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8 毫秒
1.
长距离的光纤传输系统常常应用FEC技术增加光纤信号传输的中继距离,改善信道的传输质量,但FEC技术的应用对线路保护通道时延产生一定的影响.基于FEC技术原理,分析了FEC技术处理信号的过程和影响线路保护通道时延的因素,并结合目前线路保护装置对传输通道的时延要求进行计算,为线路保护通道的设计和运行维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陈云祥 《湖北电力》2010,34(2):19-20
叙述了光纤纵联差动保护在混合通道上传输时,处理一起保护与通信专业接口部位故障的过程,探讨了在混合通信网内处理2M复用保护通道故障的方法,并对上述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提出了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北电OM3500与OM4150设备组成的环网和OME6500设备组成的链路均能对其承载的电路实现通道保护切换功能,但这2种设备对接后,穿过环网和链路的电路却无法实现通道保护切换。通过对相应设备的切换状态进行分析,找出了通道保护无法实现的原因,然后根据设备的特点提出了实现通道保护的2种解决方案,同时对这2种方案在带宽利用、抗故障能力方面进行了对比,找出了最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2 Mbit/s差动保护通道技术分析及运行可靠性提高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基于2 Mbit/s通道电流差动保护技术、SDH光纤自愈环保护技术以及传输时延对2 Mbit/s复用保护影响等综合分析,结合2 Mbit/s通道电流差动保护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差动保护传输通道可靠性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5.
孙军 《贵州电力技术》2007,10(2):63-63,66
1增加手动通道切换措施原因 目前CSC-103A、CSC-101A、CSC-125A均采用双通道传输保护信号,其中CSC-103A采用双光纤通道(当前只有1个光纤通道投运),CSC-101A、CSC-125A均采用光纤通道和载波通道。由于保护屏上均无通道切换把手或通道切换压板,当其中一个通道检修时,无法人为退出检修通道,给现场运行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安全隐患。为了避免通道检修引起保护的误动或拒动,需要对CSC-101A、CSC103A、CSC-125A、SSR-350(南自)双通道设备增加通道切换措施,并以后南方电网内使用的双通道保护装置均须加装通道切换把手或通道切换压板。  相似文献   

6.
结合通信网的建设情况和2 Mbit/s复用保护通道的特点,指出2 Mbit/s复用保护通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2 Mbit/s自动切换装置提高2 Mbit/s复用保护通道传输可靠性的方法,并给出了详细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双向复用段倒换环的工作原理。以苏州电力光纤通信网西外环为对象,研究了各种通道故障下复用段保护切换、恢复过程中通道时延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苏州电力光纤通信网西外环采用双向复用段倒换模式,即使在保护切换、恢复过程中也能保证通道双向时延一致,适用于包括采用数据通道同步方法线路纵差保护在内的任何线路纵联保护。  相似文献   

8.
线路纵联保护中双向复用段倒换环动态时延特性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介绍了双向复用段倒换环的工作原理。以苏州电力光纤通信网西外环为对象,研究了各种通道故障下复用段保护切换、恢复过程中通道时延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苏州电力光纤通信网西外环采用双向复用段倒换模式,即使在保护切换、恢复过程中也能保证通道双向时延一致,适用于包括采用数据通道同步方法线路纵差保护在内的任何线路纵联保护。  相似文献   

