田五里湾一区油井低产的控制因素有5个:①低产井基本分布在支流间湾;②注水井层间矛盾突出,吸水状况差;③注采井网不完善,水驱状况相对较差,地层能量保持水平低;④平面上注水单向突进导致油井含水高低产;⑤地层堵塞造成油井产量下降。这些认识不但是进一步分析影响该区油井低产的主要控制因素,同时也为邻区和同类型油藏油井低产的研究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2.
针对长井段、多气层气井压裂中压开层数少的问题,提出了按层射孔、平均分流技术研究与试验,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现场生产中,取得了较为理想效果。按层射孔、优化布孔方案,能够保证高渗层、低渗层在压裂过程中均匀进液,有效的控制了高渗层的进液量,消除了层间差异,达到合理改造开采各个储层的目的,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延长了压裂有效期,同时降低了作业费用,提高了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3.
地层的非均质性使得边水稠油油藏边部油井伴随着吞吐轮次的增加,地层压降不断增大,边水沿高渗带指进到井底,从而造成油井含水上升速度快,制约了热采开发效果。我们进行了氮气泡沫调剖辅助蒸汽吞吐试验,油汽比增加,油井含水上升趋势得到了抑制或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14.
沈84-安12块目前油井高产液、高含水,区块采收率相对较低,油井开采井段长,层多且层薄,大多数油井处于多油层合采状态,油层动用程度差,层间矛盾大,致使油井中的"高渗透、高流压、高产液、高含水"("四高")油层占了主导作用,相对低渗透低含水潜力油层由于长期受其干扰,未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区块内油井的生产状况进行分析,选择注采动态关系明显,层间矛盾大、高产液、高含水的油井,根据油井动态分析和产液剖面测试资料等,对油井各个出油层的生产状况进行分析,确定高压、高产液、高含水的目标控水层段,进行控水生产,减少层间干扰,充分发挥中低含水油层的出油潜力。  相似文献   

15.
抽油井结蜡是影响油田开采的重要因素,热洗清蜡是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重要措施,常规热洗工艺存在着清蜡费用高、容易污染油层且含水恢复期长的缺点,超导热洗弥补了常规清蜡工艺的不足之处。为此,我们开展了超导热洗技术研究与先导试验,通过进行井温测试分析及先导试验研究,形成一套"超导热洗选井原则及不同井况热洗方法",为超导热洗技术在大庆油田的推广应用作了充分的技术准备。  相似文献   

16.
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储层非均质性、层内、层间矛盾日益突出,油井含水率不断上升,针对有些高含水井无较好的接替潜力层时只有采取高含水关井,同时有些高含水井常关时造成的水驱能量无效损失等问题,本文提出同井井下电潜泵增压回注水开采技术,主要特点是设计了一套能够将产水层的水在井内实现直接注入地层的工艺管柱,工艺原理是利用倒置电潜泵,将油井中高含水层的水直接注入经封隔器隔开的另一个需要补充能量的油层,提高水井的能量利用率,充分挖掘油井潜在功能,最终达到提高高含水油田井网不易控制剩余油的采出程度,节约油田开发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随着开采年限的增长,油田已处于中、高含水阶段,产量递减,成本上升,经济效益变差,分析总结延长抽油机井检泵周期的方法,对控制作业井次延长油井使用寿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几种延长抽油机井检泵周期的措施,尽可能的延长机采井的使用寿命,提高油田后期开发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随着注水开发时间的延长,B区块部分油井已进入高含水期开采,高含水井数逐年增加,油井挖潜难度越来越大。为此,在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开发状况及剩余油分布的类型,采取了不同的治理对策,均得到应用,形成了B区井层挖潜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油井产量呈快速下降趋势,采取增产措施使近井储层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已成为影响油田开发的主要矛盾之一。本文试验了油井空化碎形增产技术,通过清水激发空化器产生空化作业,在近井地带生成微裂缝,提高渗透率与油井产量。现场应用油井空化碎形增油技术1口井,初期日产液11.6t,含水100.0%;目前日产液2.5t,日产油2.0t,含水20.0%,日增液1.2t,日增油1.0t,累计增液510t,累计增油8t,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油田的不断开发建设,胡尖山油田的大部分油井已经开始进入高含水开采期,管线结垢结蜡,再加上距离长,高差的因素进入冬春季节造成这些油井井口回压高,影响接收球和堵管线,与此同时,如果遇气候寒冷时节作业区都要做计划对所有这些油井管线进行多次热洗扫线,既浪费人力财力,又停井造成原油产量损失。对此,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自行设计制造简单易行的单井输油管线加热装置不仅可以解除因气温低,管线输差大,油井输油管线容易结蜡的难题,保障了原油生产正常有序进行,而且还减少了地面管线频繁扫线所造成的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在边缘单井生产管理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