9.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网促进了纵联电流差动保护技术的发展,但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考虑光纤通信通道的时延问题。从通信通道时延长短、通道路由一致性以及影响网络时延的因素等方面分析了通信通道时延对微机保护正确工作的影响。分析说明,不同原理的保护装置受通信通道时延的影响不同;应尽量采用光缆直接连接方式,简化中间环节,减少经过的路由数量,保持同步数据网的可靠运行,且用于传输微机保护信息的光纤网络规模不宜过大,使用模式不宜过复杂。论文还提供了不同类型光纤通道的时延计算方法,可为特定通道情况下装置的选型以及微机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网促进了纵联电流差动保护技术的发展,但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考虑光纤通信通道的时延问题.从通信通道时延长短、通道路由一致性以及影响网络时延的因素等方面分析了通信通道时延对微机保护正确工作的影响.分析说明,不同原理的保护装置受通信通道时延的影响不同;应尽量采用光缆直接连接方式,简化中间环节,减少经过的路由数量,保持同步数据网的可靠运行,且用于传输微机保护信息的光纤网络规模不宜过大,使用模式不宜过复杂.论文还提供了不同类型光纤通道的时延计算方法,可为特定通道情况下装置的选型以及微机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光纤通道的可靠性,文章根据浙江电网220kV及以上电力线路继电保护光纤通道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了专用芯保护、复用保护、本线OPGW承载和迂回复用方式等几种通道配置方式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条专用芯、一专一复和利用双口保护3种典型的通道在不同条件下配置方式,并给出具体的配置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可靠性分析对研究光纤保护通道有重要作用.文章阐述了继电保护通道的发展情况和光纤保护通道的现状,以电力系统光纤保护通道为研究对象,从网络传输、设备、人力资源、光缆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影响通道可靠性的指标,建立了指标体系框架.该指标体系可以多角度和综合性地体现出系统的可靠程度,同时为光纤保护通道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高压混合线路上,应用的保护通道主要有光纤通道和高频通道,而这2种通道在选择时需根据本条线路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根据混合线路的特征,阐述了光纤、高频保护在混合线路上如何选择,分析光纤、高频在混合线路中的应用.特别讨论了高频通道在高压混合线路中的应用,对以后混合线路保护通道选择提供了可行性研究分析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章首先对常用的几种保护通道方式进行了分析比较,然后在分析河北南网线路保护通道现状的基础上,对目前继电保护通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在保护通道组织及设备配置中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电力通信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重要意义及执行现状,并以电力系统光纤保护通道为研究对象,依据文章提出的评估指标建立原则和体系框架,建立了从网络传输、设备、运行统计、管理和人力资源等方面能够反映出光纤保护通道安全风险程度的评估指标体系,简要描述了每一个指标。该指标可多角度、多层面地体现出系统地安全风险程度,同时也向电力部门强调了风险管理的注重点,以引起对光纤保护通道建设、运行和管理中风险隐患的警觉。  相似文献   

16.
纵联保护作为220 kV线路全线速动的主保护,在线路正常运行时肩负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纵联保护必须依赖于通讯通道,在通道中断或者传输质量降低时,都将造成纵联保护被迫停运.在线路的两套纵联保护均退出运行的情况下,为了满足系统稳定的要求,必须缩短后备保护灵敏段的动作延时,总结2008年年初电网在遭受罕见的冰雪凝冻灾害天气考验期间,纵联保护通道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经验,提出了线路后备保护增加"灵敏快速段"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500kV线路光纤纵联保护应用的相关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纤通道作为纵联保护的通信通道,具有传输速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安全可靠性高、能长期保持不间断传输信号的特点,在500kV线路保护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介绍了光纤纵联保护的原理、光纤通道作为保护通道的特点和继电保护装置与光纤通道的几种连接方式及各自的时钟设置。根据光纤纵联保护在内蒙古500kV电网的应用,提出了在运行维护工作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以提高保护的正确动作率,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8.
宋剑白  勾畅 《黑龙江电力》2007,29(3):169-171,173
近年来输电线路纵联差动保护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大规模应用,通信通道是该保护系统的重要基础,信号的传输质量主要取决于通道是否能够安全可靠运行,结合生产实际对保护的通信通道安全保障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符合坚强智能电网要求的2M保护切换设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艳明 《电力系统通信》2010,31(2):33-37,44
针对继电保护设备采用E1通道的通信现状,提出在继电保护设备之间的E1通道加入E1智能切换设备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可解决主用E1通道收发出现问题后,智能切换到备用E1通道的收发路由上,从而提高继电保护设备之间通道的可靠性,符合建设坚强的智能电网的要求。同时,对智能切换设备实现的技术原理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根据电力客户提出的需求,提出了光电转换器和E1通道切换设备合二为一所需要解决的技术和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